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初第一太子妃》第十章
  第十章

  吳王府,外書房。

  朱元璋大馬金刀坐在主位,“我欲籌辦國子學,諸位可有良策?”

  國子學乃歷朝歷代培養人才的機構,吳王勢力發展至今,能征善戰的武將從不稀缺,可擅治理國家的文臣確實少之又少。

  主公能起建國子學之念,是件好事。

  只不過,是不是有點太突然了?
  他們這位吳王草莽出身,要沒人專門提出來,可能都不知道國子學三個字代表的意義吧?

  劉基掃眼李善長,聽說他陪著主公、夫人和世子去了福樂酒樓捧場,

  照理肯定是他提的,可看他那仿佛“嘎嘣全家”的表情,又不太像,難道裡頭還有隱情?

  劉基沉思了會,沒想出個所以然,決定暫時略過其中的怪異之處,他拱了拱手,問道,“主公有何要求?”

  國子學由來已久,主公沒有別的想法,只需吩咐下來,他們循照舊例即可。

  劉基更驚訝了,以他對朱元璋的了解,他很在意自己的出身,怎麽突然?

  書房一時之間靜了下來,誰也沒敢做那出頭鳥。

  朱元璋掀起眼皮看他一眼,“國子學當為國所用。”

  古往今來,王朝建立之初,為著盡快坐穩皇位,安定天下,皇帝往往會與世家望族聯手。

  不為國所用,難道還能為別的所用?
  劉基微微挑眉:“主公的意思是?”

  朱元璋同樣難以置信,“標兒?”

  劉基又掃了眼沉默的李善長,一頓飯的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朱元璋曲起食指,敲了敲桌面,沉沉道,“往後,他們也不必再入朝為官。”

  他眸光清澈,笑意盎然,那是少年人對外界的向往,以及世事皆在握的自信。

  而書桌邊,從來默不作聲的朱標卻突然道,“爹,國子學籌建之事不如交由兒子來辦?”

  他的話音剛落,數道視線齊齊向他聚集,全都充滿了驚異。

  而他們的主公,貧農朱元璋竟妄圖開創歷史之先河麽!
  難怪李善長一臉的苦瓜相,這事要能搞成,於國於民都好,要搞不成,那得出大亂子!
  哪怕多智如劉基,也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困境,一不小心可就得成千古罪人啊!

  托朱元璋的福,他那天在門口實名製的親口好評,連日來酒樓生意好到火爆。

  朱標:“爹,兒子讀書多年,想要看看自己是否學有所成。”

  他在福樂酒樓遇見了誰,發生了什麽事?

  他家標兒,不枉他多年栽培!

  朱元璋抓起書桌邊的碗,猛灌了口冷茶,“也沒什麽,那些書香世家,百年貴族不是瞧不起我原是個農民麽?”

  他講得很直白,在座之人聽的很清楚很明白,也正因此,更覺震撼。

  他家標兒自幼聰慧,可到底年歲尚小,且國子學之事,朱元璋並非不知道其中艱險。

  朱元璋看著心愛的,出類拔萃的好兒子大笑三聲,連聲道“好好好!”

  ·
  福樂酒樓新開,常樂近來的主要精力多是放在酒樓經營一事。

  可主公既然特意召集那麽多人,想來是有什麽特殊的要求。

  宋瑜兩歲多的兒子有點不大舒服,常樂索性把記帳之事也攬了過來。

  元末明初那會,阿拉伯數字並不流行,記帳用的還是一、二、三
  常樂看得眼花繚亂,趁著帳本還不算厚,趕緊給改了簡單的1,2,3
  明媚的春日,燦爛的暖陽,擺在窗邊的書桌前突降下片陰影,常樂下意識擋住帳冊,再抬起眸,“世子?”

  朱標不知道什麽時候悄無聲息進了她的書房,正擎著似有若無的微笑。

  也不知道他小小年紀,尚帶嬰兒肥的圓臉,怎麽做出的這表情。

  常樂欲蓋彌彰般合起帳冊,隨後起身行禮,“見過世子。”

  朱標略抬了抬手,“樂兒,不必多禮。”

  他很自來熟的坐到了書桌對面,點了點被常樂合起的帳冊,“那是?”

  常樂:“.福樂酒樓的帳冊。”

  也沒什麽好隱瞞的,剛才是她自個驚弓之鳥了。

  朱標挑了挑眉,倒也沒有多問,想來吳王世子家大業大,還沒把個酒樓放在眼底。

  福樂酒樓緊挨秦淮河,自常樂的書房往外,是鱗次櫛比排列在河面的各式畫舫。

  朱標的視線掠過波光粼粼的河面,似悵惘道,“那晚,幸而有樂兒在第一時間製住了邵佐.”

  他指的是兩人被邵榮俘虜,差點被帶離應天府的那晚。

  那晚險象環生,兩人也算共同經歷了生死,可他此時提起,真的只是單純的感懷回憶麽?
  常樂垂眸沏了杯檸檬薄荷水遞過去,“那時全賴世子足智多謀,與逆賊周旋,爭取了時間。”

  她這會兒,全無那夜的果斷、勇敢,與養在深閨,遇事光會掉眼淚的千金小姐沒有任何區別。

  朱標深深看眼她,常樂始終半垂著眸光,仿佛羞於與他對視。

  半晌,朱標似乎是輕笑了聲,道,“樂兒為何要常叔叔讀兵書,卻要藍玉讀四書五經?”
    他這一問,常樂心中更為警惕,朱標今兒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底是想問什麽?
  又或者是,他想逼她承認什麽?
  常樂思索片刻,道,“樂兒以為兵書是每個將領都該研讀之物,四書五經更該是每個人都該研學之經,是故,爹爹和舅舅既要讀兵書,也要讀四書五經。”

  朱標突然笑了,頃刻間又搖了搖頭。

  常樂微不可查的蹙了蹙眉,她自覺那樣的解釋天衣無縫,不明白有何可笑之處。

  朱標轉瞬又斂沒了笑意,轉而肅容道,“我接了籌辦國子學的差事。”

  常樂愕然抬眸,她是真的驚到了。

  朱標與她同歲,是實實在在的孩子,竟就開始乾活了?

  朱元璋還有沒有點人性?
  雇傭童工是犯法的!

  朱標自袖兜裡掏出疊紙,“此乃我對國子學的初步想法。”

  常樂看看遞到面前墨跡滿滿的紙,再看看他嚴肅認真的小圓臉,沒太敢接,“世子,您知道有句話叫后宮不得乾政麽?”

  朱元璋是很在意這事兒的。

  史書記載,他在洪武元年正月初四登基,於次月二十九日迫不及待詔儒臣修訂女規條,嚴禁後妃乾預政治。

  也不知道他是在針對誰,馬皇后?

  可不是都說他與馬皇后伉儷情深,馬皇后是唯一能束縛他的劍鞘麽?

  可要不是馬皇后,他又是在防著誰呢?

  他后宮還有別的什麽能力者麽?

  朱標把他對國子學的想法穩穩放於常樂桌前,道,“我爹常年征戰在外,後方若無我娘操持,朱家軍定無可能有今日之勢。”

  秦淮河畔春風拂柳,窗邊紗簾輕輕搖晃,明媚春光傾灑,朱標眼底仿佛鍍了層金光, “我從不覺得女子就該安於後宅,我期待的妻子.”

  他頓了頓,似乎是在思考措辭,“我期待的妻子,我願能與她相濡以沫,同心同德。”

  常樂久久沒有應聲,一來她沒想到朱標小小年紀,是這樣想的,二來麽.
  男子之言不可全信,帝皇之言全不可信。

  金口玉言什麽的,得看願不願意承認。

  她今兒要真聽信了他的“花言巧語”,往後沒準得拖著常家上下一起“回老家”。

  但是
  國子學,那個改變讀書人命運,繼而影響尋常百姓家的國子學。

  常樂到底沒忍住誘惑,她還是翻開了那疊紙。

  朱標考慮得很全面,包括課程,住宿,考試,老師,束脩等都考慮到了。

  還備注了他覺得有問題的地方,比如:為能盡快填補吳王勢力的文臣缺口,要擴大招生人數,那麽老師數量會嚴重不足。

  常樂看了看他,“你既已把學生分為高階和低階,高階想必是已有儲備知識,像是宋濂宋大人,劉基劉大人家的兒子吧?”

  都是飽讀詩書,基本再鍛煉鍛煉就能乾活的好苗子。

  朱標點頭,“是的。”

  常樂:“那不如讓他們來當低階班學生的老師,既能解決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又能培養高階班同學的能力,一舉兩得。”

  朱標雙眸亮了,“可。”

  常樂繼續往後翻,他擬定的課程表裡,分為文化課、法律課、數學課、騎射課,中規中矩,古代人能想到的的確也只有這些了。

  朱標見她目光停留許久,“是有哪門課不妥麽?”

  常樂抬眸看他一眼,“那倒沒有。”

  朱標眉峰微挑,“但說無妨。”

  常樂:“我覺得是不是該加門課。”

  朱標:“什麽?”

  常樂:“國子學得加堂實踐課。”

  朱標:“何為實踐課?”

  常樂:“為官者當為百姓,未知百姓苦,怎談為百姓?”

  常樂:“故實踐課為真實的體驗百姓的艱辛,比如種田,做工,賣貨.”

  世間並無真正的感同身受,當權者只有真切體會過百姓的艱苦,方可知其所擔的責任。

  朱標聞言,若有所思, “那最該體驗百姓疾苦之人,應該是我。”

  常樂毫不猶豫點頭,“是啊,是你。”

  朱標:“.”

  知不知道什麽叫“委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