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四合院:百倍返還》81.第81章 糧票
  第81章 糧票
  李建東本來想等待會兒喝酒的時候,再慢慢和大家聊,既然都很感興趣就直接說道:

  “其實我也是聽別人說的,好像上面領導在研究一種統購統銷方法。

  簡單說,就是以後不管買什麽東西,都需要用票,就跟咱們現在買糧食需要拿糧食本一樣。

  正好,今天東旭要買自行車,我就尋思先跟你們說一聲。現在不買,等開始用票的時候再買,就沒那麽容易了。”

  關於票證這個東西,有人說55年全國施行,也有人說53年10月就開始憑票購物。

  其實,從建國之後,就已經有糧票這東西存在。

  只不過和後來發行的不一樣,糧票最開始是可以不用錢直接兌換糧食的。

  而李建東最近也確實聽到有關於統購統銷的風聲,眼瞅著再過幾個月就是10月了,這種事也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正在收拾食材的何大清,聽到這話突然抬起頭說道:

  “你們還別說,我前些天在婁半城家做菜的時候,好像也聽說過什麽票的,當時我也沒在意,現在老李一說我才想起來,好像還真是這麽回事。”

  許富貴已經有自行車了,就沒在意這個話題。

  劉海中和閻埠貴則是認真考慮起來。

  一輛自行車不便宜,但是以劉海中的工資買一輛還是很輕松的。

  不過,他前段時間剛買了一台收音機,再讓他買自行車就感覺一下子花費太多。

  而閻埠貴則是早就想買自行車了。

  要知道他每個周末都去釣魚,從南鑼鼓巷走到大運河要走很遠,如果沒釣到的話,空手回來還輕快一點,要是釣到魚,連魚帶水提回來,那可是非常累人。

  如果有自行車就不一樣了,不但可以幫他省很大力氣,還能節省時間多釣一會兒魚,平時還可以往外出租一下又能額外賺一筆錢。

  “既然老李都這麽說了,那我可得趕在用票之前買輛自行車。”

  閻埠貴早就想做這個決定,李建東這話等於是幫他推了一把。

  “那我也買一輛吧。”

  劉海中也跟著說道。

  他是二大爺,總不能看著閻埠貴這個三大爺都有自行車而自己沒有,如果說錢不湊手也就算了,他工資那麽高,還有小酒館和幼兒園的收入,就算一時花錢多很快也能再攢起來。

  最主要的是李建東給他透露了這種消息。

  如果不有點動作表示一下,豈不是浪費了領導的感情?
  何大清開始起火燒油,很快大院裡飄起飯菜的香味兒。

  住在對面易中海家的聾老太太,聞到菜香狠狠咽了一口口水,罵道,

  “這些挨千刀的,故意在外面炒菜饞我,一點不懂尊敬老人早晚被小鬼兒收了你們。”

  “還有易中海那個沒用的東西,怎麽今天這麽晚還沒回來,收個破爛,連飯都不吃了,是不是想餓死我老太太?”

  就在聾老太被李建東家飯菜饞的流口水的時候。

  易中海此刻正背著一包破爛,走在大街上。

  周圍人指指點點,嘲笑他活該。

  被分到40號院跟李建東一個院,不好好享受大院福利,非要搞歪心思,。

  現在人也殘廢了,工作也丟了,只能靠收破爛為生。

  不過嘲諷歸嘲諷,這年頭什麽東西都值錢,收破爛也是一門很常見的職業。

  而易中海頭腦比較精明,哪怕是收破爛也被他玩出了花。

  來到一處獨門獨院人家,易中海敲了敲門,很快門被打開。

  一名六十多歲的老年人站在門口,問道:“今兒個又收到什麽好東西了嗎?”

  易中海賠著笑,從肩膀上把麻袋放下來。

  然後,一隻手解開上面的帶子,打開後,小心翼翼,從裡面取出一個二次包裹的東西。

  “老爺子請看,這是我從煙袋街收來的東西,據說是從宮裡流出來的物件,別的不清楚,但質地肯定是全銅的,您看能給多少錢?”

  易中海賠著笑把東西放在地上,打開包裹給對方看。

  他一開始,確實是隻想收個破爛賺點飯錢。

  直到有一次,收了個銅器,準備當廢銅賣的時候,被眼前這個老人發現,高價買了去。

  易中海突然靈光一閃,打開了新思路。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雖然現在戰爭才過去沒幾年,但因為北城是和平解放,而且又是曾經的天子腳下,所以這邊的有些人還是比較認古董的。

  於是嘗到甜頭的易中海,也不再收普通破爛,而是打著收破爛的名義,專門收那些老物件。

  雖然他對古董一竅不通,但他知道什麽人手裡可能會有好東西。

  而且,他每次都是出最低價,就算買不到也不會高價擔風險,所以一來二去,還真被他賺了不少錢。

  當然,這種行為屬於偷雞,如果被抓到就完蛋了。

  “嗯,看這細節和成色確實不錯,不過這種銅器很常見,就算是宮裡出來的也不值錢,我給你8塊,你願意賣的話就留下,不願意就算了。”

  老人看完了銅器,直接給出一個價格。

  易中海心跳的厲害。

  這銅器,他是兩塊五毛錢收來的,沒想到一轉手就賺了五塊五,要不是好幾天才能碰見一個,這活可比當工人賺的多多了。

  “老爺子,您看我走街串巷的,整一個好物件也不容易,8塊錢都不夠我收人家的,您多少再給加幾個。”

  易中海這麽說倒不是貪心,只是想表現自己沒賺到錢而已。

  老人搖搖頭說:“就這個價,不能再高了,你收貴了,那是你眼拙,我再出高價買過來,被人知道了笑話的是我。”

  “得,咱爺倆也不是第一次買賣了,這兩塊錢就當是我給您交的學費,您拿去吧。”

  易中海歎著氣說道,等拿到錢走遠以後,臉上才浮現出一抹不屑的笑。

  “李建東,你讓軋鋼廠開除我,無非就是想等我沒錢以後,賣了房子再把我趕出院,可惜你失算了,我易中海不是那麽容易被打倒的。”

  …………

  酒足飯飽後,李建東站在門口,目送何大清、閻埠貴,還有劉海中幾人回家。

  正好,易中海背這個破麻袋從外面走回來。

  李建東瞥了他一眼,發現幾個月過去,易中海不但沒有頹廢,反而好像更精神了,也不知道是整天往外跑鍛煉了身體,還是撿破爛,真那麽賺錢,讓他吃好喝好。

  隨著易中海走進他的家,屋裡頓時響起聾老太的怒罵聲。

  李建東也退回屋裡關上門,不管易中海有了什麽機遇,只要他老老實實別惹事就行,要不然有他的好果子吃。

  接下來的幾個月平靜無波。

  隨著一場秋雨落下,炎熱的季節終於過去。

  這天李建東剛來到軋鋼廠沒多久,腦海中突然響起叮的一聲。

  【叮~您的徒弟閻解成,完成一次機械維修操作,獎勵您100點維修經驗。】

  【您的維修等級已升級,當前等級高級技工(已滿級!)】

  【職業滿級獎勵絕活:機械精通/師,卡車精通/徒。】

  ……

  李建東表情一怔,沒想到第二個滿級的竟然是維修職業。

  要知道,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主職業,只是閻解成在車隊駕駛之余,偶爾會維修保養自己的車而已。

  可能因為這個職業技能本來就簡單,所以獲得經驗比較快就早早升級了。

  打開系統界面。

  【機械精通】

  您對所有機械有天生的理解,可以精確發現設備存在的缺陷,並找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

  【卡車精通】

  您的徒弟對卡車非常精通,可以輕松維修所有與其有關的故障。

  ————————

  兩個技能,一個是獎勵給師父,也就是李建東的,另一個則是獎勵給閻解成的。

  雖然都是絕活,但李建東的絕活,依舊是徒弟的百倍強度,竟然對所有機械都有天生的理解。

  而系統對於機械的解釋是,只要能動的器械都算機械。

  簡單點說,就連自行車也算。

  “這個技能挺不錯的,比像素眼實用。”

  李建東的侉子,這段時間經常出故障,有了機械精通,就能好好收拾一下了。

  至於像素眼,平時生活,根本用不著看的那麽清楚。

  有時候吃東西,甚至能看到菜葉子上有蟲卵,反而影響食欲。

  “李主任,有人找。”

  生產科的小郭,突然從外面走進來說道,在他身後,緊跟著一個走進來一個女人。

  這是南鋼的工程師秦曉丹,從年後回來就一直在研究自主煉鋼設備。

  但是,至今也沒有什麽實質性的突破。
    雖然說是研究,其實就是在模仿,但是不管他們仿的怎麽像,造出來的東西,卻總是跟進口的效果不一樣。

  “秦工,找我有事?”李建東問道。

  “李主任,我們下午想要再試一次車,你幫我們找幾個工人來操作一下吧。”

  秦曉丹說的試車,就是開啟設備試驗效果,也就是運行,他們仿造出來的東西。

  之前他們已經運行很多次了,但每次效果都不理想,拆拆改改了大半年,從剛開始的信心十足,到現在都有點不好意思麻煩別人了。

  “好,我中午吃完飯就帶他們過去?”

  “可以,兩點之前都行。”

  “我知道了。”

  “那您忙,我先回去了。”

  秦曉丹說完就轉身離開了,李建東則是去各個車間找試車的工人,和他們的車間主任提前打好招呼,免得到時候缺人影響生產。

  中午吃了飯,李建東就提前去試車的車間外等著。

  看著工人們一個個到來,李建東給他們點了個數。

  沒一會兒,秦總工帶著軋鋼廠和南鋼的9名工程師也都來了。

  “李主任,辛苦你了。”

  秦總工臉上洋溢著微笑,不過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此刻心事重重,看來他對今天的試車,也沒什麽把握。

  不過,這也是正常的,新國剛成立沒幾年,什麽東西都是用洋人的,連火柴都叫洋火。

  可見這時候的生產力有多麽的落後。

  像軋鋼設備這樣的大型機械,不是光有一腔熱血,就能輕易研發出來的,就算是模仿也需要一個很長的試錯過程。

  任何一點細節的遺漏都,有可能造成整個實驗的失敗。

  “秦工客氣了,這都是我分內的事。”

  李建東點點頭,說實在他挺佩服眼前這些工程師,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鍥而不舍的努力,才造就了未來國家的複興。

  沒有再多客氣,秦總工帶著工程師們走進車間,李建東也帶著工人們跟進去。

  接下來就是各就各位,在秦總工的命令下設備開始啟動。

  隨著機械緩慢加速,慢慢正常運轉起來。

  李建東聽著周邊駁雜的機械轉動和碰撞聲,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些陌生又熟悉的信息.
  “內部擾流嚴重?”

  “受熱不全面?”

  “鋼錠固定盤平整度不夠。”

  “推進杆行程頓挫。”

  ……

  今年試車的是軋鋼前段工序的,第二步鋼坯加熱工序,所謂鋼坯加熱的目的是提高鋼的塑性,降低變形抗力以便於軋製,優秀的加熱工藝甚至還能消除或減輕鋼坯內部組織缺陷。

  眼前這套是三段式加熱設備,三段即預熱段、加熱段和均熱段。

  李建東只是用耳朵聽,就已經聽出好多地方細節有問題。

  再用眼睛觀察,就更加確定自己的判斷,眼前這台設備的主要問題,就出現在加熱段。內部擾流嚴重,加上推進杆頓挫造成了鋼坯受熱嚴重不均勻。

  有的地方因為過熱,將會影響鋼的可塑性,這也是鋼坯加熱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的問題。

  不過以前出現這種問題,大多是因為工人的操作不規范,加熱時間過長而導致的,而這次的過熱是純粹因為設備的問題。

  “鋼坯過熱,表面已經開裂,這次的加熱算是失敗了。”

  李建東已經有了判斷,而旁邊的秦總工等人眼中卻滿含著期待。

  很快一次加熱過程就結束了,秦總工等人迫不及待的上前查看結果。

  秦曉丹也拿著本子,緊隨其後準備記錄數據。

  當看到已經因為過熱而表面裂開的鋼坯時,十名工程師眼中的光彩頓時都暗淡下來。

  雖然已經做好了失敗的準備,但一次次得到同樣的結果,而且找不出原因真的很容易,讓人陷入頹廢。

  “為什麽,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

  “我們的設備,明明跟進口的一模一樣,連螺絲釘的位置都盡量模仿到了,為什麽每次還是失敗?”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幾名年輕的工程師表情沮喪,失敗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麽失敗。

  秦總工聲音低沉道:“曉丹,過來記錄一下數據。”

  秦曉丹默默走上前,看著和前幾次幾乎一樣結果的鋼坯,無奈的在本子上記錄下來。

  這時候,李建東突然走上前說道:“秦總工,我幹了這麽多年工人,雖然車間崗位不一樣。但是對軋鋼程序,也都有一些了解,造成鋼坯開裂的原因,通常是因為加熱過熱導致的,我認為多次出現過熱,應該是加熱段出現了問題。”

  秦總工點點頭,有些欣賞道:
  “李主任不愧是靠自學設計出水電站的能人,雖然你沒乾過加熱段,但你說的確實是對的,鋼錠開裂,確實是因為加熱段出了問題,可關鍵是,我們已經拆卸過好幾次了,卻始終找不出加熱段的問題在哪裡。”

  秦總工說著又歎了一口氣,他們都是專業人員,當然知道鋼坯為什麽會開裂。

  但問題是他們知道問題在哪卻找不出來,這種挫敗一度讓他們懷疑資產的專業性。

  李建東覺得自己繼續委婉的提醒他們,估計他們也是聽不懂的。

  為了早日實現軋鋼設備的自主研發,他也不打算藏拙。

  於是,簡單斟酌了一下用詞後,便說道:

  “秦工,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問題出現在加熱段,而且加熱段本身設備沒有問題,那麽,會不會是推送設備出了問題呢?

  例如,推送平台不平整,導致的熱氣流動不通暢,或者頓挫導致,某些部位受熱時間過長,而有些部位又受熱時間過短?”

  李建東這話說的比較專業,就算是一個助理工程師,也能聽懂他的意思。

  十名工程師聽完他的提醒,心跳全部加快。

  秦總工更是恍然大悟,叫了出來:“是啊,如果不是加熱段本身的問題,那麽問題很可能就出現在推送設備。”

  “李主任你真是幫了我們大忙,沒想到我們這麽多工程師,加在一起還不如你一個人。

  果然,你們這些老師傅的經驗,比我們只會紙上談兵強多了。”.
  “秦工客氣了,咱們還是趕緊拆開設備,檢查一下,看看問題到底是不是出現在推送設備上吧。”

  李建東微笑說道。

  雖然對問題出在哪已經心知肚明,但也只能裝作是猜出來的。

  秦總工等人也早就等不及了,之前被加熱的問題困擾了他們幾個月,反覆拆卸時,終沒能找出問題所在。

  今天被李建東這麽一提醒,才發現自己可能是思路錯了。

  現在想想自己這些人,也是夠笨的,既然確定加熱設備沒問題。

  那麽問題就肯定出在別的地方,為什麽就沒有朝著推送設備上面去想呢?

  幸好碰到了李建東,否則他們還不知道要鑽多久的牛角尖,甚至慢慢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專業。

  “快,組織人手拆卸。”

  秦總工大手一揮,立馬開始帶人行動。

  機器很快就被拆開,大家圍在跟前仔細檢查,雖然推送設備有問題,但也不可能非常明顯,要不然之前幾次拆卸,肯定早就發現了。

  直到眾人尺子測量才發現,推送平台確實有輕微的不平整。

  因為平台不平,而導致了推送過程中細微的誤差,隨著推送越來越深,誤差也就越來越大,上方的鋼坯過於接近加熱爐,所以才導致溫度過高,再加上推送杆頓挫造成的加熱不均勻,這才導致每次鋼坯都會過熱。

  看到事實果然像李建東說的那樣,秦總工等人都是露出佩服的神情。

  之前他們包括秦總工在內,都是有些看不上高級工的。

  認為他們只不過是眼明手巧,因為乾的時間久了,所以有了一點點操作經驗而已。

  今天碰到李建東,他們才知道自己坐井觀天。

  整整十名工程師啊,研究了幾個月,都沒搞明白的問題。

  結果,人家只是看了眼加熱後的鋼坯,就從細節上分析問題出在哪裡。

  “李主任,我真是服了你,我們這麽多人,被這個加熱問題困住三個多月了,一點點頭緒都沒有。

  要不是今天你在場,這個問題恐怕還會困擾我們更長時間,如果自助設備能夠研製成功,裡面肯定有您一份厚重的功勞。”

  秦總工握著李建東的手,緊緊不撒開,實在是太激動太感激了。

  李建東的行為,不只是解開了他們的困惑,更是直接推動了,國產自主煉鋼設備的研發速度。

  並且,還糾正了他們之前,看不起高級工的傲慢思想。

  李建東笑著道:
  “秦工,有沒有功勞,還是等設備研發結束再說吧,現在咱們只是找出了問題,但是想要解決,也不是很容易啊。”

  李建東說的沒錯,就比如推進平台不平整的問題,並不是因為推進平台真的很差,而是因為國產設備的標準就是這樣,或者說鑄造水平就是這個水平。

  人家的設備平整度可以做到10的話,咱們就只能3和4,不是不認真而是能力就在這。

  秦總工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點點頭說道:“是啊,之前我們根本沒想過,會是推送設備有問題,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當時驗收是合格的。現在看來,首先咱們的標準,就比外國進口的低很多啊。”

  旁邊另一名工程師也說道:
  “我們根本沒有高精度的鍛造設備,除非多造幾台推進設備,靠碰運氣,取其中一個最平整的,可是這樣一來,不但耗費時間也太浪費鋼材。”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