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舉漢》第208章 斬殺
  第208章 斬殺

  見劉景並沒有再行逼迫,馬約心裡暫時松了一口氣,當即告退,而後匆匆回到艨艟艦上,與諸將商議對策。

  昏暗逼仄的船艙內,空氣燥熱而又憋悶,馬約等十余人擠坐一團,一語不發,顯得心事重重。

  馬約目光一一掃過諸將,見遲遲無人開口,率先問道:“對於劉君合並之意,諸位是什麽想法?”

  應該說所有人之中,他是最不希望艦隊和劉景合並的人。

  作為被眾人推舉上位的艦隊臨時主帥,他手中並沒有多大的權力,不過只要他帶領艦隊回到自己的老家零陵,到時候他必然能夠成為這支艦隊的真正統帥。

  而艦隊如果和劉景合並,或者說兼並,他十有八九會被打回原形,這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

  諸將不禁面面而視,荊州水軍有多強大,他們可是親身體驗過了不止一次,現在已經升不起半點對抗之心。至於劉景先前所說雙方合並,便足以對抗荊州水軍雲雲,他們是半點也不信。

  問題是,他們有能力拒絕嗎?此舉勢必會激怒劉景、劉宗,從而為自己等人惹來殺身之禍。

  有人提出了大家心中的擔憂,引得周圍一陣附和。

  馬約默默看著諸將你一言我一語,爭論得甚是激烈,不過想要留在酃縣的幾乎一個也沒有。

  當房間重新安靜下來,馬約不動聲色地道:“我等實力雖不及劉仲達、劉伯嗣的水軍,卻也不是完全沒有反抗之力。

  我等初至酃縣時,江上防范未嚴,我等本有機會衝破堵截,只是懾於劉伯嗣的威名,心中稍加猶豫,便遭到了四麵包圍,就此失去了離開的機會。”

  諸將聞言,連連頷首,心中不免悔恨交加,如果當時能夠果斷一點,何至於落到如此田地?

  馬約再次詢問諸將的心意,得到肯定的答覆後,終說出心裡的計劃:“我等可假意歸附,然後趁其松懈之際,駕船而走。對方倉促間肯定難以攔截。”

  諸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此法可行,很快就達成了共識。馬約帶領諸將歃血盟誓,約定永不背棄,接著去見劉宗,直言他們願意率領兵船歸附。

  劉宗朗聲大笑道:“有諸君相助,日後面對荊州水軍,便又多了一份勝算。”

  馬約等人紛紛陪笑道:“我等願為劉司馬前驅。”

  劉宗滿意地點點頭,說道:“諸君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屢經大戰,必然極是辛苦,今日我當設饗會,以慰將士。”

  馬約小心翼翼觀察劉宗的神色,見並無異樣,才稍稍安心。

  黃昏之際,劉宗在大營中以酒飯慰勞歸附將士。

  將士悉在外面,而馬約等十余人,則得以入帳與劉宗宴飲。其等坐於右側,而陳進、黃武等親信部曲則坐於左側,雙方涇渭分明。

  宴會持續了一個多時辰,劉宗素來善飲酒,此時面頰紅潤,目光卻十分清明。外面的天色早已是漆黑一片,帳中則燈火通明,眾人推杯換盞,言笑甚歡。

  劉宗起身離開座位,拔出腰間佩刀,在帳中舞起來。帳中歡笑暢飲的眾人漸漸安靜下來,饒有興致的觀看劉宗舞刀。

  劉宗乃是長沙首屈一指的豪傑,雖不以武藝見長,卻也絕非常人,帳中能及者寥寥無幾。

  劉宗舞著舞著,竟然來到馬約的食案前,並開口邀道:“馬司馬能被眾將共推為首,想必武藝非凡,不知可否下場共舞?”

  馬約不由自主打了一個寒顫,急忙擺手道:“不敢。在下武藝粗淺,哪有資格與劉司馬共舞。”

  劉宗聽罷,面色立刻沉下來,逼問道:“馬司馬如此推脫,是看不起我嗎?”

  劉宗話音一落,陳進、黃武等親信部曲紛紛起身怒視馬約。

  馬約心裡暗暗叫苦,說道:“非是在下故意推脫……”說到這裡,馬約驚見一道白光劃過眼前,快到甚至來不及做出躲閃。

  馬約頭顱霎時脫離身體,掉落在席間,到死臉上仍帶著驚恐之色。

  帳中霎時間陷入一片死寂,諸將神情大駭,卻不敢發出聲音,唯恐遭到魚池之殃。

  劉宗持刀在馬約的身上抹了抹,擦去刀身上的血跡,目光掃過帳中諸將,面色從容地道:“你們既然歸附於我,我說的話,便是命令,馬司馬一而再再而三抗拒我的命令,可知心中並未誠信歸附,我今日親手殺之,以整肅部伍,爾等可服?”

  “服。”諸將競相離席下拜,一時間汗流浹背,惶恐不安。

  劉宗還刀入鞘,不疾不徐道:“我接到匯報,馬司馬歸附只是緩兵之計,實則仍想逃跑。”

  “事情泄露了?是誰?”諸將嚇得險些昏倒過去,額頭抵地,渾身瑟瑟發抖。

  劉宗示意帳外的士卒將馬約屍首抬出去,繼續說道:“此事不管是真也好,是假也好,馬司馬一死,就算一了百了。”

  諸將內心本已絕望,沒想到劉宗並無追究之意,諸將不禁生出劫後余生之感。

  劉宗又勉勵其等一番,任由他們離開。

  身矮腰粗,性情急躁的黃武問道:“司馬,他們都歃血盟誓了,為何還要放過他們?”

  諸將之間並非鐵板一塊,事後便有人悄悄稟向劉宗稟報。

  劉宗搖頭道:“《春秋》之義:‘功在元帥,罪止首惡。’此事是由馬約一人主導,馬約這個引路人一死,他們已經沒法再去零陵,沒必要對他們趕盡殺絕。”

  黃武撇嘴道:“要我說,還是全部殺掉,才能永絕後患。”

  劉宗素知黃武脾性,沒有理會他,匆匆趕去見劉景。

  劉景對他在席間斬殺馬約,也沒有感到太過意外,殺人,永遠是最快解決問題的辦法。

  劉景也同意劉宗“隻誅首惡,不問脅從”的決定,不過他認為那些人繼續留在原來的船艦上,很難讓人完全放心,必須調離。

  兩人經過一番商量後,乾脆借著這個機會,將目前麾下三支艦隊徹底捏合成一個整體。而劉宗,自然是這支艦隊主帥的不二人選,劉祝、王彊為副。

  馬約被殺,並未掀起多少波瀾,說到底他只是名義上的艦隊主帥,根本沒有多少威信可言。

  就在艦隊整合之際,劉祝、王彊終於趕了回來,跟隨他們一起回來的,是數以千計的船匠。

  劉景喜出望外,酃縣造船業相比於臨湘,落後太多,難造大艦,他為此不知抱怨多少次了。而今總算不用再未此發愁了。

  劉景考慮到酃縣日後必然會成為主戰場,將船場建在這裡,絕無幸免之理,便決意將船匠遷往大後方鍾水鄉,那裡與酃縣相隔上百裡,有足夠的緩衝。

  …………

  臨湘城外,荊州軍在完成築圍鑿塹,造作雲梯等事後,便開始驅使民夫背負土丸填充護城河。

  由於臨湘的護城河乃是引自於瀏水,因此荊州軍同時還要在北面的瀏水築圍截斷水源。雙管齊下,才能徹底填平臨湘護城河。

  護城河是臨湘城第一道防線,守軍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即使民夫手無寸鐵,而且多是長沙本地人,可這是你死我活的戰場,容不得他們心慈手軟,紛紛張弓舉弩,雨射向護城河對岸。

  蒯越身披鎧甲,坐在車中,看著護城河前如同割麥子一般倒地的民夫,臉色平靜得可怕。

  如果想要避免大量傷亡,完全可以選擇清晨或傍晚,視線昏暗之時行動,不過他偏偏選擇在白天視線清晰之時,原因很簡單,他想盡可能消耗臨湘守軍的箭矢。民夫多挨一箭,士卒就能少挨一箭。雖然這個決定十分冷血,卻是最佳選擇。

  民夫從未經歷過殘酷的戰爭,身上又無甲胄,卒然遭到箭雨攻擊,立刻崩潰向後逃去。可惜很快他們就又被後方手持刀兵的甲士逼回,若是不肯聽命行事,更會遭到甲士攻擊,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搬運土丸填塹。

  一連多日,即便臨湘守軍竭力阻止,護城河還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迅速填平。

   感謝“漢昭武帝”的打賞。感謝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