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舉漢》第126章 六禮
  第126章 六禮

  綠色漸蕪,百花凋謝的少君園中,一身青衣的小丫鬟阿喜眉飛色舞的說道:“劉君身量可高了,比二位少主還高出不少呢。”

  鄧瑗聞言心裡一喜,怕她年幼說話不靠譜,又看向婢女阿姝求證,後者點頭道:“阿喜說得沒錯,劉君的確比二位少主要高一些。”

  鄧瑗自此終於安心,女子身體發育早,三年前,她十三歲時,身高就已經有六尺余,和十五歲的劉景身高相差無幾,而今她更是長到七尺三寸,不僅在女子中鶴立雞群,亦遠高於尋常男子,要知道光武帝劉秀也才七尺三寸,和她一樣高。

  去年監奴鄭當說,劉景身高七尺四寸,僅比現在的她高一寸而已,如今聽到二婢所言,頓時松了一口氣,她的兩位兄長身高皆在七尺五寸上下,劉景比他們還高,那就不用擔心了。

  阿喜又道:“劉君不僅身材峻拔,容貌、風儀、談吐也是一等一,小婢從沒見過像劉君這樣出眾的君子。”在她的口中,簡直把劉景誇得天上地下少有。

  鄧瑗禦下素來寬和,其他幾名婢女紛紛打趣道:“阿喜,你是不是被劉君收買了?”

  阿喜一張小圓臉氣鼓鼓的,輕哼一聲道:“劉君就是這般出眾,不信你們問阿姝姐。”

  阿姝說道:“劉君姿儀俊偉,有殊於眾人,和女郎乃是絕配。”

  十月已是初冬時節,鄧瑗卻感到體內陣陣熱氣上湧,染紅白皙的臉頰。

  婢女們暗暗竊笑,自家女郎故作鎮定的樣子,又哪能瞞得過朝夕相處的她們,自家女郎害羞了,這樣的場面可不多見。

  阿喜年紀還小,不懂察言觀色,自顧自的繼續說道:“劉君這次帶來的迎親隊伍極為盛大,比我們的車隊更盛大,光是大船就來了九艘,還有好幾百士卒護衛呢,可威風了。”

  鄧瑗對此倒是沒有太過意外,通信一年多來,劉景雖然沒有和他們父女直接談及發家經過,但偶爾也會提到,他們都已知道劉景現在家產頗豐。至於士卒,之前也曾在信中和父親說過,具體的細節她就不清楚了。

  阿喜東一句西一句,說話沒個重點,最後阿姝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對鄧瑗說道:“女郎,你和劉君的婚儀已經確定,明日行納采、問名、納吉之禮,後日行納征、請期之禮,最後行親迎之禮。”

  “這麽快?”圍在鄧瑗身邊的婢女們不由面面相覷,這意味著或許只要三五日,她們就將離開家鄉,遠赴長沙。

  史記有雲:“江南卑溼。”漢書有雲:“南方有疫。”

  南方“瘴氣滋生,人多患病”乃是北方人的共同認知,就連三歲兒童也知道這個常識。此去長沙,也不知道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回來,無異於生死離別。

  鄧瑗亦是面露複雜之色,這一天,她不知期盼了多久,可是真的來臨,她心裡竟又生出些許惆悵。

  …………

  次日,即十月三日,受劉景之請,賴恭親赴鄧家宅邸,隨行車輛數乘,俱為納彩之禮,他手持劉景親筆寫下的《婚禮謁文讚》,雲:“雁候陰陽,待時乃舉,東南夏北,貴有其所。”

  又雲:“金錢為質,所歷長久,金取和明,錢用不止。”又雲:“嘉禾為谷、班祿是宜,吐秀五七,乃名為嘉。”又雲:“卷柏草藥,附生山巔,屈卷成性,終無自伸。”又雲:“九子之墨,藏於松煙,本姓長生,子孫圖邊。……”

  以上皆是劉景今日攜帶的納彩之禮的讚文,其中涉及大雁、金錢、嘉禾、卷柏、九子墨等等,俱是婚禮吉祥之物。

  待鄧攸收下納彩,賴恭隨即進行婚儀六禮的第二禮——問名,即問女方之名,及生辰,回去之後卜筮,若是卜吉,則要馬上通知鄧家,雙方正式締結婚姻,是為第三禮納吉。

  劉景和鄧瑗乃是指腹為婚,兩人婚姻早就已經定下,因此問名、納吉二禮僅僅只需走個形式,明日便可進行第四禮——納征,也就是男方向女方下聘禮。

  十月四日,賴恭再次來到鄧府,這次車裝比之昨日更盛。

  漢代嫁娶和喪葬一樣,不惜代價,極盡奢侈,《漢官儀》有雲:“皇帝聘皇后,黃金萬斤。”漢惠帝娶皇后,聘以黃金兩萬斤,王莽篡漢後曾娶杜陵史氏為皇后,聘以黃金三萬斤。

  劉景自然無法和大漢天子相比,他此番迎娶鄧瑗,聘以黃金百斤,束帛玉璧,南海珍玩,合計數百萬錢。

  鄧攸知道劉景現今身家不菲,卻也沒想到他的手筆會這麽大,劉景的家庭情況他頗為了解,僅有二百余畝稻田,出仕後也只是擔任鬥食、百石小吏,月不過數百錢,他居然隻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賺取到如此龐大的資產,很是不可思議。

  然而鄧攸也就稍稍驚訝了一下,錢財這東西,只是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有則好,沒有也無所謂,鄧攸並不是很看重。

  他最看重的還是劉景的才華,族弟鄧羲之前來信,誇讚劉景是“王佐之才。”還提到劉表準備明年舉劉景為茂才,百裡侯已是唾手可得矣,區區錢財算得了什麽?

  婚儀六禮第五禮,請期,從字面理解,或許以為是女方家定日期,其實不然,《儀禮·士昏禮》雲:“請期用雁,主人辭,賓許,告期,如納征禮。”辭即告也,日期乃是由夫家來定,卜得吉日,告以女方家裡。只是因為謙讓,故曰請期。

  劉景根本就不信什麽良辰吉日,本來準備隨便挑個日子,潘濬卻自告奮勇為他卜筮,潘濬乃是宋忠的得意門徒,精通《易經》,也算是專業對口。劉景不好拂他心意,便同意了,潘濬經過卜筮後,認定五天后,即十月九日乃是良辰吉日。

  對於這個結果,劉景不禁有些哭笑不得,明明兩三天就能結束,這下子卻要拖到五天以後了,潘濬完全是在給他添亂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