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亂清》第一零四章 蘇州之戰
  雙方在蘇州的攻防,自然是圍繞著城外的長牆和石壘展開。南面的軒軍打得固然激烈,北面的淮軍也沒有閑著。李鴻章麾下的四大總兵,除了劉銘傳擺在後面作為策應,同時對常州無錫方向,做一個防備,其余的程學啟、張遇春、郭松林,三路齊進,各率本部兵勇,連曰猛攻。這其中,又以中路的程學啟打得最為凶狠。

  像軒軍吳建瀛的建字團一樣,程學啟的“開”字營,也是太平軍的底子。他是安徽桐城人,在太平軍大將葉芸來的部下。曾國荃圍攻安慶時,程學啟固守於北門之外,打得湘軍寸步難進。曾國荃一籌莫展之下,用了謀士孫雲錦的一條計策,派人把程學啟的養母抓了起來,拿她親兒子的姓命為質,逼她化裝成乞丐,偷入程學啟的營盤去說降。

  程學啟對這個養母一直很孝順,這一下,弄得左右為難。送走了養母,正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卻被葉芸來偵知了這件事情,派了八名親兵,持令箭來召程學啟入城。程學啟大驚之下,情知入城就是一個死,於是召集了百多名鐵杆心腹,連夜衝破營門,直奔設在北門外三裡處的湘軍大營。

  黑夜之中,情況不明,守營柵的湘軍哪敢開門?程學啟眼見得後面追兵將近,情急之下,將刀摜在地上,雙手猛撼營門,大叫道:“我是程學啟,來降九帥,因為後有追兵,不得不攜帶兵刃。若是信得過,就放我進去,若是信不過,就請九帥一炮打死了我,免得落在賊人的手裡!”

  這一喊,驚動了營內的主官——曾國荃的弟弟曾國葆。他光著腳跑出來,下令開營,把程學啟這一百多人收容進來,這才讓他們逃過了一死。

  收是收了,但逼程學啟投降,本來只是一個權宜之計,因此曾國荃雖然替程學啟補滿了一營人,但疑慮仍深。湘軍圍安慶,是內外兩道壕,內圍城池,外拒援兵,其中又以外壕最為深廣。曾國荃把自己的部隊放在兩道壕溝之間,卻偏偏把程學啟的部隊放在外面。

  這樣的話,有太平軍的援軍來衝擊,總是由他首當其衝,而湘軍每曰供給他的兩餐飯,都是算準人頭,用特長的竹竿,高高挑過壕溝,送進他的營寨中,如果不夠吃,則多一份也沒有。

  程學啟也沒有辦法,隻得靠苦戰來求生,也就養成了“開”字營格外堅忍和凶狠的作戰風格,然而心裡面那種不被信任的痛苦,無可宣泄,夜夜在自己帳中偷偷痛哭。等到開字營被撥給了李鴻章的淮軍,才終於算是出了頭,他心中感激,這回打蘇州便格外用命,要替李撫台爭這個頭功。

  *

  *

  淮軍要替李鴻章搶功,軒軍同樣也要替自己大帥爭面子。丁世傑把幾位主官叫到一起,要拿出破城的辦法來。

  “現在是擺明車馬,就看誰先破城。程學啟在北面打瘋了,我們也得再抓緊,不然若是替大帥丟了面子,我們幾個都沒臉活了。”

  要想破城,得先打破城外的長牆跟石壘,而牆外的那條護城河,是最大的阻礙。

  “丁軍門,我手下那個營官展東祿,出了一個主意,”伊克桑說道,“你看看,行不行?”

  展東祿出的主意,是軒軍也築牆,利用夜晚的時間,在靠近河岸的地方,搶築起幾段掩護牆,把炮位抵近河岸,直接壓製對面的火力,然後搭浮橋,過河搶壘。

  “哦?他會搭浮橋?”

  “會,不過護城河的中間,得有支撐才行……”

  拿什麽來支撐,一下子就想到了,於是當天下午,軒軍的前線火炮,忽然火力全開,連續放了兩個鍾頭,把對面太平軍的牆壘打得千瘡百孔。一入夜,全軍搬石挑土,在護城河南面築起了幾道長約十丈的簡易護牆,每道牆都堆了七八個炮壘,將八磅的野炮推了上去。

  這一下,距離近得多,準頭也就好得多了。

  到了天亮,太平軍見狀大嘩,雙方以槍炮隔岸互射。太平軍也有洋炮,但是**炮的技術和開花彈的數量,都沒辦法跟軒軍相比,打到下午,不惟長牆被打破了幾個缺口,而且正面的七八個大小石壘中,大炮亦漸次被打啞,剩下還能發射的,已經不足半數。

  軒軍方面,吃虧在簡易的掩護牆畢竟不夠堅實,因此損傷亦很大,但戰術意圖無論如何是達到了。劍眉星目的展東祿,把他那一營人分作兩半,擺在離掩護牆大約五十步的地方,一半人持著門板、油麻、釘錘、大木枝等搭建浮橋的物料,另一半人持槍蹲踞於地,是準備衝鋒的敢死隊。

  到了下午四點鍾的樣子,雙方的炮火漸漸稀落下來。展東祿看了看洋表,下令準備。沒過多久,果然便聽見西邊河道上傳來一陣突突突的響動,繼而便看見三隻汽輪冒著黑煙,不管不顧地向這邊全速駛了過來。

  太平軍的陣地上,又是一陣大嘩,雖然還不知道這三隻軒軍的炮艇要做什麽,但是這樣亡命而來,必定不是好事!於是紛紛從長牆之後冒出來,開槍射擊。

  在這樣狹窄而毫無遮蔽的護城河上行駛,還真的是亡命之舉。艇上幾乎看不見兵士,兩門炮亦不做還擊,只是一味地向中間衝過來。而軒軍的一方,炮火亦忽然猛烈起來,要替這三隻船,做一個掩護。

  衝到預定位置的只有兩隻,另一隻艇上的三名舵手,先後被亂槍打死,汽艇也一頭撞在了河岸上。

  不過兩隻已經夠了!展東祿大喝一聲,五百多名軒軍的士兵繞過掩護牆,發一聲喊,舍命向河岸衝去,將手裡的大木枝先搭在汽艇上,由汽艇上冒出來的人,以油麻捆扎,然後這一邊將木枝釘死在地上,將門板一塊一塊地鋪了上去,繼而如法炮製,以汽艇為支撐,將木枝搭向對岸。

  這是在搭浮橋!太平軍終於明白了軒軍的意圖,但石壘中的炮,打不到這裡,只有不顧對面炮火的壓製,從長牆後拚命向中間的浮橋射擊,希望能攔阻浮橋的搭建。

  對於軒軍來說,這就是拿命在換了。兩隻汽艇旁邊的河水,已經被鮮血染紅,上百具屍體漂浮在河裡,艇上亦撲倒了足有一層人。

  不過浮橋畢竟還是搭成了!負責衝鋒的三百人,狂呼著踏過兩道浮橋,從早已轟開的缺口透入長牆,以刺刀對付牆後驚慌失措的太平軍,很快便佔據了左右二三十丈的一塊地方。待到克字團的後隊源源過河,太平軍就連石壘也守不住了,正面的兩個大壘,四個小壘,皆盡被軒軍攻破,被圍殺在壘中的兵士,總有千數之多。

  這一下,環繞蘇州城的最後一道防線,被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陸續過河的軒軍,是克字團整部和洋槍團的三個營,野炮也一門一門地運過河去。第二天,頂過了太平軍的兩次反衝鋒,算是把“灘頭陣地”徹底扎穩了。

  正在興高采烈的時候,關大帥卻忽然傳來兩條命令,一是命丁世傑約束各部,把攻勢放緩,這幾天打個樣子就好,讓部隊先休整一下,二是命鄭國魁即刻回木瀆大營。

  丁世傑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軍令如山,哪敢違背?鄭國魁更是當天下午就趕回木瀆,到了軒帥的大帳,報名參見。

  “鄭國魁,上一回在青浦,你跟郜永寬他們打過交道了。他最後能夠開城投降,你的功勞不小。”

  “國魁不敢當,這都是大帥的栽培和提拔。”已經升任了建字團副團官的鄭國魁,恭恭敬敬地說。

  “嗯,蘇州打到這個地步,想來他的心裡亦有數,終歸是守不住的。”關卓凡的聲音很平和,娓娓道來,“現在城北的淮軍拚了命的打,咱們軒軍這幾天倒是抬了抬手,為的是能讓他喘一口氣,好好琢磨琢磨。他是聰明人,這一節,想必能看明白,你不妨再跟他聯絡聯絡,看看他有沒有什麽‘想法’。”

  *

  (除夕之夜,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拜年的話先不說,獅子把認真碼字當做新年禮物~)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