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玄渾道章》1278.第1278章 示道以挪玉
  第1278章 示道以挪玉

  張禦將青朔道人的道冊看過,心中不禁琢磨起來。

  青朔道人的道法中出現了天夏功法的路數,那麽如此推論,青朔道人是“上我”的可能愈發大了。

  可這裡還有一個問題。

  天夏的道法是修道人在漫長的時光中與荒古異類對抗,感悟天地自然,並在諸方交流中逐漸變遷演化出來的,是自身所獨有的。

  天地道機不同,兩個世間的走向絕無可能完全一致。正如孕育的土壤不同,長出來的草木自也有所偏差。

  哪怕這是道化之世,道法的演化也必然遵循世之變化,沒可能突然變成其他世間的路數。

  “上我”雖是我,可因為所處的天地不同,各自道法也應該是不同的。

  他也知道,道法若是能到得一定境界,是會有外感出現的。“上我”也是能感到將與另一個“我”之間會有較量,盡管從何而來,又何時而來並不清楚,但一定會是生出心兆的,也是為什麽他之前要盡量不暴露自身的力量。

  可知曉另一個“我”的存在,並不等於知曉天夏道法了,就如他來此世之前也無法知曉此世如何模樣一般。

  所以這裡唯有一個可能會導致如此情況發生。他細想了一下,假設是他想的那樣,“上我”可能比原先所想的還要不好對付,對上此人,他要更為慎重一些。

  他又看向那本道書, 今次還是有收獲的, 若“青朔道人”就是上我,那麽就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知彼。

  而真正疑問不與之照面是無法知曉的。他看向外面,現在陣法正在分身主持之下逐漸完善,等到大陣一成, 那麽一切自便就能明白了。

  他在按部就班做著準備之際, 熹皇的軍事籌備也是在加快進行之中,現在昊族上下層都能感覺到, 一股濃鬱的戰爭氛圍正籠罩在這方地陸之上, 連天中大日的光芒似都是灼烈了幾分。

  盡管戰事還未開啟,可六派上層卻也是極為緊張, 這一次他們決定全力支援烈王, 故是不斷有修道人自天域之外落到烈王疆域之內,幫助各地建立陣法,哪怕打不過熹皇, 也要層層守禦,步步設法,將熹皇軍勢耗盡。

  同時,各派還廣發書函,要求地陸之上殘余的宗派一同來衛護烈王,以抵抗熹皇之暴虐。也的確引得了一部分宗派的響應, 雙方的力量都在慢慢積蓄著, 等待著碰撞那一刻的來臨。

  煌都之內,輔授長老走入了烈王王廳之內, 他見烈王在那裡逗弄禽鳥,不覺微歎一口氣,道:“殿下。”

  烈王見他進來, 隨意招呼道:“是輔授啊,來來, 先坐。”

  現在整個烈王疆域之上, 或許只有烈王本人還是一派悠閑。這也因為他早就被半架空了, 他能支使的動的人也沒幾個, 打贏了跟著贏便好,打輸了他跟著走便好, 六派是怎麽也不會把他這個招牌扔了的,那還有什麽好操心的呢?

  輔授長老此時站著沒動,也沒說話。

  烈王見狀無奈,拍了拍手, 又擦拭乾淨後, 執禮道:“輔授請坐。”

  輔授長老還有一禮, 待烈王坐下後,這才到了自己客座上坐定, 他身形筆直,禮數動作一絲不差。

  烈王問道:“輔授今次登門, 不知何時有教於孤?”

  輔授長老沉聲道:“殿下,今日我是奉勸王上進位的。”

  進位?

  烈王怔了一下,懷疑自己聽錯了,錯愕道:“這是……要孤做皇帝?”

  輔授長老嚴肅點頭。

  烈王失笑道:“這有何意義麽?”

  輔授長老肅容道:“有意義, 名不正則言不順,熹王進位皇帝, 裹挾大勢, 以君伐臣, 致我內部人心不固, 頗有些人以此為借口分化人心, 而若殿下也是繼位,若聲言為前帝複命討賊,那便是大義之舉了!”

  烈王苦笑道:“就算如輔授所言,可這麽做真就有用麽?我北方地域人口遠不及熹皇,更無傳位之印,也能稱皇?誰人又會認呢?”

  輔授長老無比嚴肅道:“有人會認的。”

  烈王聽出他話中有話,看了看他,道:“怎麽說?”

  輔授長老道:“我出來之時,元授托我帶出來一件東西,現在可以交給殿下了。”他從袖中取拿出一個巴掌大小的匣子,挪了過去。

  烈王看了看匣子之上塗抹的金赤之色,像是早期昊族所使用的漆塗風格,他問道:“這裡面是何物?”

  輔授長老放沉語氣道:“何日繼承皇位, 何日便能打開此物。”

  烈王道:“看來是前代留下來的東西了。不過輔授要為孤進位,其余臣公和治道們又如何說呢?”

  輔授長老道:“諸位都是一致認可此事。”

  烈王自嘲道:“原來隻孤一人不知道啊, 好啊,既然輔授和諸位都這麽認為, 那如此安排好了。”

  輔授長老站起正容一禮,道:“殿下英明。”

  烈王卻是呵了一聲,道:“這話有些刺耳,不過昏聵也好,英明也罷,都依你們的意就是了。”

  南北兩邊加緊備戰,時日又是過去三月。

  台廳之上,於道人與張禦對面而坐,自上次將青朔道人的道法交予張禦後,於道人也以交流為借口時不時會來此拜訪。張禦也未將之拒之門外,不過兩人數次所談,當真也只是道法,並未涉及其余。

  於道人幾次談了下來,雖沒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可卻也沒有空手而歸之感。反而因為幾次交流,自覺修為有所長進。

  而今次交談,張禦交談未久,便主動問及祖石一事。他是光明正大是提出的,明說見得這些被昊族稱之為“祖石”的東西,其中有一些神異,自己想拿來探研一下,不知六派能否予他,而他也可有所回報。

  他並不怕六派聽了他的話發現裡面的玄妙,六派真能發現那早便發現了,用不到等到如今,而長久未曾發現的話,那此物對其根本就是無用。

  於道人想了想,道:“祖石?於某亦不知此物,無法確切回言上師,但於某可以回去一問……”說到這裡,他似是玩笑般說了一句,若此物珍貴,那張禦的回報也不能輕了去。

  張禦道:“於使者想要何回報?”

  於道人心念百轉,天人之秘他是不會問的,認為知曉也無用,故他試著道:“若我求上師不要再向熹皇給出任何解咒之法呢?”

  張禦淡聲道:“可以。”

  熹皇如今兩個咒法及身,想要化解已經沒有可能了,除了毀去咒器,別無他途可走。熹皇至多只是請他在換軀之時護持神魂,但這就不在此事之列了。

  於道人不覺看向他,著緊問道:“上師此言當真?”

  張禦看向他,道:“自非戲言。”這時一揮袖,就有一本道冊飄至案上,“前些時日貴方贈我一本青朔道人功法,我亦可回贈一本,於使者可拿了回去一觀。”

  兩人交談既然是以交流道法的名義,那他也不會白取對方的東西。

  這套功法是依照此世道法推演出來的,他自身站在高處,能看到更多東西,此世道機變化之後,雖然道法很難再往上攀渡,但並不是沒有可能,而只要有這一線可能存在,那麽世人就還能尋到上進之法。

  其實關鍵之處並不在於功法本身,而是其中的道和理,道理在了,路走對了,那麽只要依循此等根本,一切自能貫通。

  於道人慎重將這道冊取了過來,他也無心在此多留,向張禦拜別後,就離了這裡,回到了使廳之內,他與烏袍道人商量了一下,覺得此事是一個機會,要盡快向上稟告,耽擱久了,不定熹皇知曉了後會產生變數。

  於是二人動作利索托人將道冊和張禦的要求送至天外。

  因為於道人自身乃是玉成宗的修士,所以直接將此道冊送到了玉成宗惠掌門手中。

  這位惠掌門在看過道冊之後,對著身邊長老感慨道:“我此前為我輩道法變化思索了許多,這其中卻有許多道理與我所思不謀而合,更有許多道理是我不明白,思之未解的,今日得此一觀,卻有豁然開朗,撥雲見日之感。”

  身邊長老十分詫異,玉成宗向來喜愛搜集天下各派功法,以求推陳出新,渡過道機危難。掌門師兄可是向來不會輕易開口誇獎什麽人物或功傳的,沒想到這次對這本的道冊評價如此之高。只可惜掌門沒有拿給他看的意思……

  惠掌門道:“這位陶上師既然給了我這本道冊,那麽我也應該信守言諾,將那什麽‘祖石’拿出來予他。”

  長老沉思道:“掌門師兄,我等之前沒聽說過這是何物,此人既然討要,說明這名喚‘祖石’之是很重要的東西,那幾位掌門可能輕易交了出來麽?”

  惠掌門笑道:“別說是師弟,我與幾位掌門打交道數百載,也從未有過聽說,說明此物不是什麽特別重要的東西,其實此物縱有神異,我等無法用,拿在手中又有何用呢?”他伸手一指那道冊,“憑此一書,任何回報都不為過,何須在乎區區一死物哉?”

  ……

  ……

   PS:感謝“說書人6”書友的盟主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