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古代小商販養家科舉日常》第五十章 進京
  第五十章 進京
  江寧省現任巡撫蔡大人在士子中歷來享有讚譽, 他對讀書人一向禮遇有加,鹿鳴宴結束後,巡撫大人按照他一貫的做法派了衙役護送每位舉子回家。見大家都是如此黃寄北便也欣然的接受了, 有人護衛周全總是好的。

  一路相安無事,負責護送他的差役也是客客氣氣的,程材一開始還是戰戰兢兢的,到後面已經和差役稱兄道弟了。

  直到來到了蒼梧縣門口, 看到城門外林知縣帶著官差和百姓們列隊歡迎,黃寄北才感覺出這個舉人的分量有多高。

  從沒見過這麽大陣仗的他縱然是內心惶恐但表面仍是表現的雲淡風輕, 波瀾不驚,在與林知縣見過禮,一番攀談後,一行人進了城門。

  城裡,林知縣早就在縣城最大的酒樓中擺上了宴席,連同黃寄北的父母、祖父母都請了過來。黃寄北剛一踏進酒樓, 就被撲過來的黃老爹抱住了雙臂, 隨後黃老爹又是覺得不妥, 怯怯的收回了雙手, 道:
  “二郎呀,你可為我們老黃家爭光了呀,老頭子我就算是現在閉了眼,也沒有遺憾了啊!”

  縱使以前多有齟齬,大庭觀眾之下還是要給老人面子的, 黃寄北反過來扶著黃老爹入了座。

  老王氏今天倒是安份的很, 和白氏他們坐在一桌安靜極了, 她是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的長子長孫耗費了這麽多年的心血都沒考出什麽名堂, 這沒福氣的黃寄北怎麽就一路考到了舉人。她在家裡作威作福慣了,可到了外面卻是不敢放肆的。

  黃寄北在林知縣的帶領下,第一次踏足了官場的社交圈,他雖是不喜歡這種應酬,但不代表他不會,少說多看,這也算是他官場的第一課吧。

  直到夜幕降臨,黃寄北一家才在林知縣的護送下回到了家,黃寄北此時終於可以松一口氣了,相比起這些應酬,黃寄北還是覺得與書本相伴更為輕松自在。

  黃長植夫婦雖有很多話想和黃寄北說,但也知道兒子今天實在是累了,便替他打發走了前來祝賀的人們。

  這時候有個人就很重要了,她就是黃長棣新娶的媳婦馬寡婦,黃寄北只是稍稍許諾以後會幫他兒子找讀書的老師,馬寡婦立馬投桃報李,保證把老王氏他們看的死死的。

  白氏道:“三年了,雨丫頭想必已經出落成大姑娘了吧,你高大叔和葉嬸嬸知道了一定很高興,也不知道你謝婆婆怎麽樣了,她年紀大了,理應由我們給她養老的,你這回便跟著高家夫婦一同去吧,是該把乾娘她老人家接回來了。”

  黃長植夫婦聽完不禁一陣唏噓。

  不要說黃寄北現在還沒有做官,就算有了官位他也是不想用長房一家的,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不過當然也不能由著老王氏出去撒潑敗壞他的名聲。

  黃長植夫婦對此卻不感到意外,孩子大了,該是出去闖一番事業的,他們還年輕,還不需要人照顧。

  沒想到接下來幾天也是不得消停,黃寄北中舉的消息傳出去後來奉承他的人絡繹不絕,有送田產的,有送店鋪的,有送丫鬟小廝的……黃寄北一家一一婉拒了。

  收下了請帖後高冬青夫婦高興的有點不知所措,終於可以去見自己心心念念的女兒了,他們恨不得今晚就出發。

  “誒,我這就去!”黃寄北和黃長植夫婦交代完後便去了隔壁高家的店鋪。

  “有二郎你同行,那是再好不過的了,他們紀家高門大戶的,我看了就發怵。”葉氏惴惴不安地說道。

  “快去告訴你高大叔葉嬸嬸這個好消息吧,他們知道了必定是歡喜極了。”黃長植催促著說道。

  “欸,有二郎在,我們放心。”高大叔應和道。

  黃四娘比高葉雨隻小一歲,今年已經十四了,黃寄北這回中了舉人,她結親也就有了更多的選擇。

  黃寄北點頭,說道:“小桃從小跟著我們受了不少苦,我這個做哥哥這些年也沒多陪陪她,這回就當是帶她出去玩了。”

  黃寄北還是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按道理說自己外出求學三年,回來才沒多久,這回兒又要上京趕考,陪伴家人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他心裡很是過意不去。

  黃寄北應道:“我正有這個打算,謝婆婆這一輩子也不容易,該是回來過些團圓日子的,兒子我打算參加明年的春闈,想著等考完試就帶著婆婆一起回來。”

  這些事情都告一段落後,黃寄北才有工夫和黃長植夫婦說紀府的事。

  黃寄北勸道:
  “高大叔,你們先別急,離五月初八還有兩個多月,從這到京城也就十天左右的路程,來得及的,阿娘也一直記掛著謝婆婆,若不是客棧走不開她就親自去了,這回我帶著四娘和你們一起去。”

  提到高葉雨,黃長植就想到了自己女兒,便說道:“把四娘也帶上吧,姑娘大了,該出去見見世面的,以後做了別人家媳婦可就沒這麽自在了,這丫頭這幾年一直念叨著她小雨姐姐,你若不帶上她,這丫頭該是要生氣的。”

  解決完了外面人,老黃家的人又開始折騰了,老王氏仗著自己祖母的身份,要求黃寄北提攜長房一家,先幫黃長楷謀個職位,再請知縣大人幫忙尋找失蹤的黃寄南,不然就要告他不孝。

  而黃寄北雖然已經十八歲了,他自己卻並不急著成親,上輩子他到死也沒遇到自己喜歡的人,而他又不願將就,這輩子他依然是這個想法。黃長植夫婦隻當他是想先考上進士再說,是以也沒有催他。

  “嬸嬸放心,這次是紀大人親自相邀,你們作為貴賓應邀觀禮,想來不會有問題的,紀家大郎是我師兄,到時候有他從中斡旋,我們定能見到小雨的。”

  高冬青夫婦兩人一夜未睡,商量了一晚,第二天又找到了黃寄北。

  “二郎,我和你葉嬸嬸決定了,把這在的家產都賣掉,搬到京城去。”高冬青說道。

  “高大叔,怎麽這麽突然,這可是件大事,你們要想清楚呀。”高家夫婦這決定著實做的大膽了些,黃寄北提醒道。

  “這件事我們想了很久了,之前你也和我們提過,以後情況允許可以搬到京城去,我們倆想過了,現在時機到了。”高冬青說道。

  葉氏也接著高冬青的話說道:“我們就是想離孩子近一點,我們知道即使去了京城也沒辦法經常見到雨丫頭,但能住得近一點總是好的,有我們在,小雨她也能安心點。不瞞你說,之前收到了小雨的家書,說是紀府給她尋了門親事,是京城裡的大戶人家,等十五歲生辰後就要開始走禮了,不出意外的話小雨這輩子都要待在京城了。”
    沒想到當初那個小丫頭居然也要嫁人了,黃寄北感覺到了時光的流逝,大家的生活都在發生變化,高冬青夫婦也有自己的打算,自己一味地阻攔不一定是對的,既然他們想去,那就去吧,自己多幫他們打點著些就是。

  高家最大的產業就是這店鋪了,這塊建店的地皮當初是花了五十兩買下的,之後在地皮上推到重建了三間瓦房,還帶後院,可以做生意也可以自住,已是像模像樣,比當初那個茶棚好了不知多少倍。

  黃寄北托了趙書吏幫忙找買家,倒有不少人有意向,但要麽是價格出的太低了,要麽買主人不太行,黃寄北便勸高冬青夫婦再等等,現在時間還夠用。

  這天黃二娘和程材找上了黃寄北,如今二娘黃小桂已經有五個月身孕了,她在家裡待不住,還是想來客棧乾活,白氏便安排了一些輕松的活計給她。

  這次夫妻倆前來是為了高家店鋪的事情。

  黃二娘開口說道:“二郎,我們倆聽說了高大叔要賣店的事,我們想把它買下來,高大叔走後公公那邊的魚塘承包也要換人了,若是能盤下這間店,我們家三人就都有活計做了,還請二郎幫忙做個中間人。”

  “二姐,這店能賣給你們自然是最好不過的,高大叔對這個店有感情,交給不仔細的人還真放心不下,是以前幾個價格還不錯的都沒談成。”黃寄北說道。

  “少東家,不知道這個店我們出多少銀子比較合適呀?”程材問道。

  “姐夫,價格這事我做不了主,但想來也不會太便宜,你們手上現在有多少錢?”黃寄北問道。

  “不瞞你說,這些年我們是攢了一些錢,我們家三個人湊湊能有一百兩,但可能還不夠。”程材說道。

  “這樣吧,我們先去找高大叔談談,後面再想辦法解決錢的事。”黃寄北說道。

  高冬青夫婦得知了程材夫婦的來意後很是歡喜,這店是他們一家一點點建起來的,裡面都是和雨丫頭在一起的回憶,黃二娘和程材都是靠譜的人,能找到值得托付的人是再好不過的了。

  “高大叔,雖然我們認識,但這買賣歸買賣,該多少錢就多少錢,你可別跟我們客氣。”黃二娘說道。

  程材也連連說是。

  夫妻倆是實在人,人家賣房是為了進京找閨女,若是拿交情來壓價,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桂丫頭,你是個厚道人,程小子也是個靠譜,這價格我也不給你們搞虛的,二百兩,連地帶店就全都給你們了。”高冬青說道。

  程材思考了片刻後說道:“高大叔,你這個價格公道極了,可否給我們三天的時間,我們回去想辦法籌錢。”

  “這有什麽不可以的,這三天我就不接待其他買家了,三天后無論買不買都不要緊,給我個口信就行。”高冬青說道。

  其實黃寄北早就替二娘他們想好辦法了,這下回到了客棧也不瞞著他們,便說了出來:

  “二姐,我有個主意你們要不要聽一聽?”

  “二郎但說無妨,二郎一向為我們考慮,你的話我們夫婦是無不遵循的。”黃二娘說道。

  “二姐嚴重了,我只是提個建議而已,具體怎麽做還是得你們夫婦拿主意。高大叔的鋪子一年賺六十兩是沒有問題的,你們缺的這一百兩我可以先借給你們,你們以後每年還我二十兩,還滿五年就行。”

  黃二娘聽完這話就知道黃寄北這是在變著法的在幫他們,她這輩子沒攤上個好爹,卻遇上了個好堂弟,她感動的看著黃寄北,說道:

  “二郎,你幫了我們這麽多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謝你好了,要不是有你,我們夫妻倆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裡呢,這一百兩我們會盡快還上的,用不了五年,最多三年,我們一定連本帶利的還給你!”

  黃寄北擺擺手,說道:“二姐,你現在還懷著孩子,等孩子生下來有的是用錢的地方,不用太勉強自己。”

  “少東家,你的大恩大德,我們程家這輩子都還不清了,你放心,我以後一定好好乾活,早日把這筆錢還給你,二娘和孩子我都會照顧好的。”

  “姐夫,你和二姐好好的我就放心了,這些年我出門在外求學,家中父母全靠你們照應,這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吧。”黃寄北說道。

  店鋪賣了以後高冬青夫婦又轉包了魚塘,清空了欄裡的鴨子,變賣了田地,隻留了祖屋托程大叔照看。

  黃寄北這邊倒沒有什麽好收拾的,他的東西主要就是書和筆記,其他的很少。

  四娘這邊倒是零零散散的收拾了不少東西,好在馬車車廂夠大,也就隨她去了,小姑娘第一次出遠門是既緊張又興奮。

  兒行千裡母擔憂,白氏又為黃寄北和黃四娘縫製了不少衣服和鞋襪,不住的囑咐他們出門在外注意身體。

  一個月後,大家都已收拾妥當,正要發出的時候,一輛馬車從後面追趕而來,馬車停下,車上跳下來一個人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