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之翻身貧家女》第六十三章 看重
  “駕。”一道高亢的聲音在秋冬的清晨顯得尤為清晰可聞,京都的街道,眾人酣睡時,唯有小販早早頂著冷風擺攤叫賣。

  一匹快馬疾馳而過,來到磅礴大氣富麗堂皇的皇宮門前,掏出令牌,守門的立即開門放行。

  暮色未顯,百官議政的文華殿前已經站著了許多穿著各式朝服的官員,小聲議論著待會早朝時會提到的政事。

  “上朝,宣百官進殿。”尖細的聲音在寒風中響起,百官陸續進入文華殿。

  讓百官所疑惑的是,今日皇上似乎特別高興,眾官面面相覷,均暗松一口氣,看來今日不會挨批了。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太監站在皇帝身邊,高聲唱道。

  左右相持著玉笏站在兩列首位,並沒有開口,不過一會,工部侍郎先上前,稟告殿宇和皇家寺廟修葺之事。緊接著,是禦史彈劾誰誰以妾為妻,嫡庶不分,誰誰縱子行凶,欺善霸惡,誰又以下犯上,藐視皇權。。。

  等小事一稟,禮部尚書持玉笏出列,說西域文萊國的使臣前來朝賀,等等接待事宜。然,誰都知道,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和西域文萊國的一年之約,事關大南朝國體,到底那棉花,如今是如何。

  “臣,有事啟奏。”司農寺寺卿梁漢庭出列。

  “準奏。”皇帝臉色如常,卻是挑高了眉,那嘴角似有若無的笑容讓人耐人尋味。

  左相看了右相一眼,兩人互看不順眼,哼了一聲,分別轉開眼去。

  梁寺卿止不住的歡喜高興,從袖中拿出折子高舉說道:“天佑我大南國,皇上天威浩蕩,我大南國乃盛世大國,人才濟濟,遠非文萊小國能欺。皇上,臣等不負皇上厚望,各棉花試點均成功種植出棉花。”

  此言一出,全朝哇然,均交頭接耳起來,極是興奮,如此一來,和文萊那一場賭局,就是大南國贏了。

  皇帝接過太監呈上的折子,看著那折中內容,眼角皺紋越發的深了,連聲說了三個好字,高興地道:“眾卿辛苦,文萊小國當日敢籍以棉花來羞辱我南國貧瘠無人,如今棉花種出,文萊乃自找其辱。”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官跪下高呼。

  “棉花將使我大南更進一步,棉花能禦寒,能織成布匹,還能做醫藥用棉花,棉籽也能炸成油,文萊此舉實是好,親手將我大南國通向鼎盛。”皇帝興奮地說著。

  “皇上英明。”又是齊聲拍馬。

  “來人,將棉花呈上。”皇帝一聲吩咐,說道:“讓眾卿也看看棉花為何妙用。”“諾。”

  幾個小太監很快就用托盤裝著白色的棉花呈上來,一一流轉,感受到棉花的柔軟和握在手心的暖意,百官是嘖嘖稱奇,交頭接耳的說好。

  “皇上,棉花畝產量均在五百斤左右,臣以為,當即時推廣,讓我南國百姓種植,以此,人人都能穿上棉衣,我邊關將士更無懼寒冬。”眾人看過棉花後,梁寺卿便持玉笏說道:“百姓亦能多一項進息。”

  “哈哈,愛卿所言甚是,但棉花畝產量遠不止五百斤。”皇帝雙手覆在膝蓋上哈哈一笑,看向一旁的大太監:“高寶,將青州的折子念給眾卿聽。”

  “諾。”高寶從袖中取出折子,尖著聲念:“吾皇在上。。。”

  青州鄭知府的折子,辭藻華麗,不忙歌頌皇帝一番,又將田敏顏當日的話寫在折中,更重要的是,除了畝產六百斤,日後棉種改良,有經驗伺候得當,棉花畝產量只會越來越高。

  這馬屁拍的,眾官聽得嘴角直抽,可看到皇帝那笑臉,都作出一副理當如此,就是這樣沒錯的樣子來。

  “眾卿以為如何?”等高寶讀完,皇帝又問。

  “吾皇天威浩蕩,臣等拜服,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右相第一個跪下高聲唱道。

  右相都跪了,其他人還能不跪?當下,又都唰唰地跪下來。

  “皇上,臣當以為該嘉賞有功之臣,以示我皇之恩賜,惠福萬民。”禮部尚書葉德宏又道:“更當讓文萊看看,我大南朝人才濟濟。”

  “臣附議。”梁寺卿出列。

  “臣附議。”

  接二連三,有好些官員出列低頭附議。

  “葉卿家。”

  “臣在。”

  “傳朕旨意,文萊使臣來朝賀,宣賢王回宮,宣各棉花種植試驗點的卿家來京覲見,參加文萊朝賀宮宴。賞。。。” 旨意一條條的頒發下去,很快傳出朝堂,傳向各方。

  退朝後,眾官陸陸續續的走出文華殿,都在說著棉花這個新鮮物,有些精明的,腳步飛快出宮,左相看著,看來又會牽起一股子買地熱朝。

  “柳大人。”梁寺卿叫住前邊的順天府尹柳明。

  柳明轉過身來,見是梁大人,笑著拱手道:“恭喜梁大人,今年政績又記一功。”

  梁寺卿笑得眼角皺紋都折了起來,說道:“柳大人亦然,大人任順天府尹已滿三年,也是回京的時候了。聽說大理寺卿大人榮休。。。日後,還望柳大人多多關照下官才是。”

  “你我同朝為官,皆為天下蒼生,當彼此關照才是。”柳明眼神一閃,撫著胡子,兩人心照不宣地交換了一個眼神,一同往宮外走去。

  “柳大人,前些日子聽我家夫人說柳夫人曾在青州陪老夫人養生,似是認得那田家?”梁寺卿笑著道:“也不知那田家是怎樣的人家,如此能耐,從稻田養魚到種土豆,再到這棉花,真真是讓我等汗顏,也難怪皇上如此欣賞,如此善農人才,實是我大南朝之福啊。”

  柳明眼神閃了閃,笑道:“夫人在清平住了一年,也是巧合,和那田家有些交情,雖是農戶出身,點子確實奇思妙想。”

  “如此人才,真真要好好結識一番才是,焉知國之根本,乃糧食經濟也,促進糧食增產,才能國泰民安。”梁寺卿呵呵的一笑。

  “既然皇上宣召來宮,想來也有機會認識一二。”

  “極是,極是。”

  柳明回到柳府,先是去松庭院給老夫人請安,才向正院走去。

  “老爺回來了。”正院,丫鬟打起簾子,往裡叫了一聲。

  柳氏立即迎了上來,朝著柳明福了福身子:“老爺安。”

  “夫人快起。”柳明立即將她扶起。

  “父親安。”跟在柳氏身後的柳如玉也請了一個安,抬起頭看著父親,眼中盡是儒慕之意。

  “學業可是完成了?”柳明嗯了一聲,沒有對柳氏的和顏悅色,面容有些刻板,眼中深處,卻是帶著疼寵期望。

  柳如玉是柳家唯一的嫡子,他無法不重視。

  “父親,孩兒練過拳,完成課業才來給母親請安的,打算用過早膳後再去讀書。”柳如玉恭敬地道。

  “嗯。”柳明點了點頭,說道:“如今天氣漸凍,練拳鍛煉雖然重要,莫要貪功而著了涼,當以課業為重。待會你隨我去書房,為父考考你功課學得如何。”

  “是,父親。”柳如玉聽出父親的關心,嘴角微揚。

  “老爺你也莫說他,自打他練了這個五禽戲之後,身子好了許多,玉兒有分寸的。”柳氏笑著遞過一條熱手帕供柳明擦手淨面。

  柳明看一眼身形拔高,面色紅潤的柳如玉,也沒說什麽,隻道:“擺早膳吧。”頓了頓又道:“玉兒也一道用。”

  “是,父親。”

  食不言寢不語,在大戶人家裡向來十分重視這規矩,柳家也是一樣,一家三口安靜的用膳,期間不聞半點聲響。

  柳明看了一眼柳氏,突然說道:“夫人可還有和太平鎮那田家來往?”

  柳氏一愣,隨即說道:“自是有的,前些日子田家姑娘才給送來一車的土儀,說是自家莊子的出產,老爺突然問起這個,莫不是田家有不妥?”

  “夫人可知,那田家立了大功,種出文萊說我大南國種不出的棉花來,皇上大喜,重重嘉賞,並宣田家姑娘和其父來京覲見。”

  “父親,您是說顏兒他們要來京都麽?”聽到這消息的柳如玉驚喜地插話。

  柳氏見柳明的眉皺了皺,便沉聲說道:“玉兒,大人說話,怎麽能插話?”這孩子,總是念念不忘田家,一聽是田家的事,平日的規矩都忘了。

  柳如玉自知此舉不合宜,忙的起身說道:“父親,孩兒錯了。”

  “下次不準再犯。”柳明也聽過兒子和田家孩子有書信來往,便淡淡地道。

  “是。”

  柳氏見此松了一口氣,笑著岔開話題道:“我早就看出那田家是有造化的,老爺不知,田家姑娘是個有靈性的,行為舉止真真是比這京裡的小姐都還要出息。還有那田家兩個兒子,嘖嘖,也就去年才啟蒙,老爺可知,前些日子田家丫頭來信報,她家大哥,也就是那大兒子已經考取了童生了。”

  柳明聽著,撫著胡須點點頭道:“如此看來,也是有出色的,聽說還和賢王爺交好?”

  柳氏眼神一閃,小心地覷了丈夫一眼,說道:“是呢,田家姑娘和賢王爺極是相熟,我瞧著賢王爺也極為看重田家。”

  柳明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向來清高自傲的賢王爺,竟然看重一農家女?他沉吟了一瞬,看到兒子雙眼發亮,便道:“那田家孩子若都是有出色的,玉兒來往也好,都是同齡人,學業有所交流才有進步。”頓了一頓又道:“既然夫人也看重田家的家風,多些來往也無妨,按著閨友交好即可。”

  柳氏一愣,隨即道:“是,老爺。”

  正在此時,外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有人慌慌張張的跑過來,在外頭爭執著什麽。

  柳氏見柳明臉上不悅,不由臉色一變,也沉下了臉,喝道:“外面是誰,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她又對身邊的鄭嬤嬤使了個眼色。

  鄭嬤嬤出去後,很快就回轉,看了一眼柳明說道:“是萬姨娘身邊的丫鬟,說是二少爺啼哭不止,許是生病了,求老爺過去看看。”

  柳氏眼中厲色一閃,抿著嘴,看向柳明。

  “生病了就當請太醫,我又不是太醫能看出什麽來?如此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柳明放下筷子,沉著臉對柳氏說道:“夫人,內宅交給你打理,是為夫信任你,官家內闈安寧最為重要,禦史隨時瞪著。若有不守規矩不聽管教的丫頭,直接發賣或打死即是。”

  “老爺,妾記下了。”柳氏立即起身恭敬地道。

  柳明也吃好了,嗯了一聲,對柳如玉說道:“玉兒跟我去書房。”

  柳氏送兩人出去,那萬姨娘的丫鬟正跪在廊下,許是聽到柳明的話,一張俏臉嚇得煞白,伏著身子不敢吭聲。

  柳氏等柳明兩父子出了院子門,才看向那丫鬟,冷笑一聲,對身邊的丫鬟道:“拿本夫人的帖子,去請張太醫來給二少爺診治。”說著扭身回了屋子。

  鄭嬤嬤見她陰沉著臉坐在榻上,親自端了一杯熱茶放進她手裡,小聲勸道:“夫人何必跟她一般見識,生了兒子又怎樣?老爺最是重規矩的,如今還不是沒多高看一眼。”

  柳氏哼了一聲,冷笑道:“三天兩頭的用孩子作把柄想要爭寵,你瞧那孩子被她折騰得孱弱的,將來有她後悔的時候。明裡暗裡總說我要害她母子,我真要害他們,她還能生下這孩子?真真是沒腦筋。”

  “夫人何必理她,老爺是個明事的,隨她自個折騰去便是。”鄭嬤嬤輕言勸道:“也就是個庶子,如今大少爺身子也好起來,今年也十一了,老夫人又疼得緊,那庶子還能翻了天去?”

  提起寶貝兒子的身子,柳氏緊繃的臉皮松了松,總算舒服了些,說道:“虧得當初顏丫頭說的,否則玉兒。。。罷,這些也不說了,我總記得這份恩情便是。瞧著剛才老爺的話,田家是有大造化的,你去多準備些回禮,對了,前回李家送來的那幅硯台,也給送去,賀瑞哥中童生。”

  鄭嬤嬤一驚,那硯台可是名貴得緊的,夫人竟然舍得送出去,看來這田家,日後更不能輕慢了去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