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人在三國:從傳道起家》第120章 這他娘是黃巾?
  第120章 這他娘是黃巾?

  烏桓突騎是不可戰勝的嗎,許辰覺得並不是。

  烏桓騎兵更被稱作烏桓突騎,其主要作戰方式,是騎兵衝擊,騎射反而是少量存在,這是在馬鞍和馬鐙不斷普及下兵種演化的結果,也是遊牧在長期與大漢的鬥爭中妥協的方向。

  當大漢的騎兵穿輕重甲衣在戰場上橫衝直撞的時候,騎射戰術對漢軍的所能造成的傷害也就顯著下降。

  這實際上是兩種文明在裝備競賽上的勝負,沒甲的就是比有甲的吃虧,而且是吃大虧,而一直以來在這上面吃虧的都是遊牧文明,這也是大漢一直到三國結束,都能穩壓遊牧一頭的緣由。

  整個漢末三國,除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算是以騎射聞名,其余的騎兵兵種莫不是以突騎大放異彩,到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騎兵戰術更是完全往具裝突騎的方向發展去了。

  田石頭身著重甲,騎馬行出陣地,一舉一動之間便有鱗甲碰撞的金鐵之聲,陽光讓黝黑的甲片反射光芒,一種厚重而沉悶的力量感,隨著馬匹的緩慢行進展露出來。

  而在田石頭身後,同是身穿重甲的一千重裝步卒嚴整列隊,一支支長矛斜指敵軍陣地,宛如金鐵長林,令人見之發寒。

  陣地兩側,各有五百重騎,士兵莫不是與田石頭一般被金鐵包裹,只是靜靜的持騎矛矗立,除了馬匹會偶爾因為緊張的氣氛躁動一下,整個騎兵陣地都保持著足夠的平靜,也正是這種蓄勢待發,更顯得危險和可怕。

  至於後方的三千步卒,雖然沒有重甲,但一樣陣列嚴整,在重甲步卒後方,一架架巨大的床弩停放整齊。

  除了操作床弩的士兵,左右還有持長戟與持連弩的士兵交錯而立,所有人做好了對戰的準備。

  “兄弟們不必害怕,胡人雖擅騎術而悍勇,但缺少甲衣陣型散亂,就算騎兵數量五倍於我又能如何,昔有一漢當五胡,今天咱們也可以一黃當五胡!”

  大戰之前,田石頭緩緩驅馬在陣前喊話,頓時激起黃巾齊聲呐喊“威武”。

  烏桓五千騎兵集陣所帶來的壓迫感十分強烈,但是這並不能讓黃巾驚慌和恐懼。

  得益於開放的軍事制度,黃巾整個軍官體系,都對各種潛在敵人的戰術戰法進行過分析研究,這種群體認知,完全可以免除對未知敵人的慌張和恐懼。

  黃巾上下的大小軍官都神色肅然,心中充滿了戰意。

  騎兵數量不對等,就真的完全打不了嗎,只怕未必!
  短暫的時間過去,戰鬥雙方都完成了戰爭準備,隨著烏桓騎兵嗚咽的號角聲響起,中心戰場的戰鬥雙方也就隨之而動。

  雙方接近至兩裡時,五千烏桓突騎還是在緩慢前進,這是兵馬在衝刺前調整狀態的時候。

  直到距離變成一裡路,烏桓軍陣便有一千人開始加速,幾乎是幾個眨眼的時間,先頭突騎的速度便提至巔峰,就如同一股強大的黑風猛地傾軋過去,光是馬蹄的踏步聲就讓大地開始發出沉悶的顫動。

  最後數百米的距離,對於高速行進中的突騎不過是轉瞬之間的事情而已。

  然而這個時候,黃巾步陣前列的重裝步兵竟也完全沒有退縮之意,反而是在呐喊之後齊步壓上,一排排的長矛斜刺,一下迎了上去。

  騎兵克制步兵,這似乎是常識,然而真正精銳的重裝軍團,絕對不懼硬碰硬的打法。

  只不過烏桓騎兵卻也不是傻子,作為作戰經驗豐富的遊牧突騎,他們看到前方重甲鐵林根本不會傻傻的撞上去,他們的目標,是後方的普通步卒。

  眼看雙方就要接觸的時候,烏桓突騎一個信號,便依靠著精湛的騎術飛快調轉方向,就像是兩股潮水從左右兩邊奔湧過去,完全繞過了黃巾前方的鋼鐵叢林。

  然而田石頭也早有預料,伴隨著旗語信號,黃巾左右等待的重甲騎兵也隨之而動,經過一段距離的衝鋒之後,與烏桓突騎整個碰上。

  雙方針尖對麥芒,在雙方高速的直接碰撞之下,一把把長長的騎矛遠遠刺去,強大動能之下,一旦擊中敵人就會瞬間穿刺血肉之軀,鐵與肉的碰撞一下綻放在騎兵交鋒的每個角落。

  烏桓騎兵的騎術和衝殺技巧更加嫻熟,但是黃巾的重甲以及密集訓練,卻可以彌補這些缺點。

  一個個馬匹快速衝撞在一起,很快重甲的優勢就漸漸顯露出來,黃巾依靠著更強的防護和更大的重量,慢慢就在殘酷的力量搏殺中站穩腳跟。

  一隊一隊的輪番衝鋒之下,烏桓的勁頭竟硬是被黃巾重騎給壓了下去。

  然而,這時候後方的四千烏桓突騎也迅速出動,在騎兵交鋒最為焦灼的時候衝向了後方。

  黃巾陣前的重甲步兵笨重的劣勢一下出現,只能慢慢的隨著敵人的主攻方向進行應對,但是烏桓突騎的速度實在太快,先一步就已經繞至後方。
    面對洶湧而來的突騎,後方的普通軍陣也並沒有慌亂,床弩迅速的調轉方向,士兵們也擺好了連弩和長矛陣型。

  隨著突騎接近百步之內,士兵操作乘輿上的巨大床弩射出,一陣陣弩箭頓時撕裂空氣往前方飛速竄去,每有弩箭射中烏桓騎兵的時候,都會把騎兵整個射穿,又或者是狠狠地扎進馬匹身體,使得人馬俱摔。

  即便突進至幾十步後,士兵也會在軍官的指揮之下,整齊劃一的發射連弩,在極短的時間內瘋狂傾瀉弩箭。

  步卒連弩雖然威力遠遠不及強弩,但集體連發之下攻擊格外的可怕,區區幾十步轉瞬及至的距離,多數是皮甲的烏桓騎兵頓時遭到一波強力打擊,一時間人仰馬翻。

  但是騎兵的強大就在於那極快的突擊速度,不論是床弩還是連弩,攻擊的窗口只有此前的那點時間,隨著後方的突騎湧入,整個步兵方陣就不得不正面迎擊烏桓騎兵的壓力。

  一個個黃巾奮力的抗擊烏桓突騎的衝擊,但巨大的衝擊力還是在不斷撕裂著他們的軍陣,烏桓突騎就這麽輪番進出蓄力衝擊,肉眼可見的使步兵軍陣的陣型變得松散潰散起來。

  但黃巾的抵抗也依然頑強,縱然不斷有士兵被烏桓戰矛捅穿挑飛,但他們依靠陣型反擊,也給烏桓騎兵造成不少殺傷。

  到最後,雙方已經變成了一陣意志上的較量。

  隨著雙方糾纏越來越深,黃巾的陣型也越來越難保持。

  一直觀察局勢的田石頭則是大吼命令起來:“所有重騎集結,合力攻擊右翼敵軍!”

  隨著命令發布,傳令兵揮動旗令,優秀的基層軍官素養,讓黃巾重騎迅速響應起來,不過一會兒,兩部重騎就合為一千重騎,在田石頭的率領之下衝向右翼烏桓突騎。

  千余重騎集合衝擊,那鋼鐵洪流一下扎進和黃巾步兵方陣糾纏在一起的烏桓突騎之中。

  得益於裝甲優勢,黃巾重騎先鋒就如同一把巨錘,以強勁無匹的狂暴衝擊巨力,一下把右部的兩千余烏桓突騎衝擊的七零八落,一時間不知道多少烏桓騎兵落馬被踐踏而亡,更多的人則是在撞擊和戰矛穿刺之下瞬間斃命。

  整個右部戰場局勢瞬間大變,黃巾氣勢大振,步兵方陣抓住機會,立刻配合己方重騎進行反擊,一時間竟也和烏桓殺得難分難解。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遙遠的敵軍陣地,再度傳來嗚咽的號角聲,這一次卻是撤退的信號了。

  烏桓騎兵,也如退潮一般慢慢的脫離戰場,然後陸續的集結回去。

  發起進攻的時候,他們意氣風發,而現在的他們,卻沒幾個人再能笑得起來,再看向黃巾的時候,他們莫不是神色凝重。

  烏桓騎兵缺乏甲衣,但這也讓他們有了更高的機動性,他們主動脫戰,黃巾也只能目送。

  一場激烈但不算拚命的比試結束,這結果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丘力居沉默的看著遠處黃巾軍陣,眼中浮現不可思議。

  “這他娘的是黃巾,你確定不是大漢精銳?”

  丘力居實在忍不住爆了句粗口,眼前這些黃巾,與他認知裡的黃巾完全南轅北轍。

  黃巾不應該是一群操著鋤頭木棒到處亂跑的流民嗎,你告訴我眼前這陣列齊整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的大軍是黃巾?

  尤其是那一千重甲騎兵,更是讓丘力居心頭一顫。

  這種重甲突騎,完全就是烏桓突騎的加強版,也就是對方數量不多,不然的話自己真的要繞道跑了。

  一直以來,能掏出這種重騎的,從來只有大漢朝廷而已,你一個黃巾何德何能弄得起?

  他卻不知道,眼前這些精銳大軍,靠的是一年多時間的厲兵秣馬,是幾個郡數不清的豪強世代積累的家底,是黃巾如今的軍事治理體系,是完全掌控的商業利益,是一座座手工工場高效生產的結果。

  他只看到了黃巾展現出來匪夷所思的實力,卻看不到背後無數黃巾軍民努力的付出。

  別說丘力居對此吃驚了,就連相對熟悉黃巾的張純,也有些被嚇到了,黃巾比上次更強更可怕了
  “比試難說輸贏,咱們這道還能借的成嗎?”張純迷茫的看向了丘力居。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