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大學裡的億萬富翁》第238章 橘子手機
  第238章 橘子手機
  去年年中的時候,拳頭那邊在北美地區進行了小范圍的內測,取得的效果還算不錯。

  《英雄聯盟》出現的時間掐的挺準。

  WAR3和星際爭霸漸漸有些退出舞台,且主要是個人戰。

  DOTA1因為上手難度高以及沒有人更新也慢慢褪去熱度。

  《英雄聯盟》很好的填補了MOBA類遊戲的空白。

  內測的成功,讓拳頭那邊提前了《英雄聯盟》的上線。

  北美上線後,《英雄聯盟》在美服一周時間居然有10萬人同時在線,導致進遊戲都需要排隊。

  亮眼的數據狠狠的刺激了拳頭遊戲。

  田洪瑞見到《英雄聯盟》這麽受歡迎,哪裡還能忍得住,早早就準備了國服的準備工作。

  “現在可選的英雄才只有23個,太少了。你要聯系拳頭那邊加緊新英雄的研發,至少要準備40個英雄,國服才會正式公測。”陳平江上遊戲後皺了皺眉,拳頭那邊在遊戲初期還是走了些彎路的,而自己的任務則是要減少這些彎路。

  “後續英雄要持續的開發,這樣競技性可玩性才會逐步提升。”

  “遊戲難度還是高了點,不用學DOTA的反補,那樣對新人很不友好,堅持自己的風格。”

  “除了對戰模式外,可以加入一個大亂鬥模式,只有一條路,玩家混戰。”

  田洪瑞有些好奇的問道:“陳董,你對MOBA類遊戲也這麽熟悉?”

  陳平江一窒,隨便找了個借口:“之前玩過DOTA,這遊戲和DOTA不都差不多嘛。”

  想了想後,陳平江繼續道:“憑借我們強大的宣發體系,《英雄聯盟》在國內火爆並不是問題,但最終能達到何種程度還要取決於電子競技體系執行的如何。”

  “你去單獨成立個公司,用來組織電競賽事,主要是各地的職業聯賽,這能給LOL打開一個更大的舞台,讓優秀的職業玩家展示自己的才華,也讓遊戲開始商業化道路,同時也為遊戲的普及和推廣提供平台。假以時日,職業聯賽成功後又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讚助商,從而形成正向循環。”

  “等到國內上線半年後,在各個賽區挑選一支隊伍,我們搞個全球總決賽。”

  田洪瑞有些納悶:“現在的電子競技比賽都是掛靠在WCG下面,我們自己搞全球總決賽的話,長期下來獎金支出都是不小的數字。

  陳平江搖搖頭:“第一屆全球總決賽采用邀請製,等到各地的職業聯賽建成,往後的全球總決賽選取各個賽區的前三戰隊參加,屆時將全球總決賽賽程拉到一個月,我們把它做成遊戲界的世界杯。比賽的獎金好解決,從每年度的皮膚銷售額當中抽取固定的比例加上門票收入足夠了。”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現在的那些電競比賽冠軍撐死了也就10萬美元,全部獎金也就20-30萬。陳董,按照伱這個算法,我們的全球總決賽獎金池甚至能達到了2-300萬美元,這太誇張了。”

  陳平江笑了笑:“千金買馬骨,商業化運行的職業賽事火爆之後,會有電視台或者網站來購買版權的,也會吸引廣告讚助商,我們永遠也不會虧。”

  田洪瑞對大老板無條件信任。

  事實上,《英雄聯盟》之所以能夠大火且能夠持續大火,和其成功的商業化運營密不可分。

  當年光是B站拿下《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的三年直播版權就花了8億人民幣。

  這還僅僅是全球總決賽!
  還有季中賽呢?

  還有各賽區的轉播權呢?

  還有門票收入呢?
  這些加起來是個恐怖數字,直接造就了2020年拳頭單年度17.5億利潤。

  掙錢的還不僅僅是遊戲本身以及賽事,IP衍生的手遊、動畫、音樂、虛擬偶像、漫畫、小說、手辦都能賺錢。

  所以啊,《英雄聯盟》做不做得出來,歸根到底還是電競職業化的路走的如何。

  在陳平江看來,騰訊和拳頭在這方面的確做的不錯,積極推動《英雄聯盟》加入亞運會,賽事也較為成熟。

  當年EDG奪冠的話題閱讀數高達33.9億,引發了420萬條討論,各路明星發文祝賀,全國年輕人徹夜無眠。

  這樣的成就還真沒有其他電競遊戲能夠達到。

  “明白,我會和拳頭方面對接,將您的指示傳達過去。”

  “你等等,先別給他們。”陳平江攔住田洪瑞:“我會讓卜總那邊去趟美國,嘗試收購,之後再執行剛才的計劃。”

  這個時間點進入,收購拳頭遊戲的股份是最合適的。

  遊戲剛剛上市,雖然在北美區域獲得小范圍成功,但畢竟還沒得到全球市場的印證。

  而且距離上次融資也過了一年,拳頭那邊錢估計也花的差不多了。

  最優解自然是收購拳頭成為人人網的全資子公司,最不濟也要收購60%以上的股權。

  卜厚生的速度很快,僅僅過去一周時間就帶回好消息。

  拳頭遊戲那邊同意了陳平江的收購條件,人人網斥資1.7億美元收購了對方70%的股權。

  此輪收購後,拳頭遊戲正式變為人人網的全資子公司。

  消息傳回國內,掉了一地的眼鏡。

  很多人表示看不懂。

  “人人網真是有錢,收購這麽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居然花了這麽多錢。”

  “錢多燒的,絲毫看不出這個公司能值這麽多錢。”

  “也不能這麽說吧?拳頭的《英雄聯盟》在北美那邊還是挺火的,據說國服也正在籌備中。”

  “區區一個MOBA類遊戲,難不成還能跟DNF一樣吞金?”

  “樓上這些人你們懂個勾八啊?我們陳總的眼光經過業界驗證多次,你們懂個啥,一群鍵盤俠。”

  “……”

  外界這些紛紛擾擾,陳平江一概當看不見,等到幾年後《英雄聯盟》各類賽事爆火的時候,才會證明他的眼光。

  況且,這筆買賣實際上等於沒怎麽花錢。

  人人網很快就要上市,那時候國服正好差不多上線,此輪並購正好卡在時間點上,同樣會提高外界對人人網的期待,從而拉高估值。

  …………
    林斌周光平這兩位老哥年紀都不小了,但絲毫不妨礙他們的工作熱情。

  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將團隊拉的差不多了。

  其中一半人都是透過各個路子挖來的,剩下另招了一部分,人人網也過去了一部分。

  手機開發工藝流程分成七個步驟:需求分析、設計、原型機開發、軟件開發、硬件開發、測試和生產。

  按照陳平江的要求,同時著眼於現實,橘子手機的第一款手機定價靠中間,條件成熟後會進軍高端市場。

  哪怕眼下魅族M8賣的不錯,陳平江的對手也不是他,而是喬布斯老爺子的iPhone。

  因此橘子手機的產品功能、性能、尺寸都會向後者看齊。

  林斌周光平本以為陳平江是個門外漢,卻沒想到陳平江居然能充當一位合格的產品經理。

  他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建議,不僅僅是在外觀上,也體現在軟件功能上。

  甚至很多點子都讓林斌和周光平連連驚歎。

  陳平江不想自己的橘子手機一面世就步了HTC的後塵,所以第一款手機他壓根沒打算在國外發售,因此什麽專利不專利的也不管了。

  自家公司研發的專利最快也要在第二代第三代才能體現出來。

  陳平江的種種舉動更加驗證了當初對林斌說過的話,他並不想做個組裝貼牌機,而是真正打算用資金砸研發的。

  事實上不僅僅是現在,就連若乾年後的很多手機,都是OEM代工出來的,最誇張的是到最後某汽車品牌也跨界做了一款手機,其中的研發設計都是別人直接做好了,他貼個牌子就敢賣6000+。

  廣大消費者直呼內行,他起碼還有點良心,本可以直接用搶的。

  老羅不是曾經說過嗎?
  對那些廠商所謂的“黑科技”不敢恭維。

  “不是說哪一家不行,而是說在座所有人,大家都是‘方案整合商’,都是供應商拿的元器件,友商裝什麽孫子呢?”

  除了某為都是組裝貨,拿著供應鏈創新往臉上貼金。

  話雖然得罪人,但說的也是事實。

  大部分的國產手機所謂的拚配置,基本上都在靠硬件組合去吸引消費者,自己壓根沒多少創新,尤其是核心技術匱乏。

  一些手機企業,把原本屬於供應鏈的變化,說成自己的功勞。比如後來的全面屏,它並不是手機廠商的創新,而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以此為賣點。再後來,屏下指紋出來,有少部分手機廠商在試用,但這也取決於供應商,與手機廠商沒有多大關系。

  蘋果通過算法提高拍照效果,國產機通過美顏提高拍照效果。

  沒有核心技術,只是做組裝,不符合陳平江的期望,也不符合橘子手機的定位。

  “第一代橘子手機可以先用整合方案,但是以後我們要自研手機系統、各部分的算法,甚至芯片。”

  周光平點點頭:“現在也只能這樣了,研發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大量時間和資金的積累,前面就先給那些國外廠商打工吧。”

  顯示屏這塊,京東方還遙遙無期呢,眼下三星和夏普或許是最佳選擇。

  芯片只能去找高通。

  內存找三星和海力士。

  光是攝像頭這塊都需要一大堆供應商,其中涉及攝像頭模組、攝像頭鏡頭、攝像頭芯片、攝像頭馬達。

  這種局面要等京東方、歐菲光等一眾國產供應商成長起來才會得到改變,急是急不來的。

  畢竟再牛逼的手機廠商也不可能那麽多零部件全部自研。

  在這個年代,手機要是不賣貴點,真賺不到什麽錢,利潤都被各家供應商賺完了,至多賺個手續費罷了。

  關鍵別人掙了你的錢,還要時不時卡一卡你脖子。

  華為被限制是因為有核心技術,小米人家封都懶的封。

  卡脖子最厲害的是三星,既做手機又是供應商,既是球員又是裁判。

  卡過華為,卡過HTC,也卡過小米。

  HTC高管指控三星把組件供應當做競爭武器。

  華為的Mate9Pro剛上市很火的,但隨即陷入長達半年之久的缺貨狀態,市面上基本買不到這款手機,原因就在於三星斷供,壓根不給你OLED屏。

  因為在當時,能夠大規模生產曲面柔性OLED面板的廠商只有Samsung Display,其他企業要麽是良品率不足,要麽是壓根沒這個能力,所以華為只能選擇三星,但是結果就是被卡了脖子。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華為自Mate9系列以後很少在自家主力機型上使用三星屏幕的原因,寧願選擇品質差一點的BOE或者LG都不選三星,就是為了防止卡脖子。

  就連主打中低端和三星競爭不大的小米都遭遇三星幾次背刺,小米第一款高端手機小米Note系列發布的時候,還找梁朝偉代言,結果屏幕被三星卡脖子,雷軍親自去三星求屏幕。

  另外頭的高通更加了不得,養殖技術堪稱一絕,眾多國產手機甚至以使用高通芯片為榮,高通就是拉了坨粑粑,也得硬著頭皮給粑粑吃了,然後掉過頭誇高通爸爸腸胃好。

  最出名的兩款芯片,分別是驍龍810和驍龍888。

  在消費者眼裡,前者是臭名昭著第一代“火龍”,後者是人見人罵的第三代“火龍”。

  可,那又如何,國產廠商不還是得用,最後都TM是消費者買單。

  陳平江道:“如果性能差距不是很大的話,盡量扶持下國內的供應商,不能總是指望三星高通。”

  周光平搖了搖頭:“芯片只有高通,非他莫屬,除非我們自研?不過那玩意可不是砸錢就能搞定的,呵呵。三星的話倒是可以被替代,只是性能要降不少。”

  “嗯,我知道,所以說盡量,能夠幫國產供應鏈提提速都好。”陳平江無奈:“不過還是以我們第一代橘子手機為重,別忘了我們和東江市政府的對賭協議。”

  這個對賭其實玩的挺大。

  東江市政府以市場價一成的價格提供橘子手機土地,以及一筆10億元的最低利率貸款。

  但同時,橘子手機需要從2012年開始每年必須繳納不少於5億元的稅款,否則會被要求歸還土地又或者原價購買,並且在未來五年內要在東江工廠投入50億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