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蜀錦人家》172.第172章 拜貼
  出了白鷺堂,兩人的腳步放得緩慢。

  白鷺堂位於中軸線上,道路極闊能跑馬車。路旁種著兩排整齊高大的桑樹。春來發新枝,嫩桑葉聚成一片蓬蓬新綠,格外喜人。

  楊二老爺用看情人的目光望著水桶般粗狀的桑樹,眼神一片熾熱:“老三,你甘心就此搬出北街祖屋嗎?”

  “我打小就住在這兒。娶妻生子,四十三年了。這些桑是曾祖父在世時種下的,一百多年了。我那懷瑜堂書房前有我分家時種下的桑。搬走?騰挪給二郎?我死也要死在懷瑜堂。”楊三老爺眼裡透出陰狠之色。

  “北街祖屋中路的白鷺堂世世代代被嫡長佔著還不夠。二房三房就不是長房嫡出麽?要搬讓他們的嫡次子嫡三子搬出去!我的明尚堂還想傳給子子孫孫。”楊二老爺不滿地說道。

  楊三老爺猶豫了會兒道:“三哥,你當家主,真能修了這條家規?”

  “家規?”楊二老爺冷笑,“有白紙黑字寫明的家規?我聽說是祖父那輩爭家主爭和太厲害。傳到父親手裡時,為了避免我們兄弟倆和大哥爭。這才定下大哥一死,讓我們兄弟搬離北街祖屋的事。三弟,你和大郎歲數最相近,正值年富力強,你就沒學會織錦辨錦?你甘心將來仰侄子的鼻息過日子?二哥不甘心哪。”

  他拍了拍楊三老爺的肩說道:“放心吧。你我兄弟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最親。二哥不會薄待你。”

  楊二老爺說著望向南方,悠然說道:“我相信晟王爺。他答應我的事,都辦成功了。他說只有我做家主才能保全楊家,我相信他。”

  楊三老爺狠下心道:“二哥,我就問你一句。那酒中是否有毒?”

  “毒?你難道沒有喝嗎?我喝了,你喝了,晟王爺,司空大人,連我家四郎都飲了一杯……那酒裡沒有毒。只有欲望和貪婪。”楊二老爺自嘲道,“這世上真有返老還童的事喝幾杯酒就行了,棺材鋪早關門了。”

  是大哥貪心,也不想想自己多大歲數了。那晚的酒飲下,的確助興。但是人總要學會自己克制。貪圖柳姨娘的美色怨得了誰?

  屋裡彌漫著濃濃的藥味。楊靜山身上搭著一條薄被,臉色蒼白中透著青,氣息弱得如同瀕死之人。

  楊石氏驅離了眾人,獨自陪著兒子。楊靜山虛弱地睜開眼睛,手被母親握住,他輕輕勾了勾手指。

  “大郎。”楊石氏察覺到,眼淚撲撲地掉了下來,“你別動,醒了就好。顧老先生說了,靜養著,你就會好起來。”

  “錦……”楊靜山像吐氣一般吐出了這個字。

  “娘知道,是有人動了手腳。”楊石氏不想他勞心,幫他把話說了出來,“劉大人心太貪。楊家只能說集所有織工辛苦了幾個月,才織成那四百防水錦。楊家的暗庫裡還有去年織的三千匹存貨。節度使要錦,咱給得起。宣稱是一場誤會,這事就揭過去了。”

  楊靜山輕扯了扯嘴角,放下了一件心事。

  “這麽些年,二伯父想搶家主的心思就沒有停過。可那酒所有人都喝了,你爹自己要飲,怪得了誰?那名管庫房的管事在你出事時就跑了。你舅舅已經發下了海捕文書。抓到人又能怎樣?他醉了酒,被人盜了鑰匙換了貨,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你二伯呀,做事滴水不漏的。縱然知道他的心思,卻抓不住他的把柄。澄玉還小。你二伯父心太狠。咱們只能再忍。忍三年,澄玉十六歲,能理事了,咱們就不再忍了。”

  楊石氏心力交卒,抹了淚道:“十月又要鬥錦。你二伯父放言說,今年楊家奪不回錦王,就要換了你的家主。二郎撐不起。孫兒們太小。娘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聽到這裡,楊靜山身體動了動,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他緩了口氣,用手指在母親掌心一筆一劃地寫著。

  “帕?絹帕?”楊石氏喃喃念著這兩個字。

  楊靜山繼續寫下書房二字。

  楊石氏懂了:“書房裡的絹帕?”她驀然反應過來,“季二娘?!”

  楊靜山眨了眨眼睛。

  “娘曉得了。”楊石氏站了起來,“你安心休養,不用操心了。”

  她怎麽忘了季英英呢?去年,是季英英配出的色彩,讓趙家織出了臨江仙。聽說城裡今春最流行的一款綠色細葛布就是浣花染坊染出來的。如果季家能專門為楊家染出與眾不同的絲線,楊家的錦就能高人一籌。

  一千匹綠色細葛布被油布包裹得嚴嚴實實裝上了板車。一大早,季耀庭就和雇來的車隊出發,去節度使府送貨。

  想起楊靜山的遭遇。季家三個女人擔憂不己,一直將季耀庭送到了大門外。

  “放心吧,每一匹布我都親自檢查過了。還多備了十匹。”季耀庭上了騾車,跟隨著車隊出發了。

  季氏歎了口氣道:“劉節度使這樣索要無度,行事狠辣。來益州才多長時間啊,益州府的染戶錦戶都怕了他。”

  張四娘扶了她進去,溫言勸慰道:“聽郎君說,往年染坊都靠染絲賺工錢。今年名氣傳開了,來染布的多了五成。布料是咱們自己進的,利潤比染絲高了一倍不止。”

  “平安是富。名聲傳開,麻煩事也多。”季氏並不讚同張氏的話。

  季英英在旁笑道:“娘不想賺錢。哥哥還想為我的小外甥多攢點家當呢。”

  季氏聞言一驚,望向張四娘的腹部:“四娘,你有了?!”

  張四娘羞澀地低下了頭:“遲了十來天了。郎君說去交了貨,就從城裡請個郎中來瞧瞧。”

  “季家有後了。”突如其來的驚喜讓季氏眼間陣陣暈眩,她伸手扶住了門框定了定神道,“娘這是高興,別擔心。李嬤嬤,去給田嬤嬤說,今天起,每天給少奶奶燉碗雞湯。”

  “娘,我早吩咐田嬤嬤給嫂子加菜了。您別激動。”季英英趕緊上前扶穩了她,埋怨道,“華清道長說,娘不能再大悲大喜。要靜心養神。”

  季氏心裡高興,也不管女兒說什麽,只知道連連點頭:“好,好。”

  回到正房沒多久,楊家的拜貼就送來了。楊石氏明天會親自來季家。

  這是要正式說楊季兩家的婚事延到三年後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