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如意事》第548章 留信
  第548章 留信
  “跟丟了?”

  養心殿中,皇帝看著跪在那裡的管事太監,冷笑著道:“一個小太監都看不住,你們還真是一個比一個有本領!”

  管事太監在心中叫苦連天。

  誰又能料得到那小東西竟然會跑?

  起初不是連陛下都認為對方是要去偷偷見什麽人,辦什麽事嗎?
  “……”一旁覺得有被內涵到的李吉輕聲道:“陛下息怒……如今宮中各處出口皆有人嚴加看守,倒不怕他能逃得出去,只要人在宮裡,定能找得回來。”

  管事太監立即接話:“是,陛下放心,奴定會盡快將人抓回來,交給陛下處置!”

  慶明帝冷冷地掃向他:“既如此,還不給朕滾!”

  “是,是,奴告退……”管事太監退出內殿,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

  “陛下但請放心,這小太監到底是年紀還小,或是為了躲避一時責罰才藏了起來,也或是……”李吉說到此處,微微一頓,才又道:“但人是斷無可能逃出宮去的。”

  喬必應那樣的事情,注定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而說到底不過只是個小太監,縱然是找,也不可能如何大張旗鼓。

  不過是以‘犯了錯逃避責罰因而不見了人’作為名目,畫了畫像交由各處。

  再借著前幾日搜查刺客的由頭,‘順帶’著於各處搜找了一番。

  也不知是不是藏得實在太好,如此七八日下來,竟也未能查問到其行蹤線索。

  這一日,守在玉坤宮的羽林軍被撤了回去。

  守上數日不打緊,的確可解釋為是為出於皇后安危著想,而若當真十天半月地再這麽守下去,尤其是宮中也一直未曾‘再’出現過刺客的蹤跡——則就容易引人揣測了。

  至少目前皇帝還沒有和吳家正面對峙撕破臉的打算。

  那些羽林軍撤走之後,玉坤宮內的宮人甚至覺得宮中殿內都跟著變得明亮了不少。這些天一抬眼就能看到一群腰間佩著刀的人齊刷刷地面無表情地守在那裡,仿佛要將日光都盡數遮蔽住了。

  而同這些宮人們相比,皇后的心情卻半點也輕松不起來——

  直到薑嬤嬤從外面回來。

  “如何?可有小晨子的消息嗎?”皇后低聲問。

  從小晨子不見,到今日已有整整八天了。

  這八日間她有過許多猜測,譬如是不是小晨子偷偷躲起來了,再譬如會不會是被皇帝的人抓著關押了起來,對外隻道是不見了?

  但稍理智些想想,便覺得後者的可能極小——

  小晨子不過是個小太監而已,皇帝縱然疑心之下要抓起來審問,卻也不必費心這般做戲,一個小太監‘丟’便‘丟’了,哪裡值得皇帝使了這麽多人找了這麽些天?

  若說皇帝是刻意如此,要拿小晨子失蹤的消息引她露出破綻,那便更加說不通了——依常理來說,她有什麽可能會為了一個區區小太監而自露馬腳?越是如此,她只怕是會越謹慎防備。

  正因這種種猜測都無法說服她,而近來又全無進展,她才愈發擔心。

  小晨子於她而言,已日漸有了一種特殊的意義。

  她在宮中這一潭渾渾濁水中浸染了這些年,身邊所見也多是濁人濁事,忽然有這麽一個純粹的孩子出現在身邊,這般全心全意地信任著她,感激著她——

  實則自從小晨子進了養心殿之後,她便已經有些後悔了。

  她那日說想將人送出宮,也並非只是說一說而已。

  她發自內心覺得這個孩子不該一直留在這個地方,她想將他送出去,一則是心中當真起了不忍,二來就如同是想將自己心中的那一縷光亮送出去、替她去尋得一絲自在的解脫一般。

  “娘娘……”薑嬤嬤是少見的欲言又止。

  皇后眼神微變:“可是有消息了?”

  “是……”薑嬤嬤低聲說道:“人找到了……”

  找到了!
  皇后卻不敢松氣:“現下在何處?莫非已被帶回養心殿處置了?”

  “回娘娘,人是在淑春苑後頭的荷塘裡發現的……”薑嬤嬤盡量放輕了聲音。

  但這句話落在皇后耳中的分量卻絲毫未能減輕。

  “……荷塘?”皇后的表情有些怔怔:“怎會在那裡?”

  淑春苑緊挨著宸妃生前所居清央宮,宸妃走後,清央宮便空了下來,而淑春苑早兩年吊死了一位昭儀,自那後時常出些怪事,有人說是鬧鬼——

  一來二去,那一帶便漸漸甚少有人踏足了。

  “那處荷塘久無人打理,如今雖謝了花,蓮葉卻還未枯下去,一片片擠了滿塘……人纏浮在蓮葉間,半遮半掩著並不顯眼,因此直到今日才被偶然尋見……”薑嬤嬤將得來的消息簡化了些,據說那宮人是先嗅到了屍臭氣,才發現的屍身。

  她無意細說,皇后卻立時追問道:“可叫人去查看過屍身了?當真……就是小晨子嗎?”

  “咱們的人自是不便接近,但婢子叫人細細打聽過了……據說是泡得太久,加之近幾日天氣炎熱,人已經不成樣子了……屍身漂到荷塘一角,又不知是被水裡的什麽東西還是野貓野狗啃去了些表皮……”

  薑嬤嬤低聲說著:“但已叫同小晨子相熟的小太監辨認過了,的確就是小晨子……身上的東西和腰牌也都還在。”

  “既說已經不成樣子了,許是那小太監被嚇著了未敢細看呢?腰牌這等死物又能證明什麽?”皇后依舊不信,或是說不肯信。

  “娘娘,皇上那邊已有定論了,是為躲避責罰而投河自盡,各處也已經停下了搜找……”

  皇后皺著眉,腦海中想法交錯:“在皇帝眼裡,這樣一個小太監自是不值得有人這般費心在屍身上作假,小晨子既已被懷疑,繼續留著無用,滅口當然要比假死來得更乾淨……於他而言,這樣的小太監死便死了,未有叫人再三仔細查看屍身也是有可能的……”

  又道:“且這孩子一貫機靈,人又謹慎惜命,縱然是被皇帝疑心上了,又怎麽可能就這麽偷偷投了河?不,依本宮看,這根本不像是小晨子能做得出來的事情……”

  薑嬤嬤聽得在心底歎了口氣。

  娘娘這是不信小晨子真的死了嗎?

  可是……在這宮裡除了娘娘之外,又有誰會幫小晨子‘假死’?
  又是從哪裡尋來的屍身作為代替?

  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小晨子縱然是再機靈,一個人也斷不可能辦得到這些,更不必提是躲過這一連七八日的搜找了。

  娘娘這些想法乍聽有些道理,可稍一思量,便知根本是不切實際的……

  正當薑嬤嬤想要說些什麽時,一名宮女從外殿而來,隔著屏風先喚道:“娘娘——”

  “進來。”聽出是自己人的聲音,薑嬤嬤轉頭道。

  那宮女便走了進來,行禮罷,輕聲道:“這是小晨子的信,請娘娘過目。”

  皇后聽得眼神微亮——小晨子設法送了信來?她便知道這不是個會做傻事的孩子!

  然而當視線落在宮女手中捧著的那張折起的信紙時,目光卻忽然凝滯住。

  信紙上沾著點點未能擦拭乾淨的泥土,且有著被打濕後微皺的痕跡,顯然並非近日所寫……

  “婢子從壽康宮回來時,習慣去了平日裡同小晨子交換書信的那處假山後查看,便見石塊下面壓著這張信。”宮女剛從壽康宮回來,尚且不知小晨子已經出事的消息,隻道:“想來應是放在那兒有些時候了。”

  端看信上的濕痕,大約是三日前那場雨水所致。

  而近來宮中出了‘刺客’之事,她們便也未有出去四處走動,若非今日娘娘派她去太后宮中送佛經,怕是還發現不了這張信呢。

  皇后將信接過。

  若小晨子當真假死另有打算,那麽這封信定是拿來告知她這個計劃的,而反之則是……

  信紙被展開,其上並不好看甚至有些歪歪扭扭的字跡顯現在眼前。

  小晨子這等身份的內監全然沒有習字的機會,是為了更好地向她傳遞消息,近幾年才偷偷學了些。

  他悟性好,學的快,雖沒個正經的先生,下筆也時有錯字,偶爾詞不達意,但還是足以叫人看得懂的。

  譬如現下這張紙上所寫,滿滿當當,表述雖偏向白話,其意卻也已經十分清晰了……

  他在信上說——

  娘娘,奴知道小傑子已經出事了,皇上未叫人審問於我,恐是有意要借我來引出真相,這兩日奴總覺著被人在時時盯著。

  但娘娘放心,當日用小傑子來辦此事時,奴便已有預料,因此也並非全無準備,當晚我便向小傑子隱晦透露過此乃夏首輔的交待。若奴沒猜錯,小傑子必然已經招認了是受夏首輔指使,奴離開前,也會設法再坐實此事。

  那晚皇上密見喬太醫時,夏首輔也在,因此奴才會有此選擇,而夏首輔又是皇上身邊最大的謀臣,若其與皇上離心,想來對娘娘有益無害。

  此事若與娘娘相商,娘娘必不會同意,奴便唯有擅作主張,奴懂得不多,實在想不出更好的法子,還請娘娘勿怪。

  奴隻想讓娘娘平安,深宮之中危險重重,娘娘又是要做大事的人,定要保重,保重。

  對了,奴偷偷同天福說好了,待下輩子投胎轉世,再來找娘娘報恩。娘娘放心吧,天福定能認出我來的。

  ……

  皇后握著信紙,眼裡已盡是淚光。

  原來如此……

  原來小晨子是為了將她撇出去!
  她便說,這孩子怎麽可能如此輕易便做了傻事!
  她當初不過是隨口說了句話,替他解了個難處,甚至也稱不上是什麽真真正正的救命恩情……就只是那樣一句話,怎就至於叫他連自己的性命都能說不要便不要了?
  他才多大?

  不過十四歲而已。

  他甚至至今都不知她要做什麽事,什麽叫大事?說到底她不過也只是為了自己的私事罷了,哪裡值得這個孩子為了她將一條活生生的性命這樣拚出去?
  皇后拿著信紙怔怔地坐回到身後的梳背椅內。

  薑嬤嬤方才大致也掃了一眼信上所寫,此時心中有數,隻抬手示意那宮女先退出去,留給皇后片刻清淨。

  直到外間已備妥了午膳,有宮女隔簾催請。

  皇后恍若未聞,薑嬤嬤便在一旁道:“娘娘,該用午膳了。”

  “先放著吧……我想在此坐一會兒。”皇后聲音很輕帶著些許啞意。

  對小晨子,薑嬤嬤心中何嘗沒有不忍,但她的職責便是需要時刻提醒著娘娘不可放松大意:“今日小晨子的屍身才剛被尋到,雖說皇上未必會留意到娘娘,但不怕一萬還怕萬一,娘娘若連備好的午膳都不用,怕會顯得異樣……如此豈不正是白費了小晨子的一番用心嗎?”

  皇后聽得眼睛愈紅了兩分,垂眸看著手中信紙。

  薑嬤嬤又輕聲道:“這是小晨子的選擇,婢子相信,人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時,走的時候心中定是安詳的……老人常說,若人走時心中安詳且懷有平和善意,來世便必能投去祥和的好人家。”

  “真的會嗎?”皇后聲音低低。

  薑嬤嬤點頭:“一定會。”

  雖然這句話是她現編的,老人常說裡的老人不過是她自己。

  但她相信小晨子來世定會是個有福氣的。

  而她已甚少能看到娘娘這般模樣了,但這也恰能證明她的姑娘一直都還是她的姑娘,一顆心還鮮活著而未曾變得麻木。

  “娘娘少吃些吧……”薑嬤嬤上前扶起皇后一隻手臂。

  皇后站起身,將那信紙折疊整齊,親手放進了密匣中。

  另一邊,緝事衛統領韓岩,剛從養心殿內離開。

  皇上召他入宮,命他暗中盯緊夏首輔及其身邊人的一舉一動,並嚴查一切與夏首輔相關的人和事,不可有絲毫錯漏——

  如此之大的范圍,朝堂之上怕是要現風波……

  但其中原因,並不是他該過問的。

  韓岩離去後,慶明帝自羅漢床內起身,道:“去玉坤宮。”

  鎮國公至多再有三日便要進京了。

  有件早已在計劃之中的事,還需皇后幫忙才行……

   感謝渃清涵、書友20190501192659290、三羊開泰的大洋、evenyeye、陸某魚等書友的打賞。

    (大家晚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