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玄渾道章》223.第223章 神文
  第223章 神文
  居處之內,張禦正在打量著一尊神將玉像。

  這是秦午命他弟子小展送過來的,是為感謝他上次贈書指點,同時也謝他批了其人登上飛舟的貼引。

  神將玉像只是用尋常白玉雕琢而成的,但是雕工很好,面目威嚴,雙手拄鐧而立,甲鎧鱗棱分明,腰上抱肚微微突起,看得出是出自名家之手。

  只是他方才從這上感覺到了一絲源能。

  這源能並不多,在靠近他的時候就被吸納了,從他過去的經驗來看,似這類神像,只要有源能存在,那麽本體多半是一尊強大神明。

  可要知道,這雕像雕的並非是什麽異神,而是天夏民間傳說中的神將。

  並且這神將本身也沒有任何鮮明的特征,更沒有明確的指向哪一位傳說中的人物,應該只是屬於單純藝術范疇上的再創造,所以你說他是誰都可以。

  故他認為,若是真有這一尊神明,很可能是天夏到來後,受到土著膜拜而成就的。

  只是他問過秦午那弟子,說是之前從來沒見過這東西,也就是說秦午之前沒有拿出來過。

  那麽就算有人暗中膜拜, 也是極少, 那樣就算有再多的祭品,也是凝聚不了神性的,所以這神像背後若有神明,那麽應該在天夏本土就已經完成這等變化了。

  那就有十分意思了, 因為天夏本土以前是禁製膜拜神明的, 那麽這尊神明的誕生,究竟是天夏有意放任, 還是只是機緣巧合下成就的呢?
  看來只有到了本土才能知道了。

  他將這尊神像收了起來, 想了想,就又從架子上取下了一個石匣, 並從裡面拿出了一塊略顯殘破的石板來, 凝視著上面的那些文字,只是片刻之後,眼眸中就倒映出一絲絲古怪的符紋來。

  他眼中有光芒一轉, 霎時又恢復了一片清明,這時再看,那石板好像又變得普普通通起來。

  上次為撫理安神散發出來的靈性力量,他不得冒險進入了安神的意識之中,可也由此無意之中看到了許多東西,這些天來, 他逐漸將自己能夠理解的東西歸納整理了起來。

  卻發現自己無端懂得了許多文字語言, 這是遠古神明生來就懂得的東西,用這些異神相互之間交流所用。

  這本來也沒什麽, 可他隨後發現,在明了這些語言之後,再去看這塊石板和養父那些信箋上的符字時, 就不怎麽吃力了。

  再加上之前他自己所譯讀的內容,他已是把這裡面的東西看明白了七七八八。

  其實這塊殘破石板上所刻錄的東西與之前伊地人的金板一樣, 這東西同樣是用於與“至高”溝通的, 不過石板上所載內容可比伊地人的東西高明多了。

  按照他養父留下的信箋來看, 只需照著念誦石板上面的文字, 那麽就能直接借用至高的力量。

  說起來,這與他的“言印”道印看起來有些相似, 但兩者其實是完全不同的,言印道印是完全利用了他自身的神異力量,在經過一種巧妙的運轉變化後再克敵製勝。

  這裡面體現出的是一種高超的變化和技巧,力量完全是來自於他自己, 如果是他自身用盡一切手段也做不到的事, 那麽言印自也無法達成。

  可這至高之言就不同了, 這是純粹溝通“至高”,直接借用“至高”的力量。

  這一塊石板如果翻譯出來, 那就是“完美”。

  實際上這並不能正確將石板上面的內容準確而完整的表達出來,只是若要轉化能夠讓人為之理解的語言的話, 那“完美”無疑是最接近的。

  這也難怪阿爾莫泰當日想要得到這東西,還疑似從中得到了力量,因為這位身為“美神”,這樣的至高之言實在與他太契合了。

  可是自己的養父為什麽要把這東西留給他呢?

  是想讓他從中得到力量麽?
  張禦不由深思起來。

  而且在那些信箋之後, 指明了另一塊石板的線索,雖然信上沒有明確說, 但似乎是在指引他去尋找這東西。

  不過這信箋上面還有最後一點內容他還沒有能譯讀出來, 他相信這裡面隱藏的東西更為重要, 等把所有都弄明白了, 再去決定如何做好了。

  畢竟他已經踏上了修道之路, 自有自己的道,其余的東西,有的話可以做參鑒,沒有的話也不必太認真。

  他站了起來,灑然一拂袖,那石匣已是重新回到了木架之上,自己則是邁步往靜室去了。

  半月之後,望夏台被重新做了一番修繕,看起來變得銀光燦燦,分外耀眼,而在望夏台之外, 還有一座略低一點的高塔被建立了起來,秋苒所說的“望儀”就在上面。

  當然, 這是從光燁營的飛舟上直接拿來按上去的, 秋苒雖然是天機部的人, 懂得如何煉造望儀,可沒有合適的工具和幫手,她也不可能憑空變出來。

  本來到此一步,光燁營此行任務就差不多完成了,不過因為秋苒提議要在建立泊舟台,所以還需要再耽擱一段時日。

  按照秋苒的說法,有了這東西,與本土的往來也就方便許多了,甚至濁潮退去後,可以源源不斷將本土的物資調運過來。

  都護府也是樂得如此,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天夏下賜的補免要是現在不去用,那麽多余下來的也不在以後補給你。

  若是都護府將來自己想要建造這東西,那不知要付出多少代價了,所以要盡可能的把能吃的都吃了,哪怕吃撐了也要吃下去。

  在建立飛舟泊舟台之前,蘇芊帶著光燁營把附近的密林掃蕩了一遍。

  張禦當時遠在瑞光城的玄府之內,也能看見遠天白光閃耀,夜空之中仿似升起了一道道撕破天穹的閃電,也難怪光燁營手中的玄兵被稱之為“裂夜”。

  到了第二日,竇昌去看過之後,回來報呈說那片地界周圍千裡范圍內盡成焦土,幾乎沒有什麽東西存在了。

  雖然這樣的破壞程度比不上素義玄兵,不過這也僅只是光燁營一刻之內的戰績,甚至沒有動用飛舟上的玄兵,那條據說戰鬥力最高的玄龍也不曾有任何動彈。

  蘇芊當日敢誇口說無懼高位修士下的任何敵人,也的確是有底氣的。

  項淳在見識到這等威能後,也是提議道:“玄首,我以為,我們玄府用去了素義玄兵,少了幾分威懾之力,這次或也應該問玄廷再補一枚過來,”

  張禦點首道:“這件事我會留意。”

  盡管他準備離開這裡去往本土,可畢竟算是從東廷玄府出來的,若是條件允許的話,他也是願意伸手幫襯一把的。

  正在幾人說話之間,一個人影從外面緩緩走了進來,他的身影十分飄忽,一路過來,不但弟子役從不曾發現,甚至連項淳、竇昌兩人都沒有察覺到。

  張禦在玄府之中時,通常會收束靈性,不去看太多人,可即便是這樣,整座殿閣內所有的動靜他也是一清二楚,所以對方一進入殿閣他就已經發現了,現在看到其人進來,他看過去,道:“陳師兄,你已是觀讀到第三章書了?”

  項淳和竇昌兩人都是一驚,他們轉頭看去,這才發現,不知道什麽時候,陳嵩已是站在了那裡。

  陳嵩拱手一禮,道:“見過玄首。”又對項淳兩人各是一禮,而後才道:“這幾日我觀讀玄首傳下的‘靈空之印’,僥幸能觀覽第三章書了。”

  張禦見陳嵩身上氣息圓潤通透,沒有任何沉濁,就知道他這一次功行躍升非常成功,並沒有隨意塑造一個神異器官就退出來。

  其實這與陳嵩自己的選擇也分不開關系,在成就第二章書後,他雖也觀讀一些章印,可畢竟屬於他這一脈修煉的章印也就這麽多。

  而且他對於自身的道路異常執著,所以也從沒有想過從頭修煉其他正印,這幾十年就是在那裡積蓄神元了。

  根基打磨的渾厚無比,所以這一次轉運“靈空之印”,很是順利的就尋到了屬於自己的神異器官。

  陳嵩這時又對張禦一禮,道:“還要多謝玄首傳法。”

  張禦搖頭道:“不必謝我,這是顏玄首借我之手留下的傳承,你該謝他才是。”

  陳嵩想了想,也是點頭。

  張禦思索了一下,道:“本來我想再過兩日就卸去代玄首之位,不過陳師兄既成此法,玄府也有護持之人了,我當可功成身退了。”

  項淳聞言一驚,忙是懇切勸說道:“玄首,還請再多留些許時日,此事不妨等到登船之前再議,畢竟陳師弟不能露面,我玄府也選不出與蘇芊對等交流之人。”

  陳嵩也是道:“還請玄首再擔待些許時日。”

  張禦再是考慮了一下,項淳所言倒也不無道理,便道:“也好,那就待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再處理此事。”

  項淳心情頓時一松。

  其實這麽多天下來,他覺得張禦做玄首也是很不錯的,不但威望和實力都是足夠,而且從不插手具體的事務,大方向上也把握的很好,兩個人配合的很默契。

  最主要的是,六十年來,他還是第一次感覺玄府是在往前行進的,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勉強維持不倒退。要是一下交到別人手中,還能維持住這樣的格局麽?至少他自己是沒有信心的。

  他是真心希望張禦能帶著玄府這麽繼續走下去,可惜的是,東廷玄府畢竟格局太小,終究是留不住其人的。

  張禦在與陳嵩交流了一下三章之後的心得後,就離了玄府,轉回居處去修煉了。

  接下來,一切風平浪靜,也沒有什麽大事發生,轉眼又是六十多天過去,隨著安山之上的飛舟泊台逐漸搭建起來,登船離去的日子也是越來越近了。

  ……

  ……

   今、明兩天都是一更,這一卷最後兩章,需要梳理一下後面的劇情,祝大家國慶快樂!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