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凡人:從自創體修開始》第178章 後期巔峰,王者之體
   第178章 後期巔峰,王者之體

  師徒矛盾改觀,內患化解。

  沒有了不算內患的內患之憂慮,外患暫時也沒來,接下來就是真正的再一次進入長期苦修。

  一年多後,許二等人完成了階段性歷史使命,包括他們最初還幸存的三人,其余還有兩個,一共五人人,許青陽並沒有讓他們立即轉修,讓他們接著保持。

  日子還長,轉修還不到時機,萬一還用得著。

  修正了下後續功法,許青陽繼續狂奔,進展一日千裡,跨度比中期到後期大的多,但年齒持續成長,他更加“健壯”,“生機蓬勃”,修煉收益與日俱增,沒到上島第四十年,三十九年的時候,一口氣抵達極限。

  用他的劃分,已然從3.6後期,跨入3.9巔峰。

  該階段,卻並未圓滿。

  所謂並未圓滿,是指橫向概念上的等級,相比以前的認知,他更一步的,劃分出了該階段的等級路線,整理自身理論體系。

  從踏入2.0,他其實已經圓滿。

  按照“精英”進化的論點,目前的所修煉的過程,其實是某種程度上,屬於“多余”步驟。

  什麽是多余步驟,可以理解成,突破2.0之後,他理論上,可以直接升級3.0,和1.0不同,1.0是整個奠基階段,需要完整的走一遍,2.0卻不需要了,直接晉級3.0。當然不是一突破就晉級,以現在的體質數據看,2.0晉級的積累過程是,單純的年紀成長到最佳狀態即具備了某種條件,但他卻沒有單純的等待肉身自然成長,而是繼續精英化。

  從2.0到2.3,2.6,2.9,都是在精英化。

  換個容易理解點的說法,就是天賦不斷提高,從種族的角度看,就是成為該2.0種族群裡面,的高等族人。

  用遊戲模板的術語說,就是從小怪,變成精英怪,故稱精英化。

  2.3是精英怪,到了2.6,就是大精英,2.9之所以並未圓滿,是許青陽並未檢測到突破這種等級觀概念,他依舊是大精英階段。

  按照整個認知出發,很顯然的,從普通怪突破,和精英怪突破3.0,成就是不一樣的。

  彼時他整個人沸騰如火,動力十足,有種一口氣踏破前路之瓶頸,直接進入下一階段的衝動。

  然衝動,永遠只能是衝動。

  許青陽不得不把這種衝動,先壓製下去,仔細思考後路。

  對於後面的道路,許青陽不是現在才開始作思考,很多年前,剛突破他就開始考慮,後面再進一步,是個什麽情況,目前的局面,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是繼續橫向晉級。

  按照他的設定,也就是晉級成為凡人2.0中的,“王者之體”

  所謂王者,各個方面意義上,都將達到種族天賦上限,他將具備2.0最高的壽命,最強的恢復能力,最強的天賦能力,最強的實力,戰鬥力等等,而放棄橫向晉級,則是直接完成縱向晉級,也就是直接成為凡人3.0。

  從前兩次突破來看,3.0似乎就是再次躍遷。

  不過考慮問題,視角要更曠闊一些,不能單線思維。
    什麽是單線思維,就跟套娃一樣,一層又一層,沒完沒了的往上升,這可能麽?,縱觀整個世界的生命,並非如此,也絕不可能,故而需要他放大宏觀視野,做一定,乃至全面參考,這是智能不具備的主觀性,一直以來,這條路的總設計師,都是他的世界觀。

  言歸正傳,比如修仙者,他們是一層層,單純的往上爬麽?
  不是的,他們的步驟梯次遞進,是在一個已知,且注定的目標上,通過前一個步驟,實現下一個步驟,最終實現這個目的。

  簡單點說,他們不是單純的套娃。

  放到許青陽身上,也是如此,他不認為自己能套娃,無限往上升級。

  成長到了當前這個地步,他需要考慮更宏大的視角,他最終要成為一個什麽生命體,然後根據這個生命體,設計出一個恰如修仙者的各個累進階段,通過完成這些前置階段,最終實現終極目的,成為那個可能只是概念的生命體。

  這種本事,按理來說,應該從上至下。

  也就是先知道這個生命體是什麽樣,然後才能更具對方的情況,拆分出一個個步驟。

  就像修仙者的功法,先要知道結果,然後更具這個結果,弄出練氣,築基,金丹,元嬰等等功法,一步步奠定下一步的前置基礎,讓凡人可以有目標性的,去完成一層又一層的具體功法修煉,最後抵達目的,完成一個整體階段性閉環。

  如果不是從上至下的架構,那麽從下往上,看不到結果。

  看不到結果,就容易走茬了道。

  如果單純的走茬道路,那還不錯,因為至少有路可以走,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前路斷絕,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被堵在原地。

  以前有提過,許青陽對“路道”的理論描述。

  那個理論,其實有局限性,如果您進入一條路,那麽在此期間,肯定是按照那條路的路道前進,不會偏移,故而隻管一路狂奔,但這條路,它是有階段性的,也就是有長度,當你走完這條路路段,你前面看到的,或許是黑霧,黑霧中,有無數條岔路,或者根本就是懸崖,亦或者是一面石壁,向前走要麽死,要麽被撞回來。

  最據案例說明的,就是體修轉練體士路線。

  這個案例,不是憑空來的,是許青陽更具這一理論研究結論,具體實驗證明出來的。

  他是先有了路徑認知的理論體系確立,然後才有道路轉化的具體實驗,其結果證明,當體修來到道路階段性盡頭,會遇到很多岔路,也就具備了偏移道路的可能。

  1.0是巔峰階段出現,2.0綜前面的精英論述,該是成年狀態。

  這兩個階段,都是道路盡頭,理論上就具備了更換賽道的基礎,可以在這個地方有選擇性的改道。

  他們改道,是許青陽大膽實驗。

  許青陽不敢貿然行突破之舉,就是擔心走岔了路。

  相比走岔了路,他更害怕的是,前面沒有路,只是一片懸崖,他一個勁興奮的跳過去,一腳踩空。

  結果自不用說,死的梆梆硬。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