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招魂》第四十八章 采桑子(五)
  第四十八章 采桑子(五)
  元宵夜瓦子中的事過去才三日, 蔡春絮便親自來南槐街邀請倪素去太尉府中飲宴。

  除卻苗太尉那位身為殿前司都虞侯的長子苗景貞還在宮中當值,太尉府這一家人也還算齊整。

  苗太尉在席上並不怎麽說話,只等宴畢, 他才尋了個由頭請倪素在亭中小坐,他如今剃乾淨了胡須, 人看著比以往更精神了些,“此事阿蔡與我夫人都不知曉,所以席上我並未向倪姑娘你敬酒。”

  他從爐上提來一隻壺, 倒了一碗熱茶遞給倪素。

  “太尉大人不必如此,我當初能提早從夤夜司中出來, 也要多謝二公子與蔡姐姐, 後來又在您府中叨擾多日, 正不知如何報答。”倪素捧來茶碗, 笑著說道。

  “你家對阿蔡家有恩,阿蔡又是嫁到咱們家的,這對咱們來說都是一樣的,”苗太尉坐下去,雙手撐在膝上,“元宵那日, 倪姑娘是去瓦子裡玩兒的?”

  “是, 我來雲京這麽長一段日子,還從沒真正瞧過雲京的繁華, 我聽說瓦子裡熱鬧,便去看看。”

  倪素回答。

  苗太尉點點頭, “咱雲京的繁華熱鬧, 又豈止是瓦子那一處,只是不知倪姑娘你還要在雲京待多久?”

  今夜雖未落雪, 但夜裡仍寒,倪素手掌緊貼瓷碗,“應該,還要長住。”

  倪素說。

  “當日您與蔣禦史趁亂離開時,我也出了瓦子。”倪素故作不知。

  苗太尉眼底含笑。

  倪素知道苗太尉是想起了那日在瓦子裡他曾瞧過一眼的背影,她搖頭,“一個在我來京路上幫助過我的人。”

  “其實,我與他並不相識。”

  “姑娘可知,那雅室裡等著我的是什麽人?”

  “不相識?”苗太尉輕皺了一下眉。

  “倪姑娘說的是?”

  一連三日,苗太尉每每想起那道背影,總覺得十分熟稔。

  “當日我在瓦子中見到您,便想上前與您說兩句話,豈知沒走幾步便被他叫住,是他告訴我您或將有危險,讓我帶您躲起來。”

  “我其實也想問太尉,他難道是與您相熟的人?我伸冤的事在雲京鬧得翻沸,又與您家走得近,難道他此前便識得我?”

  “我還以為,倪姑娘不會想要再待在此地了。”

  余下的話還沒出口,他抬頭對上倪素的目光,訕笑一聲,“倪姑娘見諒,我是個粗人,這些渾話說慣了……”

  “是不想,但我不能因為我的不想,而棄一人不顧。”倪素吹著碗沿的熱霧,抿了一口熱茶。

  苗太尉的神色嚴肅許多,“若那時我真去了,只怕如今我全家都要被送到夤夜司獄中刑訊。”

  倪素忍笑,搖頭。

  “是胡人。”

  她低垂眼簾,地面一團淡白的影子浮動。

  “倪姑娘留在這裡也好,若覺一個人冷清,也可以來太尉府與阿蔡作伴,”苗太尉說著,到底還是忍不住問出聲,“只是我很想問姑娘,當日在瓦子裡,與姑娘為伴的那位公子是誰?”

  倪素這一番反問,倒令苗太尉有點愣住了,他竟也順著她的話頭思索起來,眉心擰成川字,半晌,他煩躁地抹了一把臉:“他媽……”

  “瓦子裡樓上樓下的那麽多人,他又如何知道你與我相識,必是向我而來?”苗太尉面露疑惑。

  “雖不知那公子到底是何人,但他與你都幫了我很大一個忙,我猜,他若不是事先知情,那麽,應該便是一個上過戰場的武將。”

  苗太尉下意識地想摸一把胡須,卻隻摸到自己光禿禿的下巴,“非如此,他又如何能對胡人那般了解?”

  武將。

  倪素聞言卻有些發怔。

  她想起徐子凌的手,她見過那雙手握筆,見過那雙手翻書,也見過他握劍,但她常常會忘記,他原也有鋒利如刀刃般的底色被收斂於那副清臒端方的表象之下。

  正如苗太尉所言,他是那麽了解胡人。

  知道胡人佩刀的習慣,知道胡人行走的姿儀,知道胡人的草場有多遼闊,牛羊有多難得……就好像,他真的去過那裡似的。

  “也許吧。”

  最終,她輕聲回應苗太尉。

  若那胡人還活著,少不得還要咬住苗太尉不放,幸而那年輕公子對那八人都下了死手,以至於八具屍體抬進夤夜司,夤夜司使尊韓清卻什麽也查不下去。

  苗太尉今日借蔡春絮之名請倪素前來,便是想知道當日助他逃過此劫的人究竟是誰,哪知道這番話談下來,他是越發糊塗了。

  夜已深,苗太尉也不好再留倪素,請二兒媳蔡春絮將人送走後,他一個人又在亭中坐了一會兒。

  殿前司都虞侯苗景貞攜帶一身寒氣從宮中回府,一身甲胄還未脫,見父親在亭中獨飲,他走上前才發現苗太尉往嘴裡灌的哪裡是酒,分明是茶。

  “……爹,倪小娘子如何說的?”苗景貞解下佩刀放到桌上,一撩衣擺在苗太尉對面坐下。

  “她說與那人並不相識。”

  苗太尉吐了茶沫子,“要說她說了謊,可她又何必說謊哄騙我?”

  “丹丘意欲增加歲幣,您才上了拒絕給丹丘歲幣,並主戰的奏疏,想不到立刻便有人借小叔之事,引您上鉤,”苗景貞的臉色有些不好,“還是用一個胡人來加罪於您,這是存心侮辱您。”

  “還望爹往後三思而後行,不要聽見小叔的名字便什麽也不顧。”

  “還不是因為信中提及了雍州的事,你也知道你小叔是死在雍州,可我當時身受重傷不在邊關……”

  苗太尉一改平日裡那般爽朗的模樣,顯露出幾分沉鬱,“景貞,你小叔死的時候,才二十來歲,連媳婦兒都沒娶呢,我如今倒是有你們兩個兒子,還有兩個兒媳在,可他的屍骨卻被胡人的金刀砍得什麽都不剩,我如今,也僅能給他立一個衣冠塚。”

  “就因為送來的信上說小叔之死另有內情,您便亂了方寸麽?”
    苗景貞無奈,“爹,當年的軍報還在,那些從雍州回來的官員也都在,便說那蔣禦史,他也是從雍州回來的官員中的一個,誰都知道,當年丹丘將領蒙脫以青崖州徐氏滿門性命相要挾,使罪臣徐鶴雪領三萬靖安軍投敵,而蒙脫出爾反爾,將徐鶴雪的三萬靖安軍屠戮於牧神山,若非小叔以命死守雍州城,只怕等不到援軍,雍州城這個軍事要地,便要落入丹丘胡人之手了。”

  “徐鶴雪”這三字從苗景貞口中說出,苗太尉的臉色立即陰沉下去,他一手攥著茶碗,竟生生將其握成了一把碎瓷片。

  “老子……”

  苗太尉啞聲,“老子當年若早知他是這麽一個沒血性的人,就該讓他滾回雲京,何如由他……貽害大齊?”

  若在雲京,他也許還能做他的少年進士。

  身在廟堂,也比身在沙場要好,
  至少不必在風沙血影裡迷失自己,從天之驕子,到一敗塗地。

  天色濃黑如墨,點綴幾顆疏星。

  倪素入太尉府中時天還未暗,因此她手中此時提著的這盞燈也不是自己點的,她穿過熱鬧的街市,走到無人的靜巷,一直有淡霧輕拽她的衣袖。

  她蹲下`身,從懷中取出火折子,打開燈籠,將裡面的蠟燭吹熄,又重新點燃,一捧火光搖搖晃晃,倪素抬起頭,看見不遠處有個小孩兒在家門口歪著腦袋看她怪異的舉動。

  那個小孩兒忽然朝她露齒一笑,隨即將手中的雪球拋向她。

  然而雪球沒有砸到她便被淡淡的寒霧化成細碎的雪粒子落在她的腳邊,那小孩兒瞪大雙眼,像見了鬼似的,轉身被門檻一絆,栽進了院門裡,發出嘹亮的哭聲。

  倪素忍不住笑起來。

  “徐子凌,你會嚇人了。”

  她說。

  淡霧輕拂她的袖邊,化為一道頎長的身影,他是依附著她的,從頭到尾。

  他不說話,一雙眼睛靜默地看著她。

  倪素提著燈站起身,“我們回家。”

  似乎“回家”這兩個字總能為他找到一絲有溫度的歸屬感,倪素每回這樣說都能在他宛如嚴冬般凋敝的眼底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情緒,他總會在這樣的時候,顯得很順從。

  所以她也很喜歡這樣和他說話。

  其實讓這樣一個久離人世的鬼魅感到開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倪素總是想這麽做。

  兩人並肩走過那間有哭聲的宅院,聽到裡面小孩兒抽抽噎噎的,還在和娘親叫嚷著有女鬼。

  倪素又笑出聲。

  “你還痛不痛?”

  徐鶴雪有些不自在。

  倪素身上的傷還沒將養好,那日在瓦子裡又扯到了後腰的傷處,這幾日又有些難捱,但她搖頭,“已經不是很疼了,我每日都有用藥的,你放心,我自己便是醫工,我都知道的。”

  “嗯。”他應聲。

  “我與苗太尉說的話你聽見了嗎?”倪素問他。

  “聽見了。”

  “你覺得我說的有錯處嗎?”

  “沒有,你答得很好。”

  徐鶴雪話音才落,倏爾想起她與苗太尉說的那句“不願因我的不想,而棄一人於不顧”,他走在她所持的燈影裡,忽然又道:“倪素,我雖不記得從前的許多事,但我想,我曾經,一定從未遇見過你這樣的姑娘。”

  倪素一頓,抬眸望他:“我……是什麽樣的?”

  “敢於存志,不以艱險而生憂懼,不以世俗而畏人言,”徐鶴雪停下步履,迎向她的目光,“你是值得人敬佩的女子。”

  不因他鬼魅之身而對他避之不及,願意暫且留在這個地方以成全他的所求。

  她便是如此令他敬佩的女子。

  倪素幾乎呆住,她手持的燈籠中火光照著他周身彌漫的瑩塵,他整個人在冷暖交織的亮色光影裡美好得如一場幻夢。

  不知怎的,她的臉頰有點燙,躲開他清冷的眉目,囁喏了一聲:“我哪有你說的那麽好……”

  “我沒有在騙你。”

  他說。

  倪素有點難為情,“嗯嗯”兩聲,催促他往前走。

  兩人之間寂靜下來,但倪素卻偷偷打量一眼走在身邊的年輕男人,她伸手在殘枝上拂來一把積雪,站定:“徐子凌。”

  徐鶴雪聞聲回頭,只見她揚手,一捧雪在燈影底下砸在他的衣袖。

  細如鹽粒的雪沾在袖子邊。

  他茫然地抬起眼。

  “你為什麽不打我?”倪素又團了一把積雪。

  她在笑,眉毛微挑一下。

  徐鶴雪伸手在枝上握來一捧雪,試探般,收著力道朝她砸去。

  倪素看著那個落在她腳邊不遠處的小雪團,故意調侃似的:“你是不是要吃蠟燭才有力氣砸到我?”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