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初第一太子妃》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二章

  京師, 皇宮。

  太子遠赴北平三月有余,皇帝皇后、文武百官都覺度日如年。

  春和宮已徹底空置,特意為皇太孫設立的學堂也一並解散, 曾經伴讀的諸王世子、勳貴子弟也全部轉至國子學。

  寂靜的乾清宮,朱元璋習慣性喚道,“標兒.”

  原本會在第一時間響起的應和遲遲沒有入耳,朱元璋抬眸,茫然四顧。

  半晌,空曠殿內,一聲低低長歎。

  門口光線微黯一瞬, 崔公公彎著腰進來,“皇上,常家二公子求見。”

  朱元璋回神,“常升?”

  他不是外出遊歷了麽?什麽時候回來的?

  朱元璋默默替他補全後半句,少年意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唄。

  雄英只需要聽話的,幫扶於他的母族勢力,常家若是.
  那就別怪他替雄英清理門戶!
  常升微微斂眉,垂首應是。

  朱元璋掃眼他略顯倦怠的眉目, 抬抬手示意他起來,“升兒怎麽進宮了?”

  仗太子太孫之勢,欺後繼無人的開國元勳。

  可單論此事於他於戴杞,是最好不過的處理方式。

  一旦經由刑部,必會傳召戴杞講述事情經過,這是對她身心的二次傷害!

  要麽生,要麽死。

  常家乃世襲國公爵,現任鄭國公常茂娶妻宋國公馮勝長女,其一母同胞的親姐又是太子妃。

  這就斬立決了?

  這孩子雖沒什麽大志向,但性子低調,為人本分,怎會闖禍?

  兄弟兩人皆是文武雙全之輩,還有太子、太孫作為後盾,榮耀至少可以再延百年。

  別家勳貴子弟到了年紀, 都想蒙蔭討個差事,唯有他閑著瞎晃悠, 美名其曰遊歷。

  朱元璋瞥他一眼,告誡道,“謹言慎行。”

  兩相對比,周家就是那門庭日漸凋敝的小可憐。

  過去一年到頭也不見他進宮的人, 這一回來就先進宮,怎麽個回事?
  門口光線又是一黯, 常升匆匆進殿, 跪地請安,他滿臉的焦灼。

  他方才那一句,就是順嘴開個玩笑。

  崔公公回稟, “常二公子瞧著風塵仆仆, 應是剛剛回京。”

  他們的這位皇帝對待臣子,真就一個簡單粗暴。

  把人給踹暈了。

  常升:“.”

  他吞吞吐吐,一句話到最後幾乎都沒了聲兒。

  常家人天生力氣大,就周德興那走一步喘三喘的兒子,肋骨至少得斷三根。

  常升也算是他看著長大的,尤其因著掰折鎖骨之事,他還關注過這孩子很長一段時間。

  常升聞言,滿臉驚訝,再是慚愧,然後默默垂了腦袋。

  常升囁嚅開口,“臣踹暈了周驥。”

  他瞧著年輕人又補充了句, “莫不是闖禍了?”

  反觀周家,僅一侯爵,獨子是酒囊飯袋,也無實力雄厚的親家,家族榮耀也不知道能不能撐過兩代。

  朱元璋瞥眼跪在殿中央的意氣少年郎,“你是來求朕說和麽?”

  他頓了頓,道,“隻恐節外生枝,帶累太孫。”

  常升搖了搖頭,“微臣雖一時衝動,但自認無錯,隻恐”

  常升無聲歎息,隨即跪地謝恩。

  這般任性,絕非明君所為。

  朱元璋很意外,“真闖禍了?”

  公侯獨子,連進刑部受審的機會都沒有。

  朱元璋豎起耳朵,“誰?”

  朱元璋來了點興致,“讓他進來。”

  前有標兒無故病重,至今查不出來緣由,現有雄英聲名受損.
  朱元璋:“傳旨,周驥強逼良家女子,魚肉鄉裡,當斬立決。

  常升“噗通”一聲,重新跪地,“微臣路遇江夏侯周德興之子周驥強逼良家女子,一衝動就.”

  萬一有混淆視聽者,造謠他仗勢欺人。

  且瞧著他連家都來不及回,怕還不是什麽小打小鬧之事。

  朱元璋聽著聽著,起身離座,來回在殿中踱步,一不小心,思維無限發散。

  皇帝是真愛太子、太孫,以至於都沒想過太孫聲名受損,以目前的情況,連十萬分之一的機會都沒有。

  或者,皇帝知道,但他就是要把萬分之一的機會也消滅在搖籃裡。

  這就是帝王的為父之心麽?
  天邊夕陽只剩最後一點余暉,常升匆匆出宮。

  等他再一次來到木已婦幼,醫館早已關門打烊。

  他在門口站了半晌,信步踱至後門圍牆邊
  正人君子如他,可不是為了偷香竊玉。

  他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燕王妃的病情半刻耽誤不得,必須第一時間轉達給戴姑娘。

  夏夜,月明星稀,木己婦幼的圍牆是不是太高了點兒?

  常升提氣,縱身一躍,順利攀上牆頭。

  他悄悄松口氣,低眸,目之所及,滿院烏漆膝的眼睛,或防備,或好奇……
    戴杞緩緩合攏因驚訝而張大的嘴,“二公子?”

  常升:“……”

  不,不是,你看錯了!
  ·
  夜色蔓延,江夏侯府燈火通明。

  兩列錦衣衛手持火把,腰跨繡春刀,直奔周驥院落。

  年逾六十,須發皆白的江夏侯周德興,眼睜睜看著昏迷剛醒的兒子被拖出屋。

  周驥腿腳虛軟,“爹,救我,救救我!”

  他淒厲的喊聲響徹整個侯府,他院子裡的鶯鶯燕燕紛紛躲進屋。

  周德興趕緊拉住領頭的錦衣衛,“大人,我兒犯了何事?”

  那人面無表情,“貴府剛請了郎中,侯爺還不知道您兒子犯了什麽事?得罪了什麽人?”

  周德興一愣,“常升?”

  無理後輩踹暈我兒,我沒找他算帳,他反倒惡人先告狀?!”

  那領頭的錦衣衛冷哼一聲,揮開他的手,周家父子,死有余辜。

  周德興受慣性作用,連退數步,擔憂與驚懼交雜,下意識喊道,“我是皇上親封的江夏侯!”

  無人應他,唯有周驥哼哧哼哧的喘熄聲。

  錦衣衛拿到人,準備撤退,周驥死死扒拉住門框,“爹,爹!”

  周德興猛地衝過來,再次拉住那領頭的錦衣衛,“大人,還請通容一二,我立馬進宮求見皇上,我與皇上自幼相識!”

  那領頭的錦衣衛順著他胳膊看眼他蒼老的面孔,“侯爺,貴府長孫自幼伴在太孫身側,將來.”

  他放低了聲音,“您總得為他考慮一二。”

  周家長孫周嶼性內斂,通文武,周家未來的希望。

  周德興拉著錦衣衛的手驀然一松.
  ·
  北平,元朝舊宮。

  常樂翻著京師來信,越翻越生氣。

  周驥,又是周驥,那個肥蠢渣渣豬,斬立決真是太便宜他了!

  朱標默默後退到書桌之後,遠離正燃著熊熊怒焰的太子妃,唯恐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常樂狠狠把信扔進火爐,“那誰?!”

  那誰本誰趕忙奔回太子妃身邊,“我在,我在”

  他殷勤地替太子妃按按肩,捶捶腿,“您有何事吩咐?”

  常樂冷哼一聲,“我哪敢吩咐您,我只是要給您推薦個人。”

  朱標略感意外,“何人?”

  她剛不是因周驥那混蛋生氣麽?
  怎麽又突然跳躍到推薦人才上面了?
  常樂冷冷吐出兩個字,“鐵鉉。”

  朱標略作思索,“都督府斷事官鐵鉉?”

  都督府斷事官,掌理斷軍中刑獄,從五品。

  常樂點頭,“是他。”

  鐵鉉,自幼聰穎,熟通經史,自國子學畢業後,被選授禮部給事中,後調任都督府斷事。

  因其性情剛覺,斷案如神,朱元璋賜其字“鼎石”。

  史書裡的鐵鉉,靖難之役爆發時,正任山東參政的他負責督運糧餉。

  曹國公之子李景隆討伐失敗後,燕王叛軍包圍濟南,鐵鉉死守,以其計解圍城之難。

  因他之故,燕軍南下之時不得不繞過守衛嚴密的濟南。

  後來燕王靖難成功,奪取帝位之後,回兵北上方攻破濟南,俘獲鐵鉉,並凌遲處死他。

  鐵鉉其人,聰慧敏捷,剛正不阿,實乃忠臣、良臣,只可惜.
  常樂歎息一聲,“您不正需要個合適的人去鳳陽麽?”

  生性耿直,執法嚴明,不畏強權之人,鐵鉉最最合適。

  朱標稍稍蹙眉,他拉來張椅子到旁邊,“你準備整治淮西那幫子人?”

  常樂看他,“淮西那幫子人?”

  按照原始戶籍,他倆也是淮西那幫子人。

  朱標稍作思忖,改口道,“那太子妃是準備清理門戶?”

  淮西勳貴都是陪老朱家打天下之人,按照輩分,他都該稱呼一聲叔伯。

  如果他們老老實實,安安分分,榮華富貴自可無限綿延,可惜有些人不知足,要麽在京師搞搞小么蛾子,要麽回鳳陽搞搞大么蛾子。

  周驥強佔民女,他們是強佔財產,強佔良田!
  常樂看他一眼,搖了搖食指,“是您清理門戶。”

  她區區不得乾政的太子妃而已,何來清理門戶之說?
  朱標眨了眨眼,“.什麽你呀,我呀,那不都是我們的?”

  常樂:“呵呵!”

  朱標嘴角咧到耳後根,親自端茶倒水遞給太子妃,“那我們來個殺虎儆猴?”

  常樂摩挲著茶碗邊緣,思索片刻,“也行,我趕緊給嫻妃娘娘通風報信。”

  畢竟是要拿她爹開刀,畢竟只是要拿她爹開刀,而非是她李家三族。

  李善長若是還有當年的機靈勁兒,自該知道如何保住家人性命。

  至於他自己麽,七老八十,權勢、富貴都已享過,且還真做錯過事.
  因二百黃金推薦胡惟庸,明知胡惟庸野心知情不報,還因放任李家族人為禍鄉裡。

  他要聰明,就該感謝朱標給他以一條老命換李家三族的機會。

  畢竟史書裡的李家三族,可被朱元璋一次性夷了個乾淨。

  朱元璋以事實表明,丹書鐵券的最終解釋權歸他所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