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亂清》第五章 總統家宴
  這是個好東西。

  國會榮譽勳章,正式的名字是“榮譽勳章”,於1861年——正是內戰爆發當年,為激勵士氣,由眼前這位林肯總統一力推動設立。因其源據國會法,因此乃以國會名義經由總統親自頒發。也因此又被稱為“國會榮譽勳章”。

  自設立之日起,到關卓凡穿越的那一天,國會榮譽勳章一直是美**人的最高榮譽和夢想。不論軍銜,軍官士兵都有獲得的資格,但獲取難度極大,只有最英勇的軍人、號稱“勇者中的勇者”才可能染指。

  麥克阿瑟說過:“我把我的心靈都賣給了一枚榮譽勳章。”

  杜魯門也說過:“我寧肯要一枚榮譽勳章,也不要當總統。”

  最有趣的故事就發生在內戰期間——聯邦傳奇騎兵將領,綽號“晨星之子”的卡斯特,一路奔南逐北,終於官拜名譽少將。他有一個很牛的弟弟托馬斯,官做得沒有哥哥大,卻掙了一枚國會榮譽勳章。而卡斯特身為替補二星將軍,日思夜想,連該勳章的邊都沒摸過,難免妒火中燒。一次兄弟倆出席一個社交活動,托馬斯佩戴勳章到處炫耀得意洋洋,喬治一忍再忍終於忍無可忍,兩兄弟最後大打出手,一時被傳為笑談。

  關卓凡在心裡歎了一口氣——若是在後世,把“曾獲得美國總統親手頒發的國會榮譽勳章”這種事,寫進自己的求職履歷裡面,該是多麽牛逼閃閃的一句話?各大公司的人事部主管。非嚇尿了不可。

  果真如此。自己應該是坐在某張大班台後面。悠閑地喝著咖啡,又怎麽會在八裡橋博物館,去推銷那一櫃子廉價紀念品?

  不去博物館,又怎麽會白日做夢,去摸那把該死的刀?

  不摸那把該死的刀,又怎麽會遭了雷劈,穿越到這個年代來?

  不穿越到這個年代,又怎麽會帶了這兩萬七千人。巴巴地趕到美國,練他這一支新軍?

  不帶兵來到美國,林大胡子又怎麽肯授予他這枚勳章?

  唔……

  他又看了看那枚閃著青銅光澤的勳章,心說美國人為了讓自己好好賣力氣,準備得還真是周到。

  從外交禮儀上來說,沒有拒絕的道理,況且就算收了這東西,總也不能說成是受了美國的封賞吧?

  既然如此,那美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就先領了!

  “總統先生。非常感謝,”關侯爺鄭重地說道。“我的心情非常激動。”

  林肯替他掛好綬帶,整理了一下,後退半步,滿意地一笑:“關侯爵,我們去吃晚飯。”

  席面擺在位於同樓層西北角的“家宴廳”。

  名為“家宴廳”,並非第一家庭平時吃飯的地方,和旁邊的樓層西南角的“國宴廳”一樣,都是招待重要賓客的場所,只是較“國宴廳”略小,用來舉行人數較少的宴會。

  關卓凡事先並未想到會受邀和林肯共進晚餐。

  十九世紀中葉,白宮的種種儀注遠沒有後世那麽繁複。內戰爆發前,市民多可以自由出入白宮,普通人見總統一面並不是太難的事情。但和總統共進正餐依然是難得的榮耀。

  內戰開打,白宮下了關防,不再允許民眾自由出入。到了第三年,仗打得白熱化了,南北雙方已是生死相搏,白宮周邊更加草木皆兵;而總統宵旰勤勞,夙興夜寐,這樣好整以暇地招待貴賓的機會就更少了。

  當然,關卓凡的正式身份是大清的欽使,美國總統設宴招待,誠是殊榮,但也不算太過分。雖然名義上這位欽差大臣的工作是“考察軍械”,並不負明確的外交任務。

  只是軍情急如星火,早一天趕到田納西是一天。關卓凡原打算見過林肯,連夜就回紐約,而美方也是知道這個安排的。現在加了一道晚宴的程序,莫不成美國人有什麽更重要的話要談?

  林肯,關卓凡,卡梅隆,主客三人坐定,便開上菜來。

  關卓凡心裡說道,這個筵席早就準備好了,不是臨時起意加進來的。

  沙拉的主料是一種梨子,配以山羊奶酪、茴香和黑胡桃。

  “關侯爵,這種梨子平時是吃不到的。”林肯笑著說道,“這是比利時的品種,十年前才引進美國,味道好極了,產量卻很低,甚是稀少,你嘗一嘗。”

  幸好關卓凡在上海已經吃慣了番菜,因此對付這樣的西式大餐,毫不費力。

  第一道主菜是肋眼牛排,配菜是脆洋蔥、釀土豆和奶油菠菜,佐以法國波爾多紅葡萄酒。

  然後上第二道主菜,關卓凡眼睛一亮:好大一隻龍蝦!主人說此蝦產自美利堅最北之緬因州,肉質細嫩,不可不試。配菜黑角菇味道鮮美,柑橘汁掛胡蘿卜別有風味,請請。

  佐餐酒則換成了產自加拿大的白葡萄酒。

  關卓凡心想,穿越以來,皇宮侯府鍾鳴鼎食,巡撫衙門美廚娘私家珍饈,倒是一直沒用過這麽大的龍蝦,看來這一趟公差,出的還是值得的。

  最後所上的甜點,蘋果醬核桃派,亦算得上可口。關卓凡心道,這幾味菜,拿到二十一世紀也是絕對的國宴水準。林肯並非奢靡之人,這種飯也沒有撐場面的必要,只能說是主人在表示對客人的尊重了。

  席間主人首先為萬裡之外的中國年幼的皇帝和年青的太后祝酒,關卓凡起身致謝。做主人的又稱讚逸軒你年紀輕輕,便建立殊勳,輔佐君主和首相,真是中國之光,關卓凡連連表示惶恐。

  美國正打得如火如荼的這場內戰當然也是話題之一,但不知道是出於禮貌還是別的什麽原因,主客談的更多的還是中國的事情。林肯和卡梅隆尤其對關卓凡在自己的治下實施的“改革開放”感興趣,主人讚佩關侯爵順應歷史潮流、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關侯爵則說美利堅是我學習的榜樣,雙方都認為中美未來的合作大有可為。

  關卓凡還當場對卡梅隆發出邀請,希望戰後部長先生可以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發展中國的鐵路事業——卡梅隆家族是賓夕法尼亞的鐵路大王。卡部長眉花眼笑地答應不迭。

  也談到了中國剛剛大致平定了的叛亂。都覺得這場叛亂起於南方,也是一個北南對峙的局面,和美國的內戰頗有相似之處。

  如此談談說說,這頓飯便吃的非常盡興。

  席罷已是華燈初上的天色了,卡梅隆先行告辭,而總統對關卓凡,顯然還沒有送客的意思。

  林肯說道:“逸軒,我請你去我的書房坐坐,有一樣東西要請你看一看。”

  關卓凡好奇心大起。

  林肯頓了一頓,又說道:“今天晚上就請你宿在總統官邸,明天一早再回紐約好了。”

  關卓凡的意外更甚於受頒榮譽勳章。

  在白宮過夜——這個榮譽超過了和總統共進晚餐。關卓凡的印象中,只有真正重要的外賓——並且來自最親近的盟友國家,才有可能獲得這種待遇。還有一種情況是貢獻了大筆的選舉資金的——這叫拿人手短,屬於另一種性質。

  林肯微笑:“放心,不會耽誤你的軍務。”

  總統親自在前引路,後有一名老仆跟隨,一路來到了白宮的第三層,英語中的“二樓”,即所謂“家庭樓層”,總統辦公和第一家庭生活起居的所在。

  出樓梯間,左拐,右手邊第二個房間的門口停了下來。

  關卓凡在腦海中快速地搜索著自己的記憶庫,以和眼前的現實進行比對。

  應該是那間著名的後世屢屢傳出“鬧鬼”的“林肯臥室”,金黃色調,豪華堂皇。

  到臥室來又能看什麽東西?關卓凡心裡犯了嘀咕。

  難道是看林家嫂子?

  自己還寸功未建,大胡子這也未免太客氣了……

  林肯推開房門,向關卓凡示意,然後自己先走了進去。

  眼前的這間房子的牆紙和地毯都是深綠色的,其中面進門左手邊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巨大的軍用地圖,房間正中是一張同樣巨大的桌子,桌子上面堆放著報紙和大量的郵件。關卓凡還注意到,牆角有兩個柳條編的廢紙簍,裡面裝滿了碎紙片。

  這可算不上豪華,而且,不像書房,像……會議室,最多算是辦公室吧。

  反正肯定不是什麽臥室,因為……沒有床。

  自己記錯了嗎?

  很快關卓凡就反應過來:所謂“林肯臥室”是後人安的一個名字,林肯本人只是“用”過,可沒“住”過。還有,一百多多年後,小布什入主白宮的時候,他老婆——勞拉吧,重新把這間房子裝修了一遍。關卓凡關於這間房子的金晃晃的印象,應該就是這位第一夫人的手筆。

  侍者進來送上茶水,退了出去。

  林肯請關卓凡坐下,然後拿起桌上的一個大大的紙袋,抽出一張油墨味道很重的紙張,遞給他:“逸軒,請你看看。”

  關卓凡接過紙張,認出來這是一張報紙的小樣。報頭是“紐約論壇報”,頭版。

  往下看,整個版面基本就是一篇文章,洋洋灑灑數千言。然後——

  大字標題:關逸軒侯爵訪談錄。記者:哈萊斯?格利利。

  戴著高禮帽的關侯爵在大幅照片上笑容燦爛。

  關卓凡愕然。

  見了鬼了。

  *(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