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純陽大道》12.第12章 燕上成元 得道純陽
  燕上府,武陵城。

  當第一縷夕照閃進武陵城後,這個依山而建沉寂了一天的城池開始熱鬧起來,城北叫賣地王家燒餅,城南翠玉樓姑娘們的香袖紅裙,城東狀元深煙墨的厚重墨香,還有城中孩子們在街道上跑來跑去,清脆而無邪的童音。

  整個武陵城仿佛是一副徐徐打開的畫卷,每個人在畫卷中的著墨或許不同,但人人都為這幅畫卷添上了一份色彩,畫卷從而生動活潑起來,有了人情味。

  只有城西依然寧謐安適,青翠的竹子扎成密密麻麻的籬笆,一間間古色古香的富貴院落星羅棋布,庭院深深。

  道路兩旁,楊柳依依,小院之內,花香馥馥。

  此時正是夕陽西下之時,山林中到處是悅耳的鳥鳴;晚霞低垂而下,條條小道上轉過成群的牛羊。偶爾有一兩個山客酒足飯飽後,手持青杖,麻衣芒鞋,一路悠然而歌,自娛自樂。

  小橋流水後,一名金冠錦衣少年打開開滿野花的柴門,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晚霞映在他俊美的臉龐上,面如傅粉,唇紅齒白,好一個俊俏美少年。

  溪邊浣紗輕歌的鄉下少女們,一雙雙美目眨呀眨,金冠錦衣少年的俊美讓她們怦然心動,小鹿亂撞懷。

  幾名大膽火辣的青春少女,,大膽地向少年暗送秋波,笑語嫣嫣。

  錦衣少年臉上露出溫暖如玉的笑容,揮了揮手,轉身回到自己的小院,留下一地清純的少女脆音。

  金冠錦衣少年自然便是景幼南,他察覺到白雲觀之地大有風雲四起之勢,果斷地遠遠離開,來到這幾萬裡外的偏僻小城。

  這幾個月來,日日誦讀經書,閑下來就熬製藥膳,壯魂強身,一段時間下來,身子完全長開,由一個懵懂的小道士,蛻變成卓爾不群的美少年。

  更重要的是,上個月前,景幼南成功地打開丹竅,接引其中蘊含的一口先天精元,與丹田內修煉出的內息融合,化為元力,晉升到凡胎境界第二重,成元境界。

  進了小院,向北是一間大廳,簾櫳高控。

  屏門上,掛一軸壽山福海的橫披畫;兩邊金漆柱上,貼著一幅大紅紙的春聯:絲飄弱柳平橋晚,雪點香梅小院春。

  正中間,設有一張退光黑漆的香幾,幾上放一個古銅獸爐,雲煙繚繞,異香撲鼻。

  景幼南淨手之後,盤膝坐在蒲團上,從袖囊中取出三件法器,一飛劍,一鈴鐺,一小印。

  法器是與符器完全不同的。

  符器上只有幾個零星的符文,主要還是要看符器本身的材質。但法器上卻有完整的禁製,能大能小,可以收回修士丹田中溫養。

  這三件法器都是景幼南從白雲道士的袖囊中得到的,白雲道士身為築基圓滿修士,三件法器的品質並不差。

  自從晉升到成元境界後,一直是在鞏固境界,現在終於抽出時間來祭練法器了。

  法器上有完整的禁製,只有真氣催動才可以發揮出最大的威力。不過,用元力的話,也可以勉強催動,只是威力大小罷了。

  目睹了白雲觀和綠柳山莊的破滅,景幼南有一種深深的危機感,有三件法器傍身的話,一旦碰到生死危險,起碼可以多幾分逃命的把握。

  十二天后,三件法器祭練完成,一一收進丹田中溫養。

  休息了好一會,景幼南又從袖囊中取出一本道書,開始靜心推敲起來。

  道書名為《大陰陽混洞寶生經》,是景幼南從白雲道長的袖囊中得到的道書之一,它的材質非金非玉非絲非帛,握在手中,有一股溫潤的感覺,隱隱之間,有金光透出,堂堂正正,浩浩蕩蕩。

  其實白雲道士的袖囊中不止這一本道書,其他的比如《種魔寶錄》,就是白雲道士祭煉魔頭,一直修煉到築基期圓滿的道書,在外面可謂是有價無市,落在散修手中會被搶破頭。況且,有白雲道士隨手在上面題寫的修煉心得,只要循規蹈矩,修煉到天地交感重塑根骨的築基期應該毫無問題。

  不過,景幼南略一思量後,還是選擇了看上去薄薄一卷而又晦澀艱深的《大陰陽混洞寶生經》。

  這本道書是白雲道士袖囊中所有道書中唯一一本玄門正宗的道訣功法。

  玄門正宗的道訣功法或許修煉速度比不上魔道秘術,但堂堂正正,平和中庸,直指大道。近千年來,玄門能夠一直壓製魔門,其道書法訣之上,自是玄妙精深。

  至於白雲道士修煉的《種魔寶錄》是一本魔道秘術,需要滋養魔頭才可以發揮出其強橫的力量。而滋養魔頭,免不了殺戮生靈,或者尋找合適的魔種。

  景幼南倒不是心軟之人,只是他知道,魔種並不好培育,更何況,他一路行來,知道玄門勢大,魔道之人會被人人喊打的。他不怕事,但也不喜歡像地洞裡的老鼠一樣躲躲藏藏的生活。

  不過,《種魔寶錄》中提到的幾種秘術,景幼南倒是挺有興趣,他手中還有一個將要晉升到靈鬼的鬼物,是一個上好的材料。

  放下《種魔寶錄》,景幼南把心神投入到《大陰陽混洞寶生經》中。

  整篇《大陰陽混洞寶生經》共有九百九十九個字,個個如龍如蛇,大氣磅礴,一筆一劃之間,有種獨特的韻味。

  白雲道士在留下的心得筆記中曾經記載:真正的正宗道書,並不是市面上流出的手抄釋義,它們是由真正玄文書寫,沒有師門教導,不得真傳,不明真意。

  玄文是上古大能天人感應,得天地造化之機,而傳下的文字,其成功之日,字字浮空,八角垂芒,通傳萬界,大放光明。

  從此之後,玄文成了仙道中所使用的唯一文字,一字千意,變幻莫測,與凡人使用的文字截然不同。

  在玄門大宗或者是修仙世家中,通常是由師長之輩親自解讀道書,然後傳下手抄釋義,方便門生後輩修煉。正是因為如此,普通人即使得到真正的道書,也是如同天書一般,完全摸不到頭腦。

  由此可見,修仙之道,沒有師者傳道解惑,即使得到一本真正的道書,也是空懷寶山而無可奈何。

  景幼南手中的《大陰陽混洞寶生經》上的文字便是真正的玄文,別看通篇只有九百九十字,但字有千意,組合起來,真是晦澀艱難,其中蘊含的信息不可想象。

  但不知何等原因,景幼南對於玄文地解讀卻是異常地輕松如意,仿佛是自己的身體本能一樣,在凡人眼中甚至在普通的修仙者眼中恍若天書的文字,他讀起來毫不吃力。

  只是,玄文認識,但經書中提到的諸多修煉真語卻是相當陌生,很多時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個時候,景幼南從白雲道士的袖囊中得到的一本筆記幫了大忙。

  白雲道士年輕時候資質不好,但他有一顆堅定的求道之心,四處遊歷,勤學多思,在遊學求道中養成了記錄心得體會的習慣。後來,白雲道士築基有成,作了白雲觀的觀主,依然保持了這一年輕時候的習慣。

  白雲道士的修煉心得筆記,記得很細,涉獵很廣,異獸仙禽,奇聞異事,玄門魔門,丹藥道書。景幼南日夜揣摩下,見識和眼光提升很快,就是一般的引氣期修士可能也比不上他。

  可以說,景幼南得到白雲道士身上的袖囊,實在是天降機緣,對他這種初入仙道的童子來講,袖囊中的心得筆記實在是無價之寶。

  參悟了幾個月,景幼南已經隱隱知道,自己得到的這本《大陰陽混洞寶生經》大是不凡,修煉到高深處,整個人化為亙古存在的陰陽混洞,席卷蒼穹,鎮壓萬物。與這本道書相比,《種魔寶錄》明顯差的太遠。

  只是令人鬱悶的是,《大陰陽混洞寶生經》起碼得脫離凡胎境界,進入養氣境界方可以修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