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第74章 傳言滿天飛
  第74章 傳言滿天飛

  “你先出去!”

  楊正山先將楊明志趕出書房。

  “大人!”

  等楊明志離開,羅裳急切的看向楊正山。

  楊正山面帶淡淡的笑容,說道:“羅掌櫃,我們坐下聊!”

  “哦哦~~”羅裳有些手足無措的坐在書桌前。

  楊正山為他斟了一杯茶,問道:“羅掌櫃在關城內沒有幾個信得過的朋友?”

  “有!”羅裳不明白楊正山想做什麽,不過他還是老實的說道:“只是他們幫不上忙!”

  他在關城經營了十幾年,雖然算不是什麽家族勢力,但也有一些朋友。

  比起那些他巴結的官員來,他這些平民朋友更值得相信。

  只是這事一般人根本幫不上忙。

  楊正山端起茶水,輕抿一口,“這件事我幫不上你,你也知道我剛來關城不久,在關城幾乎沒有根基可言!”

  “這,大人~”羅裳忍不住又想哀求。

  楊正山抬手止住了他,說道:“聽我把話說完。”

  “我不能出手幫伱,不過我可以幫你出個主意。”

  “此次重山鎮出征,張玉德貪墨了很多糧草!”

  若是其他的,楊正山可能不清楚。

  可是張玉德貪墨糧草的事情,他還是了解一些的,因為他是運糧官,在回關城運糧的時候,他可沒少接觸都司衙門、戶部和張玉德的手下。

  他不知道這其中牽扯了多少人,但他知道他每次領取糧草都會少三成。

  這事周蘭知道,張守望估計也知道,但他們都沒有說什麽,所以楊正山也沒有多管,反正人家給多少,他就運走多少,剩下的事情也不是他一個小小的運糧官能管的。

  或許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只是沒人敢提出來罷了。

  “這跟小人有什麽關系?”羅裳不解的問道。

  “我軍戰敗,朝堂必然追責,張玉德作為鎮守太監,必然不想引起朝堂的注意!”

  “若是張玉德貪墨的事情傳遍整個關城,你覺得朝堂會不會處理張玉德!”

  楊正山徐徐的說道。

  這個時候張玉德自然要老老實實的做人。

  “大人的意思是?”羅裳似乎回過味來了。

  楊正山繼續提醒道:“張玉德若是倒了,那張家又算什麽東西?”

  “就算張玉德倒不了,給他添點麻煩,讓他無暇其他,張家短時間內估計也顧不上你們了,說不定你還能趁機救出你兒子來!”

  羅裳聞言,雙眸頓時亮了。

  如果能救出大兒子來,他自然願意嘗試一下。

  “大人的意思是散布謠言?”

  “不,那不是謠言,那是事實!”楊正山笑道。

  羅裳也不傻,他能在關城經營這麽多年,說明他有自己的立身之本。

  楊正山見他明白了,神色一肅,說道:“出了這個門,我沒有幫你做任何事,也沒有對你說過多余的話,你可明白?”

  羅裳一怔,隨即站起身來,躬身一禮,說道:“小人明白,大人的恩德,小人會銘記於心!”

  此時他已經冷靜下來了,也明白楊正山的難處和顧忌。

  楊正山能幫他出主意,足以讓他感恩戴德,只要他還有點良心,就不該將楊正山牽扯到其中。

  他為了自救,為了救自己的兒子,可以以身犯險,可是楊正山不能冒險幫他。

  “慢走不送!”楊正山端茶送客。

  羅裳深吸一口氣,神色再次變得絕望起來。

  他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離開了書房,楊正山嘴角微微翹起。
    還好,這是個聰明人。

  ……

  羅家的事情後續如何,楊正山並沒有太過關注,反正他已經拒絕了羅裳,羅裳無論做什麽,都與他沒有任何關系。

  當然,就算是他不關注,關城內的很多消息也傳到了他的耳中。

  在羅裳離開臨關堡的第三天,關城內就有一些傳言傳開了。

  有人說此戰之所以會戰敗是因為大軍糧草不濟。

  大軍之所以糧草不濟是因為有人貪墨了軍糧。

  傳言越傳越多,各個版本叢出不窮,有的指向張玉德,有的指向張守望,還有的指向了巡撫孫新成。

  各種傳言滿天飛,不過有的是謠言,有的卻是事實。

  羅裳只是一個小人物,他不可能製造這麽多傳言,其實也不需要他製造這麽多傳言。

  他只需要開個頭就夠了,剩下的自然會有無數自來水將各種傳言炒出來。

  或許這其中也有人在搞事情。

  不過那些已經跟羅裳沒有關系了。

  各種傳言之下,張家果然老實了,大概是張玉德警告過張家這段時間要低調,也可能是張家自己感受到了壓力和危機。

  反正他們現在無暇關注羅裳這個小人物了。

  只是羅裳的兒子依然被關在大牢中。

  時間悄悄的來到了七月底,天氣依然炎熱,臨關堡山坡下的小河徹底乾枯了。

  不過楊正山要的深井挖出來了。

  井水還算充裕,臨關堡不但能喝上水,還能用井水澆灌一些田地。

  而關於乾旱的事情也引起了很多人注意。

  巡撫衙門和都司衙門已經傳下命令,命各軍營,各屯堡挖井取水,以保證今年屯田的收成。

  只是這樣做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今年重山鎮屯田的收成肯定是要受影響的,雖然不至於顆粒無收,但收成肯定會降低很多。

  對此,楊正山稍微放心了一些,如此一來,重山鎮雖然會受到乾旱的影響,但應該不至於因為乾旱陷入混亂之中。

  “爹,族長來信了!”

  官衙書房中,楊明浩帶著兩封信回來了。

  他剛剛跟老李去關城采買了,正好碰到了盧家的商隊。

  接過信件,楊正山看了起來。

  兩封信,一封是楊明誠寫得。

  拖盧家商隊的福,楊明誠每個月都會給他來信,說說家裡的瑣事。

  楊明誠的信沒有什麽好看的,無非就是關心他們在臨關堡過的好不好,講一講家裡的情況,說說他這段時間做了些什麽。

  而楊正祥的信說了很多事情。

  首先是楊氏族學已經建成,楊正祥從縣城請了一個秀才,兩個童生當老師,目前楊家村不少孩童已經入學。

  入楊氏族學不是免費的,是需要繳納束脩的,楊氏的子弟可以少繳納一些,而外姓子弟想要入學則多繳納一些。

  除了族學外,楊家村的路也修好了,村中的巷子都用從山上采來的青石鋪貼,通往官道的路則用熟土修建,質量雖然比不上官道,但要比以前堅實平整很多。

  然後楊正祥又說了說結余銀子的用處,八百兩銀子加上那些雜七雜八的戰利品,差不多有九百兩銀子,建造族學和修路花了四百兩,剩余的五百兩,楊正祥全部買了田地,作為楊氏一族的族產。

  這些田地會租給族內貧苦的家庭,每年只需繳納三成租子即可,收上來的租子會作為族學的支出,以及補貼那些為楊氏一族立功的族人。

  對此,楊正山非常滿意,其實這些都是他與楊正祥商量過的。

  楊正祥差不多都是按照他的意思做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