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招魂》第二十二章 滿庭霜(三)
  第二十二章 滿庭霜(三)
  徐鶴雪嘗不出血腥的味道, 只知道唇齒間溼潤而溫熱,他顫唞地收緊齒關,深墮於鐵鼓聲震, 金刀血淚的噩夢之中。

  “早知如此,將軍何必臥身沙場, 還不如在綺繡雲京,做你的風雅文士!”

  黃沙煙塵不止,血汙盔甲難乾, 多的是身長數尺的男兒挽弓策馬,折戟沉沙, 那樣一道魁梧的身影身中數箭, 巋然立於血丘之上, 淒哀大歎。

  那個人重重地倒下去, 如一座高山傾塌,陷於汙濁泥淖。

  無數人倒下去,血都流幹了。

  乾涸的黃沙地裡, 淌出一條血河來。

  徐鶴雪被淹沒在那樣濃烈的紅裡,他渾身沒有一塊好皮肉,只是一具血紅的, 可憎的軀殼。

  無有衣冠遮掩他的殘破不堪, 他只能棲身於血河,被淹沒, 被消融。

  “徐鶴雪。”

  幻夢盡頭,又是一個炎炎夏日, 湖畔綠柳如絲, 那座謝春亭中立著他的老師,卻是華發蒼蒼, 衰朽風燭。

  她又回來了。

  他說。

  徐鶴雪眼皮動了動,將要睜開眼睛,卻聽她道:“你先別睜眼,我給你擦乾淨。”

  他發現自己身上仍無衣冠為蔽,只是一團血紅的霧,但他卻像曾為人時那樣,跪在老師的面前。

  徐鶴雪腦中轟然,倏爾,他身體更加僵直,卻忽然少了許多抗拒,變得柔順起來,但也許那本不是柔順,而是他如此直觀地發覺自己做錯了事,顯露出來一種少有的失措。

  徐鶴雪抬眼,卻只能隱約看見她的一道影子。

  倪素不給徐鶴雪反應的機會,掬了水觸摸他的臉,徐鶴雪左眼的睫毛沾濕,血紅褪去了些,他不自禁地眨動眼睫,水珠滴落,他卻借著恢復清明的左眼,看見她白皙細膩的脖頸上,一道齒痕血紅而深刻。

  他不知他這一動又有殷紅的血液自眼瞼浸出,但聽見她的聲音,他還是順從地沒有睜眼,隻任由她浸過熱水的帕子在他的眼睛,臉頰上擦拭。

  只剩他這團霧,濃淡不清地漂浮在一片漆黑之中,不知能往何處。

  血紅不再,徐鶴雪的雙眼宛如剔透琉璃。

  “徐子凌。”

  倪素認真地擦拭他濃睫上乾涸的血漬,才將帕子放回水盆裡,說:“現在可以了。”

  倪素發現他忽然變得像一隻乖順的貓,無論是觸碰他的臉頰,還是他的睫毛,他都任由她擺弄。

  他知道,這注定是一個令老師失望的回答,然而他抬首,卻見幻夢皆碎,亭湖盡隕。

  直到,有這樣一道聲音一遍又一遍地喚他。

  “不必……”察覺到她伸手來幫他鞠水洗臉,徐鶴雪本能地往後避了避。

  倪素很痛,因為被他的齒關咬破脖頸,也因為被他冰冷的唇舌抵住破損的傷處,她顫栗,驚懼。

  雨雪交織的夜,昏暗的居室,滾落的燭台……

  徐鶴雪此時已經沒有那麽痛了,但他渾身都處在一種知覺不夠的麻木,倚靠她的攙扶才能勉強起身。

  “可你如今這樣,自己怎麽洗?”

  她起身出去倒水。

  月光可以助他驅散身上所沾染的汙垢飛塵,但如今正是清晨,外面雨霧如織,而倪素忙了一夜,無論她如何為他擦拭都始終不能擦乾淨他乾涸的血漬,那些都是凝固的瑩塵,隻用水是擦不掉的。

  直到他毫無預兆地松懈齒關,靠在她的肩頭,動也不動。

  某些散碎而模糊的記憶回籠。

  “學生,不悔。”

  “我扶你起來洗洗臉。”倪素將重新打來的溫水放到榻旁。

  原來唇齒的溫熱,是她的血。

  猶如困獸之終,孤注一擲的掙扎。

  “是我忘了幽釋之期。”

  他說話的力氣也不夠。

  “你有悔嗎?”

  他又濃又長的睫毛還是溼潤的,原本呆呆地半垂著,聽見她起身端水的動靜,他眼簾一下抬起來:“倪素。”

  她看見靠坐在床上的年輕男人那張蒼白如玉的面容上流露出一分惶然不安,他似乎並不知如何面對她,可又不得不面對她。

  可有悔當年進士及第,前途大好,風光無限之時,自甘放逐邊塞,沙場百戰,白刃血光?
  他是一團血霧,一點也不成人形,可是望著他的老師,他仍無意識地顧全所有的禮節與尊敬,俯首,磕頭,回答:

  老師問他。

  幸而那枚獸珠飛出一縷浮光來,指引著她去了永安湖畔,折了好些柳枝回來,柳葉煮過的水果然有用。

  倪素溫聲道:“你讓我幫你這一回。”

  倪素看著他,隨即將水盆放回,又坐下來,問:“昨夜,你為什麽會那樣?”

  徐鶴雪聽見她漸遠的步履聲,後知後覺地睜開眼,滿目血紅,他幾乎不能視物。

  “對不起。”

  倪素回頭,珍珠耳墜輕微晃動。

  徐鶴雪寬大的衣袖底下,他昨夜顯露的傷口此時已經消失不見。

  “幽釋之期?”

  “幽都有一座寶塔,塔中魂火翻沸,困鎖無數幽怨之靈,每年冤魂出塔長渡恨水,只有身無怨戾才能在幽都來去自如,等待轉生。”

  “他們出行之期,怨戾充盈,”

  徐鶴雪頓了一下,“我,亦會受些影響。”

  “若是之後,你再遇見我這樣,”徐鶴雪望著她,“盼你離我遠一些,不要靠近,不必管我。”

  他為何會受幽釋之期的影響?

  是因為他生前也有難消的怨憤嗎?
  倪素看著他,卻久久也問不出口,又聽他這樣一句話,她道:“若你一開始不曾幫我,我自然也不會管你,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我一直如此處事。”

  永安湖謝春亭是暫時去不得了。

  倪素點了滿屋的燈燭用來給徐鶴雪安養魂魄,廊廡裡漂了雨絲,她不得不將昨夜挪到簷廊裡的藥材再換一個地方放置。

  雨絲纏綿,其中卻不見昨夜的雪。

  倪素靠在門框上,看著廊外煙雨,她發現,似乎他的魂體一旦減弱,變得像霧一樣淡,就會落雪。

  雲京之中,許多人都在談論昨夜交織的雨雪。

  即便那雪隻落了一個多時辰,便被雨水衝淡,今日雲京的酒肆茶樓乃至禁宮內院也仍不減討論之熱。

  “孟相公,您那老寒腿還好吧?”

  裴知遠一邊剝著花生,一邊走進政事堂,“昨兒夜裡那雪我也瞧見了,勢頭雖不大,也沒多會兒,但夜裡可寒啊。”

  “隻你們城南下了,我家中可瞧不見。”

  孟雲獻也是上朝前才聽說了那一陣兒怪雪,竟隻落在城南那片兒,不多時便沒了。

  “誒,張相公,”

  裴知遠眼尖兒,見身著紫官服的張敬拄拐進來,他便湊過去作揖,“您家也在城南,昨兒夜裡見著那場雨雪沒?”

  “睡得早,沒見。”

  張敬隨口一聲,抬步往前。

  “可我怎麽聽說你張崇之昨夜裡,紅爐焙酒,與學生賀童暢飲啊?”孟雲獻鼻腔裡輕哼出一聲來。

  後頭的翰林學士賀童正要抬腳進門,乍聽這話,他一下抬頭,正對上老師不悅的目光,他一時尷尬,也悔自己今兒上朝前與孟相公多說了幾句。

  張敬什麽話也不說,坐到椅子上。

  孟雲獻再受冷落,裴知遠有點憋不住笑,哪知他手裡才剝好的幾粒花生米全被孟雲獻給截去一口嚼了。

  得,不敢笑了。

  裴知遠捏著花生殼,找了自個兒的位子坐下。

  東府官員們陸陸續續地都齊了,眾人又在一塊兒議新政的條項,只有在政事上張敬才會撇下私底下的過節與孟雲獻好好議論。

  底下官員們也只有在這會兒是最松快的,這些日,吃了張相公的青棗,又得吃孟相公的核桃,聽著兩位老相公嘴上較勁,他們也著實捏了一把汗。

  但好在,事關新政,這二位相公卻是絕不含糊的。

  今日事畢的早些,官員們朝兩位相公作揖,不一會兒便走了個乾淨。

  孟雲獻正吃核桃,張敬被賀童扶著本要離開,可是還沒到門口,他又停步,回轉身來。

  “學生出去等老師。”賀童低聲說了一句,隨即便一提衣擺出去了。

  “請我喝酒啊?我有空。”

  孟雲獻理了理袍子走過去。

  “我何時說過這話?”張敬板著臉。

  “既不是喝酒,那你張相公在這兒等我做什麽呢?”

  “你明知故問。”

  張敬雙手撐在拐杖上,借著力站穩,“今日朝上,蔣先明所奏冬試案,你是否提前知曉?”

  “這話兒是怎麽說的?”

  孟雲獻學起了裴知遠。

  “若不是,你為何一言不發?”

  張敬冷笑,“你孟琢是什麽人,遇著與你新政相關的這第一樁案子,你若不是提前知曉,且早有自己的一番算計,你能在朝上跟個冬天的知了似的啞了聲?”

  “官家日理萬機,顧不上尋常案子,夤夜司裡頭證據不夠,處處掣肘,唯恐牽涉出什麽來頭大的人,而蔣禦史如今正是官家跟前的紅人,他三言兩語將此事與陛下再推新政的旨意一掛鉤,事關天威,官家不就上心了麽?”
    孟雲獻倒也坦然,“我這個時候安靜點,不給蔣禦史添亂,不是皆大歡喜的事兒嗎?諫院的老匹夫們今兒也難得勁兒都往這處使,可見我回來奏稟實施的‘加祿’這一項,很合他們的意。”

  “可我聽說,那冬試舉子倪青嵐的妹妹言行荒誕。”今兒朝堂上,張敬便聽光寧府的知府提及那女子所謂“冤者托夢”的言行。

  更奇的是,即便入了光寧府司錄司中受刑,她也仍不肯改其言辭。

  “言行荒誕?”

  孟雲獻笑了一聲,卻問:“有多荒誕?比崇之你昨兒晚上見過的那場雨雪如何?”

  整個雲京城中都在下一樣的雨,然而那場雪,卻只在城南有過影蹤。

  雪下了多久,張敬便在廊廡裡與賀童坐了多久。

  他雙膝積存的寒氣至今還未散。

  “你敢不敢告訴我,你昨夜看雪時,心中在想些什麽?”

  孟雲獻忽然低聲。

  “孟琢!”

  張敬倏爾抬眸,狠瞪。

  “我其實,很想知道他……”

  “你知道的還不夠清楚嗎!”張敬打斷他,雖怒不可遏卻也竭力壓低聲音,“你若還不清楚,你不妨去問蔣先明!你去問問他,十五年前的今日,他是如何一刀刀剮了那逆臣的!”

  轟然。

  孟雲獻後知後覺,才意識到,今日,原來便是曾經的靖安軍統領,玉節將軍徐鶴雪的受刑之期。

  堂中冷清無人,隻余孟雲獻與張敬兩個。

  “孟琢,莫忘了你是回來主理新政的。”

  張敬步履蹣跚地走到門口,沒有回頭,隻冷冷道。

  他們之間,本不該再提一個不可提之人。

  孟雲獻在堂中呆立許久,揉了揉發酸的眼皮,撣了幾下衣袍,背著手走出去。

  禦史中丞蔣先明一上奏,官家今晨在朝堂上立即給了夤夜司相應職權,下旨令入內侍省押班,夤夜司使韓清徹查冬試案。

  城中雨霧未散,夤夜司的親從官幾乎傾巢而出,將貢院翻了個遍,同時又將冬試涉及的一乾官員全數押解至夤夜司中訊問。

  夤夜司使尊韓清在牢獄中訊問過幾番,帶鐵刺的鞭子都抽斷了一根,他渾身都是血腥氣,熏得太陽穴生疼,出來接了周挺遞的茶,坐在椅子上打量那個戰戰兢兢的衍州舉子何仲平。

  “看清楚了麽?這些名字裡,可有你熟悉的,或是倪青嵐熟悉的?”

  韓清抿了一口茶,乾澀的喉嚨好受許多。

  “具,具已勾出。”

  何仲平雙手將那份名單奉上,“我記得,我與倪兄識得的就那麽兩個,且並不相熟,我都用墨勾了出來。”

  他結結巴巴的,又補了一句:“但也有,有可能,倪兄還有其他認識的人,是我不知道的。”

  周挺接來,遞給使尊韓清。

  韓清將其擱在案上掃視了一番,對周挺道:“將家世好,本有恩蔭的名字勾出來。”

  周挺這些日已將冬試各路舉子的家世,名字記得爛熟,他不假思索,提筆便在其中勾出來一些名字。

  這份名單所記,都是與倪青嵐一同丟失了試卷的舉子。

  共有二十余人。

  韓清略數了一番,周挺勾出來的人中,竟有九人。

  “看來,還故意挑了些學問不好的世家子的卷子一塊兒丟,憑此混淆視聽。”韓清冷笑。

  此番冬試不與以往科舉應試相同。

  官家為表再迎二位相公回京推行新政之決心,先行下敕令恢復了一項廢止十四年的新法,削減以蔭補入官的名額,若有蒙恩蔭入仕者,首要需是舉子,再抽簽入各部尋個職事,以測其才乾。

  “使尊,凶手是否有可能是在各部中任事卻不得試官認可之人?”周挺在旁說道。

  有恩蔭的官家子弟到了各部任事,都由其部官階最高者考核,試探,再送至禦史台查驗,抽簽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試官與其人家中或因私交而徇私的可能。

  “勾出來。”韓清輕抬下頜。

  周挺沒落筆,隻道:“使尊,還是這九人。”

  “這些世家子果然是一個也不中用。”韓清端著茶碗,視線在那九人之間來回掃了幾遍,其中沒有一人與何仲平勾出來的名字重合。

  韓清將那名單拿起來,挑起眼簾看向那何仲平:“你再看清楚了這九個人的名字,你確定沒有與你或是倪青嵐相識的?不必熟識,哪怕只是點頭之交,或見過一面?”

  何仲平滿耳充斥著那漆黑甬道裡頭,牢獄之中傳來的慘叫聲,他戰戰兢兢,不敢不細致地將那九人的名字看過一遍,才答:“回韓使尊,我家中貧寒,尚不如倪兄家境優渥,又如何能有機會識得京中權貴?這九人,我實在一個都不認得。”“你知道倪青嵐家境優渥?”

  冷不丁的,何仲平聽見韓清這一句,他抬頭對上韓清那雙眼,立即嚇得魂不附體,“韓使尊!我絕不可能害倪兄啊!”

  “緊張什麽?你與裡頭那些不一樣,咱家這會兒還不想對你用刑,前提是,你得給咱家想,絞盡腦汁地想,你與倪青嵐在雲京交遊的樁樁件件,咱家都要你事無巨細地寫下來。”

  韓清自然不以為此人有什麽手段能那麽迅速地得知光寧府裡頭的消息,並立即買凶去殺倪青嵐的妹妹倪素。

  “是是!”何仲平忙不迭地應。

  周挺看何仲平拾撿宣紙,趴在矮案上就預備落筆,他俯身,低聲對韓清道:“使尊,此人今日入了夤夜司,若出去得早了,只怕性命難保。”

  凶手得知倪青嵐的屍首被其親妹倪素發現,就立即□□,應該是擔心倪素上登聞院敲登聞鼓鬧大此事。

  當今官家並不如年輕時那麽愛管事,否則夤夜司這幾年也不會如此少事,底下人能查清的事,官家不愛管,底下人查不清的事,除非是官家心中的重中之重,否則也難達天聽。

  這衍州舉子何仲平逗留雲京,此前沒有被滅口,應是凶手以為其人並不知多少內情,但若今日何仲平踏出夤夜司的大門,但凡知道夤夜司的刑訊是怎樣一番刨根問底的手段,凶手也不免懷疑自己是否在何仲平這裡露過馬腳,哪怕只為了這份懷疑,凶手也不會再留何仲平性命。

  “嗯。”

  韓清點頭,“事情未查清前,就將此人留在夤夜司。”

  話音落,韓清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他抬起頭,“何仲平,咱家問你,你與倪青嵐認識的人中,可還有沒在這名單上,但與名單上哪家衙內相識的?”

  何仲平聞言忙擱下筆,想了想,隨即還真說出了個名字來:“葉山臨!韓使尊,倪兄其實並不愛與人交遊,這名單上識得的人,也至多是點頭之交,再說那名單外的,就更沒幾個了,但我確實識得的人要多些,這個葉山臨正是雲京人氏,他也參與了此次冬試,並且在榜,成了貢生,只是殿試卻榜上無名……”

  “他與哪位衙內相識?”

  “他家中是做書肆生意的,只是書肆小,存的多是些志怪書籍,少有什麽衙內能光顧的,但我記得他與我提過一位。”

  “誰?”

  “似乎,是一位姓苗的衙內,是……”何仲平努力地回想,總算靈光一閃,“啊,是太尉府的二公子!”

  “他說那位二公子別無他好,慣愛收集舊的志怪書籍!越古舊越好!”

  周挺聞言,幾乎一怔。

  “苗易揚。”

  韓清推開那份試卷遺失的名單,找出來參與冬試的完整名單,他在其中準確地找出了這個名字。

  可他卻不在試卷遺失的名單之列。

  苗太尉的二公子,冬試落榜,後來抽簽到了大理寺尋職事,前不久得大理寺卿認可,加官正八品大理寺司直,而官家念及苗太尉的軍功,又許其一個正六品的朝奉郎。

  細密如織的雨下了大半日,到黃昏時分才收勢。

  雲京不同其他地方,酒樓中的跑堂們眼看快到用飯的時間,便會跑出來滿街的叫賣,倪素在簷廊底下坐著正好聽見了,便出去叫住一人要了些飯菜。

  不多時,跑堂的便帶著一個食盒來了,倪素還在房中收拾書本,聽見喊聲便道:“錢在桌上,請你自取。”

  跑堂是個少年,到後廊上來真瞧見了桌上的錢,便將食盒裡的飯菜擺出,隨即提著食盒收好錢便麻利地跑了。

  倪素收拾好書本出來,將飯菜都挪到了徐鶴雪房中的桌上。

  “和我一起吃嗎?”

  倪素捧著碗,問他。

  徐鶴雪早已沒有血肉之軀,其實一點兒也用不著吃這些,他嘗不出糖糕的甜,自然也嘗不出這些飯菜的味道。

  他本能地想要拒絕。

  可是目光觸及她白皙的頸間,那道齒痕顯眼。

  每看一回,徐鶴雪總要自省。

  他說不出拒絕的話,乖乖地坐到她的面前去,生疏地執起筷,陪她吃飯。

  “我要的都是雲京菜,你應該很熟悉吧?”

  倪素問他。

  “時間太久,我記不清了。”

  “那你嘗一嘗,就能記得了。”

  徐鶴雪到底還是動了筷,與她離開夤夜司那日遞給他的糖糕一樣,他吃不出任何滋味。

  可是被她望著,徐鶴雪還是道:“好吃。”

  倪素正欲說些什麽,卻聽一陣敲門聲響,她立即放下碗筷,起身往前面去。

  她的手還沒觸摸到鋪面的大門,坐在後廊裡的徐鶴雪忽然意識到了些什麽,他的身形立即化作淡霧,又轉瞬凝聚在她的身邊。

  “倪素。”

  徐鶴雪淡色的唇微抿,朝她遞出一方瑩白的錦帕。

  “做什麽?”

  倪素滿臉茫然。

  徐鶴雪聽見外面人在喚“倪姑娘”,那是夤夜司的副尉周挺,他隻好伸手將那塊長方的錦帕輕輕地繞上她的脖頸,遮住那道咬傷。

  “雖為殘魂,亦不敢汙你名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