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玄渾道章》836.第836章 宣名爭人心
  第836章 宣名爭人心

  東庭洪河隘口處,張禦的一具化影分身正飄懸在上空。

  時至今日,從內陸遷徙到來的部落依舊有不少,但是往往規模都不大,小的數十,大的上千。

  因為這裡便於守禦,東庭府洲此前在這裡修築了堅實的壁壘,又派遣了大量的修士駐守,可即便如此,許多部落靠近洪河之後,依然會選擇攻擊而不是交流。

  這其實大多數不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是出於神裔和背後異神的意願。

  雖然也有一些部落投順,可實際上,若不顯示出一定武力,這些土著是絕不會乖乖聽話的,就是暫時投了過來,日後也一樣會鬧事。

  東庭玄府分析過,這些土著對東庭如此敵視,背後除了那些異神,也一定有複神會在推動。

  歸根結底,安山以東,還是一處神光籠罩之地,生靈的一切,包括自身意識和行動都在神明的駕馭之下。

  要解決這些,就需徹底將這些異神和複神會清剿乾淨。

  不過現在洲治還未曾修築、擴府也未完成, 要是停下來去做此事, 反可能順了對方之意,故是他並不準備直接動手,而是打算采取另一種方法加以反製。

  他身影一閃,已是來到了密林深處一處河流邊上, 若是有內陸部落遷徙到此, 這是必然經過之地。

  他一揮袖,立有一個兩丈來高的粗實玉石墩落了下來, 上面是一個浮雕人面, 而玉內似有一個十分模糊的人影,並有靈光隱隱透照出來。

  自上回擒拿了顏子全, 玄廷的判處已然下來, 判其為“覺錮之刑”。

  此刑是將其軀體與神魂分離,軀體另行放置,不令其壞, 而神魂則被分開錮束在了這等玉石墩內,作為野外的問道石。

  此玉石墩柱之上被設置了禁法,無論誰人到了其面前,並開口詢問路途,或者請教一些問題,其都會作以正確的指引和回答。

  不止如此, 每到日落日出之時, 玉石墩柱會向外大聲宣揚如何對抗異神,其聲可遠傳百裡, 如此可以迫使一些土著主動遠離此間。

  而某些部落之中的部族民,有了獲取知識和對抗異神的途徑,或許短時間內看不出什麽來, 可久而久之,就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異神想毀壞這東西則是很困難的, 因為玉石墩是用來自上層的寶材打磨出來的, 又經玄尊之手祭煉, 顏子全的神魂在內既不會消散, 也不會受外來的力量的傾壓,如此他也算是得到某種意義上的長生了。

  這玉石墩柱共是祭煉出了一主八副九個, 張禦將其中八個副柱分別放在各個河流和山谷必經之地上,而最後一個主墩則是放在了洪河隘口的堡壘之中。

  在做完此事後,他化影一散,意識重新回到了位於啟山的分身之上, 這時他感到有弟子在外等候, 便道:“何事?”

  那弟子過來一揖, 道:“玄首,崔玄正已是自外歸返, 正要向玄首複命。”

  張禦道:“請他進來。”

  弟子當即下去傳命。

  不多時,崔嶽上得山巔, 對張禦打一個稽首,道:“見過玄首,此行兩月余,嶽與幾位道友共是搜剿了三處複神會的駐地。

  只是在最後一處駐地時, 複神會似是得到了消息,上層提前退卻了, 我們只是掃除了一些陶人和留下的雜役。”

  張禦點首道:“此是複神會的一貫做法。”

  崔嶽道:“隻我們在那裡發現了一些東西。”他從袖中取出一物遞了出來。

  張禦拿來看了一下, 這是一柄十分尋常的玉如意, 但所用材質上乘, 看得出是用法力鍛煉的, 毫無疑問是出自修道人之手。

  這說明複神會與修道人也有一定的牽連。其實並這不奇怪,此前被擒捉起來的過千尋就很明顯與複神會有過往來,或許還不止其人一個。

  只是過千尋到底為何要阻攔擴府,他未成廷執,還難知這裡面到底是怎麽回事。

  他道:“既然崔玄正已是摧毀複神會三處據點,那此事便先告一段落吧,近來府洲內湧來了不少修道人,還要勞煩崔玄正加以鑒察。”

  崔嶽正容回應道:“此為嶽之職責,嶽定當做好此事。”

  複命過後,他就從啟山之上告退下來。

  走在山徑之上,他心中也是暗暗感歎,近來他借著陳廷執弟子的身份,利用訓天道章與其他三大府洲的同道交流了一下, 發現如張禦這般時時關注下層, 且又不胡亂插手的玄首當真是少見。

  不說幾大府洲,現在各洲宿的玄首守鎮都對下面其實都是不怎麽理會的, 至多只是負責守禦。

  而少數對下面極為關注的,卻往往是壓得兩府喘不過氣來,能妥善調和上下並且做到有利於府洲的,目前也只有包括張禦在內的寥寥幾人了。

  他心中想著,這恐怕不止張禦是曾在東庭任過玄首的緣故,更因為其人乃是玄修出身,一直在凡俗之中歷練並成長起來的緣故。

  似如他,雖是陳廷執弟子,可實際上並不如何受看重。長久以來,他一直負責的是為門中的一些師兄弟打理俗務。

  陳廷執自己雖也是渾章修士,可真正承繼他道法的,還是那些修持真法的弟子。

  他能看得出來,這幾位同門表面雖然恪守禮數,對他很是客氣,但內裡實則高高在上,並不將他視作同類。

  而他卻是下定決心,也是要做給那幾位同門看看,就算他一開始修得便是渾章,沒有得到上乘法門的傳授,卻也未必不能建功立業,並由此步入上境,到最後誰能勝出,還不一定呢。

  時間飛轉,轉眼十多天過去,此刻已然進入了十二月下旬,再有幾日,便將是大玄歷三百八十四年了。

  張禦在啟山上看著瑞光城中的往來人群,因為臨近年節,東庭府洲又添加了不少人口,所以顯得比往年更為熱鬧。

  由於幾年大量造物技藝的引入,使得軍事民生有了飛躍式的提升,除了港口處的飛舟往來不停外,小型的昆圖造物飛車也時不時掠空而過,僅僅幾年時間,東庭就將被甩下的七十余年空缺補上來了。

  不過他相信這還遠遠不是盡頭。

  李青禾此刻正站在一邊,他上月便已是從部落之中返回了瑞光,如今在啟山山徑這裡負責接待往來之人。

  借著神袍之助,他也是一樣看到下方景象,道:“先生,青禾從未想過,東庭也會有如此繁盛的一日。”

  張禦道:“但有人並不喜歡這般景象,我輩所要做的,就是將此一切都是維護好。”

  李青禾用力點了點頭,他想了想,惋惜道:“先生,再過幾日便過年了,可惜青曦、青曙他們在外層看守莊園,無法和我們一起過年了。”

  張禦道:“內外層穿渡會引得裂隙增多,如無必需盡量減少,以後會有機會的。”

  李青禾不免期望道:“要是什麽時候,內外層能任意穿渡就好了。”

  張禦道:“此事不易,但我輩正在努力。”

  要做到此事,首先要解決的是上宸天和幽城的麻煩,其次就是解決濁潮,內外層頻頻穿渡,濁潮也是無法平息的,但是他知道,玄廷看去是一直在找尋解決濁潮的辦法,只是目前似還未有結論。

  年節之中,玄府和軍府都是加強了守禦,但或許是前些時日崔嶽的搜剿奏效,並沒有什麽意外,無波無瀾過去一月。

  時間進入了三百八十四年二月,新洲治的修築有條不紊得推進著,遷徙至東庭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這等時候,項淳尋到了啟山之上,並向張禦稟告道:“玄首,那盛劇已是排演妥當了,只是不知此中是否還有什麽缺弊,還需玄首指正。”

  而同一時刻,昌合都護府之中,林玄修則是尋到了班嵐,道:“班先生,自先生去年到此,已是過了近三月,先生的影畫為何遲遲不見動靜呢?”

  班嵐微笑道:“林玄修見諒,當日東庭那位嶽玄修佔了一個先機,佔了一新奇,而我後來便不能如此了。

  宣揚昌合府洲,隻用景物風光是不成的,還需得有神,這方才能打動人,此神昌合少卻了一些,故是這些時日在班某一直在找尋之中。”

  自嶽蘿之後,如今不停有影畫湧現出來,昌合雖然有絢爛美景,可他清楚,光憑這個顯然是不可能壓過東庭的,必須有一個更為吸引人的東西。

  林玄修道:“班先生說得這些。我不太了解,那班先生可否給我一個明確的時日呢?總不能就這般一直等下去吧?”

  班嵐微笑道:“還要再等等,等一個機會,不過快了。”

  林玄修道:“什麽機會?”

  就在此時,何禮興衝衝走了進來,道:“先生,找到了,那神國找到了。”

  林玄修皺眉道:“神國?”

  班嵐對著林玄修一拱手,笑道:“林玄修,望你能出動昌合玄府乃至軍府的人手,征伐此神國,場面最好大一些。”

  林玄修先是一怔,隨後反應過來,看著他道:“這就是班先生所說的機會麽?”

  班嵐微笑道:“正是。”

  林玄修一琢磨,也是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如今本土上洲戰事已絕,昌合府洲可是位於疆域邊緣處,還有什麽能比征討異神的征戰更能吸引人的呢?想到這裡,他振奮道:“好,我這便去向莫主事進言!”

  ……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