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錦繡重生:天價豪門千金》1628.第1624章 都是好東西啊
  於此同時,國內那邊卻是鬧翻了天。

  在秦老爺子的書房內,五六個老頭在接收到霍思寧發送過來的傳真之後,一個個都驚呆了。

  尤其是黃振龍,抓著其中的一張紙,他的身體情不自禁地顫抖起來,尤其是拿著清單的手,完全抖得不成樣了。

  秦連山和莊向陽、石慶雲三人也是故作鎮定,倒是另一邊的周世濤和蘇忠卿在認真地研究起來。

  “鬼谷子下山圖罐,這個一定要拿下!”

  周世濤第一眼就看到了這個名目,頓時就急切地喊道。

  那邊秦連山聽到這話,率先反應過來:“不對啊,這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不是早幾年曾經被倫敦佳士德拍賣過嗎,我記得當時的拍賣價好像有兩個多億,創下了當時華夏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可是轟動一時,全世界都在報道呢。”

  聽到秦連山這話,周世濤忍不住嗤笑一聲道:

  “那幫英國佬懂什麽,那大罐我雖然沒有親眼見到,但是當時在報紙上看到了清晰的圖片,當時我就覺得奇怪,那個罐子使用的青料與元代蘇麻離靑特征根本不符;白釉過白;底足胎釉結合處生硬不自然;繪圖是偷竊移植了《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圖》的內容後拚湊起來的!”

  “元青花有一特殊性,那就是人物畫器物特別少總共不足三十件,而且每個人物的圖案幾乎沒有雷同的,因此前輩專家習慣直接以人物故事冠以器物名稱,但是那個元青花大罐,竟然讓《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裡的蕭何跑到“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上去了,而且連松樹也克隆上去了,這就太不正常了。”

  “古代的工匠做任何物件,都是講究精益求精的,絕對不會這樣敷衍了事。這《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上的主人公“鬼谷子組圖”畫的一踏糊塗,但是次要人物組圖,反而造型準確,繪畫水平、特點與元代特征相近,這不符合邏輯。”

  “所以我當時就斷定,這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是靠圖案拚湊出來的臆造品,大約是早些年景德鎮的所謂專家精英們特意製造出來的!結果流到國外去,就被那些英國佬給炒作成為了華夏文化瑰寶,這不是可笑嗎?”

  石慶雲聞言也點頭:“我也見過那個罐子的照片,看起來確實有些不對勁,只是當時都是吹捧,把那東西捧得神乎其神的,尤其是國內拍賣界,簡直瘋狂到了極致,稍微有一點反對的聲音,就會被人噴得體無完膚,什麽賣國賊,什麽漢奸的帽子都扣上來了,好像說那罐子是贗品,就是在說中華民族的瑰寶都是假貨贗品,是對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莫大的侮辱似的!”

  周世濤歎道:“國內鑒定圈子良莠不齊,多的是想要借助那些死物博名氣想出位的人,在大是大非上卻模糊不清,故意混淆,這樣的風氣,還需要大力整頓啊。”

  其他人也都認可周世濤的這番話,那邊黃振龍也笑道:“霍丫頭的鑒定能力我們也都是有目共睹的,有這丫頭在那邊坐鎮,拿回來的東西肯定不會是贗品,這一點你們大家倒是不用擔心,真要是東西有問題,以霍丫頭的精明機靈,肯定會察覺到。”

  黃振龍的這話倒是提醒了這些人,秦連山一拍額頭,笑道:“老黃你不說我差一點就忘記了,你說得對,咱們現在根本不需要考慮什麽真假,先把東西給挑出來,是真是假,讓霍丫頭去鑒別,這是她的拿手活,不需要我們操心。”

  那邊蘇忠卿之前一直沒有說話,蘇忠卿不是古玩圈子的人,他也不懂什麽元青花,但是他畢竟是國畫界的泰鬥,在古字畫方面的了解,不比周世濤黃振龍這些人差。

  所以,他在看到那份清單之後,第一時間就找到了古字畫這個門類,目光盯著這清單名目上的一個個名字,激動得嘴唇都直哆嗦。

  “這個……這個《女史箴圖》,不是說收藏在大英博物館嗎,怎麽會在這個伯爵的私人收藏館裡面?”

  那邊周世濤幾個人聞言也湊了過來,看到這名目上赫然印著的《女史箴圖》幾個字,都有些錯愕。

  不能怪周世濤幾人這麽震驚,因為如果要問道海外收藏中最著名的華夏古代繪畫作品是哪一件,那只要是稍微懂行的,都會回答,這個頭銜,一定非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莫屬了。

  顧愷之是記載以來華夏最早並且最著名的畫家,這位畫家因為率真的性格額卓絕的才藝,被人稱為“三絕”,即才絕,癡絕,畫絕。

  關於顧愷之的卓絕才藝,歷史上有很多令人稱奇的記載,但是事實上,這位畫家的作品,其實並沒有一件真跡流傳下來。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所謂的《女史箴圖》,其實是摹本,蘇忠卿口中被大英收藏館收藏的《女史箴圖》,為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摹本,也是最珍貴最完整的那一版。

  這幅作品,是根據西晉《女史箴》一文的故事描繪而成的。

  “箴”指的就是箴言,亦即勸勉的話,“女史箴”在西晉即是編纂歷史的女性官員,通過對歷史上若乾有德行的女子的描述,以此來勸解女子所迎遵守的封建倫理道德。

  《女史箴圖》原內容有12段,就是12個故事,但是因為長度原因,最終繪畫上隻保留了後9段。

  不過,即便如此,它的長度還是有三米多長。

  就像古代很多典籍一樣,《女史箴圖》也是從右到左展開,閱讀的時候,需要逐漸打開,看完前段後卷上,再看下一段。

  這樣的方式就像是現代的連環畫,但是和連環畫不同的是,《女史箴圖》裡面的9個故事並沒有連續的故事性和牽連性,每一段都是單獨的一個故事場景。

  這件作品在清代一直是藏在圓明園中的,但是傳言八國聯軍搶掠圓明園時,一個名叫約翰的大尉得到這張畫,後來這幅畫被輾轉流入大英博物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