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亂清》第六十一章 雙重保險
  至於“兵事”,更加理直氣壯。

  我朝馬上得天下,皇上的功課裡,現在還有“騎射”。這“騎射”,可不就是“兵事”?

  這是“祖宗家法”!

  只是,關卓凡委婉地說:現在的仗,單單“騎射”,已經不夠打了,多少要加入一點新鮮的東西。

  將來打仗,當然不是叫皇上親自上陣,開槍放炮。可總得大略知道,兵是怎麽練的,仗是怎麽打的,才好“乾綱獨斷”;不然,出入之間,萬千人頭,關系甚大。

  關卓凡還建議,將滿語的功課移到午膳之後,時間也不必長;卯正到午初,這兩個半時辰,分成四段,每段半個時辰、一門功課,分別為倭仁、徐桐、翁同龢主講,以及“兵事、洋務”。每段之間,給小皇帝一刻鍾的時間休息玩耍。

  這麽安排,小皇帝的功課雖然增加了兩門,但總課時反倒減少了半個時辰。當然,“代價”是倭仁和徐桐的功課被大大壓縮。

  關卓凡的密折,慈禧、慈安姐倆是在晚膳的時候看到的,看著看著,便停箸不吃了。

  翁同龢既然是狀元,為人又“和平謹慎”,“純孝”,自然是夠格做小皇帝的師傅的——這一點,姐倆是沒有異議的。

  將小皇帝的功課分成五段,午膳前四段,午膳後一段,慈安大表讚成。

  “孩子的書念得太苦了!照先頭那麽個念法,日子長了。非念傻不可!關卓凡這個法子好!”

  慈禧皺了皺眉,覺得自己該發表點不同的看法,但略略張了張嘴,卻什麽也沒說出來,這就算默認了慈安的意見。

  該不該加“兵事、洋務”,慈安說不大好;然而慈禧的心裡頗為震動——這當然是應該的,自己原先可沒有想到!

  她甚至這麽想:要不要叫“他”也給我講一件這個“兵事、洋務”?

  慈禧的困惑在於,雖然知道倭仁的課講得呆板。可她還是不確定該不該大幅度地減倭仁和徐桐的功課——她並不曉得《尚書》、《大學》、《中庸》,到底是什麽“學問”?皇帝如果學少了,會有什麽不好的後果?

  沒辦法,禦姐的書讀得少。

  要問關卓凡的,主要是這個問題。

  關卓凡略略沉吟了一下,說道:“回聖母皇太后,這個事情若要講得透徹,臣得先和兩位皇太后請罪,容許臣言語放肆。”

  慈禧心想:你還不夠“放肆”麽?

  念及於此。臉上微紅。剛想說話,旁邊的慈安先說了:“我們姐倆這兒,你還有什麽話不能說麽?盡管說好了。”

  關卓凡說道:“謝兩宮皇太后的恩典。臣鬥膽請問。這個《尚書》、《大學》、《中庸》。兩位皇太后可讀過麽?”

  慈安笑道:“哎呦,我們姐倆哪裡讀過這麽大的書!”

  關卓凡說道:“可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宵旰憂勤,咱們的國勢卻蒸蒸日上,中興可期!”

  這個馬屁幾乎把慈禧拍進雲端,禦姐渾身輕飄飄的。好像凌雲駕風一般松快!

  關卓凡說道:“《尚書》的學問大,《大學》、《中庸》的學問也不小,可臣以為,皇上親政之後,要做的是撫育萬民。不是呆在書齋裡做學問。”

  言下之意非常明白:俺教的是怎麽“做皇帝”,倭仁教的是怎麽“做學問”。

  那麽。學什麽,跟誰學,不是一清二楚了嗎?

  關卓凡說道:“又比如,學做文章是緊要的,但也得看學做什麽文章。皇上並不需要下場論文,難道叫皇上學做八股文?”

  這個話,兩宮皇太后都點頭。

  慈禧微笑道:“那你說,翁同龢應該給皇上講些什麽呢?”

  關卓凡說道:“臣以為,應該講史。皇上年紀還不大,《治平寶鑒》,《帝鑒圖說》,這些書,都是好的。”

  這個話,和慈禧切身的感受,深深吻合。她早就覺得,作為君主,讀史,通史,太緊要了!有時候,自己吃虧,就吃虧在“史”讀得少!

  於是,關卓凡密折裡建言的事項,在兩宮皇太后這兒,就算全部通過了。

  翁同龢由關卓凡舉薦,這是自然的;可在台面上,小皇帝的“兵事、洋務”的師傅,並不能真由關卓凡毛遂自薦,得另外找人“舉薦”關卓凡。

  雖然現在的中國,找不到比他更有這個資格的人。

  這個年代,別說中國了,就是美國,早就民選總統了,也不大作興“毛遂自薦”這一套的。

  書友們也許還記得《星條旗之殤》中的一個人物,斯蒂芬.道格拉斯,民主黨大佬,綽號“小巨人”的。就是和林肯競求瑪麗.托德——後來的總統夫人瑪麗.林肯,敗下陣來的那一位。

  情場上輸了,道格拉斯就想在政壇上找回場子來。林肯首任總統的那一次大選,道格拉斯是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

  當時是不興自己競選的,候選人得呆在家裡,讓支持者去競選。道格拉斯首開風氣,自己親自上陣,一天發表多達二十場演講。

  結果美國人民對這種不曉得謙虛為何物的行為非常反感,一路上不斷有人朝“小巨人”扔雞蛋和水果。

  不知道格拉斯在政壇上也輸給了林肯,和這個有沒有關系?

  言歸正傳。

  慈禧星眸轉動,微笑道:“這個彩頭,給老七好了。”

  妙極,英雄所見略同,心有靈犀一點通啊。

  醇王兼著“總司弘德殿稽查”的差使,由他來出面,合適不過。

  今天的禦前大臣還是醇王,當下就傳了醇王進來,說了這件事情。

  不但建議增加小皇帝“兵事、洋務”的功課,並舉薦關卓凡出任這門功課的師傅;連“改良”弘德殿的功課為“五段”,也歸了醇王。

  醇王高興壞了,這個風頭可是出大發了!

  他滿面笑容地對關卓凡說:“逸軒,搶你的功勞,怎麽好意思?”

  關卓凡微笑道:“哪裡,啟沃聖聰,我一向是追隨七爺的。”

  跪安出門之後,關卓凡對醇王說道:“七爺,折子怎麽寫,咱們可以請教一下琢如或者星叔。”

  醇王連連點頭。

  當然要找槍手的。

  回到軍機處,關卓凡的說法變成,醇王昨兒上了一個密折,建議皇上的功課加一門“兵事、洋務”,兩宮皇太后把我留下來,就是問我願不願意做這個師傅?

  這是沒法辭的,自己縱然才疏學淺,也隻好應承下來。

  兩宮皇太后又問,弘德殿還得再添一位師傅,你看,誰合適啊?

  這個話,兩宮皇太后昨兒已經交代了,不好再拖。自己想了想,翁同龢狀元及第,學問一定是好的。而且,“叔侄狀元”,“父子帝師”,佳話成雙啊。於是就舉薦了翁同龢。

  呃,六爺你看呢?

  恭王能怎麽看?自然好好好。

  幾個軍機都不相信醇王有能耐上這麽一個密折,可關卓凡的意思大夥兒都懂,彼此心照就是了。

  幾個人都是敏感的,曉得這絕不僅僅是一門功課的事情,特別是這裡面有“洋務”,言路上會有什麽反應,要密切關注著。

  關卓凡做小皇帝的師傅,當然不是為了培養出一位彼得大帝。

  最根本的目的,是影響、控制小皇帝。

  距小皇帝親政,還有八年。這八年,會發生很多事情,有的事情會如自己所願,有的事情未必如自己所願。因此,要做好多手的準備。

  還有,影響、控制小皇帝,會間接地影響、控制小皇帝的媽。

  直接加間接,算是雙重保險吧。

  關卓凡所謂的“影響、控制”,要達到這樣一個程度:尊重,喜愛,依賴,直到不能離開。

  *

  ps:

  拉傷了左肩的肌肉,暫時只有右手好用,明天只能一更,安排在傍晚。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