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院士從學霸開始》第108章 楊老要見我
   第108章 楊老要見我
  唐時宏注視著徐源的目光,最終語氣還是緩和下來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

  歎了口氣對徐源說:“既然你有信心那就做吧。”

  話音剛落緊隨其後又補充了句。

  “不過遇到問題記得隨時來我這裡咱們討論,千萬別自己埋頭苦算。”

  “謝謝唐教授,我會的。”

  徐源謙遜點頭回答,隨即便也不再耽擱時間,和唐時宏以及呂春鳴打了聲招呼,轉身拉開辦公室房門離開著急去圖書館。

  正如唐時宏說的那樣,涉及最優傳輸理論的蒙日安培方程研究者並不多。

  數學家對偏微分方程領域的認知,依舊停留在很多年前。

  沒有新的研究發現。

  相比數論和代數以及微分幾何領域,偏微分方程的關注度要低不少。

  蒙日安培方程的研究難度在那裡放著,如果最終無有價值的新發現,保不齊會影響到徐源對數學的自信。

  將這句話聽進耳中,呂春鳴哪裡還顧得上別人,當即表明自己的態度。

  “最好師弟能盡快意識到這個選題的難度,臨時改變選題說不定還來得及。”

  “現在只能希望他可以在偏微分領域有所發現,順利完成畢業論文。”

  ……

  時間一天天過去,當這屆四字班新生正轟轟烈烈進行軍訓的時候,徐源基本都泡在圖書館裡查看國際上關於偏微分方程的各種文獻資料。

  要是被打擊到再自暴自棄,只怕今後都很難在數學領域有建樹。

  唐時宏同樣不希望看到數學天才隕落,但更清楚天才身上的通病,那便是總信心滿滿迎接各種挑戰,不願意再在那些基礎東西上浪費時間。

  只能說有時受到點挫折,可以幫助人更快成長起來變得強大。

  他既然做出了決定要研究偏微分方程,就肯定要全力以赴。

  唐時宏搖搖頭接著說:“或許延遲畢業對他來講也不算是一件壞事。”

  呂春鳴聽完導師的話自顧自說著,但剛要繼續往下講卻被唐時宏的聲音打斷。

  這時辦公室中呂春鳴望著徐源的身影離開,仍有些擔心的和唐時宏說:“徐源師弟選偏微分方程中的蒙日安培方程作為畢業論文選題,這難度可要比我的研究生論文高多了,會不會到時候受到打擊。”他對於自己這個師弟可謂相當關心。

  “你還好意思說人家,這周必須把修改好的論文給我交上來。”

  “徐源是我見過最具有數學天賦的學生,認定的事情肯定會想盡辦法完成。”

  “導師千萬別啊,我這就回去改論文。”

  更不要說徐源剛入大學,就在數學年刊上發表了首篇論文。

  按照原定的規劃,徐源年後參加完畢業論文答辯便算是正式結束本科學業提前畢業,但若是到時間畢業論文沒有完成,答辯肯定就要往後面進行推遲。

  寢室裡李振亞和王海濤經常出去看新生軍訓,每次心情都非常高興。

  丟下這句話連半秒鍾的時間都不敢耽誤,飛奔般奪門而出。

  “要不然讓你也延遲畢業。”

  劉洋則因為報名了高教社杯,經常和另外兩位隊友進行訓練,白天基本上很難在寢室見到人。

  畢竟高教社杯的比賽一般都在九月中旬開始,確實沒剩下幾天了。

  高教社杯簡單來講就是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參賽隊員由同校的三位學生組成,分別負責數學計算和模型建立以及論文。

  競賽正式開始後官網會公布相應題目,參賽小組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計算建模論文,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算是種訓練。

  不過相比其他高校重視高教社杯,每年箐華和燕京大學參賽的學生並不多。

  更不會專門組織隊伍代表學校參賽。

  主要對箐華或者燕京大學的學生來講,參加學科競賽並沒有什麽實際成就。

  最大的作用基本也就是榮譽感。

  遠不如做課題發論文頂會,或者做企業橫向項目解決實際問題。

  本來劉洋是想和徐源組隊參加,但徐源正為自己的畢業論文操心肯定不會報名。

  何況徐源先後在數學年刊和密碼學頂會上發表論文根本不需要競賽證明什麽。

  “今天劉洋這小子可要熬夜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把這屆高教社杯給捧回來。”

  2004年9月17日,箐華大學,紫荊公寓男生宿舍。

  寢室內李振亞坐在電腦面前說著,對寢室內唯一報名參加了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劉洋很是關心,誰讓劉洋是除徐源之外成績最好的,他這個宿舍長自然是對其寄予厚望。

  希望能拿個獎回來,讓寢室裡也沾沾喜氣到時候共同慶祝下。

  “可惜源哥沒有參加,要是源哥和劉洋組隊的話肯定找不到任何敵手。”王海濤轉過身來信誓旦旦的說。

  “單是畢業論文就夠我忙的了,真沒時間去湊高教社杯的熱鬧。”

  “這項重任還是交給劉洋完成吧。”
    徐源坐在自己桌子讓寫著數學公式,聽到兩人的對話暫時停下手上動作,同樣開口笑著接了一句。

  學校方面還是給為數不多參賽的學生安排了專門的比賽地點。

  在競賽期間他們吃住都在那裡,不允許和外界的其他人討論競賽題目。

  但一般情況下時間都會顯得捉襟見肘,所以能休息的時間是非常少的,基本上會選擇爆肝熬夜來確保競賽建模論文的順利完成。

  因此競賽期間劉洋並不會回宿舍。

  而很快徐源又來了興趣,再次停下手上動作主動向李振亞詢問。

  “今年的競賽題目是什麽?”

  “我記得本科生在前兩道題中任選一道是吧,也不知道難度怎麽樣。”王海濤聞言也頗為好奇附和。

  “好像是什麽奧運會臨時超市網點設計,還有電力市場的輸電阻塞管理。”

  “反正這兩道題我看著都挺難的,想想都讓人頭大。”

  李振亞聽到兩人的話沒有任何遲疑,當即便講出了兩道題的題目,顯然上午競賽剛開始題目公布出來他就提前查看了。

  “奧運會臨時超市網點嗎……”

  徐源在嘴角咀嚼著這句話,倒是對這兩道題產生了些許思路。

  想著如果換做自己參加,又會選擇哪道題並從什麽角度完成建模和論文。

  不得不說競賽的題目都很貼近生活,基本上都是實際遇到的問題相關。

  就比如第一題的奧運會臨時超市網點,完全屬於肯定存在的設施。

  畢竟關於2008年燕京奧運會的建設工作,已經全面進入到設計和實驗階段,比賽期間主場館附近確實需要類似的超市網點設計。

  不過他也清楚劉洋在數學上的水平,好歹以前也是奧賽國家隊成員。

  參加這種數學建模競賽沒多大問題,有一個出色的發揮想來不難。

  何況劉洋因為徐源受刺激了這麽久,眼下剛好有這麽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那肯定會拚盡全力抓住。

  但最大的問題是,數學聯賽競賽依靠團隊合作,有時候個人發揮再好沒有信得過的隊友也不行,否則那就成了拖後腿的。

  思維運轉到這裡,徐源想了想說:“劉洋肯定沒什麽問題,就看他找的隊友實力如何了。”

  “好歹都是箐華的學生,應該不會很坑吧。”

  “相信劉洋。”

  李振亞和王海濤對徐源的話點頭表示認可,接著便不再多說什麽。

  很快當寢室內重新恢復安靜,徐源則在猶豫著今天還要不要去圖書館看書。

  正想到這裡,思緒突然被手機鈴聲打斷。

  伸手從褲兜裡掏出手機,看到上面的備注名字後顯得稍微有些意外。

  “廖主任?”

  徐源沒想到這時候系主任會打來電話,可謂是非常的出乎意料。

  他雖然早就存了對方的電話號,但之前系裡有什麽事的話都是唐教授聯系他,今天系主任廖方義直接打來了電話有些錯愕。

  不過這恰恰證明是真有特殊事情,於是便也不再有任何遲疑。

  連忙按下接聽鍵把手機放至耳旁。

  “主任好。”

  剛很有禮貌的打了聲招呼,便聽話筒那邊傳來熟悉且有些急切的聲音。

  “徐源你在哪呢,有時間趕緊到我這來一趟。”

  “我在寢室。”

  徐源隨口告知對方自己的位置,然後又主動問了下具體情況。

  “廖主任是有什麽事嗎?”

  “不是我有事,是高等研究院的楊老要見你,抓緊點時間快過來吧。”廖方義耐心解釋了句隨即便結束通話。

  而徐源聽著話筒那邊傳來的忙音,手卻像是僵硬般的停在半空中。

  心裡仍在消化這個信息。

  廖方義口中的楊老他自然不陌生,對方作為繼愛因斯坦狄拉克之後又一位寫出奇妙的能量基本結構方程的理論物理學家,更獲得了鮑爾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等各種國際知名獎項。

  從海外歸國後更是幫助箐華大學成立了高等研究院並擔任名譽院長。

  且邀請有實力的學者教授加入箐華研究院。

  為此箐華大學方面還把原來建造的一棟大師邸留給楊老居住。

  徐源著實沒想到這樣一位物理界大師,會要主動見他一個本科生,整個人的心情頓時便激動興奮起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