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最凶錦衣衛,百官跪求饒命》第166章 劉伯溫辭官
  第166章 劉伯溫辭官

  第一百六十六章劉伯溫辭官
  雲芳的一言一行,葉軒說不感動是不可能的。

  於是乎,一番春光無限。

  翌日。

  安排好了北山皇莊的大小適宜,順帶敲打了一下官邸眾人後。

  葉軒告別依依不舍得雲芳,啟辰返回闊別已久的應天府。

  回到應天府之後,葉軒沒有急著回家,而是先到鎮撫司交卸。

  畢竟自己著大半個月不是在皇宮裡,就是待在北山皇莊,鎮撫司長時間不去以來容易讓同僚們閑言碎語,而來王飛虎、宋振山那般手下人也容易跟自己離心離德。

  交卸完差事,王飛虎、宋振山一般子手下便聚集到了葉軒身邊,吵吵嚷嚷的鼓搗著要聽葉軒這大半個月的經歷。

  葉軒也是和這幫兄弟長時間不見了,索性提出帶大家到應天府最大的酒樓搓一頓。

  眾人一聽可以吃大頭,自然是喜笑顏開哪裡有不願意的。

  雖然葉軒現在是掛著錦衣衛千戶的頭銜,然而手底下卻並不像其它的千戶人手眾多,還是之前當百戶時候的那幫人嗎。

  一來是葉軒剛剛升任千戶,就立即入宮當差,毛驤也沒來得及給他分配人手;

  二來,楚堯雖然迫不得已當了勞什子千戶,但是摸魚的心始終沒變過,更多的人手就代表要承擔更多的差事。

  這種收獲與付出不匹配的事情,葉軒怎麽可能會乾。

  所以他也樂得清閑,從來不去找毛驤要人。

  一行人浩浩蕩蕩百余人,進了應天赫赫有名的“雲賓館”。

  酒樓此時的時刻並不多,但是一看百余號錦衣衛頓時嚇尿了,還以為這雲賓館裡有什麽反賊,頓時嚇得丟下銀子便跑了出去。

  這一幕看的眾人哈哈大笑。

  眾人還沒有坐下,雲賓館的掌櫃便帶著小二戰戰兢兢的來到葉軒面前。

  “這位大人冤枉啊!”掌櫃的一開口,就把葉軒聽的一愣,怎自己只是帶著手下出來“團建”一下還能碰上案子?
  可是一番話問下來方才恍然,原來是掌櫃的看見這麽多錦衣衛,還以為是自家犯了什麽事兒,錦衣衛來抓人了。

  等問清楚葉軒等人只是來吃飯的,這才劫後余生一般。

  雖然心裡有些埋怨這些錦衣衛好端端的把自己嚇個半死,但是當著一百多腰間帶刀的錦衣衛,掌櫃的始終沒敢表露出一絲的不滿。

  葉軒和王飛虎、宋鎮山兩人,以及平常幾個比較受重用的手下挑了張靠窗的位置坐下,“各位兄弟,喜歡吃什麽隨便點,不用跟我客氣!”

  此言一出,眾人都是歡欣鼓舞。

  眾所周知,大明一朝的官員俸祿個個都低的可怕。

  即便是讓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其實私底下也只是一群比百姓過的稍微好點的苦哈哈。

  平常別說是雲賓館了,就是下館子也只是偶爾。

  所以葉軒這話一說,所有人頓時歡呼起來。

  “千戶大人牛氣!”

  “多謝千戶大人!”
    剛一坐下,比較老城的宋鎮山邊說道:“大人您俸祿也不高,何必如此破費!”

  到底是一百多人,要是只有王飛虎、宋鎮山幾人,宋鎮山也就不說什麽了,只是一百多人在雲賓館放開了吃,就是地主老財也頂不住啊!
  宋鎮山這是真心替自己考慮,所以葉軒並沒有如一些打腫臉充胖子的人那樣惱羞成怒,反而微微一笑道:“放心吃吧,不用替我節約銀子。”

  宋鎮山聞言沒有在多勸,他知道適可而止的道理。

  慢慢的酒菜上齊,眾人觥籌交錯間氣氛漸漸的熱鬧起來。

  酒酣耳熱間,王飛虎忽然湊到葉軒耳邊,神神秘秘的說道:“大人,您知道嗎,您不在應天的這段時間,朝廷可發生了一件大事!”

  “哦,什麽大事。”

  王飛虎一項說話誇張,葉軒聞言到並沒有多在意,之時隨口問了一句。

  沒想到一桌子人聞言,卻是一起露出一副的確如此的嚴肅模樣。

  葉軒這才正色,側耳傾聽。

  只見王飛虎低聲道:“劉伯溫劉大人辭官了!”

  “而且聽說劉大人一回到家鄉青田就染了病,陛下還派遣了胡相帶太醫親自趕往劉大人的家鄉青田,替劉大人診治呢!”

  葉軒聞言頓時響起,歷史上劉伯溫的確是在洪武初年告老還鄉,史料記載是因為返鄉途中因為感染了風寒,以至於一病不起。

  後來朱元璋聽說此事,當即派了太醫前去診治。

  可是不但病沒治好,反而越發嚴重起來,最後乾脆就一命嗚呼了。

  關於劉伯溫的死因後世學者眾說紛紜,又說劉伯溫就是年老體弱加上一路奔波,引發了其他的並發症才死的。

  畢竟當時劉伯溫已經六十五歲,對於人均壽命只有四十六歲的大明,六十五歲已經算是高壽。

  要不然你也不會有什麽七十古來稀的說法,所以這一點還有一定依據的。

  但也有人懷疑,是因為胡惟庸嫉恨劉伯溫,所以在太醫的湯藥中做了手腳,趁機毒死了劉伯溫。

  還有人說,是朱元璋忌憚劉伯溫,所以示意胡惟庸動手,毒死劉伯溫的。

  最複雜的說法是,胡惟庸回錯了朱元璋的意思,以為朱元璋想要劉伯溫死,所以才出手毒殺劉伯溫。

  紛紛揚揚,說法眾多,各有各的道理。

  但葉軒還是比較相信第一點和第二點,也就是死於年邁引起的並發症,以至於藥石無靈。

  又或者乾脆就是胡惟庸趁機下手,毒殺劉伯溫。

  滿朝文武眾所周知,劉伯溫代表的是浙東集團的利益,而胡惟庸則代表的是淮西集團的勳貴階層,這就導致二人在政見上有著不可調和的衝突。

  日常爭吵互懟幾乎無可避免,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只不過是為了各自背後的勢力爭取利益,但是天長日久之下不免有所積怨。

  而且兩人的性格也是截然相反,胡惟庸行事霸道專橫、容不得別人對他指手畫腳,這也就導致他越發仇恨自己的死對頭劉伯溫。

  在這種情況下,胡惟庸趁機毒死劉伯溫也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