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亂清》第三十三章 內廷行走
  這一下,連慈安太后也把關卓凡認出來了,心裡不免感動——他當初自請陛見的折子裡,固然是有“一旦蒙準,則當依例輪值宿衛,以盡本分”這樣的話,可是不管怎麽看,都以為是尋常的官樣文章而已,哪裡想得到還真的跑來站班了?

  不過感動歸感動,這樣的時候,也不能多說什麽,跟慈禧兩個會意地對視一眼,依然各自上了轎子,回寢宮去了。

  慈禧的想法,跟慈安又有不同。她原來以為,總要等到關卓凡離京之前請訓的時候,才能再見上一面,誰知才沒過幾天,就又見著了。這份忠心,她自然也是感動的,不過感動之外,更多的卻是驚喜。

  關卓凡折子裡的那句話,她倒也記得,坐在轎子裡面想著想著,想到“宿衛”兩個字,心裡怦的一跳——宿衛宿衛,值宿保衛是也,那豈不是說,自己睡覺的時候,他在外面守著麽?他可是奉了旨,準內廷行走的……

  整個紫禁城,以乾清門和左右的琉璃照壁為界,分為裡外兩個部分。外面的部分,叫做“外朝”,裡面的部分,則稱為“內廷”。內廷除了中間的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之外,兩翼還有東六宮和西六宮。

  慈禧所住的長春宮,是在西六宮之中,所以底下人把她稱作“西邊兒的”。慈安太后所居的鍾粹宮,則是在東六宮之中,所以被稱作“東邊兒的”。而她們平常聽政的養心殿,則是在乾清門西側。離西六宮要近上一點。

  慈禧所想的。關卓凡自然早就想到了。事實上。他的這個差使,還是前兩天在醇郡王府裡赴宴的時候,專門爭取來的。

  禦前侍衛,固然要依例輪值,然而他是出了京的地方官,這個禦前侍衛的銜頭,就變成了一個“榮銜”,當然是不必再來站班的。因此想要進來。非得找這位總領禦前大臣事務,負責排班的七王爺不可。

  偏偏醇王宴請他的時候,不像恭王那樣隻請他一個,而是找了一大班京營的將領來作陪,神機營、前鋒營、驍騎營的都統皆在其列。觥籌交錯之間,熱鬧是熱鬧了,只是要找個私下說話的機會,就變得很為難。好不容易等到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瞅準醇王出去方便回來的時候,在花廳門口迎上了他。

  等到關卓凡把請求的事情一說。醇王倒躊躇起來了——沒有這樣的先例啊。

  “逸軒,你有這份忠心。怕不是好的?只不過……”

  “是,我們做外官的,全靠這一點忠心做事情。”關卓凡見他沉吟不語,連忙陪了笑臉說,“這在七爺是一句話的事兒,還要請七爺格外成全。”

  醇王年輕,最好面子的,被他拿這一頂高帽套住了,又剛受了他三萬兩銀子的孝敬,於是決定要幫他這個忙。

  既然要幫忙,當然要幫得徹底一點。醇王心想,關卓凡的這一份忠心,自然要讓兩宮看見,那才表的成,於是特意把他的位置,放在養心殿的後面,只有這樣,才能讓太后退朝的時候,一眼看得見他。

  關卓凡得償所願,在養心殿後站了半個上午,到底把慈禧和慈安等了出來。他雖然垂首瞧著地上,但以余光偷偷瞧著,見到兩位太后的眼風掃了過來,心知大事已成。

  他這個禦前侍衛,固然是奉旨可以“內廷行走”,不過內廷行走,那也不能亂走,更不能走到東六宮和西六宮裡去——這可是太后和太妃們住的地方,走進去了,那還了得?只有太監和宮女,才能在寢宮裡頭伺候。

  現在好了,只要看見了自己,他相信慈禧一定會想法子見自己的。在他而言,一頭一尾的兩次覲見,遠遠不夠,他心中還藏了許多的話兒,要跟太后們說。

  關卓凡料想的不差。慈禧太后那一陣驚喜過後,便動開了腦筋,該怎麽樣才能跟關卓凡見上一面。

  倒不是為了再續前情——宮禁森嚴之中,太監宮女環繞,即有這樣的念頭,也是做不到的事情。何況她也不願做武則天,什麽男人都往宮裡頭帶,那是個什麽名聲兒?擔不起。

  她操心的,還是她兒子的江山。關卓凡這次回來,軍政兩端,她都有許多事想要再問問清楚。殿堂奏對,限於儀製,沒辦法從容去談,包括洋務上的不少事,關卓凡也還語焉不詳,若是能有一個機會,面對面地讓他好好說一說,那就好了。

  世上的事,怕就怕認真二字。慈禧絞盡腦汁地琢磨了半晌,到底讓她想了一條可行的路子出來。於是吩咐傳轎,她要到鍾粹宮去看慈安太后。

  這可是少有的事——自垂簾聽政以來,兩位太后拿主意的時候,慈安往往都聽慈禧的,因此凡是有公事要商量,都是慈安到西邊來,而如果是私事,才是慈禧到鍾粹宮裡去。公事多,私事少,因此自然是慈安太后往這邊跑的時候居多。

  禦轎到了鍾粹宮,通報進去,慈安太后親自迎了出來。兩人攜了手,在慈安太后寢宮的裡屋坐了,慈安便看著她,先等她開口。

  “姐姐,剛才那個關卓凡,你瞧見了?”

  “我就猜到你是要說這件事,”慈安太后微笑道,“自然瞧見了,難為他這片孝心。”

  “誰說不是呢?”慈禧機敏地抓住了這個話頭,“這年月,象他這麽有良心的,可不多了。我在想,能用個什麽法兒,給他一點恩寵。”

  “恩寵?”慈安太后不解地問,“你是說,再升他的官兒?”

  “升官不成,”慈禧搖搖頭說,“他才封了三等候,也沒立什麽新的功勞,要說進宮當值,那也是禦前侍衛份內的事情。無緣無故給他升官,別的人也不服。”

  又說要給恩寵,又說不能升官,那應該怎麽樣呢?慈安太后困惑地看著她。

  “對了!”慈禧仿佛靈機一動,想起來什麽似的,“姐姐,咱們給他賜宴,你看好不好呢?”

  慈安太后聽了,明白過來。

  “這個主意好!”她高興地說,“先帝爺在的時候,也常有給侍衛賜宴的事。”

  滿人的習俗,把君主身邊的侍衛,視同半個家人,至少也是最貼身的家仆。說賜宴,那是雅稱,說白了,就是賞頓飯吃,而且常常從皇上的席面上,指一碟兩碟菜肴,傳賞底下的侍衛,以示榮寵。

  “姐姐,那就把今兒晌午的膳,傳在養心殿後面的芳齋堂,你看行不行?”慈禧說道,“咱們在堂上用,叫他們侍衛在堂下吃。”

  “好啊,”這是熱鬧的事,也是喜慶的事,慈安自然願意。不過轉念一想,又有個疑問,“那皇帝呢?”

  八歲的小皇帝,一直是跟著兩宮一起吃飯,是以慈安太后有這一問。

  “把他也帶上。”慈禧沉靜地說。

  “啊……那成麽?”

  “姐姐,”慈禧壓低了聲音,小聲說道,“你知道的,關卓凡不是尋常的侍衛,康熙爺手下的多羅錦額,乾隆爺手下的劉統勳,都是這樣的人。將來在皇帝手下,他也一定是個擎天保駕之臣,讓皇帝多見幾面,沒有壞處。”

  慈安明白了,慈禧這是在替皇帝籠絡人心了。算一算年紀,還真是這麽回事,她不由佩服起慈禧的心思縝密來。

  “妹妹,我的心思還是不及你,”慈安也放小了聲音,“不像你想得那麽周全。”

  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懿旨一傳,自有太監們去操辦。只是有一條,既然用的名義是體念侍衛們的辛苦,傳宴賞賜,那就不能隻賞關卓凡一人。於是由醇王帶領,伺候養心殿的一十二名乾清門侍衛,也都躬逢其盛,莫名其妙地坐到大桌子旁邊來了。

  *(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