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仙門種田手冊》第213章 求援
  第213章 求援
  山門大開,庇護芒山的護山大陣張開了條小口,以迎進來往的車輛。

  車輛中是食材、煉器材料和丹藥等物件,駕車者皆是太華軍士。

  芒山的修者已經不像司昭軍剛來時那樣稀少,在經歷擴招和增兵以後,單單戰兵的數目就有一千二百。

  但既然這地方已經是太華屬地,面臨的局勢又不容樂觀,那麽僅僅有戰兵是不夠的。

  於是芒山又陸續多了許多太華門下,有符器閣的器輔造、丹閣的丹師和執扇、執法堂的執事,以及為數眾多的雜役。

  不管是正兒八經編錄在冊的太華弟子,還是由外門執事房統管的雜役,都不是不需配給就能工作的傀儡,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資源。

  單單人吃獸嚼,就是不小的開支。

  要維持這麽些修者凡人的生產生活,單單靠從宗內調配物資是不夠的。

  飛舟每次直飛數千裡、橫跨兩界都要耗用大量靈石和充能棱晶,還需專門配備一支艦隊護航,若是日日如此,將是極為巨大且不必要的浪費。

  所以大部分並不緊要的廉價資源,像靈米、一二品的靈植、礦石等都是從青都界采購的。

  眼下青都界的商旅已經極為稀少,只在宗門勢力的腹地才有些偶爾開設的市肆,太華的戰軍便是從這些市肆中采購,亦或是直接找到作為某種材料產地的某宗進行協商。

  陸淵的工作室在山下,距離山門不遠,他正要去泊港找兩位師姐,遠遠的瞧見了這支采買給養的車隊入山。

  “真不錯呀。”

  這聲感歎主要是對拉車的青角菱牛而發的。

  和陸淵養的那些小巧靈獸不同,青角菱牛的身軀巨大,身長可達兩丈,又筋肉強碩,牛腿稍稍彎曲就有肌肉漲起,如同青金澆築。

  它們的力量遠不是陸淵麾下的小家夥們能比的,即使只是二品,和二紅麾下的飛蟻處於一個品階,但在力量等方面簡直天差地別。

  所以常常被用於牽引車輛。

  領頭的青角菱牛身後,就有一輛裝載巨大原木的板車,不管是高度還是長度,都達到令人怎舌的程度。

  這是原產自巨木界的靈植鱗葉木,後傳入諸界,就有一些宗門人工培植,眼前這截斷木就是出自青都界玉海宗。

  鱗葉木雖然巨大,卻是用量最大的消耗品之一,因此芒山的車隊每次都要帶一截回來,堆放在倉庫中。

  “牛啊!哪天去銅臭閣問問有沒有多的,沒有成體,賣我隻幼崽也行。”

  就是有點貴,陸淵又多瞅了兩眼青角菱牛龐大健美的身軀,才戀戀不舍地收回視線。

  隨著小世界產出的飛漲,是該弄幾頭壯碩型的靈獸幫幫忙了。

  芒山的山體不算特別高大,陸淵沒一會就到了泊港附近,直直朝著柳師姐的小茅屋走過去。

  撩開門簾,二位師姐果然已經坐在茶案前等著了。

  “師姐喚我來,是流匪又有異動嗎?”

  陸淵熟練地走到桌案側面坐下,端起備好的茶。

  “陸師弟猜的不錯,確實有些狀況。塵海宗派出一名來使,昨日到了芒山,言及宗門附近多有流匪探查,因此來請援。”

  柳余恨應道。

  陸淵知道塵海宗,這個宗門同太華一向親近,有過許多往來,但這並不是陸淵記住它的理由。

  塵海宗能讓他記憶深刻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司昭軍同青都界流匪的第一次戰鬥,就是圍繞塵海宗的安危而展開。

  如今流匪又盯上這個擁有戰艦的金丹宗門了嗎?

  茶案上有一幅鋪展開來的地圖,上繪整個青都界的地形。

  與之前陸淵見過的版本相比,清晰的部分更多,南方未被勘測的部分更少。

  司昭軍的斥候們,在這較為安穩的半年裡絲毫沒有懈怠,將地圖上那條模糊地域與清晰地域的交界線朝南推進了許多。

  “塵海宗不在青都界宗門勢力的腹地,它的位置稍稍靠南,又有一艘我宗褪下的老式破損戰艦,在眾多金丹宗門中也算醒目,被流匪盯上不是什麽稀奇事。

  我已譴人去往塵海宗附近探查,結果與來使所言相差不大,這意味著,流匪的下一個目標很可能是塵海宗。”

  手指在地圖上一段綿延的山脈中畫了個圈,點明塵海宗位置,瓊墉接著道:“目前我們已經在那裡布設隱蔽的崗哨,艦隊有一半處於臨戰狀態。若是流匪進犯,可以隨時出擊。”

  芒山的軍力算不上多,戰艦僅六艘。其中三艘都處於臨戰狀態,是為了輪流休息。

  簡而言之,假如塵海宗真有流匪進犯,那麽芒山戰艦很有可能會全部壓上。

  “這”對這項決定,陸淵並不能像往常那樣爽快地同意,“流匪尚有五艘完好戰艦,如果他們傾巢而出,我們就不得不將全部戰艦都投入進入,方可形成可靠的優勢。

  況且退一步說,我們同流匪已經對立,這未必不會是針對我們的誘餌。”

  陸淵的擔心是有根據的,上次流匪進攻塵海宗時雖然仍然是零散的團夥,但芒山戰軍支援過塵海宗已是不爭的事實。

  這次流匪又盯上塵海宗,可以認為是一種報復,但也有更多的可能。

  “陸師弟所言,我們也考慮過,但從整體的勢力對比來看,不管是戰艦數目還是質量,都是我們這方佔優勢。

  退一步說,最壞的情況是流匪傾巢而出,逼得我們將六艘戰艦全部壓上,而後陳當在一旁埋伏,但即使如此,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擊潰司昭軍和瓊華軍,這段時間,已經足夠駐守芒山的兩位宗門前輩趕到。”

  瓊墉補充道:“況且塵海宗同我太華來往甚密,若是流匪圍攻而我等袖手旁觀,宗門聲譽和生意都會受損。”

  在諸界之中,除去三大道宗,就再也沒有一家獨大的宗門。

  任何宗門都沒有固步自封,同其它宗門完全斷絕往來後還能長久昌盛的資格。

  因為每一個相熟的宗門,都意味著利益和渠道的交換,都意味著可以付出一些已有的東西去交換自身沒有或是緊缺的資源。

  這種資源可以是物品,可以是人脈,可以是機會等等等等。

  每一條渠道,對宗門而言都是一條輸送新鮮血液的通道。

  尤其在如今太華和韶薇針鋒相對的時刻,這些渠道就更顯得重要。

  所以塵海宗來求援,瓊墉先想到的不是派不派援軍的問題,而是應當以怎樣的方式派出援兵的問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