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華娛:過把癮》第56章 相約酒吧(為上品下單大佬加更,這是
  第56章 相約酒吧(為上品下單大佬加更,這是我最後的波紋了~)

  1998年1月27號。

  農歷除夕。

  京城的四合院裡,陳安和自己父母一起吃著年夜飯。

  新買的電視機裡播放著今年的春晚。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

  由劉得華和張信折還有茅寧一起演唱的大中國充滿了喜慶的味道。

  父母二老都很喜歡,但陳安聽上去卻有一股歲月感。

  尤其是到了王妃和娜英上台一起唱著:

  “來吧,來吧,相約九八,
  來吧,來吧,相約九八,

  相約在銀色的月光下,
  相約在溫暖的情意中.”

  米老鼠版的王妃聲音空靈悅耳,陳安知道這首歌立馬會火遍大江南北。

  如今的春晚可是眾多百姓必看的節目,也是一夜成名的好地方,春晚的重量不言而喻。

  “瞞啊幾,你能不能上這個春晚?”看上癮的老媽想著自己兒子這麽厲害,能不能也在春晚上看見他。

  陳安雖然知道自己老媽其實搞不懂自己到底是幹啥,只知道也是當明星的但還是有點懵:

  “媽,我是導演,不會搞表演。”

  “要不得啊?”

  “要不得,我是安排別人搞表演滴。”

  陳安也只知道怎麽和她解釋自己的性質,拿著粗淺的對比解釋了一下。

  “我說我瞞啊幾這麽厲害怎麽沒人找你,原來還要厲害點。”雖然老媽不懂這些但是聽到是管人,那肯定更加厲害。

  對於春晚陳安也就看個樂,你要他去導演伱還不如殺了他,比電影還要麻煩不少。

  哥們拍拍電影就夠了,不想搞那些花裡胡哨的。

  春晚結束之後,三人聊了會天就睡下了。

  春節之後陳安就有時間了,趁著這幾天帶著二老逛了一下京城。

  他們一輩子也沒出過老家,這次陳安帶他們好好看了看。

  天安門,頤和園還有一些地方,全部都去逛了一趟。

  陳安有車來去也方便。

  直到正月十六,在吃完團圓飯之後,陳安才將二老送上飛機。

  “媽給你在家裡留了菜,包了很多餃子,你從小就愛吃,多吃點不要餓了自己。”離別前的老媽還是喋喋不休的關心著陳安。

  之前趁著有時間,她給陳安做了很多菜,包了不少餃子還有湯圓都是陳安愛吃的。

  上機前還一直拉著陳安說個不停,陳安也耐心聽著,直到對方過安檢上飛機。

  老父親還是一樣的無言,離別之前只是拍了拍陳安肩膀,讓他好好照顧好自己。

  便沒再多說,不過陳安能明白,有些沒說出來的話。

  1997已經過去了,1998正式到來。

  沒多久陳安也開學了,北電的最後一學期正式開學。

  也要開始準備畢業論文,不過陳安還是比較容易的。

  打算寫一篇關於《羅拉快跑》的影片解析論文,絕對手拿把掐。

  我特麽想怎麽寫怎麽寫,反正是我自己電影。

  反而是被畢業影片給難住了,你說隨便拍個吧不符合現在的身份。

  短片斬獲威尼斯最佳短片金獅獎,長篇斬獲戛納電影節華語電影第一座最佳導演。

  國內票房也接連成功,一個最近風雲正盛的大導演你的畢業影片隨便拍一部是不是顯得太敷衍。

  就在陳安煩惱的時候,善解人意的母校已經知道了他的煩惱。

  畢竟是自己學校的知名優秀學生,還是多加關照的。
    直接將陳安的畢業影片給免了,只需要論文就行。

  不過呢,雖然學校是想免了的,但是你畢竟也是已經成名的知名大導,說出去也不好聽。

  所以呢,咱們各退一步,取個折中,先將影片推遲,讓你慢慢醞釀,慢慢琢磨。

  只需要研博直讀就行了,將影片留到之後算作一起,事情就這麽完美解決了。

  不僅有直接名額,而且還免除學費,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學校直接會幫你統統搞定。

  陳安很感動,表示能不讀嗎?

  接下來陳安想專心發展電影行業了,到時候不僅想做製片方還想做發行方,而且還學了快兩年的英語。

  想去好萊塢賺美刀,肯定是沒時間的。

  學校也親切的表示,滾蛋。

  你人可以不來,但是讀肯定是要讀的。

  陳安只能被動的接受了這個選擇,院長的臉也開始變得和藹起來,親切的很!
  搞定之後開車回家的陳安在車上接到了韓三屏的電話:

  “老弟,小日子那邊也下映了,總共兩個月,37億日元!”

  聽到這個數字陳安也嚇了一跳,沒想到小日子真的這麽喜歡這部電影。

  在《英雄》未上映之前,小日子票房最高的華語電影是李聯傑的《少林寺》,那部在內地一毛票價的時候,拿下1.6億票房的神奇電影。

  37億也是如今在小日子票房最高的華語電影,打破了之前《少林寺》的記錄,排名第一!

  這就是出口轉內銷的厲害之處嗎,陳安不自覺想到。

  “好,好,我在開車,回去再說,到時候我給你打電話。”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陳安打算回去再聊。

  電話那頭的韓三屏:“那好,我先掛了。”隨後就掛斷了電話,看上去風風火火。

  而開著車將手機放好的陳安看著車窗前的車水馬龍不自覺喃喃道:“發了.”

  國內這次票房三千萬,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余的91.7%就是淨票房。

  可以開始分帳了,院線方先要拿走67%,如今的院線就是這麽黑,直到《英雄》出世,張衛平硬剛院線爭取到了43%的分帳。

  如今剩下的33%才是陳安和北影廠的,一般來說北影廠還需要抽一筆發行費用。

  但是提前商量好之後陳安沒有要導演費,北影也沒要發行費,兩方對半分。

  陳安能拿到四百五萬出頭一點,還需要繳稅之後才是才能到手三百多萬。

  不過因為電影分為兩次上映,上部的票房已經將成本拿了回來,這次分帳就是純盈利。

  當然這只是電影的票房收益,其他的版權方面都還不算。

  只不過提前簽過合同,版權所在是陳安,北影廠隻享有50%的分紅收益。

  《羅拉快跑》也是一樣。

  在好萊塢,如果票房高,製片公司可以拿走60%,這也是因為六大的強勢。

  當然如果票房不好就只能拿走40%,區間是浮動的,都是利益至上,在40%-60%之間。

  反而是小日子,票房分帳是和院線對半,雖然比不上好萊塢,但是穩定。

  37億日元換算成軟妹幣就是將近1.8億,是國內票房的六倍!
  發行方要抽走總票房的20%,還因為不是本土電影那更少的分成。

  那也是國內收入的好幾倍。

  陳安和韓三屏兩方稅前都能到手兩千多萬的軟妹幣。

  別說大賺特賺,這簡直就是在搶銀行!
  總成本才三百萬,分開來每方一百五十萬。

  十幾倍以上的收益!

  原本陳安想著不虧就是賺,沒想到賺得盆滿缽滿,雖然比不上《羅拉快跑》的收益。

  但它不能比,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才能造就這個可能。

  如果不是因為陳安的年輕,因為《羅拉快跑》時代性的創新,因為戛納電影節敢把獎頒給二十歲的自己,根本不可能。

  這種機會基本不可能有下一次了。

  但是這次《小森林》可是實打實的硬仗從票房斬獲這麽多,而且是自己出資!
   求票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