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戲精夫妻在八零》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三章

  薑雅又等了會兒, 邵春紅還沒回來,她便跟女店員說了一聲,就先走了。

  薑雅走到市場大門口, 老遠便看見小玲和曼曼, 兩個小姑娘在大門裡旁不遠的一家店鋪門口, 蹦蹦跳跳地等邵春紅。薑雅叫了一聲小玲, 小姑娘就拉著曼曼,笑嘻嘻跑了過來。

  小玲被邵春紅養得很好, 活潑開朗,也很懂事, 有禮貌。應該說她有一個好媽媽, 把她保護得很好,童年不好的經歷和父母離異,並沒有給她帶來太多負面的影響。

  “小玲, 大舅母得回去了,你大舅和表弟表妹應該已經到家了。”薑雅說,“這樣吧,等你娘回來你跟她說,晚上到我家去,讓大舅請我們吃飯。”

  小玲答應著,目送薑雅到批發市場大門口, 倆小孩手拉手回去了。

  薑雅回到家,結果一家四口在巷子口遇上,賀成接倆孩子剛好回來。

  賀成看見她笑著調侃道:“哎呦, 薑大老板回來啦, 怎麽也不吱一聲,小的好去接駕。”

  薑雅說:“滾你。我尋思火車到站的時間你正好得送小孩去特長班, 我自己打個車回來就得了,結果回到家一看,好家夥,給我鎖門外去了。”

  人家父子三個一起笑得歡暢,賀成說:“你倒是吱一聲啊,我好歹知道你回來,你電話都不打一個,我又不知道你回來,我就啥事不乾,光在家等著你。”

  八九十年代,治安情況還沒那麽好,貨車運輸的貨物別說被盜,被搶都不新鮮,押車這一行都是跑長途,全國各地跑,餐風飲露,危險,也辛苦,但是比一般的體力活收入要高。他是退伍兵,敢乾,做事穩重,乾這一行也能掙錢養家。

  賀成說:“然後八幾年來著,我記得是八八年什麽時候,他跟我說家裡出了點事,要照顧家裡,隔了兩年沒見他,90年他又跑來找我,說想單乾,貸款買了個大貨自己跑運輸,問能不能還跟我乾。我那時候都決定退休了,我就把他介紹給豐收,豐收不是搞村裡的蔬菜運輸銷售這一塊嗎,長期跟這些大貨司機有合作,他現在應該就是乾這個。”

  薑雅道:“我聽那意思,他離婚都好幾年了,自己帶個孩子,你怎麽都沒聽說?”

  賀成回憶了一下,早在83年吧,他收購村裡的小拱棚西瓜,往省城運,雇人押車,認識的張海勇。張海勇給他押車幹了一段時間,賀成覺得這個人還算靠譜,肯乾,能管事兒,就固定跟他合作,長期用,讓他負責跟車押運、聯絡運輸隊走貨、送貨這些,收入比他自己到處攬活給人押運來得強,也穩定。

  薑雅催促:“哎呀你先說,這人怎麽回事,我記得他還跟你乾過押車,現在怎麽個情況?”

  薑雅:“我覺得他們兩個,真有可能。”

  賀成:“我哪知道啊,我一大老爺們,誰還八卦這個。”

  “怎麽了,”賀成笑著走過來,故作風騷地擠擠擠眼,“小別勝新婚,想我了?”

  賀成狐疑地看看她:“怎麽了?”

  “你問他乾嗎呀?”

  他早晨送倆孩子去特長班,回來路上買菜,倆小孩要吃城南公園旁邊哪家哪家的沙琪瑪,他又跑去買,悠閑自在地溜達回來,也就到了接孩子的時間了,一上午沒在家。

  “他一個大男人,離婚又不是什麽值得驕傲的事,離了婚難道還得到處宣揚?” 賀成望著她,了然問道,“你這是……有什麽想法?”

  怪不得給邵春紅送菜,邵春紅批發店的菜,都是小嶺村直接發來的。

  火車上各種不方便,就算空調列車也是一樣,總感覺自己身上一股味兒。

  薑雅提起在邵春紅店裡看到曼曼的事情,問賀成:“說他離婚了,這事你知道嗎?”

  村裡那時種小拱棚,西瓜和辣椒一季過去,總得三四個月,之後張海勇就繼續去幫人乾押車,跑散活。反正中間有五六年,每到西瓜收購季,張海勇都會跑來跟賀成乾,因為給他的工作要比普通押車多,會讓他負責調度聯系運輸車輛、聯系貨主、卸貨什麽的,相當於個車隊小管事,所以給他的酬勞也比旁人高。

  “那我當然記得啊。”賀成道。畢竟張海勇也算跟著他混過幾年,最開始還跟薑雅相過親,害他喝醋。

  賀成開門,薑雅經過鄰居的裁縫店取了暫存的行李箱,一家四口回到家,賀成去做飯,薑雅放下行李便去洗澡。

  飯後打發倆小孩去午睡,薑雅穿著睡裙爬上床,招手叫賀成過來。

  賀成嗤笑一聲:“你覺得有可能,那我覺得你不要管。他們兩個,張海勇應該也就比我小了一兩歲吧,春紅也二十好幾了,他們兩個,都是離過婚、有孩子的人,又不是小年輕,如果有可能,還用你操心?如果沒可能,那你就更不要管。”

  “想你了。”薑雅說,“我問你個事兒,張海勇,你還記得不?”

  轉念一想,卻又笑道:“要真成了其實也行,張海勇為人還不錯的。”

  薑雅鄙夷的眼神:好賴話都你說了。

  傍晚,邵春紅帶著小玲,拎著一堆蔬菜水果過來。賀成懶做飯,乾脆就在巷子口小飯店要了幾個菜,又買了小孩愛吃的燒雞、鴨舌、烤豬蹄等幾樣鹵味,就在家裡吃。

  薑雅忍不住一顆八卦之心,也出於關心,就故意問了一句:“那個曼曼,被他爸爸接走了?”

  “接走了。”邵春紅提起張海勇倒也坦然,笑道,“她爸是張海勇,大哥認識的,他說他以前跟大哥乾過。這幾年我賣菜,他經常給我送貨,他父母都不在了,離婚小孩歸他,孩子放暑假沒別人能照看,他開車來送貨,就把小孩帶在駕駛室裡,那麽點小女孩他整天帶著跑長途,怪可憐的,有時候他去別家送貨,就拜托我幫著照看一會兒,那小孩也懂事,我看著可憐,就讓曼曼留在店裡跟小玲玩,他忙完了回頭來接。”

  “他因為什麽離婚啊,那孩子平時上學,誰來照顧?”薑雅問。

  邵春紅說曼曼平時上學都是托管,花錢給托管班接送吃住,上學的時候一個星期張海勇接一回,也因此他不敢跑太遠的長途,盡量能留在本地不遠,方便照顧孩子,所以永城這邊送貨經常都是他來送。

  張海勇貸款買的大貨車,要還貸,要養活自己和孩子,沒別的法子。

  “至於他為什麽離婚,我其實也不太清楚,他自己沒說過,聽別人說他媳婦前幾年去南方打工,就沒回來……就跟他離婚了。”
    邵春紅笑道:“大嫂,我也沒問過他的私事兒,不好問,這方面我還真不太清楚。都是老鄉,我就是看著小孩可憐,順便幫著照應一下。”

  薑雅聽出邵春紅話裡話外另一層意思,當著飯桌上還有仨孩子,話題就沒再進行下去。

  吃過飯賀成帶著小玲和顏顏、卷卷出去散步消食,薑雅和邵春紅姑嫂兩個收拾洗碗,薑雅聊家常的口氣問了一句:“春紅,你離婚也有三四年了吧,有沒有考慮再找?”

  “大嫂,我其實,沒打算過再結婚。”邵春紅看著她笑了下,笑道,“大嫂,我知道你關心我,張海勇……怎麽說的,周圍知道的人,可能都會覺得我跟他挺合適,可是不瞞你說,我跟他,真不是旁人想的那麽回事。”

  “我們可能有點同病相憐,有時候會互相幫一把。他起初,可能都不知道我離婚了,就是知道我是賀成的妹妹,大哥關照他,他也有心關照我一下,比如他每次給我送貨來,司機師傅本來不用幫忙卸貨,他也會不聲不響幫我卸貨,地痞小販子拿捏我,他也會幫我。可是我跟他,真沒談到那方面的問題。大家都在討生活,我們現在這樣,也不在乎別人誤不誤會。”

  “可是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現在跟小玲我們過得挺好的。說句矯情的話,兩個人都是在婚姻裡受過傷的,不敢再一頭扎進去,我覺得他可能也沒有急著找人結婚的想法。”

  薑雅點點頭,大概明白這兩人是個什麽狀態了。

  都不容易,也都很清醒,別人還是不要摻和了。

  薑雅原本以為,這兩人成與不成,時間長了,總該有個結果。結果邵春紅和張海勇,似乎就一直是這麽個狀態。

  八月末,賀成挑來挑去,最終在永城定下個房子,是個老宅院,六間主屋帶院子,足夠一家四口住的了,環境不錯,美中不足是離永城一中有點遠,三四公裡。

  暑假後兩個孩子開學,這宅子眼下也不怎麽住,也沒時間,就沒急著修繕裝修。薑雅一家四口就回到了村裡。秋季一連忙了幾個月,把村裡的小二樓建起來了。

  現在村裡排房,都是統一樣式的小二樓,外觀一樣,裡邊的布局設計自己做主,夫妻倆親自設計,搞了個別致的小院,養養花,弄幾棵盆景、果樹。

  退休,賀成是認真的。

  寒假時薑雅路經永城,就在永城停留了兩天,去看邵春紅,她去的時候,曼曼竟然也在,沒在店裡,在邵春紅家裡。

  十冬臘月,天太冷了,張海勇送菜特別忙,腳不沾地,邵春紅更忙,蔬菜批發都是半夜三四點就開始忙了,春節前格外忙。又冷又忙,兩個大人顧不上孩子,兩個懂事乖巧的小姑娘自覺貓在家裡,大人忙完回到家,倆小孩在家裡一起睡了。

  再開春,薑雅在家帶孩子,換了賀成到永城,修繕裝修買的那宅子,前前後後忙了兩三個月,回來問他留沒留意張海勇和邵春紅兩人,賀成說不知道。

  薑雅有點好奇,這兩人,成年男女,到底是個什麽狀態,就這麽曖昧著,一直都沒捅破那層窗戶紙?

  如果那樣,薑雅就有點看不起張海勇了,算什麽男人。

  結果薑雅等啊,等著看,一年,兩年,一直也沒動靜,一晃三四年,顏顏和卷卷都小學畢業了。

  * * *
  兩個孩子讀小學這幾年,賀成和薑雅的日子非常輕松舒服。

  倆孩子小學就在村裡讀的,那幾年,因為村裡不停地投入和高額的福利、獎金,小嶺村小學一度聲名大噪,成績遠遠把鎮上的中心小學甩在後邊,甚至比過了縣城小學。

  然後,卷卷以一種淡定的表現,差不多就始終保持著雙百分,偶爾語文少考個一兩分,也肯定是全班最高分——學校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

  當地小學沒開英語課,要是有英語課,估摸著就是每次三個一百分。

  所有老師談起這孩子,都有點不知該怎麽表達,共同的一個詞大概就是省心,這小孩性子也不知隨了誰,不聲不響,不愛表現,對班級的事情不怎麽關心,上課老師要是不指名,他基本不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偶爾舉個手,老師都能高興得表揚半天。

  就這麽安靜淡定的,默不吭聲的,拿了一個又一個第一名。

  一對爹媽從開始的驚奇,到淡定,到習以為常。隨了誰?要說顏顏隨他們這輩子,隨這身體的基因,卷卷大概就隨了他爸媽上輩子的智商吧。

  再看顏顏,每天跟卷卷一起上學,一直一個班,成績……不要提成績。語文還好,一般都能及格,數學,自從三年級往後,基本就沒及格過。

  明明兩口子也耐心教了,卷卷也教她,可是顏顏美麗的小腦袋裡似乎有一種特異功能,她也不是聽不懂,學了新知識,她的腦袋就自動清空,清空舊知識,接納新知識,把以前學的東西都不知拋到哪裡去了。

  小姑娘又漂亮又可愛,每每困惑地皺著小眉頭,嘟著小嘴巴,拿著本子問弟弟:“卷卷,這個題怎麽寫?”……你都不忍心苛責她。

  注意,她問的不是怎麽做,是怎麽寫,人家隻想看看弟弟的答案罷了。

  原本以為姐弟倆就這麽一直讀下去,賀成甚至都打算好了,初中還是去永城讀吧,畢竟村裡沒有初中,留在鄉下就要鎮上中學,七八裡路,接送也挺麻煩的,就到永城讀,找學校說個話,到時候還讓姐弟倆一個班,好接送。

  95年,姐弟倆五年級,面臨小升初。這一年出現了一個特殊情況,九年義務教育在當地推行,實行“五改六”了,小學以後改成六年了。

  為了“五改六”,連續兩年“三二分流”進行調整,95年是三分之二的學生升學讀初中,留下三分之一讀六年級,下一年三分之一的學生加上95年留下的三分之一,升學讀初中,剩下三分之二讀六年級。

  所以姐弟倆小升初的壓力忽然就大了起來。顏顏擔心考不上初中,卷卷也擔心姐姐考不上初中,兩人就不能一起上學了。

  臨近暑假才正式宣布這個事情。結果顏顏成績沒考到前三分之二,需要被分流去讀六年級,卷卷一點懸念沒有,199分升初中。

  這下顏顏有點哀怨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