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招魂》第十三章 菩薩蠻(一)
  第十三章 菩薩蠻(一)

  “那清源山上的泥菩薩廟已經荒廢了十幾年了,誰曉得那菩薩裡頭怎麽封著一具屍體……”

  光寧府衙議事廳內,楊府判緋服而坐,肩頭還殘留雨水的深痕,他用汗巾擦拭起桃子的絨毛,想起自己天不亮在停屍房中見過的那具屍體一霎又沒了胃口,將桃子擱下轉而端起茶碗:“聽說砸開菩薩後背,發現那舉子屍體的,正是該舉子的親妹。”

  “親妹?”

  靠在折背椅上的陶府判正有一搭沒一搭地捶打官袍底下的風濕腿,聽了這話不由坐正了些,“荒郊野廟,她一個弱女子如何知道自家哥哥被封在那尊泥菩薩像中?”

  連在廟中棲身的那對乞丐爺孫都不知道,何以她能找到那兒去,又知道屍體就在裡頭?
  “聽她說,是兄長托夢。”

  一名推官恭敬添言。

  “托夢?”陶府判吃了一驚,手中的茶碗也擱到一旁,“這算什麽說辭?不可理喻!”

  “現如今,那女子人在何處?”

  楊府判被汗巾上的桃子毛刺了手,有些不大舒服地皺起眉。

  “大人不信鬼神,身上又為何帶一辟邪黃符?”

  廟中一具腐屍,再就是跪坐在屍體旁的這個年輕女子。

  只見他一個眼色,一旁的皂隸舉起水火棍重打下去,逼出倪素已近喑啞的慘叫,她渾身顫唞得更厲害,暗黃燈影裡,倪素半張臉抵在凳面上,汗濕的亂發底下,一截白皙的後頸纖細而脆弱。

  田啟忠先令人將她押解,自己則與幾名皂隸跟在後頭慢行,他分明記得自己身上這道黃符掉落時,這女子已被押著去了山徑底下,不可能看見他身上掉了什麽東西。

  田啟忠話說一半,又惦記其是個女子,便指著近旁的皂隸道,“再讓你媳婦兒來幫個忙,給她上藥。”

  “倪小娘子,你如今還堅持你那番托夢的說辭麽?”

  難道……還真有托夢一說?田啟忠摸著衣袍底下黃符的棱角,驚疑不定。

  她越說,田啟忠的臉色就越發不對。

  但是有一個人乾乾淨淨地立在那兒,因為牢獄遮蔽了天光,而獄中的燈於他無用,他那雙眼睛是暗淡的,沒有神采的。

  梅子青的衣裙上鮮血濡濕,她滿鬢冷汗,幾綹淺發貼在頰邊,一張臉慘白如紙,渾身都在不自覺地顫唞。

  也許是聽見她不同昏睡時的吸氣聲,徐鶴雪敏銳地朝她這處望過來,他看不見她,卻聽見她在輕微地啜泣。

  田啟忠神情一滯,不由觸摸自己的腰側,他這件綠官服下,的確綁著一道折角的黃符。

  立在春凳旁的皂隸忽然出聲,打斷了田啟忠的沉思。

  “我說過,我在夢中夢到那間泥菩薩廟,也夢到自己砸開菩薩的後背,”倪素艱難呼吸,一字一句,“我甚至夢到大人您,雨天路滑,您的黃符掉在了山徑上,然後是您身邊的皂隸幫您撿起……”

  那皂隸忙點頭。

  可她一弱女子,不但生生捱過這頓殺威棒,且仍不改其說辭。

  可黃符藏在官服底下,這女子又是如何知道的?

  “大人,她暈過去了。”

  今晨西城門才開,那對乞丐爺孫跑到光寧府報官,田啟忠便帶著人往清源山上的那間泥菩薩廟裡去。

  議事廳這廂說起的田啟忠,正是光寧府中的另一名推官,此刻陰雨綿綿,他正在司錄司獄中審案。

  那是家中老母親特地求來給他隨身帶的,縱然他不信那些,也不好辜負母親的心意。

  “找個醫工來,”

  可如此一來,
  此事就更加詭異了。

  晦暗牢獄裡,哪有半點人聲。

  田啟忠緊皺眉頭,厲聲呵斥,“你這小女子,還不快快招實?”

  站在田啟忠旁邊的一名皂隸驚愕捂嘴。

  “哎呀田大人,她怎麽會知道……”

  藥香是最能令她心安的味道,她下意識地辨別其中有哪幾味藥,思緒又逐漸混沌起來,也不知過了多久,她勉強半睜起眼。

  田啟忠面無表情,端坐書案後,審視著春凳上伏趴的那名年輕的姑娘。

  刑杖之痛,絕不會麻木,只會一杖比一杖更痛,痛得人皮肉戰栗,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血液洇濕衣料的黏膩。

  倪素昏昏沉沉,偶爾聽到一些刻意壓低的人聲,又感覺得到有人解開她的衣裙,一點一點地揭下與皮肉粘連的衣料,那種痛,痛得她想叫喊卻又頭腦昏沉,掀不開眼皮。

  推官繼續說道。

  “是。”

  倪素一手撐在春凳上,氣音低弱。

  “是。”

  “子不語怪力亂神。”

  “如此,豈不是要先來一番殺威棒?”陶府判一聽,與那楊府判相視一眼,他捋了捋白須,“這案子,甚怪啊……”

  “正在司錄司獄中,早前那乞丐爺孫兩個跑來報官便驚動了尹正大人,尹正大人的意思是她所言實在不足以解釋她為何會出現在那泥菩薩廟中的一乾事,故而尹正大人讓田啟忠先將其帶進司錄司審問一番。”

  他摸索著,慢慢地走到她的床前,蹲下去。

  她的唇顫唞不停,努力發出聲音。

  田啟忠抬眼一看,果然已經不省人事,可她以荒誕言論應對光寧府審問,按照章程,是無論如何也該先給一頓殺威棒,才好教她不敢藐視光寧府。

  “徐子凌。”

  倪素眼眶溼潤,喃喃,“我好疼。”

  她的嗓音乾澀而沙啞。

  徐鶴雪沉默片刻,道:“我本可以……”

  “我們說好的,”

  倪素打斷他,半睜的眼睛並不能將他的面容看得清楚,“你已經幫我找到了兄長,可我還沒來得及幫你。”

  “即便沒有那對乞丐爺孫,我也是要報官的,可如此一來,我要如何解釋我為什麽知道兄長在泥菩薩廟?他們都查得出我是昨日才到的雲京,我有什麽手段,什麽人脈可以助我查清一個失蹤幾月的人就在清源山上那座無人問津的破廟裡?”

  她慢慢搖頭,“既都說不通,那就說不通吧,但若你再用你的術法幫我逃脫這頓打,那到時候,不是你被發現,就是我被當做妖怪處置了。”
    “反正他們既知我是昨日才來雲京,那麽害死我兄長的凶手,也就絕不可能是我,我一個雀縣來的孤女,無權無勢,且無時間與動機謀害我的兄長,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以我結案。”

  在泥菩薩廟裡,在兄長腐化的屍體旁,倪素已經想清楚了這些事。

  那田啟忠身上的黃符其實也是她所想的一環,看見黃符的不是她,而是徐鶴雪,她提及田啟忠的黃符,也不過是為了印證自己這番“冤者托夢”的言辭。

  倪素疼得神思模糊,她更看不清面前的年輕男人,淚珠壓著眼睫,她很快又昏睡過去。

  牢內靜悄悄的,徐鶴雪再沒聽見她的聲音。

  細雨如絲,光寧府司錄司正門之外對著長巷,穿過巷子口,便是一條熱鬧街市,留著八字胡的窮秀才支了個攤在牆根兒底下,這一上午也沒等來一個代寫文書的活計。

  他百無聊賴,正歎了口氣,卻覺一陣清風拂面,他微抬眼皮,只見攤子前不知何時多了一個人。

  此人幕笠遮面,身上還穿了一件獸毛領子的冬衣,老秀才心頭怪得很,卻聽幕笠之下,傳來一道凌冽平靜的聲音:“請代我寫一封手書。”

  “啊?”

  老秀才瞧見那人蒼白的手指將一粒碎銀放在他的攤上,他反應過來,忙道,“好好好,公子想寫什麽,隻管說來就是。”

  老秀才匆忙磨墨,匆忙落筆,可是越寫,他就越是心驚,忍不住道:“公子,您這手書是要送去哪兒的?”

  年輕公子不答,他也就不敢再問,吹幹了墨就遞上去。

  人已走出老遠,老秀才還禁不住張望,瞧見那年輕公子在路旁蹲下去與一孩童似乎說了幾句話,那孩童便接了他手中的書信蹦蹦跳跳地跑了。

  光寧府司錄司幾道街巷之外左邊的地乾門內,便是夤夜司所在。

  夤夜司中,知鑒司使韓清正聽底下親從官奏報。

  “昨日官家將張相公原來的府邸歸還於他,張相公回府以後,親自收拾了家中的雜物,在院子裡燒了。”

  “雜物?”

  韓清是個宦官,年約三十余歲,眉目肅正,聲音清潤,聽不出什麽尖細的調子。

  “回使尊,二十年前逆臣徐鶴雪進士及第之時,他曾贈張相公一幅親手所畫的《江雪獨釣圖》,其時,張相公讚不絕口,並在畫上題詩,其詩也曾流傳一時。”

  那親從官恭謹答道。

  “你是說,張相公將那幅圖燒了?”

  韓清端著茶碗,將飲不飲。

  “是,親手燒的。”

  親從官說罷,見使尊遲遲不語,也不知在想些什麽,他便小心翼翼地又道:“使尊,如此您也好向官家回話了,張相公對那逆臣,情義早絕。”

  簷外雨露沙沙,韓清手中的茶碗久久沒放下。

  “使尊。”

  一名親從官匆匆進來,忙行禮道:“咱們正門外來了個孩童,說有人讓他將這道手書交給您。”

  韓清瞥了一眼,令身旁之人去取來。

  韓清放下茶碗,展開信箋來打眼一瞧,他的眉頭輕皺起來,視線來回在紙上流連,隨即抬首:“那孩童在何處?”

  那親從官立即出去將那小孩兒帶來,韓清身邊的人連著上去問了幾番,也隻從那小孩兒口中得知,是一個年輕男人讓他送的信。

  “光寧府那邊,今日是否有人報官?死的可是雀縣來的舉子?屍體是在西城門外的清源山上被發現的?”韓清又問幾名親從官。

  “好像是有這麽一回事。”

  有個才上值的親從官家住得離光寧府那邊近些,來前聽家裡人說了幾嘴,“聽說那舉子的屍體被封在那尊泥菩薩裡。”

  死了個舉子,還是來雲京參加冬試的舉子。

  韓清垂眼,寫此封手書之人是篤定他一定會管與冬試有關的這樁事,可此人究竟是誰?

  韓清的視線停在紙上“倪素”兩字,“死者的妹妹倪素,如今可在光寧府司錄司?”

  “聽聞那女子滿口荒誕之言,如今應該在司錄司中受殺威棒。”

  那親從官答。

  韓清揉了手書,正色道:“你幾個帶著我的印信,快去司錄司將人提到我夤夜司來。”

  數名親從官魚貫而出,冒著綿綿細雨疾奔出去。

  他們沒一個人看見立在簷下的一道頎長身影。

  離開倪素身邊太遠,徐鶴雪便要承受更重的痛楚,倪素昨日為他點的燈盞,全用在這一路來消耗。

  他的魂體越發得淡。

  點滴瑩塵淹沒在雨霧之中,徐鶴雪一手扶柱,滿身的傷口又在撕裂,他疼得恍惚,往前兩步,卻又倏爾停駐,回過頭,他看見在廳中出神的宦官。

  他並不記得這個人的樣子。

  因為他當初離開雲京時,此人不過才十一二歲。

  徐鶴雪轉身,清臒的身形融入雨霧裡。

  可腦海裡,卻總有些人聲在盤旋:

  “張相公親自收拾了雜物,在院子裡燒了。”

  “親手燒的。”

  “張相公對那逆臣,情義早絕。”

  徐鶴雪不禁抬首,青灰朦朧的天色裡,簷上垂脊,鴟吻如栩,恰似當年春風得意馬蹄疾,他在老師府中敬聽教誨。

  “子凌,盼爾高飛,不墜其志。”

  老師滿含期許之言猶在耳。

  可終究,
  十四歲那年,他與老師的殷殷期許背道而馳。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