快點來登入喔~!!
《我全家都帶金手指》第384章 揉了揉眼
  第384章 揉了揉眼
  丟牛旳三家人,陸陸續續跑到縣衙銷案。

  這種事情壓根兒就藏不住。

  一時間成了養牛大縣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

  好些人傳言這三家人私下得了許多銀錢,甚至見過當初偷牛的人。偷牛的人眼下應是混的不錯,打算金盆洗手了,為了將曾經的黑歷史洗白,這才主動將銀錢給了丟牛的三家人。然後以後能堂堂正正做人。

  也有人反駁說,或許人家當初就不是偷,應該是借。

  要不然誰家偷東西能偷的這麽高尚。

  說這話時,還會特意壓低聲音,陰謀論道:“你猜,能不能就是官衙乾的啊?”

  “哎呦,備不住是真的。那就難怪那三家人跑的比兔子還快急急忙忙去銷案,這是怕稀裡糊塗得罪人啊。”

  總之,這事兒沒過幾天就傳到了吉家村。

  吉家哥倆一聽,第一反應就是急忙封鎖各自院落,開始前後院翻啊,挖啊。足足找錢袋子翻了大半宿。

  冰天雪地的,愣是給這哥倆累的滿頭大汗。

  結果自然是啥也沒有翻到。

  但讓吉家村民們很出乎意料的是,哥倆從縣裡回來忽然打了一架。

  打的那是罵爹罵娘,又找裡正寫斷親書。

  怎回事兒呢。

  圍觀的村民們聽了好半晌才聽懂,原來是這兄弟裡跑到縣裡找那三家人去了。

  那三家人先表態說,真的沒有見到給錢的人。

  但是,如若你吉家是和俺們差不多的情況也是在那兩日丟的牛,那就應該會給你們銀錢。要不就是給老大家了,要不就是給老二了, 你們再回去好好翻翻, 指定有。

  而他們為何如此堅信這一點呢。

  因為這三家人比誰都清楚,給牛錢的人是個講究人。

  他們三家得的牛錢,並不是按照眼下很便宜的價錢給的。而是按照當初丟牛那陣的市價。

  那時候還沒發生戰爭呢。不像現在市場上連馬匹都掉價了,畢竟敵寇國打輸了賠了不少馬, 更不用提牛了。

  你說, 就這麽個講究人,怕他們三家吃虧特意按照以前價格給的, 怎可能會單單落下吉家不給銀錢?

  他們不信。

  所以隨著這話, 還不是一家說,是三家人都這麽講, 吉家兄弟倆互相看對方的眼神就不對勁兒了。

  然後回村的路上, 吉老大忽然想起他媳婦和他鬧著說,老二媳婦回娘家那天穿的是新衣裳,不像她那麽命苦。

  再聯系打破這件事, 吉老大就破口大罵吉老二喪良心,得了銀錢居然敢背地裡獨吞。

  而吉老二又有苦說不出。

  他們這裡全是牧場少有糧食,自然糧價就貴。

  他老丈人有點兒門道。

  年前,他就和老丈人以及兩位舅哥去了趟外地倒騰糧食。

  倒騰回來的糧食得加價呀,就算是賣給他親哥也得加。

  但他不可能告訴吉老大加過價。

  就這麽的,前前後後他確實掙了些銀錢。

  沒想到媳婦愛顯擺買新衣裳穿, 就成了大哥眼中自己獨吞牛錢的證據。

  再加上那三家人說的話, 說銀錢一定是給了你們哥倆中的一個,吉老二心裡也存了疙瘩, 他又羞又怒道:“大哥,我看你才是惡人先告狀,畢竟你是啥樣狠心的人, 我比誰都清楚。你可真心黑啊,那可叫不少銀錢呢。”

  所以吉家村人在正月裡, 親眼見證了一場什麽叫親兄弟反目成仇。什麽叫各自又帶著嶽父一家, 揮舞著大棒子毆打親兄弟。

  看的吉家村人直咂舌。

  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 還是金錢的扭曲。

  而事實上吉家的牛錢, 被秀花全補償到吉三身上了。

  以前就提過,吉家能養得起那麽多頭奶牛, 那是離不開吉三真正的母親,也就是吉老漢親妹子臨死前給留下的貴重物件。

  所以秀花覺得這牛錢補償到吉三這種心性的孩子身上,才叫不虧心。

  要是讓她給吉大和吉二,那違背了她家非要做這件事的初衷。

  而老左家為啥要做這件事啊?又不是錢多燒得慌。

  就是覺得吧, 甭管是牛主動跑到咱家還是怎樣, 換位思考都是老百姓, 咱也是從那苦日子熬過來的,丟牛搞不好會急的病重。

  就算沒找到咱頭上, 就算牛不是咱偷的,那咱既然留下了人家的所有物, 那就能給銀錢就給,走時別欠下誰的。

  所以這不嘛,在吉三帶著王大妮來左家給秀花磕頭時,表示要成親, 秀花就自掏腰包給了吉三五十兩銀錢。

  秀花對即將要成親的小兩口說:“莪給你安家立命的營生,再給你五十兩過日子娶媳婦的銀錢, 這就權當圓上咱們做過一回母子的情分。以前種種, 都讓它過去。以後三子就徹底改口叫我一聲嬸子吧。”

  秀花說完這番話, 吉三哭的眼睛都紅了。

  一聲嬸子叫了出來, 隨後一個重重的頭磕下。

  私下裡卻對王大妮說:“雖然往後只能叫嬸子了, 但你我往後一定要拿嬸子當作親娘孝順。”

  王大妮懂事兒道:“我曉得。嬸子和自己的親娘沒啥區別。只有自己親娘,才會舍得給孩子蓋房子,又拿錢給娶媳婦。”

  而吉三和王大妮兒的婚禮是和左家擺流水席同一天進行的,為湊一個四喜臨門。也是不想再單獨辦,本身就不認識誰,辦婚禮無非也是這些人吃飯。

  婚後,王大妮姐弟倆和吉三住在縣城酒鋪子後院西廂房。

  小兩口主動提出來的。

  一是覺得這鋪子無論前院後院有多大的地方,它也姓左。他們不可以在鋪子乾活就鳩佔鵲巢。

  二是隻臨時住。王大妮姐弟倆在縣裡有個小破草房,等開春天暖時,會用秀花給的五十兩銀錢將草房翻修一遍,這是小兩口早就商量好的,那裡才是真正的新房。

  三嘛,後來經左家人一致商定, 將縣酒鋪後院正屋給改成了釀酒坊。

  正好讓在縣裡的孫氏和李氏還有王大妮,帶著後招的幾位釀酒婦人們在那裡乾活。

  釀成酒的最後一步秘方添置“神水”,由王大妮兒掌管。

  以上就是關於縣裡酒鋪子的安排。

  至於村裡這處釀酒坊的安排是由蘭草添加“秘方”,她其他的不用乾, 她專乾這一步。然後出多少壇酒、給發多少工錢由石九嫂子記帳,葛老摳負責帶領一眾婦女搞生產。

  養殖場是歸了李二一家四口人負責。

  目下,去掉擺喜宴殺的,老左家的連小豬羔子帶老母豬還剩下三十二頭,雞就剩下一隻,甜水要給抱到京城,鴨全部沒有了。

  所以說,李二一家就喂這三十二頭豬就行了。

  養到差不多的斤數,左撇子給留下以前收肉屠戶的地址,到時聯系屠戶上門收就行。

  左撇子還特意說了:“你們要是有能力能多養,就自個再多養幾頭,按照我教你的辦法養豬不愛生病。多養的就全算是你們自家的銀錢。再加上我家給你發的工錢,不出二年日子準保能過起來。慢慢的,我家村裡這面就不養豬了,或是去京城那裡養殖,你就能成為咱這十裡八方獨一份兒。”

  李二聽完這番話,極為感激感慨地說:“能獨一份兒也是大夥看在叔家的面子。全仰仗著叔一家在這十裡八村的好人緣。”

  他們從來了遊寒村就沒被欺生,出去和人打交道還被高看一眼,不是衝左家又能是衝哪個?
  他兒子的病也好了不少。說左家是他們一家子的救命恩人一點不為過。

  “叔,我這人不太會說話,我就一句,你們放心走,家裡這頭有我。房子啊,田地啊,酒窖啊,只要有我在,啥都不帶差的。”

  左撇子聽完就笑了:“好。”

  但關於左家的田地,左撇子其實已經安排了具體負責人。

  這倆具體負責人,屬於左家從開墾到秋後後會一直付工錢的那種。

  一位是莽子叔。

  以前左撇子窮時,他沒錢能從莽子兄弟那裡借到錢周轉。

  莽子媳婦又和白玉蘭是閨蜜。

  另一位是左八爺爺。

  八爺爺家的孫子曾被朱興德救過,老爺子輩分高,為人又很正直。

  所以左撇子相信他家的田地包括那五百畝荒地,到時雇人乾活時,這倆人會看的很緊。

  另外,左撇子還將家裡小賣鋪剩余的貨物,全部兌了出去。

  兌給了大黑胖妹妹。

  黑胖妹妹覺得大王村的位置處於幾個村落中間,感覺在自己村開小賣鋪比遊寒村還好,她認為這是一個好商機就找上門和左撇子說了。

  左撇子略一琢磨就應了,行,並且表示往後黑胖妹妹想要上貨,送酒空車回來可以幫她拉貨。付一些意思一下的運費錢就成。

  這話讓黑胖高興的不行。

  左家幫她運貨,那代表路上指定不會被人搶。

  誰瘋啦?搶倆從四品、一個舉人老爺家裡的“黃紙、蠟燭、燈油……”。

  也不要說左家又不是白給她運貨有啥可高興那種掃興話。

  左家是差那點兒運費錢的人家嗎?

  要這點是為了給大夥看立規矩。

  她可知道,越是講究人家才越要講無規矩不成方圓。

  而且左家手裡可是有批發貨物的老主顧,能拿到最低價格,這個名單就是財富啊。

  而這種好事兒,讓黑胖娘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居然還讓她添了些許莫名煩惱。

  怎回事兒呢,她男人吃醋了。

  黑胖的男人在夜裡緊緊摟住黑胖說:“左老漢為啥要對你這麽照顧?他不會是相中你了吧?我告訴你啊,他就算是很有錢,可是比你大二十歲。”

  “不能,我長這麽黑,他能相中我啥啊?相中我勁道兒啊。他是看在我幫他破案的情份上。”

  “聽聽,還情分。那就是有情唄。”

  “噯?你這人,那你非要那麽想,我也沒辦法。”

  哼,男人,果然是耽擱女人掙錢的絆腳石。

  ……

  正月二十這日大清早,遊寒村村口停著一長排整裝待發的馬車牛車。

  羅婆子頭上裹著頭巾子。

  離遠看她,面部全是白色哈氣,可見她在不住嘴的和人說話。

  “水生他爹娘,啥事兒別上火,往前看。這次你們分家吃了大虧,淨身出戶被分出來又如何?有水生這麽出息的兒子,你們還怕將來沒房沒地嗎?該後悔的是你那公婆。啊,當老人的總想拿捏住家裡最出息的給全家人奉獻,然後還不準人為以後單獨存錢,隻吃飯時多分那一杓半杓稠粥,憑啥啊?對不對,沒那麽做事兒的,那樣啥時候是個頭。”

  羅婆子說到這,還咳口痰吐出去,這幾天不知道怎回事她有點上火,這才又繼續囑咐道:

  “所以說,你們老兩口帶著你家大兒子就放心在我那房子住下,等開春種地了,再踏踏實實的好好種我家那田地。我這人摳不摳門的先不說,但我這人說話絕對算數。

  咱說好的去掉教糧稅剩下對半分,我就指定能說到做到。

  再著,看我兒子和我親家這面子,你那公婆也指定不敢在村裡鬧事。

  而憑著我家那肥田,今年會大豐收的,你們就按照我那方法養鴨子,就養那點兒數別貪心,聽話。”

  你們養鴨子沒有我兒媳,一定要少養啊。

  “到時我會回來收鴨子的。到時咱兩家齊心協力,你家那新房就能蓋起來了。備不住等我回來,水生還會讓我賣完鴨子帶你們去京城享福哪。”

  羅婆子這番話,說的水生爹那種不愛笑的人都憨笑起來。

  水生爹連連擺手:“可不去京城。”

  水生娘也道:“從我公婆身上,我更是看透了當爹娘的不能可著一隻羊上薅毛。所以無論水生將來有多大出息,俺們都不會去京城,就留在這裡幫你種地。要是種好了,多攢幾年只求蓋兩間新房,給大兒子再娶個媳婦,然後就和大兒子過日子了,也讓大兒子給養老。至於老二水生,我們這樣的窮爹娘往後指定是幫不上他啥的,他又是去京城那樣的地方,我們有心無力,將來能給他掏個十兩八兩的娶媳婦備不住都費勁,就更不能撲奔他去京城添亂。”

  不給水生添亂,是做爹娘目前唯一能做到的事。

  水生娘情不自禁看向正和別人說話的朱興德,還感歎道:“全是托德子的福,我家水生運氣真好,能有這麽個哥哥。”

  而此時的朱興德正看著朱興昌笑道:“怎的?大哥舍不得兒子啊,要不然給你大兒子留下?”

  “你說那啥話,大哥感謝你都來不及,怎可能會舍不得。”

  朱興德一邊接過包袱扔向車裡,一邊道:“那你苦著臉作甚。往後又不是見不著。你可以和我三舅換班押運酒,一陣由他走縣裡到府城,你走府城到京城路線。”

  朱興昌終於說了實話:“我苦著臉是沒給大旺帶多少傍身錢,就給娃帶三兩,去京城要吃要喝是不是不夠啊?十五六歲正是能吃窮老子的年紀。”

  可是他家真沒有多余銀錢了。就這點兒,還是他媳婦這幾日沒白沒黑釀酒猛乾活掙的。

  因為他爺壓著他們幾個非讓多買荒地。

  他爺說,那叫荒地嗎?苦就苦這一二年,買到手就成了一輩子上你名字的肥田了。這叫給後代置辦家產。

  朱興德這才明白過來道:“大哥,你埋汰誰呢,我侄子跟我走,咱祖父也隨我一起去京城過日子,從旁看著呐,我能讓他一個孩子在叔叔家裡吃飯掏錢?”再說,大侄子不一定在家裡,那平日裡都得留在軍營。

  而朱興德在說這番話並沒有壓著聲量,汪氏就聽見了。

  汪氏做了個行禮的動作,將左小稻都嚇著了,急忙躲向一邊。

  “大嫂,你這是幹啥。”

  汪氏拽住小稻的手,支支吾吾臊著臉道:“我這個禮是弟妹你應得的。別說行禮了,我都應該給自己幾個大嘴巴,為以前沒有好好對弟妹你啊,我是實在沒想到會有今天……就是送行的人這麽多,我啪嚓啪嚓甩自己大嘴巴子,不太好看。”

  左小稻心想:難為大嫂你突然之間懂事了,謝謝你沒有當眾激動抽嘴巴。要是真那樣做,那哪裡是感謝?那是讓我們家丟人。大夥會猜這是怎的了。

  “大嫂,以前的事就不提了。都是做娘的人,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

  我不敢說會拿侄子當自家的娃那麽疼,但是我曉得既然大旺是我男人提出要帶走的,爺知道後又是那麽的高興。

  那我就會謹記,大旺到了京城只能指望上我和他叔這倆親人。所以天冷天熱的,遇到什麽難事了,我不會讓孩子沒處去說,也不會讓他缺什麽少什麽。”

  哇的一聲,到底還是丟了一丟丟人,汪氏忽然抱住小稻哭了起來。

  與此同時。

  大山腳下,左小麥和羅峻熙正在和動物們告別。

  羅峻熙一手抖著血布,一手終於摸向了野豬的頭。

  與其說,他在和曾經最憎恨的野豬和解,不如說他是在和自己內心的驚懼和解。

  而就在這時,野豬享受般的蹭了蹭他的手,還衝羅峻熙露出獠牙一笑。

  羅峻熙:“……”

  羅峻熙喉嚨動了動,咽下口水才慢吞吞囑咐道:

  “我們要離開了,離開後,別進村禍害莊稼,啊?
  以前你們要是不進村,不攔我路,你說我能那麽殺你們嗎?”

  小麥也在對動物們說:“要是想我們了,或是沒吃的了,你們就遠行去京城找我。”

  小麥又看眼大山,喃喃著說:“冬眠的熊,孤傲的狼,懶得動的蛇,也不知你們知不知道我們要離開了。”

  就像白頭山上的那些,它們付出最多,可是她再也沒有機會見了,連小花兒都跑了。

  沒有機會將羅峻熙擺在它們跟前兒,讓它們近距離細看看。

  小麥忽然意識到可能這就是人生吧。

  一路走,一路會認識許多人。再和這些認識的人錯過,重新去認識陌生人,周而複始。

  此時和小麥有同樣感慨的,還有左撇子和白玉蘭。

  他們心中明白,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舍不得他們離開,甚至人群裡備不住有恨他們的呢。

  但真到要離開時,他們還是很希望眼前的鄉親們日子能越過越好,想到的也都是好的事情。

  有點兒像什麽,像往後去了京城再想起家鄉的心情。

  提起家鄉真的就那麽好嗎?我們明知道它或許很窮,或許還發生很多不愉快的事兒。

  可是提起家鄉,我們仍然會驕傲地說一句,我的家鄉有松花江,那裡有茂密的森林和鐵礦,還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們那裡還要開墾許多荒地,讓更多更多的人吃到我家鄉的糧。

  “走啦。”

  “撇子啊,過年能回來就回來吧,我們不怕跪你們,沒啥丟人的,就當見到縣太爺了唄。”

  “玉蘭啊,你說我年輕時那嘴把不住門,說那話不好聽,你別往心裡去。這話我都憋心裡好久了,想和你說出來。”

  白玉蘭忽然就心胸闊朗了,擺手道:“咱都一把年紀了,怎還突然提那些七年谷八年糠的事兒。我們又不是不再回來,整那外道。再者記著,往後村裡誰家後生萬一要去京城,就問我大女婿他大哥要地址,跟著酒隊走。不敢說什麽事情都能幫,但至少讓鄉親們進城有個地兒能吃飯。”

  一隊隊車終於漸行漸遠了。

  左裡正僵在人群中。

  關於左裡正,不知道是為啥,秀花在等著他開口讓帶走。

  可左裡正一直到離開,他都沒說。

  秀花不知道的是,左裡正是活活被他的子女念叨的自卑了。

  他兒子兒媳婦們私下裡說,人左家都那樣了,有些事就別上杆子找沒臉啦。非得讓人拒絕才死心嗎?到時候就得成為十裡八村最自不量力的大笑話。

  畢竟人家是圖你歲數大還是圖你兜裡仨瓜倆棗?總得知道自己有啥能配得上吧。總之,早尋思啥了,怎麽就沒有生米煮成熟飯。眼下嘛,晚了,一切都晚了。

  而就在左裡正的肩膀上已經落滿雪花,村民們慢慢的已經散了一半時,突然村口傳來了車軲轆聲。

  “春生啊,咱不乾裡正了,咱進京吃香喝辣去好不好?上車!”秀花掀開車簾招手笑道。

  左裡正、不,他這時已不再是任何身份,他只是一個名叫春生的男人。

  左春生猛地抬頭,不可置信看向重新回來的馬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