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最凶錦衣衛,百官跪求饒命》第114章 揭曉
  第114章 揭曉
  第一百一十四章揭曉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

  翰林院是何等地方,那可以說是雲集了大明最有學問的人。

  即便只是個最普通的學士,也至少是庶吉士出身。

  而作為翰林院掌院的公孫不咎,不說是才高八鬥那也是學富五車了。

  居然連此等人物,都自稱不及作者的十分之一,拿給是何等精彩絕豔?

  一時間,不論是心高氣傲的官家公子,還是身居高位的文臣武將,全都期待的看向公孫不咎。

  見狀,公孫不咎也不再賣關子,直接展開宣紙一字一句誦念道: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風顛,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隨著最後一句落地,整個禦花園中瞬間靜可聞針。

  無數人沉浸在詩詞描述的意境之中,簡直無法自拔。

  也許那些官家公子或許還體會不到這首詩詞的意境,畢竟他們都還是年紀輕輕正處於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年紀,哪裡曉得醉臥南山下的恬淡。

  可是在場的官員們可就不一樣了,能夠一步步爬到如此高位,哪一個不是付出了遠超常人的艱辛與汗水,又經歷了多少爾虞我詐和背叛!

  也許外人看起來風光無限、權傾朝野。

  可是夜闌人靜時,又未嘗不希望自己只是個桃花庵中的種桃人呢?

  許久許久,不知是誰悠然一聲長歎,“此詩只因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絕世佳作!”

  “為官數十載,竟不如一個後輩看得通透,老夫是否該退隱田園樂呢?”

  涼亭之中,朱元璋微眯雙眼慨歎道:“當年朕若是能如這桃花仙人一般,也決計不會造反……只是,唉……”

  眾人聞言非但沒有吃驚,反而都是一副認同的樣子。

  這世間不論平時如何,芸芸眾生又有哪個不曾感覺疲累,想要像詩詞裡的桃花仙人一樣,種種桃花、喝喝酒,笑看人間百態呢?

  但是卻只有馬皇后知道,朱元璋這話並不是一時感慨,而是無比認真。

  當年朱元璋但凡能吃上一口飽飯,有田耕、有屋住,父母死了有地兒埋,便決計不會上山當和尚,也絕不會淪落到走投無路只能加入起義軍求活的境地。

  那樣一來,世間便只有朱重八而沒有朱元璋,也就沒有巍巍大明!
  至於常氏兩姐妹,則是癡癡地念叨著“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很顯然,這首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詩,已經完全征服了兩個情竇初開的小姑娘。

  人群中有人高聲問道:“公孫大人,只是不知這首詩是出自哪位才子之手?”

  葉軒扭頭看去,正是老熟人張全丹。
    只見張全丹正一臉怨恨,目光在人群裡私下梭巡著。

  葉軒到也能夠理解,畢竟要是沒有這首詩的出現,那麽張全丹便是第一名。

  倒是不但可以名聲大噪,甚至還能夠得到朱元璋的青睞出仕為官。

  雖然第二名也不錯,但是在這首詩面前便不免顯得有些無病呻吟、過於空洞了。

  公孫不咎微微一笑,再次看向手中宣紙道:“此詩名為桃花庵歌……”

  “《桃花庵歌》,倒也樸素切題。”朱標輕讚一聲。

  “作者乃是……”公孫不咎明顯有些疑惑,卻也沒有耽擱時間道:“葉良辰,是哪位大人的公子?”

  “葉良辰!”

  常氏姐妹“騰”的站了起來,嬌俏的小臉上滿是驚喜震驚之色。

  連同禦花園中不少人也是發出了一陣驚呼,“居然是葉良辰!”

  “此人原來也是官宦人家,我還道是遊戲人間的隱士!”

  “沒想到今天居然能見到葉良辰,真是不虛此行啊!”

  公孫不咎看著人群的反應,更加疑惑了,“難道真是老夫年紀大了,似乎這位葉良辰出名已久啊?”

  人群中有明顯對葉良辰極為推崇的官家公子興奮解釋道:“公孫大人您潛心學問不問世事,也難怪不知道這位葉公子了。”

  說著,一臉憧憬的念道: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

  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

  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這首詩詞也是出自葉良辰之手,公孫大人你覺得如何?”

  公孫不咎顯然是第一次聽聞這首詩,當即摸著胡子沉吟道:“果然佳作也!”

  “到底是那家大人的公子,快快請出來莫要打啞謎了!”

  然而眾人四下看了一圈,卻是連一個疑似葉良辰的人都沒有。

  涼亭之中,朱元璋點頭讚道:“若是偶然有此佳作,或可說是福至心靈日後未必有能出其右之作,可既然能接連做出兩首傳世之作,想必是真材實料有真才學的了。”

  朱標聽的直點頭,連連附和道:“如此才子,父皇一定要招攬來,為朝廷效力才是!”

  此時,葉軒卻是一臉苦澀。

  剛才寫詩的時候,習慣性的寫了筆名,沒想到卻是引起了這麽大的反響。

  搞得朱元璋似乎很欣賞自己似的,要是這時候出頭承認,那朱元璋又要給自己升官可怎麽辦?
  還能不能愉快的摸魚了?

  然而五百乘二十就是足足一萬兩,夠自己躺平一百年的了。

  就這麽不要了,葉軒又怕自己會後悔的吐血。

  就在眾人四下瞧看尋找葉良辰之時,葉軒咬咬牙站了起來。

  先是在朱元璋等人詫異的目光中行了個禮,隨即便衝著公孫不咎道:“晚輩錦衣衛百戶葉軒,葉良辰正是在下筆名!”

  “竟然是你!”

  還不等其他人有什麽反應,常氏姐妹二人最先不可置信的發出驚呼之聲!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