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第19章 楊家小課堂
  第19章 楊家小課堂

  其實按理說他是不能進西廂房的,因為西廂房不是楊雲煙自己的房間,還有楊雲雪和王大丫住在裡面。

  男女大防,姐夫跑進小姨子的房間去,這要是傳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說三道四。

  楊正山自然不會在意這些,但他也不能無視楊雲雪的名聲受損。

  “別再房間裡待太久,等下幫你大哥一起掃雪。”

  一個女婿半個兒,這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既然來了就不能讓他閑著。

  看媳婦可以,但這活也要乾。

  哼哼,這就是當老丈人的好處。

  “知道了爹!”薑賀頭也不回的應道。

  這家夥大概是想急了媳婦,不管不顧的就往房間內衝,好在楊雲雪她們早就知道他來了,還不等他進門,就先打開門了。

  “姐夫,大姐在裡面,你們先說話。”

  楊雲雪眉眼彎彎的說道,同時她也帶著王大丫出來了,給小兩口騰出了說話的空間。

  薑賀和楊雲煙小兩口在房間內說話,楊雲雪和王大丫則去了大房的東廂房。

  暖呼呼的火炕上,兩個小家夥躺在厚實的棉被上,咿咿呀呀的說著嬰語。

  王氏和李氏已經在廚房中忙碌起來,為十幾口子人準備夥食也不是一件輕快的活計,妯娌兩人每天為這個家的吃穿操了不少心。

  不過兩人心中沒有半點埋怨,甚至還樂在其中。

  吃飽穿暖,頓頓有肉,這樣的日子她們以前只能幻想一下,如今實現了,她們心中都美滋滋的。

  兩人張羅了一桌飯菜,薑賀留下吃了午飯,下午同楊正山去了薑家村。

  縣衙留下的兩個書吏就是專門處理薑家村田地的,他們也聽說過楊正山,所以對楊正山的態度很溫和,絲毫沒有半點倨傲的意思。

  得知楊正山要買一百畝地,兩人對楊正山的態度更是熱情了幾分。

  大冷天的,誰不想回家抱媳婦。

  他們早就想回縣城了,可薑家村的田地賣不掉,他們也不能回去。

  楊正山買一百畝地,相當於幫他們完成了一半的任務,他們自然要熱情幾分。

  買地的過程很順利,楊正山將靠近楊家村的一大片田地都拿下了,四十畝水田,六十畝旱田,總計四百四十兩。

  當天就拿到了地契,等楊正山回到楊家村的時,他已經是楊家村最大的地主了。

  得知楊正山買了一百畝地,楊家眾人自然免不了一陣歡喜。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田地就是根本,有田就意味著有糧,而有糧就代表著他們能活下去。

  雖然如今的楊家已經開始發跡了,但楊明誠他們的思想還是沒有轉變過來,依然把自己當成普通的農戶。

  對此,楊正山表示楊家小課堂該開課了。

  別管大的小的,全部給我過來上課。

  上午習練武藝,下午上課學習。

  楊正山親自講課,從楊明誠、王氏,到林展、王大丫,甚至連楊承業這個小娃娃都被楊正山抓過來上課。

  當然,楊正山講的不是四書五經,儒家經義,這些他也不會,讓他講他也講不出來。

  他講的是算學。
    作為一名工程造價專業的大學生,教一些簡單的算學還是很輕松的。

  除了算學,楊正山也會教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記帳、經濟、管理等等比較實用的東西。

  不過為了不顯得自己特立獨行,有些東西他都是挑著講的,有些話他說的也比較隱晦。

  沒有完整的課程,他想到哪就講到哪。

  有時候還會帶楊明誠他們去縣城觀察研究,從酒肆到茶館、布莊、糧鋪,甚至連路邊小攤,大戶人家,縣衙等他都沒有放過。

  觀察別人的衣食住行,研究各家店鋪的生意往來。

  楊正山還特意從陸昭琦手中借來了縣衙的一些不重要的卷宗,供楊明誠他們閱讀研究。

  這個過程不只是楊明誠他們學習的過程,也是楊正山學習的過程。

  而楊明誠等人的學習進度也是不同的,如楊明誠三兄弟,他們本來就識字,可以直接傳授一些簡單的知識,而像王氏、李氏妯娌兩人,她們只能從認字開始。

  隨楊正山去縣城觀察研究,主要是楊明誠三兄弟和林展。

  一開始,楊正山親自帶著他們觀察研究,但幾次之後,楊正山就任由他們自己單獨去了。

  一個月下來,四人都有了很大的長進。

  這天,從縣城回楊家村的路上,楊正山坐在牛車上,看著旁邊的兄弟三人和林展。

  “來,說說你們今天的感悟!”

  “老大伱先來!”

  坐在前面趕車的楊明誠連忙說道:“爹,我發現做生意的話當數布莊最好!”

  “為什麽?”楊正山問道。

  “之前我有觀察其他的店鋪,如酒樓,縣城有兩家酒樓,但平日裡的客人都不多,或許是因為天冷的緣故,總之客人少的可憐。”

  “糧鋪的客人不少,但糧價比較平穩,利潤比較低。”

  “藥鋪醫館的利潤很高,而且這段時間患者格外的多,但是藥鋪醫館的生意跟坐館大夫的醫術有很大的關系,不適合我們經營。”

  “最後就是布莊,天氣越冷,布莊的生意反而越好,百姓們都需要棉衣,都需要從布莊購買棉布和棉花。”

  楊明誠徐徐說著自己的觀察和總結,時不時還回頭看看楊正山的神色。

  楊正山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你的觀察沒有錯,但是你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安寧縣不產棉花,布莊的布匹和棉花都是從外地運來的,這其中涉及的生意往來,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做的。”

  想在安寧縣做生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別看安寧縣窮苦,可那些店鋪都是有背景的。

  特別是像布莊這樣的產業,都不是安寧縣本地人開的。

  “對於我們家來說布莊並不是合適的選擇,相反利潤比較低,但勝在穩定的糧鋪卻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那些糧鋪背後都有大地主,大家族支撐,單憑我們家,也很難開辦一家糧鋪!”

  楊正山說道。

  這些他都有考慮過,不然他也不會去買地。

  作為一個現代人,他又怎麽會不知道做生意來錢最快,可是沒有底蘊,沒有背景,想要做生意就是無稽之談。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