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大學裡的億萬富翁》276.第275章 OTT戰爭,大王卡構想(三更1W2
  什麽是OTT?

  Over the top原為體育用語,指“過頂傳球”。意指互聯網企業越過運營商(system operator),發展基於開放互聯網的各種視頻和數據服務業務,微信就是典型的OTT應用。

  微信想要發展語音和視頻通話,繞不開的就是三大運營商。

  做為運營商,他們可以接受微信發消息甚至發60秒語音,但絕對無法接受通話。

  這是動了三大運營商的蛋糕。

  陳平江當然可以強行上車,等到三大運營商發現苗頭不對的時候,再與之談判。

  可陳平江想把作業做在前面,杜絕可能的風險。

  世界各地的OTT收費和不收費的都有,甚至同一款OTT軟件在各個國家都面臨收費和不收費的選項。

  陳平江顯然無法接受運營商向自己收費。

  微信雖然也有公眾號小程序認證收費,又或者一些朋友圈廣告費,但是和龐大的投入相比九牛一毛。

  微信只會是一個生態系統,像是一個舞台,本身是很難盈利的,只能用於推高人人網的市值。

  如此一來,如果每年度向三大運營商交天價網絡費,根本不利於微信的運營和推廣。

  李西做為人人網CEO,也已經趕到了BJ。

  “這次的對話只是給他們打個預防針,告訴他們有這麽個事兒。實際上不管他們最終答應不答應,視頻語音通話我們都要上馬,活人不可能被尿憋死。”陳平江對李西道。

  “如果形成文字文件,就不必怕了吧?”

  “難說,就算是現在同意了,興許等個一兩年後微信的存在切切實實的影響到他們利益時就翻臉了,畢竟簡單的攜號轉網都做不到。”

  陳平江自然不會傻傻的自己往槍口撞,告訴三大運營商,你們別收我錢啊。

  談判是需要策略的。

  趕到舉辦會議的酒店時,三大運營商的代表都已經到了,都是分管具體業務的副總。

  其實這樣也挺好,起碼自己說的話對方能聽懂。

  陳平江只是把微信的需求稍微闡述了一番,沒想到就遇到了激烈的反對,移動的副總最近正鬱悶自己的飛信日落西山呢。

  “陳總,你不是在開玩笑?你把通話業務做了,還要我們運營商做什麽?中間造成的巨量營收減少,我們要從哪個環節來補?向你收嗎?現在語音通話在我們整個營收裡佔大頭,一旦核心業務受損,我們可是鋪設3G網絡的資金都沒了。”

  聯通那邊也是皺眉:“以前感受還不深,但是用戶到達一定數量級後,已經給我們的網絡帶來負擔,這還是沒有語音通話的,如果加上語音和視頻通話,不敢想象。”

  “頻繁的發出信令、重置鏈接,會佔用大量的信令資源,每一條好友動態更新、群消息更是消耗大量的網絡資源。”

  對此,陳平江也只能尷尬的聳聳肩。

  微信只能“永遠在線”,否則收不到消息。但只要在線,就不斷向運營商網絡發出“心跳”,這些“心跳”本身沒有任何流量,但是會佔用運營商的信令通道,如果“心跳”過快過多,就會導致運營商的網絡出現問題,甚至癱瘓。

  “陳總,我希望你重視這個問題,我們花幾千億構建移動網絡不是給微信一家服務的,去年12月,英國那邊的運營商O2就碰到了這個問題,8%的智能終端用戶產生55%的信令流量,導致倫敦一些用戶周期性無法撥打接聽電話。”

  陳平江笑著說道:“劉總其實並不是因為微信佔用信道不滿,而是因為微信佔據了信令資源,但是無法帶來對應的移動數據流量不滿。換句話說,目前微信佔用運營商資源過多,但卻沒有帶來與之匹配的流量收入,同時還有可能把網絡搞癱瘓。這才是你們不滿的直接原因。”

  “我本人是希望和各位運營商夥伴共贏的,就像是我們在合約機上的合作一樣。”

  說到這裡的時候,聯想的劉副總有些不滿,別帶上我,我又沒和你們有過合約機合作。

  陳平江繼續道:“我們應該一起把蛋糕做大,然後向用戶收取數據流量費用,而不是在基礎通訊服務上再分一杯羹。OTT是一種進步一種潮流,現在全世界都在變革,難道我們能因為個人的小利益就螳臂當車嗎?那樣我們會成為國家的罪人,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必將被掃入歷史的塵埃。這種力量是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的。”

  “陳總,談事情就談事情,你別給我們戴帽子啊。傳出去還以為我們三大運營商做惡人呢,在商言商。”陳平江還沒說話,對面人就有些急切的打斷陳平江。

  你陳平江是玩輿論的高手,我們可不是。萬一這話被暴光到微博上,我們還活不活了?
  陳平江哈哈一笑:“好,好。那我換個說法,你們運營商不喜歡OTT,但是老百姓喜歡,並且愛用,甚至你們自己都在用微信對吧?何況OTT問題又不是第一次爆發,之前的P2P下載佔用過量寬帶資源,你們倒是一禁了之,可換來了什麽呢?用戶用腳投票,換個運營商就是了。”

  “有些需求是用戶的剛性需求,你簡單的封殺是達不到目的的,反而將用戶推到別人的懷抱。沒有微信,還有微聊,你信不信過段時間小馬哥就來找你們聊這事?微信雖然分流了部分短信、話音業務,但也會提高你們流量收入嘛,一進一出,說不定你們還有的賺。”

  “信令風暴的問題我們可以慢慢談,我也會讓技術部門做些調整。總會找到個不錯的模式讓我們一起發展,沒有必要站在各自的對立面。以後4G時代到來,說不定信令問題就解決了呢?”

  電信那頭的副總點點頭:“陳總,實不相瞞,來之前我也構思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佔用信令的其實不止微信一個,還有QQ,以後還會冒出其他的軟件,統統讓企業付費或者用戶付費,的確是不實際的。如果,我說如果,如果我們雙方可以進行資源共享,或者進行業務的互相推薦,我覺得就很好嘛!”

  他剛說完,聯通和移動的副總立馬瞪了過來,恨不得給這個“叛徒”吃了。

  好家夥我們還在這據理力爭呢,你轉頭就把我們賣了?
  電信的副總表示我也沒辦法啊。

  畢竟電信才做移動業務,和另外兩家沒法比。
    一組數字能直觀明了。

  移動手機用戶有5億多,聯通差點也有1.5億,相比之下電信只有可憐的7000萬。

  不另辟蹊徑如何翻身?
  只要數據能增長,大家夥年底的年終獎能多拿點,出賣靈魂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大家都是賣,無非看誰賣的多,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都不是問題。

  何況電信用戶少啊,佔用的信令風暴也有限。

  局面非常明了。

  市佔率最高的移動態度最為強硬,甚至他們從心底就排斥微信和微博,畢竟這是他們自家飛信的競品。

  聯通的老劉咳嗽了一聲:“其實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陳總你旗下的人人網、微博、微信都是流量大戶,單獨搞個專區就不會對其他用戶產生衝突。我也希望您能理解,現在國內外對價值資源收費其實是合理的訴求,法國電信不就問谷歌收了擠佔網絡流量費嗎?數據通道就像修高速,建設和維護都需要成本。”

  “我們不像移動,他們要為自己的飛信保駕護航,我們聯通只是單純的就事論事。免費的微信一方面在侵佔手機短信,未來還要侵佔語音通話市場,我們業績肯定會降低;另一方面又無償的消耗寶貴而有限的移動通信資源,說一句被OTT業務內外夾擊也不為過。”

  聯通老劉的話還算比較客觀,算是三家運營商裡相對較為中立的。

  聊到最後,已經不是錢不錢的問題了。

  而是開了這個口子後,人人網要不要交,微博要不要交,這個錢最終是消費者買單還是誰來買單?
  如果只是微信交,那麽QQ要不要交,以後冒頭的釘釘、陌陌、探探要不要交?
  陳平江仍然堅持認為,用戶本身已經交過月租費和流量費,又不是沒給錢,為什麽還要二次收費?
  說白了,微信還是動了三大運營商的奶酪!

  如果微信並沒有影響三大運營商的語音通話和短信業務,你看看會不會嚷嚷著收費?

  互聯網免費就是主流趨勢,收費就是逆勢而行!

  一場會議不歡而散,誰也沒能說服對方,甚至四方更多的站在自己的角度。

  沒有對錯,只有利益!
  陳平江眉頭微皺,情況比他想象的複雜,尤其這個時間節點還比當年的騰訊和三大運營商談判早了三年。

  “看來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事情。”陳平江緩緩道。

  李西也點頭認可:“今天只是大家各自闡明觀點,取得不了共識也很正常,我估計沒幾個月是談不攏的。電信那邊隻想著推自己的飛信飛聊,我估計移動和聯通接下來也要推自己的即時通訊軟件,國外很多運營商都這麽幹了。不過他們肯定不會是我們的對手。”

  陳平江道:“切入口就選電信了,他們家迫切想要打開市場,提高用戶數量和市佔率,對OTT的抵觸最小。”

  “呃,陳董你打算怎麽做?”

  “很簡單,和電信合夥搞個SIM卡,號段用電信的,用戶可以免流量使用我們人人網的所有應用。電信要用戶,我們就給他們用戶。”

  李西雙眼不禁一亮:“這個主意好啊。”

  陳平江參考的是騰訊當年搞的大王卡,當時的大王卡可以免費玩百款應用,包括騰訊視頻、王者榮耀等流量大戶。

  雖然這年頭流量費更貴,3元10MB,5元30MB,10元70MB,20元150MB。

  但同樣的,廢流量的應用還沒有那麽多。

  這顯然是雙方共贏的合作。

  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很難理解。

  那時候的微信哪裡敢讓它後台一直跑啊。

  可以玩玩小遊戲,但是想看視頻就得多花錢。

  那個年代誰開1G誰就是有錢的象征,可以看視頻的。

  為什麽說陳平江只有等到4G普及了才有資格做短視頻?
  就是因為網絡資費!

  網絡資費不降下來,根本普及不開。

  幾乎可以預見的是,只要陳平江將這個合作敲定,微信微博用戶活躍程度必然登上新的台階。

  和三大運營商的拉扯不是一天就能解決的。

  只有慢慢等,繼續拖。

  拖到4G時代到來,並且以利誘之。(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