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八零棄婦的悠哉日常》第十七章 紅薯
  第十七章 紅薯
  李月亮不知道村裡人到底相不相信自家親娘和嫂嫂們說的話,反正一路聽過來,李月亮自己都差點相信了。

  相信自己就是當初做錯了車跑去了南方,怕丟人就留在那兒打工三年後才回來順便還離了婚的那個大隊長家的閨女。

  也不知道親娘和嫂子們啥時候統一的口徑,說的有鼻子有眼的。

  特別是跟村裡人描述南邊那邊多麽發達,有多少招人單位,說的跟親眼去過那邊見過似的。

  自己可只是跟她們大致描述了一下啊!李月亮反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一行人等到了紅薯地裡,大家看她們要乾活了,才想起自家也要乾呢,此時覺得也說的差不多了,於是一哄而散的離開了。

  李月亮等人都走了,附近都是自家人,才偷偷問老娘啥時候跟嫂子們商量這麽說的。

  張琴白了自家憨子閨女一眼,小聲道:“你當你娘和你嫂子們傻啊!如果照實說,你名聲還要不要了?以後還要不要嫁人了?反正也沒人知道你這三年去幹啥了,當然我們說的算。你沒聽我都沒跟她們說你具體在哪個廠裡店裡乾活嗎,她們想找證據都找不著!”說到最後,張琴一臉得意的表情看著李月亮。

  李月亮回應她的是堅定的豎起的一個大拇指。親娘和兩個嫂子都被李月亮這一下逗的哈哈大笑。

  李月亮不自覺的也被帶出了笑。

  小孩子們不知道大人們在笑啥,但他們知道現在大人的心情此時很好,於是也呼喊著笑著在地邊跑來跑去。

  事後李月亮又想了想,再次佩服起親娘和兩個嫂子的英明決策。

  在這時候的鄉下,離婚真真的是個稀罕事,鄉下單身女子要不就是未嫁,要不就是寡婦。

  雖然因為大批回城的知青,使類似於“寡婦”這樣的女子多了不少,但離婚對於一個女子而言真的不是啥好名聲。

  因為李月亮從小就在這村裡長大,村裡的叔伯大娘大嬸也算是看著李月亮長大的,不至於說一些多麽難聽的話。

  但要是再加上被人販子拐,被黑店扣留三年,那村裡人異樣的眼神和閑言碎語是少不了的。

  雖然李月亮真的是從人販子手裡逃了,在黑飯館裡除了起早貪黑的乾活,因為老板娘看的緊的緣故,真的沒被怎麽樣。

  唯一的一次老板想使壞,還換來了李月亮的到來。

  但是,村裡人不可能完全相信你的解釋,捕風捉影,散播謠言都是七大姑八大嬸最擅長的。

  就是沒有也給你造一個有來。

  即使李月亮是從小在村子裡長大的。

  李月亮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不至於被這點小事打倒,大不了離開村子隨便去一個城市都能過的很好。

  但李月亮不能不為家裡人考慮。家裡人是不會隨便離開這個他們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的。

  還有兩個孩子還這麽小,最容易受到別人言語的影響。

  所以,親娘和兩個嫂子的決定是對的!想明白後,李月亮不由得歎了一口氣。

  自己雖然見識多,但論在農村裡生活的道理,還是比不上有經驗智慧的老人。

  起紅薯不僅是個力氣活,也是個技巧活。

  不會的人很容易把紅薯扒爛,有經驗的人起出來的紅薯不僅完整,而且一耙子下去就能把整棵紅薯都扒出來。

  親娘和二個嫂子都是有經驗的人,李月亮起初因為不熟練而扒壞了幾窩,後來掌握了記憶中的技巧後,扒出來的紅薯就很少爛了。

  二嫂看了後笑道:“別看小妹幾年沒乾農活,手藝不差咧!”

  李月亮被打趣的也忍不住笑了。

  大人們一人一壟地起紅薯,小孩子們就紛紛拿著一個柳條筐跟在大人後面撿紅薯。

  撿紅薯的時候,要把紅薯身上的泥弄掉才放進筐裡,大點的孩子如海子,小娟每年都跟著大人乾這活,都熟練了。

  一邊撿著紅薯,還用手往下扒拉,看有沒有漏網之魚。

  小點的孩子則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也歡快的撿著紅薯。

  李月亮起了一會兒紅薯,回過頭一看,自家兩個正蹲在自己後面的田壟上撿紅薯呢。

  再扭頭一看,海子這孩子正跟在他奶奶身後撿著紅薯,小娟帶著自己的弟弟跟在他們的娘,二嫂身後。河子這孩子跟在大嫂身後。

  看了一會兒,李月亮扭過頭來繼續起紅薯,不過嘴角卻忍不住掛起了笑容。

  誰說孩子不知事的?其實孩子才最為敏[gǎn],有種小獸的直覺。

  不自覺的會跟在最親的人身邊。自己雖然和兩個孩子現在還挺生疏,但李月亮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自家的這片紅薯地是坡地,大概有半畝左右。
    四個大人連帶著六個孩子幹了半天,也才幹了一半不到。

  看著頭頂的太陽快升到正中央了,大家也熱的不行,張琴就喊著收工了。

  李月亮用用袖子擦了擦額頭臉上的漢,打定主意下次來乾活要帶個毛巾過來,擦汗遮陽都可以。

  兩個孩子撿了半天紅薯,此時都成了小花貓了,嘴邊還有疑似紅薯汁液的痕跡。

  應該說地裡的六個孩子都有,大人又累又渴,孩子們也是。

  這不地裡有現成的甜絲絲的紅薯在嗎?一個個孩子就把紅薯身上的泥搓掉,然後隨意在身上擦了擦,就直接上嘴啃。

  把皮啃掉,吃裡面的果肉,既擋餓又解渴。

  小孩子都是有一學一的,起先大人們這麽做,孩子們看著就學會了。

  常人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鄉下孩子皮實,沒幾個因為這生病的。

  就是有幾個脾胃不好拉肚子的,在村裡人看來也沒什麽大不了,多拉幾次,再多吃點東西,就又好了。

  李月亮起先看兩個孩子這麽吃是想阻止的,不過看其他幾個孩子都這樣,還有張琴和兩個嫂子都沒管,遲疑了一下也不管了。

  自己記憶力好似也這樣乾過,事後也啥事都沒有。大不了以後去縣裡給孩子買點打蟲藥吃吃。

  記得後世有種叫寶塔糖的打蟲藥,據說口味像糖果,也不知道現在有沒有!

  大人們抬著筐裡的紅薯,孩子們拿著農具,一行人往家裡趕。

  回去的路上,太陽越發照人了。不少村人也匆匆往家趕。

  這次總算沒被攔著問話,一家人順利到家。

  回到家後,李月亮立刻去舀了水洗了把臉。

  清涼的冷水撲在臉上,立刻把渾身的燥意給撲滅了幾分。

  李月亮也不著急擦臉,任水珠掛在自己臉上,反正沒一會就幹了。

  又打了一盆水,招手把幾個孩子喊過來,一個個給洗乾淨臉手。看著徹底乾淨了,才放過他們。

  把髒水倒了,換了盆乾淨了,看著喝水的親娘和嫂子們道:“娘,嫂子,你們也來洗洗,洗了舒服點。”

  “唉,來了。”張琴笑著道。

  早在李月亮給孩子們洗手洗臉的時候,三個女人就注意到了。

  看著幾個皮的不行的孩子老老實實的任他們姑姑給洗臉洗手,絲毫不敢鬧騰的模樣,看著怪稀罕的。

  李月亮不懂娘和嫂子們笑什麽,但也沒問,轉身回到屋裡,不一會兒拿出幾個瓷盒出來。

  瓷盒挺大,大約300毫升左右,從外面看不出裡面裝著什麽。

  李月亮給親娘和兩個嫂子一人分了一盒,道:“娘,嫂子,這是我在外面跟人家學的,用蘆薈做的護膚品。你們每天洗臉後抹一抹,能夠滋潤皮膚,讓臉不那麽乾起皮了。去地裡乾活前也抹點,多少也能防曬,長時候用還能美白呢!”

  張琴和兩個兒媳婦手裡拿著瓷盒,聽著自己女兒/小姑子的話,一時間都有些懵。

  等反應過來後,三個人都一臉驚奇的看著手中巴掌大圓溜溜的白色瓷盒。

  “這真是你自己做的?瓶子看著還挺好看!”張琴一臉不敢相信的打開了瓷瓶,裡面是裝滿了透明的清涼粘稠的液體,聞著有股植物的清香。

  “我都多大的年紀了,抹這幹啥!你們年輕人抹就行了,我不用!”看著這挺似模似樣的,估計效果還真的如女兒說的那樣,張琴就把瓷盒推回女兒手上道。

  李月亮不由分說的再次塞給老娘的手上,看著她道:“娘,家裡人都有,一人一盒。這真是我自己做的,南邊有種蘆薈的植物,裡面的汁液能做護膚品,我在南邊那邊跟著學了做了幾盒,用著效果還不錯,就想著帶回來給家裡人用。”

  “更何況,您今年才五十,哪裡老了。我在南邊還看到四十多歲還生孩子的女人呢!您多抹抹這,說不準過一段時間咱們母女倆上街,說是姐妹都有人信!”李月亮抱著張琴的手臂笑著道。

  “你這丫頭,怎麽又說胡話!”張琴被女兒說的不好意思,但的的確確有些心動。

  女人不管年紀大小,就沒有不愛美的,張琴也是如此。

  看家裡三個孩子的長相,就知道張琴和李前進夫妻倆年輕的時候樣貌不差,只不過鄉下日子過得困難,又終日在地裡勞作,才逐漸蒼老了起來,但還是能看到年輕時候的底子。

  如今張琴被女兒這麽一說,也忍不住心動了起來,手裡拿著瓷盒有心想要,但又不好意思。

  轉過頭想看看兩個兒媳婦,好家夥,人家早就洗完了臉,正抹著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