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是武則天的雙胞胎妹妹》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

  太平公主府——

  駙馬薛紹進來的時候, 看見妻子的身前放置著兩盞溫茶,並且神情怔忪,若有所思。

  “在想什麽?”薛紹走過去, 溫聲問道。

  即便二人成婚已經多年, 即便太平公主已經容顏衰退, 再不負昔日盛顏, 但薛紹待她卻始終如一, 真的做到了互敬互愛, 溫柔疼惜, 所以自然而然地, 夫妻之間的感情越加深厚,真真算是一對神仙愛侶。

  果然,看見丈夫出現, 回過神來的太平公主下意識的露出一抹苦笑:“你來了, 唉, 我正在煩惱著呢!”

  “煩惱何事, 公主何不與我一說?”

  太平聞言故意打趣:“只怕你膽子小, 說出來, 會嚇到。”

  薛紹不語卻只露出洗耳恭聽之色。

  見丈夫執意要如此,太平心中暗暗歎息一聲, 斟酌片刻後, 開口道:“你可知剛才是誰來了?”

  薛紹:“你同意了?”

  到底是夫妻同心,薛紹幾乎瞬間就明白了妻子的意思,無非就是“靜候時機”這四個大字而已。

  “是他?”

  太平:“在父皇與母后的所有子女中,最有個性和膽氣的是弘,最有才華的是賢, 最懦弱的是顯,最溫和的是旦。”溫和, 內斂,恭檢,說來當然好聽,但又何嘗不是一種不敢抗爭的平庸。

  “是旦兄三子, 李隆基。”

  薛紹聞言果然大吃一驚。

  要知道自當今天子登基後,整個朝政就落入了韋後一黨手中,這個女人權欲熏天,欲效武皇,但偏偏又沒有武則天的能耐,所以現在整個朝廷都被她們那一黨搞的是烏煙瘴氣,每一天不知道有多少忠臣良士被迫害致死。

  太平聞言先是搖了搖頭,隨後又點了點頭。

  薛紹搖頭。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太平公主的眼神中劃過一抹狠辣之色:“韋氏那賤人竟公然淫//穢后宮,與武三思調謔苟合,床榻纏綿。簡直不把我李唐皇室放在眼中!”

  “這個李隆基卻與其父不同,聰穎好學,性格剛烈,極有膽識。”太平公主也不知想到何處,忽而冷笑一聲,森然道:“太有膽識了,竟直言不諱地欲與我聯手,鏟除韋後!”

  她媽武則天也養男寵,但那也是在父皇李治去世多年,並且其正式登基為帝之後。這個韋氏卻又是個什麽東西。竟也敢給皇帝帶綠帽子。當然也是因為這一點,讓太平公主以及許多宗室朝臣對李顯及其不滿,覺得此人不要說是做皇帝了,就是做男人都不夠格。

  “扳倒韋氏一黨,然後呢?”薛紹神色頗為驚疑地問道:“你要擁立皇子旦登基嗎?”

  太平:“我與旦兄長,雖然自幼一起長大,情儀頗佳。我也相信,若他坐上皇位,必定不會虧待於我,但是——”
    薛紹:“但是?”

  太平笑了笑,輕聲說道:“其實我們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不是嗎?”

  薛紹聞言先是一驚,隨後整個人變得目瞪口呆起來。

  眾人苦苦等待的時機,出自於景龍四年六月的一日。

  安樂公主,小名裹兒,乃李顯與韋皇后的幼女。這位公主性格之驕縱,之狂妄,之目中無人,簡直驚天動地。她敢公然買賣官爵。敢縱容府中奴仆當街掠奪良民,敢用國庫中的所有的銀錢為自己建造一座再華美沒有的宮殿,欲望使人癲狂,更使人喪失理智,她與母親合謀,計劃效仿武則天,到時候韋氏就是女皇,而她就是皇太女!!!
  這母女兩個當真是敢想敢乾之輩,自覺大權在握,無人能阻,於是在景龍四年六月七日這一天,合謀毒殺了皇帝李顯。這個可憐又懦弱的男人,沒死在自己恐懼了一輩子的母親手裡,反倒是死在了自己最為信任和愛護的妻女手中,簡直是人倫慘劇,既可悲又可歎。

  喪心病狂地母女二人毒殺李顯後卻秘不發喪,反而勾結上官婉兒寫下矯詔,效仿武則天,要將皇位直接傳給韋後。此時,守衛宮城的南北禁衛軍,都已經被韋氏子弟所控制,他們大量網羅黨羽,在朝廷內外互相勾結。然而,就在這時,已接到秘報,知道皇帝已經被害死的太平公主毫不猶豫地行動了!
  李隆澤——

  前太子李弘之嫡子,幼時喪父亡母,被則天聖皇親妹代為收養,同時他也是太平公主的親女婿!!!李隆澤為人寬厚,仁義,果敢,幼時便得名師指導,熟知兵書,武藝高強,少年時代便開始遊歷江湖,結交了許多英雄豪傑。至青年時代,更是投身軍中,由校衛做起,一路以軍功做到了河西節度使,即便是當年武後臨朝時,也對此兒多有溢美之詞,稱其有太宗風范。

  沒有人知道,李隆澤是如何避開重重眼線,神不知鬼不覺的率領一萬精銳奇襲至京城的,人們只知道,宮變的那一晚,整個長安城火光衝天,血流成河,有人高呼:韋氏弑君謀逆毒殺皇帝,敢阻者株連九族。

  李隆澤率領軍隊斬殺被逆賊控制的禁軍而後與率眾而出的太平公主裡應外合,至三更時分,便已控制住了整個局面。韋氏一黨的所有頭目,盡數被誅,安樂公主更是在倉皇的逃亡途中被亂劍分屍而死,至於罪魁禍首的韋後自然也沒有得好,被一無名士兵斬斷頭顱而亡。

  “此事既成,這天下你便坐穩了一半。”太平公主激動的握住女婿的手臂,眼中精芒大盛。

  李隆澤聞言神情堅毅的點了點頭,正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這個皇位他是爭也得爭不爭也得爭。

  如同閃電般控制住京城局面後,太平公主於與李隆澤又立即做出了三個無比正確的指令。一,昭告天下,韋氏一黨謀害皇帝的罪行。二,為李顯舉行隆重的葬禮,三,控制住禦林軍,禁衛軍,皇城軍。並急調皇室宗親及文武大臣入宮商討皇位繼承一事。此次政變發生的實在是太過迅雷不及掩耳,讓遠在封地的李隆基根本來不及反應,而等他與父皇匆匆趕到長安的時候,已經是三日之後了,換句話說——黃花菜都涼了。

  中宗已死,論理本該由他的兒子繼承皇位,但很顯然,無論是太平公主還是眾位朝臣都對此十分不樂意。那麽就有人提出,應該讓李旦複位,畢竟人家也曾做過正經八百的皇帝。然而現在的問題是在誅殺韋後一黨的關鍵戰役中,李旦沒有出過絲毫氣力,正所謂沒有功勞自然就不能享受戰果。

  太平公主見眾人討論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就假惺惺的站出來,直言不諱地提議道:“國家不安穩,應該盡快選擇新君。李隆澤是孝敬皇帝的嫡生子【李弘的死後追封】。又在此次的討韋一戰中,居功至偉,皇帝應該讓他來坐。”

  此言一出,有人反對,當然也有人大感讚同。

  首先,李隆澤是現今李氏皇族中少有的身負戰功之人,他曾經與突厥交手並每戰皆勝,在軍中享有極高的威望,這一點,注定會讓武將們心生好感。其次,李隆澤根紅苗正,別看武則天的幾個孩子都輪番當過太子,但在很多人心中,五歲就成為太子,並一坐十幾年,以孝順仁德,體恤民情為稱的李弘,才是文人大臣們心中最佳的儲君人選,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如果李弘沒有早逝,武則天絕對登不上皇位。畢竟太子弘,可是少有的,敢跟武則天硬鋼而絲毫無懼的男人。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大殿上的臣子們左右望了望,兩旁,門口。窗下,此時怕是早就已經備滿了刀斧手吧!
  “我等願擁立林淵王(李隆澤的封號,武則天晚年所賜)登基,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中,李隆澤被太平公主一把按在了皇位上。

  如此,等到李旦與李隆基趕到長安時,李隆澤已經順利繼位,他們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可謂是萬事皆休。

  事實證明,李隆澤的確是位好皇帝,他沒有辜負天下百姓的期待。其在位時期,任用賢能,勵精圖治,鼓勵經商,嚴厲打擊貪腐和土地兼並問題,大力提拔寒門子弟,團結大唐周邊各族人民,他還非常的開明,仁愛,能夠接受一切新鮮事物,他的出現,讓國力已經開始衰退的大唐重新煥發了生機,上至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李隆澤會成為一個不亞於唐太宗的英明皇帝。

  當然,這位飽受稱讚的皇帝陛下,也有一個小小的“毛病”——

  那就是他非常多動,喜歡到處跑,還曾夢想著要再次禦駕親征,但可惜沒有一次成功的,大臣們甚至放言,陛下敢踏出長安一步,臣等就血濺金鑾殿。除此之外,李隆澤還是大唐最為長壽的皇帝,足足活到了九十八歲,因為他的治理有方,大唐成為了整個中國歷史上,最為燦爛的皇朝,永遠被世人歌頌和緬懷。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