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戲精夫妻在八零》第六十章
  第六十章
  賀成哪裡敢宣布退休。

  他要敢公開說退休, 估計丈人爹能拿鞋底抽他。

  不過宣不宣布不重要,想退休就退休,該甩手就甩手, 順應形勢, 享受生活。

  於是90年一開春, 周圍的人便發現, 賀成大棚也不種了,西瓜也不收了, 蔬菜運輸銷售的事情都丟給小舅子了,因為小嶺村的土地都被統籌利用來種大棚、種小拱棚了, 他跟薑雅兩口子如今連承包田都沒有, 妥妥成了個優哉遊哉的大閑人。

  說優哉遊哉是好聽的,用丈人爹丈母娘的話說,就是不乾正事, 遊手好閑。

  他手上唯一還留下的就是永城的店,也乾脆轉手了。

  進入九十年代,很大程度上已經告別了八十年代的商品緊缺,“倒爺”漸漸退出歷史的舞台。

  十年“倒爺”,賀成賺到了一份豐厚的身家,而隨著市場的放開,批發店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轉手對他來說,是目前最合理、也是最省事的選擇。

  要退休就退個徹底,別拖泥帶水的。

  於是一個春天過去, 兩口子就真的閑的沒事幹了, 幾乎一多半時間帶著顏顏和卷卷在外旅遊,用宋士俠的話說出去“狗癲瘋”, 讓孩子開開眼界,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只是盡管如此佛系,等顏顏真正上了學,一對爹媽還是得進一步調整心態。因為,薑賀顏小姑娘,似乎,好像,大概,不是讀書的料。

  原因麽,當時暑假,薑豐產開車從大棚裡帶回來七個西瓜留著自家吃,薑雅讓顏顏數一數,顏顏小朋友……沒數清。

  這年代的戶口政策比較麻煩,農轉非很難,賀成和薑雅有錢買房子,可是買了房子也轉不了戶口,四口人戶口一直在村裡,顏顏要在城裡讀小學也不是不行,就得想辦法了。

  可顏顏是在村裡長大的,戀著姥姥、戀著弟弟們玩,說什麽也不願意去。如今這麽一看,還是算了吧,城裡學校壓力更大,小笨蛋去了少不得脫層皮,不如先在村裡讀一年試試,預備著實在不行就留一級,也興許小姑娘就開竅了。

  夫妻兩個一開始是考慮把孩子送去城裡上學,路子賀成都找好了,永城最好的學校也進得去,要交個借讀費。

  然後畢業工作,繼續996、007,辛苦打拚,兩人畢業後工作七年,存款也不夠深城最便宜的房子首付。

  顏顏82年底出生的,七歲半,也不是故意推遲入學,七八歲在這個年代入學是很正常的,去年顏顏六歲半,賀成和薑雅基本上就沒考慮給她入學。

  而小嶺村如今是全縣有名的富裕村,有錢好辦事,村委為了重視教育,不光給老師發獎金,還給老師發補貼,各種福利也高,同時也要求鎮文教辦選派最好的老師來小嶺村,好好教小嶺村的娃娃們。

  只能說甘苦自知。

  兩人如今對於孩子,都比較佛系,更想讓他們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順其自然就好。

  老師是個負責任的,老教師,落實政策的老知識分子,頭髮都斑白了,是鎮上選來的最好的老師。

  小嶺村小學是很吃香的,想來小嶺村小學教書還得有點本事。這年代民辦教師多,鄉村教師幾乎就沒有正式的,除了民辦就是代課教師,即使是正式教師,工資也不過一百來塊,民辦教師就更少了,只有二三十塊錢一個月。

  玩夠了之後,回到村裡修整一陣子,顏顏就該上小學了。

  “你們家長得想想辦法呀,這一開頭就跟不上,以後可怎麽辦?”

  兩口子對孩子未來的學習成績沒有多高要求,並不打算雞娃。畢竟他們兩個自己,當初也是卷生卷死,硬生生卷進了大學,還都是有名有姓的學校。

  賀成和薑雅看著老教師擔憂著急的樣子,也不知能說什麽好,趕緊表態:“張老師您放心,我們一定好好配合,好好教她,也拜托您多一點耐心。”

  自家的娃什麽樣,自家爸媽當然清楚,薑雅跟賀成私下裡說,他們家這個漂亮可愛的寶貝閨女,恐怕不是個讀書的料。

  顏顏背著小書包,蹦蹦跳跳上了一年級。開學沒兩天,老師就找上門來,顏顏跟不上。

  把賀成給逗的,蹲在那兒咕咕笑了老半天,笑得薑雅想歎氣。

  這麽漂亮的小姑娘,掰著白白嫩嫩的小手指,萌萌噠數來又數去,七個西瓜,愣是沒數清楚。

  顏顏小姑娘長得太好看了,漂亮得不像話,明眸大眼小嘴巴,皮膚像牛奶,比新年掛歷上的小模特還好看,活脫脫一個小美人胚子。

  老教師認認真真地表示:“我肯定會多關注她,你們在家也好好教她,可不能讓小孩一開始就掉隊。”

  學校那些事,夫妻倆再清楚不過了,老師都怕拖後腿的學生,往往被收拾、挨批評的肯定也是拖後腿的學生。

  賀成趕緊表示:“張老師,這孩子可能開竅晚,您多操操心,我們一定想辦法教她,實在不行,我們就給她留個級,您別擔心。”

  當然,這種話他可不敢在小孩面前說。

  老師心裡也有數,這家的孩子是個寶貝,再說小姑娘實在漂亮可愛,拍不得打不得,叫人都不舍得大聲吼她,家長看來疼孩子歸疼孩子,倒也通情達理,還主動表示孩子實在跟不上可以留級,老師就放心多了。

  送走老師,薑雅跟賀成嘀咕:“咱們這樣是不是有點過了,太慣孩子了,學渣就是這麽慣出來的。”

  賀成說:“那怎麽辦,打一頓?打一頓她就會了嗎,你自己心裡清楚,你閨女就是有點笨。”

  薑雅說:“我看不是有點笨,聽說過那句話嗎,顏值是拿腦子換來的。”

  可是這小孩除了學習也不笨呀,愛乾淨,有禮貌,活潑愛笑,喜歡小動物,跟鄰居家的大黃狗都能保持良好的友誼,生活習慣也很好,走在村裡人人都誇的好孩子。

  賀成說:“順其自然,隨她去吧,我跟你說,學霸和學渣絕大部分都是天生的,要看天賦,不是單靠你培養就能培養出來的,我們本來也不想小孩太辛苦。”

  薑雅則琢磨著,東方不亮西方亮,上帝關上一扇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所以,她是不是該給女兒安排一些藝術特長之類的課程了。

  然而有一說一,以前她也在永城給顏顏上過特長班,學跳舞,動作不協調,唱歌畫畫都不喜歡,目前也沒發現有其他的藝術天才。
    似乎自家閨女最大的特長,就是長了一張漂亮出眾的臉。

  夫妻倆互相調整心態,他們是不想雞娃,不強求孩子去考清北複交,可是家有學渣的話,作為家長沒法不困擾。這年代不是過去了,總得有點起碼的文化吧。

  賀成說:“沒事兒,愛迪生小時候還笨蛋呢,興許我們顏顏大一點就開竅了。”

  即使一對爹媽心態足夠好,足夠佛系,每每需要輔導作業,還是比較考驗爹媽的心臟。

  顏顏有模有樣坐在小書桌前,寫老師布置的拚音字母,薑雅坐在旁邊握著她的手教,教了一會兒,不知道該氣還是該笑,本子上a和e都是躺著的,躺得十分愜意。寫數字,3也是躺著的,躺得特別平,4還反過來寫。

  薑雅扶額,深呼吸,克制,冷靜,親生的,換了賀成來教。

  賀成:“7-2等於幾?來,乖,你看看,”有耐心的爸爸左手豎起五根手指頭,右手豎起兩根手指頭,“數一數,然後再減掉兩個,有幾個?”

  顏顏點著小腦袋數了一遍,白嫩的小臉蛋為難了一下,再數數:“8。”

  賀成:“……”

  賀成深呼吸:“好好數數,顏顏,你一個一個數,數完了再減去兩個,也就是拿走兩個,不要數漏了。”

  顏顏小手掰著爸爸的大手,白嫩的小手指一個一個點著數過去,美麗的大眼睛猶豫一下:“……6。”

  賀成看看薑雅,薑雅看看賀成。

  好吧,深切體會到那些學渣家長的心情了。

  “顏顏,我跟你說,7-2=5,來,就寫在這兒,5。” 賀成當機立斷,決定還是盡快完成作業為上策。

  開學兩個月,一對爹媽算是徹底沒了脾氣。

  賀成跟薑雅討論:“你說你閨女隨誰呢,我記得我上小學那會兒,雖然皮,當不上學霸,可是也一學就會啊。”

  “我上小學那會兒就是學霸。”薑雅高傲臉。

  薑雅:“你說隨了誰?就咱倆,一個傻子、文盲,一個小學二年級都沒上完的,你再看看她兩個舅舅,沒一個讀書的料,遺傳智商擺在這兒,能怪你閨女嗎?”

  賀成哎了一聲,點頭,又搖頭失笑,看來還真隨了他們倆這身體的基因。

  薑雅說:“你好好教她,切記一定要克制,要有耐心,不能發火。要求不高,怎麽著也得保證她初中畢業,實在不行到時候我們讀個中專什麽的。”

  雖然但是,輔導孩子寫作業太痛苦了。賀成:“你說得輕巧,每天都把輔導作業推給我,你怎麽不管?”

  “我性子不好沒耐心。”薑雅笑道,“你還有意見了,咱們說好了的,咱倆結婚十年,我這些年來就在家裡生孩子、養孩子,就被他倆綁住了,什麽也乾不成,那我還委屈呢,輪也該輪到你了。不是你說退休在家相妻教子嗎?”

  賀成沒話說了,他退休了,現在是全職寶爸。

  薑雅笑嘻嘻:“我當了這些年的全職寶媽,好容易熬出來了,以後咱倆換換,你就在家好好帶孩子,吃個軟飯,我賺錢養你。”

  賀成看著她嘚瑟的小模樣,懶得說話。

  夫妻兩個的默契約定,掙錢是他的活兒,管錢理財他不如薑雅。

  秋收農閑,小嶺村卻格外忙碌起來,不止小嶺村,周邊乃至全縣,這一年爆發式建起了兩萬多個大棚,秋後正是大棚裡最忙碌的時候。

  村裡人如今開始覺得,賀大成兩口子腦子有問題。種大棚這麽賺錢,他們兩口子說不種就不種了,明明他才是全村第一個種小拱棚的人,全村第一個種大棚的人,溫室大棚就是他引進來的,以前他還幫著“賈老板”收購西瓜、運銷蔬菜,現在也不幹了。聽說是賈老板轉行去做別的,不做這些瓜果蔬菜的生意了。

  村裡人說,種個大棚一年還幾萬塊錢呢,賀大成兩口子真是懶得可以,村裡人也知道他手裡大概有點錢,小富即安了,不思進取,一懶百事無成。

  別人忙得屁股不沾地,風風火火發家致富,賀成一個大男人,就整天在家刷鍋洗碗帶孩子,送顏顏上學,帶著卷卷到處玩。

  這還不是最離譜的,更離譜的是,賀成在家帶孩子,清閑自在,11月底,薑雅一個女人家忽然要出個遠門,去滬城。

  薑雅給別人的說法,就是她去探親,看望大姐薑芫,順便去城裡玩一陣子。

  就連跟薑老大和兩個弟弟,夫妻倆也是同樣的說法。隨著年紀大了,薑老大和宋士俠如今對賀成和薑雅的事情也不怎麽管了,嘮叨幾句,人家反正也不聽。

  長江後浪推前浪,女婿和兒子們都有點能耐,薑老大如今已經服老了,開始學會了聽兒女的安排。

  宋士俠準備了一大堆東西,讓她帶給薑芫,薑雅一看,辦托運不值當的,背著吧太累人了,乾脆臨走時帶著出門,大部分拿去郵局都給寄了。

  薑雅此行,悄默聲攜帶了10萬現金,只能帶現金,這個年代不能異地取款,得虧是100面額的票子已經發行了,10萬塊不多不少,剛從銀行取出來,甚至都是連號的,兩斤多重,塞在行李箱裡也不礙事,再多她也帶不了了,太不方便了,也有點不放心。

  薑雅打算用螞蟻搬家的法子,分幾次把家裡的大部分現金都投入股市。

  九十年代,傻子炒股也賺錢的時代來臨了,作為家裡管錢的人,她肯定不能讓家裡的現金一路貶值,薑雅的理財投資之路開始了。

  為了穩妥,兩人先在永城把錢取出來,回到家往行李箱裡一裝,薑雅拖著行李箱,背著個小包包,興衝衝爬上了去往滬城的火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