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人在仙武,從皇子開始無限進化》第64章 楊安:敢貪我的錢,已有取死之道!(
  第64章 楊安:敢貪我的錢,已有取死之道!(求訂閱)

  顧雲城皺眉,沒有說話。

  雖然血屠尊者說的言辭懇切,似乎很真誠。

  但是考慮到他的魔道武者身份。

  顧雲城就對血屠尊者的這番話有幾分可信度,大大打了個問號。

  畢竟像血屠尊者這樣的老魔頭,哪一個奸猾狡詐之輩,謊話張口就來,誰知道他這說的這些是真是假?

  當然,顧雲城雖然不知道血屠尊者這番話是真是假,卻也不覺得血屠尊者敢對楊安這個大乾十三皇子下手。

  他覺得,血屠尊者,或者血魄宗,更多是想要就白魔海盜團之事,跟楊安談判一番,或者是想要借此機會搭上楊安這條線。

  所以這件事應該能做,並不會對顧家帶來不好的影響。

  顧雲城想到這裡,稍作沉吟道:“原來如此,沒想到還有人膽大包天的誣陷貴宗。”

  “還請尊者放心,此事我一定會告知給十三皇子知曉。”

  “只不過……”

  顧雲城說到這裡微微一頓,然後一臉為難道:“只不過晚輩只能保證將尊者的這番話告知給十三皇子知曉,至於十三皇子願不願意同前輩見面,那就不是晚輩能保證的了。”

  說完,似乎是怕血屠尊者覺得自己不想盡心盡力,引得血屠尊者不滿。

  顧雲城急忙補充一句道:“畢竟我們顧家雖然是十三皇子的母族姻親,但海洲距離天京城遙遠,晚輩等人也從未見過十三皇子,十三皇子是否願意給晚輩這個面子,晚輩也不敢保證。”

  這絕非顧雲城的推脫之言。

  他是真的有這一擔憂。

  尤其是,當年顧雲妃入宮之事,顧家做的可是不怎麽光彩,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顧雲妃自己的想法。

  所以哪怕顧雲妃出身顧家,是顧家的嫡女。

  但雙方之間,還能剩下多少感情,即便顧雲城這個親哥哥,也拿捏不準。

  十三皇子楊安對顧家會有怎麽樣一個態度。

  那就更加不好揣測了。

  所以顧雲城可不敢保證楊安一定會賣他面子,跟血屠尊者見面。

  血屠尊者聞言,卻是笑呵呵道:“顧家主放心,此事老夫自然能夠理解。”

  “並且我血魄宗也不會讓顧家主白白幫忙,這一瓶化神丹,便是我血魄宗請顧家主幫忙的謝禮了。”

  “另外,我觀貴府子弟人才濟濟,多有良才美玉,恰好我血魄宗正欲廣收門徒,若是顧家主不棄,老夫願意引薦一二,讓貴府子弟拜入我血魄宗。”

  “我血魄宗乃是九宗六道聖地,傳承悠久,代代都有門人弟子佔據神州潛龍榜前十之列,弟子品德優良,更有諸多天人大宗師強者坐鎮,底蘊深厚,相信絕對不會耽誤了貴府的良才美玉。”

  血屠尊者也不來虛的,直接甩出一瓶萬金難換的二品神丹不提,更是許諾說,可以讓顧家子弟直接拜入血魄宗。

  這樣的條件,頓時讓顧雲城怦然心動。

  若非還有一絲理智存在,他恐怕早就迫不及待的答應下來,對血屠尊者進行跪舔了。

  這便是神州頂級武道聖地的牌面,絕非尋常世家大族能夠想象。

  “還請尊者放心,晚輩一定竭盡所能的完成尊者吩咐。”

  顧雲城深吸一口氣,向血屠尊者保證說道。

  倘若顧家能靠上血魄宗這一龐然大物,未來必定能更上一層樓。

  甚至如果後輩子弟爭氣,說不得就能獲得一份武道一品的天人大宗師傳承,讓顧氏一族也能成為名譽天下的頂級世家。

  血屠尊者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如此就麻煩顧家主了。”

  顧家不虧,血魄宗更加不虧。

  畢竟在血魄宗看來,十三皇子楊安未來最差也是一個大乾親王,是海洲未來幾十年、乃至是幾百年的掌控者。

  顧家作為楊安的母族,若能投靠血魄宗。

  血魄宗便能借此機會同十三皇子楊安搭上關系,借楊安這個未來的海洲之主,在海洲,乃至是南洋海域等地,佔據更大的利益。

  相較於此。

  區區一瓶化神丹和幾個收徒名額又算得了什麽?
  甚至,只要能跟十三皇子楊安搭上關系,取得密切合作,便是白神海盜團等也能舍棄。

  江湖嘛!
  不僅是打打殺殺,還有人情世故。

  …………

  顧家的一幕。

  楊安自然不知道。

  他在同便宜舅舅顧雲峰短暫交談之後,又留顧雲峰一塊吃了頓午膳,直接向外人展現了自己對顧家的親近態度。

  沒辦法。

  誰讓自己初來海洲,手底下無人可用呢。

  有了顧家這個母族家族,以後自己做什麽事的時候,也能有個耳目和搖旗相應的。

  這對楊安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待送走了便宜二舅顧雲峰。

  拱衛司和皇城司的人,也將他要的情報資料全都派車送了過來。

  整整的五大車,上萬卷的檔案卷宗,差點沒有將這兩個部門的案牘庫給搬空了。

  楊安先是讓隨身的太監女宮娥等,將這些檔案卷宗送入書房分類擺放好,以方便自己查閱,然後轉頭看向拱衛司和皇城司的兩名軍侯。

  在大乾王朝,軍侯並非官職,而是一種爵位,亦被稱為君候。

  大乾的爵位制度,從上到下有王、公、候、伯、子、男六個等級。

  其中王爵,唯有大乾皇室和宗室人員才能獲得冊封,甚至早在大乾王朝立國之初,便有高祖皇帝立下規定:“非楊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所以無論是親王,還是郡王,亦或者是縣王等,都是楊氏子孫方才可以。

  王爵之下,便是公爵了。

  如今的大乾王朝,有公爵二十四位,皆是武道一品的天人大宗師強者,鎮守邊關四方,禦敵於大乾之外。

  再然後便是侯爵了。

  在大乾王朝,獲得侯爵封冊的有很多。

  很多武道二品法相宗師,都有獲得侯爵冊封。

  尤其是像鎮武司,拱衛司,皇城司等重要部門,往往每個道洲的主要負責人,都會被冊封為無名君候,地位於道洲總督平齊,直接受中央朝廷調遣,不受地方管制。

  楊安覺得,這種君候的冊封,主要是為了鉗製地方官員,讓地方官員無法做到一手遮天。

  再然後便是伯爵,子爵,男爵等爵位了。

  這些爵位都是冊封給武道二品宗師之下的有功者,或者是“王、公、候”等世襲爵位一代代降級後的產物。

  在爵位冊封和傳承這一件事上。

  大乾王朝一直都有著完整的制度。

  如楊安這樣的大乾皇子,成年後哪怕有獲得親王的封爵,六代之後,也會徹底失去爵位,想要重新獲得冊封,或者保住家族的爵位不被降級,就只能通過功勞換取。

  當然,如果楊安一直活著,活了六代時間。

  他身上的親王爵位,肯定是無人能夠剝奪的。

  這也是為何,如今的大乾王朝會有那麽多的王府存在。

  因為這些王府的老祖宗們還沒有死,等他們什麽時候死了,王府的爵位便會降級。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有哪個宗室人員突破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師境界,同樣可以抬高自己的爵位。

  武道一品大宗師,對應親王。

  武道二品宗師,對應郡王。

  武道三品小宗師,則是對應侯爵。

  武道三品之下,則按照朝廷爵位冊封規定,逐代降爵。

  所以從大乾王朝的王府數量上,大致也能推測下大乾皇室的強者數量。

  當然,推測歸推測,這種推測準不準,又有多少的偏差?

  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

  畢竟虛虛實實,方是王道。

  大乾皇室也不可能將所有強者擺在明面上的。

  “你們同本王說說海洲的目前情況!”

  楊安看著拱衛司軍侯趙原和皇城司軍侯魏大勇,一臉平靜道:“如今的海洲,具體有多少人口,多少田地,每年稅賦多少,又需要多少開支等等,全都說一下吧。”

  他並沒有詢問兩人海洲的勢力分布情況,而是直接詢問了海洲的關鍵問題,即人口、田地、稅賦等情況。

  根據大乾王朝戶部的統計:“海洲的官方人口統計為九百六十萬戶,人口三千一百萬余,有良田三萬六千零五十四萬畝余,年稅賦約有八百四十萬兩白銀。”

  對這些數據。

  楊安肯定是不信的。

  畢竟這天下的世家大族就沒有不隱匿人口和田地的,就像這世間不會有貓不偷腥一樣。

  其他不說。

  單說這稅賦一塊,八百四十萬兩白銀。

  這數字聽著很多,實際上卻是在打發叫花子。
    畢竟這只是總稅收八百四十萬兩白銀,還需要刨除幾千的官員俸祿,八九十萬的大軍支出,以及日常損耗等。

  按照這麽一個算法。

  這麽加加減減下來,最後能落到楊安手裡的,有個一百萬兩白銀就已經是很不錯了。

  你說這不是在打發叫花子是什麽?
  這麽點錢,估計都沒有海洲各郡府官員一年貪汙受賄的多。

  所以楊安對海洲的稅賦情況非常的不滿意。

  這些都是他的錢啊!

  誰敢貪他的錢,他就敢剁了誰的爪子,順帶將人碎屍萬段,灌了水泥填海造陸。

  聽到楊安的詢問。

  無論是拱衛司的軍侯趙原,還是皇城司的軍侯魏大勇全都大感頭皮發麻。

  他們兩個怎麽都沒想到,眼前這位爺,還沒有獲得冊封呢,就已經詢問起了海洲的稅賦錢銀問題。

  這裡面的問題,不是一般的要人命啊。

  只是他們不想回答還不行。

  畢竟這位爺正等著他們開口呢。

  總不能說,身為大乾朝廷在海洲的情報部門,連海洲的人口和稅賦問題都不知道吧?

  他們兩個真要敢這麽說了。

  相信用不了幾天,就有可能被直接拿下,送到天京城問罪去。

  趙原和魏大勇相互對視一眼。

  兩人眼裡的表情都很豐富,無不是想著對方先開口。

  楊安看著眼前一幕也不催促,任由他們兩個眉目傳情,暗送秋波。

  反正他已經想好了。

  如果這兩人的答案不能讓他滿意。

  那麽圍剿白胡子海盜團的時候,還缺兩個炮灰,到時候就讓他們兩個頂上去就行。

  相信到時候血魄宗的人,肯定會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覆。

  “回殿下。”

  “根據皇城司暗中調查,如今海洲大約有人口六千五百萬余,良田差不多有九萬萬多畝,至於海洲的稅賦……”

  皇城司軍侯魏大勇硬著頭皮道:“海洲的每年稅賦,大約有一千萬兩白銀左右,而各種開支則需六百多萬兩。”

  不是魏大勇想要揭破這裡面的隱秘和齷齪。

  而是皇城司的職責,便是監察地方官員和世家大族等。

  皇城司,拱衛司,鎮武司。

  這三司乃是大乾王朝的最知名暴力部門。

  其中皇城司主要有宦官組成,針對的是地方官員和世家大族等。

  拱衛司主要針對魔六道,三邪教,地方山賊幫派等能對大乾朝廷的統治,直接構成潛在威脅的黑暗勢力。

  最後則是鎮武司,則主要負責處理江湖武事,比如說地方上的武道宗門,武館門派等。

  三司分明,各司其職。

  楊安詢問的海洲人口、田地、稅賦等問題。

  雖然拱衛司的人也知曉,但真正負責者卻是皇城司。

  所以,這一問題也只能由魏大勇來回答。

  “六千五百萬人口,九萬萬余畝田產。”

  “呵呵,這些人的胃口,比本王想象的還要大啊。”

  楊安聽到魏大勇的回答,忍不住冷笑說道。

  只能說這些地方世家等,真不是一般的貪婪,直接隱匿了一半的人口,三分之二的良田。

  僅此一點,就直接造成了海洲稅賦減少一多半。

  再想到,這減少的一千多萬兩稅賦中,有三成都是屬於自己的。

  楊安差不多就已經在心裡給海洲的這些世家大族等,判了死刑。

  敢貪自己的錢。

  還有沒有王法,有沒有天理了?
  這些人,一個個的全都已經有了取死之道。

  不過海洲的真實稅賦只有一千萬兩白銀左右?
  這倒是楊安沒有想過的。

  他稍作沉吟,然後一臉平靜的問答:“海洲的稅賦為何會這麽少,難道在海洲,海上貿易不需要繳稅嗎?”

  大乾王朝的稅收來源很簡單。

  其中,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田稅、鹽稅、鐵稅、人頭稅。

  因為重農抑商的原因,朝廷在商業方面並沒有形成一個健全的制度。

  或者說,在大乾王朝的商業店鋪,商行作坊等,基本上全都被權貴、宗門、世家大族等把控著。

  朝廷想要收商稅?
  這不是在他們碗裡搶食嗎?
  因此,大乾王朝商稅的不健全,並非只有重農抑商這一個原因,裡面的利益糾紛大著呢。

  楊安也知道這一點。

  所以他並沒有詢問商稅,而是直接詢問了海上貿易稅收。

  或者說是船稅和價稅。

  船稅,顧名思義,就是按照船體大小征稅,無論是出海還是回港,都需要繳納船稅。

  價稅,則是按照船上貨物的價值,進行收稅,一般為船上貨物的百分之二十,空船不需要繳稅。

  以海洲的海貿繁華。

  恐怕僅是海稅這一項,一年就能有上千萬兩白銀不止。

  結果按照戶部的統計,海洲一年的海稅只有不到二百萬兩白銀。

  這無疑是不可能的,裡面有著極大貓膩。

  聽到這個問題。

  魏大勇的額頭滲出冷汗。

  他根本就不敢抬頭,站在那裡硬著頭皮道:“回殿下,海洲的海稅的確多有不實之處,但海稅難以征收的關鍵,還在於南洋海域的海盜眾多,船隻無法出海……”

  魏大勇說著說著就再也說不下去了。

  因為一道恐怖的威壓自四面八方傳來,直接將他包裹,讓他的心頭像是壓著一塊巨石般,連呼吸都覺得困難。

  “頂級法相宗師?還是天人大宗師?”

  魏大勇眼神變化,心下驚駭,繼續辯解道:“殿下明鑒啊,奴才句句屬實,絕無半分虛假,因為南洋海盜的存在,他們直接在海洲外的島嶼上建立坊市等,進行交易買賣。”

  “大量海商因為海盜的威脅,不敢出海,而真正敢出海的海上,背後則是有著海洲權貴,武道宗門,世家大族等支持,多有逃避海稅征收的辦法。”

  “再加上天海軍團多次清剿海盜不利,船舶司內部人員也不乾淨,所以海洲的海稅實難征收。”

  這改口的,只能說是一個絲滑流暢,直接就將天海軍團,船舶司,以及天南城的權貴,海洲地方世家大族等,全都賣了個一乾二淨。

  沒辦法。

  死道友不死貧道。

  再幫他們繼續隱瞞下去,魏大勇都懷疑自己今天能不能走出這間大殿了。

  最重要的是,他能清晰的覺察到,先前的威壓來源,並非來自楊安身邊的護道者,而是來源於楊安自己。

  這說明什麽?
  說明眼前這位十三皇子,並非眾人想象的先天武者,很有可能是一名頂級法相宗師,甚至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師。

  只不過後面這個猜測太嚇人,所以他覺得楊安是頂級法相宗師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畢竟楊安真要突破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師,也不需要參加什麽封王考核了,直接就能被冊封為大乾太子。

  當然,也有可能是楊安有借助了某件神兵,才能給自己造成這麽多的壓力。

  但別管哪一種。

  都意味著眼前的十三皇子並沒有表面那麽簡單,也不是自己能招惹的。

  所以他在極短時間裡想明白利弊之後,便向竹筒倒豆子一樣,將自己知道的全都講了出來,再不敢有半點的心思。

  “原來如此,卻是我錯怪魏軍侯了。”

  楊安聽到這個回答後,沒有借題發揮,淡淡一笑道:“魏軍侯不必慌張,本王並沒有問責的意思,畢竟海洲的情況,本王也有稍許的了解,知道魏軍侯的不易。”

  “今日詢問此事,也僅是求證一下而已。”

  “父皇既然讓魏軍侯擔任海洲皇城司的萬戶統領,自然是認可魏軍侯的能力,並對魏軍侯信任不已。”

  “所以本王的這一次封王考核,還要魏軍侯多多支持才行。”

  楊安一臉的和顏悅色,言語間對魏大勇這個海洲皇城司軍侯讚賞不已。

  大殿內的凝重氣氛,也登時悄然化解,如沐春風。

  魏大勇似是明白了過來,當即雙膝跪地,恭聲道:“奴才無甚才能,唯有一身武功,性命都可獻於大乾,獻於殿下,願為殿下赴湯蹈火,再死不辭!”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