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玄渾道章》1163.第1163章 萬化渡道機
  第1163章 萬化渡道機

  當中那位道人看他片刻,開口道:“欲觀道法,當先明道機,造化之理,乃是無中生有變,變中生萬化……”

  隨他說話之間,張禦便見到腳下一點元光現出,其在空無之中或出或入,生滅來回,在這等變化之中,其若一點星火,長存延續,由變至定,由定至化,先是極微弱,再是逐漸壯大,隨後噴薄湧現,便見萬事萬物由此演化而出。

  “道化一世,便為我一,道化萬世,便為萬我,我輩求取道法,當斷萬化,歸回元一,盡頭之處, 便為道果。”

  張禦隨即看到, 無數光亮逐一熄滅而去,萬事萬物似便收斂,最後再是還原成了那一個元一,但這並非是最初自有無之中變化而出的那個, 而是斬去出了無數紛雜, 最終純化為一,不朽不壞的存在。

  若說元初之道乃是純然天成, 那麽最後歸回之道, 便是馭執在我,與神合, 與人合, 與道合了。

  此刻那靠右一位道人接道:“元初生化,自便有世生成,而天地無數, 浮生入滅,變化無常,這天地皆自一元而起,再生化萬世,每一世中皆有你,也非是你。”

  靠左那道人道:“欲求道全, 必除道缺, 萬化之我,便是此缺, 唯有意主先天,化盡諸我,尋道元初, 才可補道圓滿。”

  最右側道人言道:“下法之道,乃在存求一世, 定化守禦, 等那諸我來殺, 因可得法器同道相助, 每殺一我,則定持可增一分。可是諸我無數, 永無殺絕之日,雖下法能用器、用法護道,但有一我勝過,可一旦失機, 則沉淪墮亡, 再無接續矣。”

  最後一名道人言道:“中法之道, 乃是以萬化之世為經緯,遇劫則跳遁他世, 若有諸我來殺,若能爭則爭, 不能爭則避去他世,並斬他我化去承負,如此永維真我,不沾外擾, 回避萬化,只是如此縱躍來回, 雖能避開執劫, 可執我愈深, 無有根本, 總難徹悟道機。”

  張禦聽到, 不禁若有所思。

  當中那道人形影這時看向他道:“下法,中法之利弊,皆是說與張廷執知曉,隻上法不能聞,聞則必入此法,張廷執可執意要擇上法麽?”

  他左位那道人語氣稍顯鄭重,道:“張廷執,你可需思慮清楚了,你以玄法求證上乘功果,開辟未有之道,便是你擇取上法,前路無人走過,或與他人也無類似之處, 故能否走通,我等亦是難言,這或於你不利。”

  又有一名道人言道:“法門愈下,則越易渡過, 若求下法,以張廷執之功果,心意一定,立時可得,完此道法後,隻消在緣痕削盡之前自求取中法,而後再逐次尋法上攀,也非不能征求功果。”

  張禦心意卻是絲毫沒有因此而動搖,他看向前方,口中再道:“禦願取上法!”

  當中那道人道:“既然張廷執決心已定,那我等告知於你。上法之道,以真法來論,乃是無中取有,諸我聚一,以一爭定萬爭,以一道殺萬道,由此跳脫萬化之外。只是張廷執需要明白,你若勝,則可回,你若求法不成,有歸至無,那世上便也再無你了,此法不得退路之法。”

  張禦方才聽聞幾位執攝接連說話,便覺有道機自心中生出,眼下聽得這一位所言,種種玄機也是自心中流淌而過,明悟隨之自生。

  上法第一關乃是無中取有,你若不知道也還罷了,你既然知道了,那必然會有相對應的那一處道化之世現出。

  且你想要求取道法或者上進的話,那麽此一世必是你需克定之所在,是無論如何無法避不開的。

  這也難怪方才那位執攝有言“不得與聞,聞則必入”了,知曉了這一步,那他必要走此一步,是沒有回頭路可走的。

  當中那位道人這時一抬手,便一道金符飄落至張禦面前,道:“我等一直以鎮道之寶遮護諸維,不令己方世間遭受外擾,唯見求證道法之人,才會放開護持,由得其去尋道。張廷執何時心意定下,何時可持此符喚我。”

  張禦伸手接了法符過來,收妥之後,打一個稽首,“謝過五位執攝指點。”

  五位執攝形影未再言語。

  張禦知道該裡離去了,再是一禮後,便轉身而行,往原路退回,隨著他身影漸漸進入一片光幕之中,就從此間退了出去。

  最右側一名道人道:“上法之道,無中取有,張廷執若過此關門,此一世便是他之承負。若是不過,便為我之承負。”

  最左側那道人道:“玄法求道,從來未有,我亦難觀,不論成與不成,萬化之道,總是又多得一變數。”

  正中那道人道:“道途之爭,不見道果,則不見勝負,我輩路上,若能多一位同道,那或能打破前障,見得彼端。”

  其余道人皆是點首言善。

  隨著話音消散,五個道人形影也是漸漸從玉璧之上消失不見。

  清玄道宮之內,張禦從那扇門戶之中走了出來,隨他站定,那扇門戶化也是重化為了一封玉書,飄落至他的手中。

  他看了一下,此物不曾化去,也即是說,以後他依舊可憑此物去見五位執攝,如此看來,諸廷執在摘取了上乘功果後,可能都是持有此物,能自行前往面見五位執攝。

  轉念下來,他將封玉書這收妥,又將那一枚金符拿了出來,看過幾眼後,便思量下來求全道法之事。

  修道至這一步,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麽具體的功法口訣之說了,上境之人只能告訴你前面還有路,告訴你該往何處去。但也只是能說一個大概罷了,具體該是怎麽走,全看修道人自身,他人也教不了你。

  所以途中不會有額外護持,也不會有人來相助,所有遇到的問題全需靠他自身來相機化解。

  但如此已算是不錯了。

  他此刻已然明白,元一化生後,便化無數之世,無數之我,但是彼此相隔分離,永無照見,於一般人而言,不見等若不存。

  可是修道人則不同,待到了一定境界之時,譬如成就玄尊之後,從世間跳脫出來,那麽隨自然會感到外世之我。

  從道法上看,因為諸我都想求得元一。你不去解決那些外我,外我就會來殺你,求道執念越重,此事便越頻繁,甚或每時每刻都有外我來伐,道行愈深,感受越多。

  這也就是有諸位執攝鎮定諸維,才無此感。

  要過去這一關,最簡單的就是“下法”,按照幾位執攝的說法,沉於本世不動,等著他我找來,因為可以事先借助法器和道法,甚至還可由同道相助,那麽總能防患於未然,不過因為外我無盡,不見得能一直勝持下去,一個失手,可能就此被消殺於此世之中。

  “中法”則比這個高明許多,修道人持此法後,能主動避入道化外世中,外來殺我,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走,去尋自己能打的過的外我消殺,那麽就能避開承負。

  道理上說弱我之我總是無盡的,所以總能擺脫出去,但也不是沒缺點,躲避容易,可在離開此世之後,可卻未必再能回得來了。

  而且成也此法,敗也此法,因為這麽做是自己所願,在成功躲避外劫的同時,自己也把自己固束住了,也就難以跳脫出去,很可能永遠在道化諸世裡來回遊蕩,沒有辦法去到上乘了。要克服此點,那就自能不避不躲了,挺身相迎了。

  “上法”較之最上乘,也是最難。

  其於無中生有化出一世,萬道化於一道,而這道中之我乃是至上之我,也就是自身從元初開始,所有萬化之世之我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求上法之人就是要與之決出勝負,要是成功,那麽就可以證得道法之全。

  可要是失敗了,因為那道化之世乃是由無化有,自也會落歸元初,再也不見,而所有之我也會一並從萬化之世中消失,像是諸世之中從未有過自身。

  不過張禦覺得,所有一切未必完全如自己所想那般,因為五位執攝提醒過他,傳他的乃是真法證求之法,他現在修的乃是玄法,以前從未有過玄修走到過這一步,所以很可能他所走之路可能與別人都是不同,到底是什麽情形,現在還不得而知。

  他此刻忽然想及,過往那些摘取上乘功果卻又消失無蹤的修道人,想必求得不是中法、就是上法了。

  至於還在世的,倒不見得都是下法。能摘取上乘功果的修士,哪個不是驚才絕豔之輩?又有幾個肯屈就下法呢?
  但是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索性棄法不求,那也是可以的。因為有五位執攝以鎮道之寶定鎮玄機,可隔外感,那麽就不怕外我來伐,但是這麽做,無疑是就自棄道途了。

  念轉至此,他卻是沒來由想到了焦堯這條老龍。

  他搖了搖頭,隨後走了幾步,來到觀台之上,看著遠處翻湧之雲海。

  身為玄法玄尊,自古以來從無走到這一步的玄修,他既是求道之人,又是辟道之人,此路必是他人更為艱難。

  可不難想見,似那些最早試著過去此關的前輩也沒有人指引,或許最早他們只是修得下法、並由下法、中法、最後至上法這一步步走過來的。

  能到今時這一步,當中肯定經歷了無數失敗,否則不可能到如今取得上境的修道人如此之少。

  他能一上來就能知悉這許多,已然得益於諸多前人的遺澤,並勝過前人不少,他既承這份遺澤,那麽也當繼此薪火,若今回能過去此關,得有道全,那也定會將此承傳於後來之人。

  ……

  ……

   PS:越想越多,再捋捋,今天還是一更。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