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亂清》第七十七章 火燒亞特蘭大
  風吹動佳人的裙裾和帽簷,雅克琳和米婭都紅了眼睛。

  昨天晚上,關卓凡在威利.希爾大宅盤桓到很晚,離開的時候,雅克琳和米婭已經掉過一次眼淚了。

  關卓凡的笑容也比較勉強。

  雅克琳和米婭看在眼裡,自然以為情郎和自己一樣,傷感離愁。於是愈發耐不住,淚水開始在眼眶裡打轉了。

  兩位美人不曉得,讓她們的情郎情緒不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腳下的這座城市的在劫難逃。

  “特別軍需隊”已經建立起來,專門負責執行關卓凡“戰利品變現”的計劃。威利.希爾以“顧問”的名義,實際主持這支由商人、軍人和黑人勞工組成的龐大隊伍。

  林肯比關卓凡想象的更大方。華盛頓表示,西部戰區所繳獲之戰利品,可全部充作軍需,無需上繳聯邦政府。而謝爾曼則不止一次暗示,只要軍需充足,其余數字去向,他完全不會過問。

  但是,謝爾曼有一個條件。

  這個條件,就是關卓凡要支持他的對邦聯的焦土政策。

  關卓凡沒有理由不接受這個條件,畢竟,這也是他的“理論”;畢竟,這不是他自己的國家。

  畢竟,白花花的幾千萬兩銀子呢。

  謝爾曼表示,不會叫松江軍團太為難,最黑的臉都由孟菲斯軍團來唱。

  南下薩凡納之前,西部戰區駐亞特蘭大的部隊,又全面做了一次自我“清理”,除了傷兵送回查塔努加之外,全軍體檢,不合格的也都扔回查塔努加去。

  “清理”之後,南下部隊人數:補足員額的孟菲斯軍團二萬八千人,擴編後的松江軍團四萬八千人,共七萬六千人。

  大軍終於開拔了。

  松江軍團先走一步,孟菲斯軍團次之。待大部隊離開亞特蘭大之後。孟菲斯軍團的後衛部隊,在城裡點起火來。

  火頭從城北燒起,然後漸次向城南、向全城蔓延。

  這是一個陰沉的日子。密雲之下,樹頂上冒出了一條紅蛇,接著,紅蛇愈來愈多,火光愈來愈亮。天空先是粉紅,很快就變成了暗紅,最終熾紅一片。

  一團團黑色的濃煙翻滾著升向半空,在火焰上方形成了一股股浪濤般的烏雲。

  應該已經沒有什麽軍火留存了。但還是時不時傳出類似槍炮發射的聲音。那是各種物件——包括鋼鐵——被燒得爆裂。還有。一間又一間的房屋轟然倒塌。

  不知道什麽原因,時不時會閃過一道強光,亮度超過晴天的太陽,眩人眼目。

  終於。整個亞特蘭大變成了一支巨大無匹的火炬。

  關卓凡在城外的一個小山包上駐馬,回首望向亞特蘭大,天地間是一副煉獄般的景象。

  黑煙和天上的烏雲完完全全疊合在一起,猶如黑浪翻滾的海洋。在這片倒覆在空中的魔鬼的海域下面,亮紅一片,似有雷鳴閃電不斷從中傳出。

  綿延不絕的北軍士兵從山坡下經過,逶迤而南,他們沒有停下腳步,表情五花八門。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木然無語,有的臉上透著難以言喻的瘋狂的快意。

  沒人留意到山坡上的總司令。

  關卓凡想:真是開眼啊。不需要等到電腦模擬技術出現,就能夠欣賞《魔戒》了。

  雖然事先“受保護物業”周圍已經劃出了隔火帶,但燒成這個樣子。帶路黨們的那些物業,也未必保得住吧?

  燒到後來,亞特蘭大的上空,下起雨來,真正是電閃雷鳴了。但大雨澆不息大火,這場火,整整燒了四天四夜,直到再也沒有東西可燒為止。

  北軍已經走出了很遠很遠,回頭的時候,還能看到北方那根巨大的、筆直的、似乎是已經凝固了的黑色的煙柱,與天相接。

  這是戰爭史上極罕見的一次“遠征”:主要的工作是行軍和搶掠,作戰的內容極少,而且,慢條斯理,從容不迫。

  七萬六千人的大軍,擺出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正常的作戰隊形。

  松江軍團的四個師,孟菲斯軍團的兩個軍,各成一路縱隊,南下大軍共分為六路縱隊。

  其中,松江軍團第一師、第三師和孟菲斯軍團的兩個軍在前,松江軍團的第二師、第四師在後。

  前面的四路縱隊,一字排開,彼此相隔十到十五英裡,炮車和輜重車在大路上走,步兵走野地,騎兵在周圍警戒。

  後面的兩路縱隊,主要從兩翼為“特別軍需隊”提供保護。

  整支大軍,前後綿延長達二十五英裡。

  就像一支巨大無比的六齒釘耙,緩慢地、堅定地,從西北至東南,在佐治亞州的大地上,深深地犁過。

  司令部制定的行軍計劃是這樣的:根據當天的行程,早四點到六點之間吹起床號,用完早餐後打點帳篷行裝,然後軍官宣布今天的行程和有關事項,然後,開拔。

  各部必須齊頭並進,誰也不許爬誰的頭。晚上宿營的時候,聯絡一次,調整第二天彼此的前後和水平的距離。

  地地道道的一次武裝大巡遊。

  一股養“吉祥物”的風氣莫名其妙地蔓延開來。最早不知道是那支部隊養了一隻貓頭鷹,很快幾乎所有的部隊都有了自己的“吉祥物”:鬥雞,狗——不是軍犬,鸚鵡,猴子,蟒蛇。

  威斯康星八團甚至養了一隻熊,晚上趕進籠子裡,白天放出來,脖子上拴一根鏈子,大模大樣地和部隊一起“行軍”。

  這隻熊的名字叫做“老艾伯”——敬愛的林肯總統的昵稱。

  鬥雞是最普遍的“寵物”,許多部隊養了不止一隻。很自然地,鬥雞眼互相看不順眼,開始捉對廝殺。

  鬥雞是當時各部隊的一件大事,因為這代表了部隊的“榮譽”,師長、軍長甚至軍團長都會親自做出“部署”。

  贏的雞被命名為“格蘭特”“關逸軒”“謝爾曼”,輸的則被命名為“戴維斯”“羅伯特.李”和“胡德”。

  松江軍團的鬥雞明顯不如孟菲斯軍團的,於是各團就養了一大堆“羅比特.李”和“胡德”。

  華爾的臉色很難看。

  司令部命令:以松江軍團各團、孟菲斯軍團各旅為單位,建立“征糧隊”,搜集軍糧。

  這是南下的北軍的最主要的活計了。

  命令中居然堂而皇之地包含了這麽一個內容:不擾民。

  實際情況呢?

  一個征糧隊的列兵回憶道:“我們的行動很帶勁,解放南蠻子們的奴隸,將吃不掉的東西打包帶走,實在帶不走的就毀掉。燒他們的棉花,砸爛他們的軋棉機,將他們的高粱種子撒到河裡。總而言之,將那裡攪個稀巴爛。”

  需要說明的是,這支征糧隊的做派不足為法。

  列兵繼續回憶:“特別軍需隊的人對我們破口大罵,說我們都是敗家的玩意兒——這幫吝嗇鬼。旅裡也批評了我們,說我們太浪費了,下次再這麽乾,就不能再派我們團出去征糧了。好吧,團長專門跑到師長那兒認了個錯——這個活計太爽了,沒有人想丟掉它。”

  一位農莊女主人的回憶,更能準確描述當時北軍征糧隊的標準做法。

  “他們像一群惡魔那樣衝了過來!……到我的熏臘房、我的奶牛房、儲食物櫥、廚房和地窖,像一群餓狼,砸開鐵索和所有擋路的東西。我的熏臘房裡上千磅的各種肉類不翼而飛,我的麵粉、豬油、奶油、雞蛋、醬菜……還有酒、所有壇壇罐罐全都給拿走了。”

  “我的十九隻火雞,還有公雞、母雞、鴨子、鵝、豬仔,全部被扔進一隻大大的竹籠子。北佬們興高采烈,好像俘虜了一大堆叛軍。”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