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人在三國:從傳道起家》第252章 出征
   第252章 出征
  薊縣城外,一個巨大的會台被建造出來,荒野風聲呼嘯,可以感受到天地最原本的氣息,正因如此,這次三國締盟才會選擇此地。

  古人不論華夏還是化外蠻夷,皆敬畏天地自然,如此誓盟之事若是不能昭示天地,那很難算是正式約定,也缺乏約束力。

  即便是民間行為,通常也是指天發誓,更不要說國家這般正式締盟這種大事。

  即便許辰不喜好這一套,卻也要尊重尉仇台和伯固的意願,於是選擇吉日之後,便於野外開設祭壇,三方將在此處正式締結盟約,組成一個以玄夏為宗主國的聯盟體。

  隨著一套神神秘秘的祭祀儀式之後,由沮授手捧著祭文登壇禱告。

  此祭文向上天訴說了扶余高句麗兩國與華夏歷史友好交往,又以玄夏代為華夏正統,值此時日締結盟約圖謀共贏,並且展望了一番未來的美好圖景,還有玄夏進取神州的願望。

  中規中矩的內容,基本上該說的都說了,直到頌念完畢,許辰作為玄夏國相,便與尉仇台伯固歃血為盟,共發誓願。

  各自飲下一杯酒水之後,他們才入座下方的會議桌,而這上面則擺放著三份精美的契約。

  沮授小心翼翼把玄夏國印放置在許辰身邊,許辰點了點頭,但在最後落印的之前,他還是看了尉仇台與伯固一眼。

  “此印落成之後,聯盟即成,三國共修同盟之好,不可背棄,不可違約,否則所有盟國皆有共逐之義務!”

  這並非是婦人之仁,實在是費效比太低了,要以武力徹底征服外部的一切小國,這需要付出的成本難以計量。

  最終,這個聯盟將會統禦整個草原,或許以後還會把整個華夏周邊的小國全部囊括其中,至於如何促成其他存在加入聯盟,那就是盟軍設立的意義所在。

  相比於本就經過開發且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的神州大地,在塞外這些資源貧乏土地貧瘠的地方,以高成本的武力掠奪實在是不劃算。

  許辰要的,是外部的工業原材料,但他不想把事情搞成直接對外掠奪這種血淋淋的模樣。

  隨後有旁邊的官員把盟約再輪轉了一下,三人又是各自按下一次,如此一共三次之後,他們每人手裡就都有一份印上三方國印的盟約了。

  這並不是他們虛無的奢望,只要條約內容能夠落實,這的確對他們兩國大有裨益。

  這國印一旦按下,那就真正沒有反悔的余地了,不然的話就要遭受整個聯盟的針對,雖然現在聯盟才只有三國而已,但他們也知道這只是現在。

  塞外可以提供的羊毛,皮革,藥材,牛羊,鐵礦,馬匹等等資源很不錯,但戰爭和後續維持統治以及開發需要的成本可以想象一定會超過收益。

  經濟方式的掠奪更加隱秘和效率,玄夏輸出自身高附加值的商品,而吸收外部初級原材料,對目前的玄夏而言,是最好的選擇。

  直接以聯盟的形式對外部綁架,這種綁架從經濟軍事文化三個方面入手,可以更高效率的吸收外部資源。

  至此,玄夏扶余高句麗正式達成了盟友關系,許辰站起來,他們兩人也跟著站起來,隨後都是執手相笑,氣氛一片輕松融洽。

  而許辰在盟約內容上,實則也沒有埋下什麽陷阱,因為根本就沒有必要。

  不過,尉仇台和伯固畢竟早就做好了決定,不然今天也不會站在這裡,他們並沒有過多猶豫,在許辰率先在盟約上按下國印之後,他們倆也同樣在自己面前的盟約上按上國印。

  尉仇台和伯固聞言,都是神色一凝,從話語中他們就能感受到一份深沉。

  現在按下國印加入聯盟很輕松,但再想脫離出來,那就不是簡單事情了,一旦背棄,可以想象將要面臨什麽樣的壓力。

  他可以十分良心的說這份盟約的一切內容,確實都是基於共贏而確立,即便是有著明確等級色彩的朝貢貿易,玄夏也隻佔據宗主國的名義,實際的貿易則相當公平。

  尉仇台和伯固對聯盟存在著美好的想象,他們都期待著這個牢不可破的聯盟,可以帶領貧瘠的扶余和高句麗走向富足。

  作為聯盟的創始國,他們知道聯盟成立的意義和目標。

  等到玄夏一統神州並且發展起相當程度的工業能力,那麽華夏文明的統治邊界就能突破農業文明的界限,那時候聯盟的使命也就結束了。

  整個聯盟體系都經過了許辰和沮授的精密設計,經濟的確是共贏的框架,盟國可以獲取玄夏的商品,而玄夏可以綿吸外部的資源壯大自己,掌握高端生產力的玄夏,天然就佔據著經濟生態的上位。

  既然要讓別人打工,那自然也要讓別人吃到東西,於是才有這套共贏的朝廷貿易體系。
    以官府形式的貿易,所帶去的利益必定會被盟國的國主以及權貴把持,這就是他們加入聯盟的最大動力,當然如果有不願意的家夥,那這個時候就需要盟軍出動,用武力逼迫他們接受了。

  聯盟設立之後,三國的聯軍將會從防禦性質的軍隊,轉化成為進攻性質的盟軍,不斷的壯大自己和吞並敵人,最終把一切敵人都轉化為聯盟的一份子。

  而文化上吸收交互生,也是玄夏毫無保留的傳授文化的行為,這絕不是什麽文化侵入思想演變。

  天高地遠,萬裡無雲,風聲陣陣,許辰與伯固尉仇台執手說笑的時候,三人都在腦海中暢享未來的圖景,只不過許辰所想的是更加久遠的未來。

  聯盟即成,尉仇台和伯固各自回國之後,盟約也就開始運轉起來。

  三國均在彼此設有衙司以銜接事務,第一次的朝貢貿易,在三個月之後便正式開始。

  扶余高句麗均在利益誘導之下,開始組織開發資源,藥材、糧食、皮革等等數不清的初級資源,以換取玄夏提供的大量毛衣毛毯,茶糖絲鹽,鐵器農具、玻璃陶瓷、線裝書籍等等物品。

  僅僅兩國初次的貿易數量便是難以計算。

  這無疑是玄夏工商增長的巨大助力,有玄夏朝廷在上面提供渠道,下面的工商主體只需要牟足勁生產商品,就有源源不斷的利潤。

  而對於扶余高句麗來說,這對他們也是極好的事情,如果沒有朝貢貿易,他們的能夠產出的基礎資源未必會被開發出來,但是現在有了這個巨大需求之後,他們就能不斷創造價值進行開發,這本質上也是財富的增長。

  根本不需要長期的驗證,三方第一次朝貢貿易之後,都在其中嘗到了甜頭,這無疑是真正的一種共贏。

  聯盟存在的基礎,或許是有共同的敵人,或許是有共同的利益,而顯然他們的聯盟已經具備了這種基礎,只要這麽運轉下去,大家都可以在體系之中把餅做大。

  如果說第一次朝貢貿易之前,高句麗和扶余還有些許的顧慮,那麽在這次朝貢之後,他們就再沒有任何保留了。

  原本還有些緩慢的盟軍建設,肉眼可見的加快起來。

  計劃三萬盟軍的規模,很快扶余與高句麗的兵員就征召齊備,而玄夏的一萬大軍也已經在薊縣完成了集結,最終三方大軍將在遼東匯合和混編,由玄夏提供裝備和訓練,而扶余與高句麗則是承擔大部分的錢糧補給。

  這支步騎混合的盟軍,將在遼東完成為期三月,針對遊牧民族的特化戰術訓練。

  而有了此前的合作基礎之後,玄夏再也不必為了促成事情而過多讓步,新的盟軍不再是如聯軍一般三方共同指揮,而是由宗主國玄夏指派主將,扶余高句麗指派副將。

  唐龍這個遼東太守不再擔任盟軍的玄夏將領,新的將領由一路以來表現優異的玄夏烏桓族將領烏力擔任。

  當烏力率軍出征的時候,一萬大軍經過薊縣城頭,士兵們仰望抬頭,就看到一個年輕的面孔在目送他們,那是他們的領袖和教主。

  “將士們,我玄夏的使命是天下大同,這片土地之上,中原與遊牧的紛爭長久不息,而現在本座將要徹底終結這些鮮血和仇恨!”

  許辰凝視著下方的軍隊,在大大小小的軍官之中,找到了幾張熟悉的面孔。

  這裡面不僅有以烏桓奴隸出身一路出人頭地的烏力,也能看到在上一次常山戰役之中嶄露頭角的太史慈趙雲,還有漢人農家出身的良家子馬炎。

  他相信,這些人一定能在聯盟擴張的過程中建功立業。而玄夏也可以利用聯盟體系實現一次實力的躍升。

  精心籌劃聯盟的建成,他對此充滿了期待。

  “我們的出征不是為了佔領和報復,而是為了長久的和平,願意放下乾戈的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而不願意放下乾戈的,就需要你們勸他放下乾戈。”

  最後給所有將士們宣導了他們的使命,許辰便揮出右手:“出征!”

  話音一落,全部將士們都齊聲呐喊,烏力驅馬前行,他們也就隨之前行,然後往遙遠的遼東奔赴不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