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秦時:出身名家,龍族言靈》第126章 有一種不管他人死活的美感
  第126章 有一種不管他人死活的美感
  “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韓趙魏楚燕齊合以攻秦。

  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秦與六國結交,協助各國防守。”

  言簡意賅,很書面化、標準化。

  秦國確實像一根攪屎棍,縱觀歷史,誰求秦國出兵,秦國都沒有拒絕過。

  鬼谷子聽完不自覺頷首,很死板的理解,但是也沒錯。

  隨後鬼谷子看向公孫策,“公孫太尉請了。”

  鬼谷子的縱橫學說,關鍵點只有兩點,博弈論與口才。

  以口才引導對方權衡利弊,進而導致對方的思想走入我方設定好的方向。

  韓非之前搞的一手三姬分金,就是鬼谷子縱橫學說的一種體現。

  合縱與連橫,都是這種思想的造物。

  而鬼谷子先生此時只能選擇任由馬車碾壓過五個孩童,或者轉道壓死另一邊的一個孩童。

  已知這條官道車馬往來頻繁,而且這五個孩子也清楚這一點,他們就是為了刺激所以走上官道。

  而左右兩邊更遠處有兩個被束縛住原地的村民。

  鬼谷子微微頷首,“公孫太尉請了。”

  請問鬼谷子先生,是選擇壓死五個孩童,還是壓死一個孩童?”

  於是鬼谷子先生想要轉道,然後伱就發現一旁是一個孩童正在孤零零的玩耍。

  而蓋聶卻是猶豫了,所以兩個村民都死於虎口,雖然蓋聶後續殺死了兩隻玄虎,卻也無濟於事。

  但是衛莊和蓋聶卻沒有第一時間製服兩隻玄虎的能力,因此鬼谷子覺得他應該繼續發問。

  鬼谷子認為公孫策這不是答案的答案就是最優解,有能力瞬間製服兩隻玄虎,何必選擇。

  公孫策侃侃而談,鬼谷子微微頷首,言簡意賅,鞭辟入裡。

  衛莊的選擇是救下一個人,殺死兩隻玄虎。

  公孫策說出了戰國版電車難題,“假設鬼谷子先生駕著馬車前行在官道上,此時前方突然出現五個正在玩耍的孩童。

  裝有猛虎的籠子會同時打開,餓極了的猛虎會迅速撲向村民,將他們獵殺。

  公孫策點燃黃金瞳看向鬼谷子,鬼谷子感受著公孫策身上的龍威,不由得一笑,“哈哈哈哈,最佳選項!”

  你很快就意識到,那個孤獨的孩童正是因為不想走上官道,所以被孤立。

  不過公孫策卻是搶先開口,“既然鬼谷子已經詢問過我,禮尚往來,不如我也出一個難題,請鬼谷子先生為我解惑。”

  公孫策結束論述,鬼谷子忽然問了一個問題,“公孫太尉,若是此時在你的左右手邊各自有一個鐵籠,鐵籠之中裝有一隻餓極了的猛虎。

  這是鬼谷子為蓋聶與衛莊設定的終極考題——抉擇。

  這讓鬼谷子覺得公孫策似乎比蓋聶與衛莊更適合成為鬼谷子。

  對於現代人來說,這個問題的難點在於兩邊都是生命,都無法舍棄。

  而以你的速度只能選擇去救一位村民,你會選擇怎麽做?”

  雖然不管做什麽選擇都有道理,但是有理不代表就可以。

  而對於鬼谷子來說,壓死誰都無所謂,他思考的是最優解。

  鬼谷子心思電轉,他意識到這道題真的很經典,諸子百家每一家都有對應選項與理由。

  儒家,選擇壓死一人,因為仁與義,一人對眾人,自然是眾人;選擇壓死五人,因為禮與信,約定俗成為禮,遵守禮儀為信。

  墨家的兼愛思想,會將五人的存在與一人的存在等同,所以大概率會直接壓過去,壓死五人。

  對於法家來說,不得接近車馬往來頻繁的官道就是法,因此五人違反了法,自然要受到懲罰,因此法家會直接壓過去。

  陰陽家講就的是對立統一和諧的哲學觀,因此兩個選項都會有人選擇。

  兵家因地製宜、因勢象形,兩個選擇都會有人選,但是大概率會直接壓過去……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罷了,這種題目向來沒有標準答案,也不會有最佳答案。

  公孫策見鬼谷子陷入沉思,於是他看向一旁的宋玉,“不知道宋玉先生會怎麽選?”

  宋玉很快給出了答案,“不轉向,徑直撞向那五人。”

  “哦?”面對宋玉的果斷,公孫策有些意外,“宋玉先生的理由是什麽?”

  宋玉的聲音淡雅,“大概是因為那五個孩子,現在就敢無視約定俗成之理,將來就敢於殺人擄掠。”

  宋玉的羊吃人理論,讓公孫策有些沉默。

  看到這隻羊了嗎?它現在敢吃草,將來就敢吃人!燉了它!
  不過,放在人身上,還真不好說。

  人的欲望如同高山滾雪,越滾越大,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小時候無所顧忌,長大大概率也是無所顧忌,能做出什麽事情都不奇怪。

  鬼谷子此時結束了思考,“都可以,反而都不行,難有結果。公孫太尉大才,老夫自愧不如。

  所以還請公孫太尉做個見證,為聶兒與小莊帶句話,這個問題就是真正的最後一問。
    誰先給出答案,誰就是下一代鬼谷子。”

  鬼谷子說完,將代表鬼谷子的信物扳指與縱橫劍譜交給了公孫策,隨後鬼谷子瀟灑離去。

  他需要更多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也許這個問題會困擾他很久,因為這個問題從來沒有最佳答案。

  不過公孫策覺得鬼谷子是真的愛玩文字遊戲,他說的是誰最先給出答案,誰就是鬼谷子。

  換句話說,給出答案就好,沒必要給出最佳答案。

  宋玉見證了這一場問答之後,也有些好奇,“不知公孫太尉的選擇是什麽?”

  走遠的鬼谷子默默後退幾步,等待公孫策的回答。

  公孫策笑了笑,給出了一個活閻王式的回答,“先撞死五個小兔崽子,再繞路撞死另一個小兔崽子。”

  宋玉和鬼谷子同時陷入沉默,很有毛病的回答,也不能算是答案。

  但是有一種不管他人死活的美感。

  公孫策沒有理會有些呆滯的宋玉,走上了馬車,“大司命,我們走!”

  “是!”

  馬車開動,公孫策返回秦國,返程路上,公孫策開始觀看鬼谷縱橫劍術的劍譜。

  確實精妙,比起初創階段的八佾之舞強了太多。

  馬車在官道上緩緩行駛,大司命拖著馬車,卻腳步輕盈,聽不到絲毫的腳步聲。

  車廂內,公孫策拉開馬車側簾,陽光進入車廂。

  他的目光如炬,一頁一頁地翻閱著劍譜,每一個字、每一幅圖都仿佛蘊含著鬼谷子一脈縱橫劍法的奧妙。

  隨著他閱讀的深入,公孫策的右手食指不自覺地開始在空中比劃。

  他的食指如同一柄利刃,在空中翻飛、盤旋,劃過虛空,空氣仿佛泛起漣漪。

  那指尖的軌跡,竟漸漸呈現出橫劍劍招的影子,仿佛有一把無形的劍在他手中舞動。

  就在這時,公孫策腰間懸掛的配劍——天問劍,突然開始顫抖起來。

  天問劍在陽光之下,反射出淡淡的光芒。

  它似乎感受到了主人心中的激蕩,渴望出鞘,與主人一同施展那精妙的劍術。

  然而,公孫策卻輕輕按住了顫抖的天問劍。

  他明白,此刻他還坐在馬車之中,周圍空間狹小,不適合揮舞長劍。

  於是,公孫策繼續用食指在空中比劃著劍招。

  馬車繼續前行,逐漸入夜,公孫策不知不覺間沉浸於橫劍劍招之中,絲毫沒有發覺時間已經來到夜間。

  公孫策的記憶力過人,已經將劍譜牢記腦海之中,自然不需要根據劍譜一招一招比劃。

  公孫策的心卻如同被點燃的火焰,越燒越旺。

  哪個少年沒中二過,沒有渴望過獲得絕世神功。

  雖然言靈足夠強,但是公孫策也想試一試以純粹劍術殺人。

  公孫策停下比劃,他此時才注意到天已經黑了,於是公孫策對著大司命下達命令,“將車拉到一旁,然後停車!”

  大司命停下拉車的腳步,他的智慧保留的有限,命令必須準確一些,否則他很容易亂來。

  言靈·風王之瞳

  公孫策走下馬車,揮手之間,一股清風掃過草叢,為公孫策帶回不少樹枝。

  隨後公孫策點燃樹枝,囑咐大司命去打獵,“去抓三隻兔子和一頭鹿。”

  大司命點了點頭,他的四肢著地,在地面上嗅了嗅,隨後他的身形一閃,消失在原地。

  大司命離開後,公孫策緩緩拔出天問劍。

  火光下,天問劍劍刃閃爍之間,公孫策施展出橫貫四方,

  這一招四式的劍術,乃是鬼谷子獨創的絕技。

  每一式都蘊含著深厚的武學造詣和無窮的變化之道。

  此刻,公孫策身形一動,天問劍便化作一道銀白色的光芒,瞬間劃破虛空,向著四方橫掃而去。

  第一式,公孫策手上的天問劍飄忽不定,如同風中柳絮,難以捉摸。

  天問劍在他手中化作一道清風,變化多端。

  或直刺,或橫掃,或挑劈,或點戳,每一次劍招的變換,都伴隨著一陣猛烈的劍氣。

  第二式,天問劍化作一道閃電,在虛空中劃出一道道耀眼的軌跡。這一式劍招迅猛無比,雷霆之威,勢不可擋。

  公孫策揮劍之際,都伴隨著一聲嗡鳴,劍尖所指之處,仿佛有萬千雷霆轟然落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