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第91章 這丫的好帥!
  第91章 這丫的好帥!
  “結帳!”

  “好嘞!”

  掌櫃見楊正山選的這些書,胡子都差點笑歪了。

  無論是功法還是兵法,在他這裡都是一些存貨。

  像這樣的存貨,一年都不一定能賣出去一本。

  沒想到今天碰到個腦子進水的,居然一次性買了六本。

  “客人慢走!”

  離開書鋪,楊正山又去寶藥閣買了一株百年人參。

  足足七百兩銀子,差點沒把楊正山心疼死。

  隨後楊正山又買了一些上好的茶葉、皮毛和布匹。

  “瑪德,以後要多攢點家底,不然送年禮都沒錢!”

  楊正山心裡暗暗吐槽著。

  這一天,他花了一千多兩銀子,若不是盧二爺的那兩千兩謝銀,他是真送不起禮。

  他也不管楊明誠準備的怎麽樣了,再小院中又住了一夜,便會返回迎河堡了。

  現在距離過年還有半個月,也就是說他要在半個月內寫一本兵法。

  時間緊迫,楊正山急匆匆的跑回迎河堡就一頭扎進書房中。

  一開始他是想寫一本練兵實紀的,可是琢磨了很久,才發現這練兵實紀並不好寫,許多東西都要仔細斟酌之後,才能寫出來。

  隊列、戰陣,這些訓練看起來簡單,但寫起來卻很難,每項訓練的目的和原因,都要有說明才行。

  若是有時間的話,楊正山可以慢慢琢磨,早晚都可以寫出來。

  可他現在急著給周蘭送年禮,這時間肯定是不夠。

  沒辦法,楊正山只能先抄《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是指三十六個兵法策略,共分六套:第一套為“勝戰計”,第二套為“敵戰計”,第三套為“攻戰計”,第四套為“混戰計”,第五套為“並戰計”,第六套為“敗戰計”。

  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時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時所用之計。每套又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

  有些東西不去想的話,覺得自己記不全,可天天琢磨起來,又會發現自己能全部記起來。

  楊正山絞盡腦汁想了五天,終於把三十六計全部記起來了。

  然後他一邊按照自己的記憶編寫下來,一邊又對不合適的地方進行了修改。

  之所以是編寫,而不是默寫,是因為楊正山無法一字一句的全部默寫下來,只能按照自己想法和語言重新編寫。

  至於不合適的地方,比如圍魏救趙,這裡的歷史上都沒有魏國和趙國,又哪裡來的圍魏救趙?

  楊正山想了想,將圍魏救趙改成了圍城打援。

  兩者有一定的相同之處,就算是有差別,反正都是他編寫的,他說是就是,這個世界肯定沒有人來反駁他。

  三十六計總共也沒有多少字,楊正山只花費了兩天就完成了初稿,之後又花費了三天仔細斟酌,仔細修改,最終成冊。

  臘月二十五。

  楊正山帶著自己編寫的《三十六計》,以及兩大車禮物去了建寧衛。

  年底了,周蘭依然很忙。

  忙著練兵,忙著處理軍務,同時也忙著送年禮。

  不過周蘭送年禮不需要自己親自出馬,只需要安排仆從跑腿即可。

  楊正山來到建寧衛之後,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去見周蘭,而是先去了趙遠那裡。

  趙遠在建寧衛有個大院子,他可以暫時住在趙遠這裡。

  安頓下來之後,楊正山就開啟了拜訪之旅。

  建寧衛有一個指揮使,兩個指揮同知,三個指揮僉事,以及兩個鎮撫。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守備官廳和巡按監察院。

  凡是有名有姓的官員,楊正山都送上了一份年禮。

  都不是什麽貴重的東西,一斤茶葉,兩張看起來不錯的皮毛,另外還有幾匹從羅家布莊買來的綢緞。

  根據官職的高低,送上的年禮有增有減。

  楊正山也不是想去討好這些官員,他只是想表表心意,讓對方知道自己沒有忽略對方。

  至於對方對年禮是不是滿意,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滿意,楊正山也沒辦法,他就這家底,總不能讓真的讓他傾家蕩產吧。

  關鍵是就算是他傾家蕩產,人家也不一定能看得上。

  其實很多官員也不在乎他的年禮,甚至都沒有出面見他,只是讓下人把他打發了。

  態度好點的,就給楊正山準備一份還禮帶走,態度差點的,就只有一句我家大人知道了。

  人情冷暖在這個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

  兩天的時間,楊正山將建寧衛的所有官員全部走了一遍,其中也見到了不少官員。

  比如建寧衛指揮使鍾灤,寧州城守備沐秋。

  這兩位大概是知道楊正山是周蘭的人,所以對楊正山的態度還算好,不但親自接見了他,還給他送上了一份還禮。

  等其他人都打理的差不多了,楊正山這才前往參將幕府拜見周蘭。

  幕府內,楊正山跟著一個隨從走進正堂。

  不過在他跨入門口的時候,他微微頓了一下。

  因為正堂中不只有周蘭一人,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
    此人身穿一襲寬大的儒衫,面容俊逸,自帶一股溫爾儒雅的氣質。

  他坐在周蘭下首,面帶如沐春風般的笑容。

  見到他,楊正山突然有種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的感覺。

  這丫的好帥!
  沒錯,就是帥!

  楊正山認為自己也是帥大叔,特別是胡須變得濃密之後,整理的一絲不亂,頗有幾分‘為人潔白兮,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的意思。

  而眼前這位卻與他不同,面如玉,眉如劍,瞳如墨,清瘦身,豐神俊朗。

  羨慕嫉妒!

  有之。

  驚豔好奇。

  也有。

  不過更多的卻是警惕。

  沒錯,就是警惕。

  只是一眼,楊正山就知道這是一位高手。

  雖然對方只是安靜的坐在那裡,但卻給他一種極其危險的感覺。

  明明是一副溫爾儒雅的樣子,可他覺得這人更像是一把未出鞘的劍。

  鋒芒內斂,殺機隱匿。

  不過周蘭在這裡,楊正山雖然感到此人危險,但只是頓了一頓,便踏步進入正堂。

  “下官拜見周將軍!”

  他抱拳行禮。

  “無需多禮,楊大人,這位是家兄,特意從京都來看我的。”周蘭似乎有些情緒不高,眼中還帶著幾分不滿。

  當然,這不滿肯定不是對楊正山的,楊正山又沒有招他惹他。

  家兄?

  楊正山心神微動,頓時明白了這位的身份。

  周蘭是寧國公府的嫡女,那他的兄長也就是寧國公府的那幾位爺之一。

  他也打聽過寧國公府的情況,畢竟周蘭是他的大腿,有些事情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當今寧國公也就是周蘭的父親周茂,充任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掌京營,加封太子太師。

  周茂有四個兒子,其中嫡長子早年在西北戰死,次子、三子皆為庶子,都在軍中任職,剩下一位便是寧國公府世子周緒。

  眼前這位應該就是周緒了!
  “下官迎河堡防守官楊正山拜見世子!”楊正山再次朝著周緒抱拳行禮。

  大榮的爵位都是虛封,也就是沒有封地只有賜田。

  “免禮吧!”周緒態度十分溫和的看著楊正山,抬手示意了一下。

  周蘭也不管他的態度如何,只是對楊正山問道:“你來可是有什麽事?”

  “臨近年關,下官給將軍備了一份薄禮!”楊正山直截了當的說道。

  “送禮!”周蘭眨眨眼,怪異的看著他,“有什麽好東西嗎?”

  送年禮這種事在官場上是最常見的事情,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當然,也有人會借此大肆斂財,或者賄賂上官。

  周蘭不是一個貪婪的人,她也不會在乎什麽禮物。

  這段時間她收到了不少節禮,也送出了不少,都是人情往來而已。

  不過他對楊正山的薄禮很好奇,因為她對楊正山的家境很清楚,你就她是去過楊家村的。

  以楊家的家底能送給她什麽好東西?

  “呃,沒有什麽好東西,這只是下官的一份心意!”

  楊正山能說啥,雖然禮物中有他精心準備的兵法,但他也不能自賣自誇,說自己的抄的兵法如何如何厲害吧。

  說著,楊正山將禮單遞給了周蘭。

  周蘭目光掃過,其他的東西她一眼掠過,哪怕是百年人參,她也沒有多在意一下。

  不過她還是看到了禮單上的《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

  “這是什麽東西?”

  楊正山對門外的楊明浩招招手,楊明浩立即屁顛屁顛的捧著一個木匣走了進來。

  將木匣交給周蘭,周六好奇的打開木匣,從裡面拿出一本薄薄的小冊子。

  她翻看這冊子,一開始只是好奇,緊接著變成了愕然,最終滿臉的震驚。

  作為一個出身於寧國公府的將領,周蘭從小就看兵書,她看過的兵書不知幾凡,但她可以確定自己從未看過這本《三十六計》。

  而對於書中的計策,她更是感到震驚萬分。

  《三十六計》是依據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勞逸、順逆、高下、死生等對立關系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

  每一種計策都體現了高超的智慧和戰術技巧。根據實際情況、敵我情況、形勢變化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而制定的,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這是哪來的?”

  不過一刻鍾,周蘭就將整本冊子看了一遍,其實她只是大體瀏覽了一遍,並沒有細細思量,可就算是如此,她依然能看出這本兵書的不凡之處。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