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紅色莫斯科》第1800章 自行高炮(下)
  第1800章 自行高炮(下)

  雅科夫震驚了:“德國人研究出了一種新式的飛行器,還轟炸了科涅夫元帥原先的指揮部?米沙,這是真的嗎?你沒有和我開玩笑嗎?”

  “這樣的事情,我怎麽可能和你開玩笑。”索科夫說到這裡時,心裡不禁暗自感慨這個時代的通訊方式太落後,如果是後世,恐怕早就拍個視頻發給雅科夫了:“可惜現在沒法給你看偵察兵拍下的飛行器照片……”

  “米沙, 你說什麽?”雅科夫忽然打斷了索科夫後面的話:“你說你那裡有飛行器的照片,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索科夫回答說:“我的偵察兵在飛行器的附近,拍了足足一個膠卷的照片,大多數照片都非常清晰,能看清楚飛行器的整體構造……”

  沒等索科夫說完,雅科夫忽然打斷了他的話:“米沙,你說的事情很重要,我要立即向烏斯季諾夫同志匯報。你有什麽事情,我們下次再說。”說完後,沒給索科夫任何反應的機會,就直接掛斷了電話。

  索科夫握著傳來盲音的電話傻眼了,他沒想到自己的話還沒有說完,雅科夫就直接閃人了,自己還想找他幫忙搞一批高射炮呢,如今看來大概率是沒希望了。

  斯米爾諾夫見索科夫握著話筒發呆,還關切地問:“司令員同志,雅科夫上校說什麽了?”、

  索科夫放下話筒,苦笑著對斯米爾諾夫說:“我連自己的請求都還沒有說呢,他就把電話掛斷了。看樣子,要從他那裡搞到高射炮, 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司令員同志, 雖說沒有足夠的高射炮,我們就無法對飛行中的飛行器實施攔截。”波涅傑林對索科夫說道:“不過我們可以想其它的辦法,來對付德國人的飛行器。”

  “什麽辦法?”索科夫問道。

  “多向敵人派遣一些小部隊。”波涅傑林說:“讓每支小部隊都帶上新式火箭彈,一旦發現了德軍飛行器的發射位置,就及時地用新式火箭彈進行攻擊,將敵人的飛行器在起飛前摧毀,從而避免我軍遭到無法抵擋的襲擊。”

  “波涅傑林中校,我已經在這麽做了。”索科夫說道:“我們接收了上級送來的新式火箭彈之後,已經派出了六支小部隊,他們此刻正向著烏曼地區穿插,如果順利的話,可能在明天天黑之前,到達指定的偵察位置。”

  “司令員同志,我有一個想法。”斯米爾諾夫插嘴說:“我有一個想法,我們可以試試用新式火箭彈攻擊在空中飛行的飛行器,如果運氣不錯的話,應該能打下來一部分。”

  面對斯米爾諾夫提出的如此荒謬的想法,索科夫心想這玩意兒又不是後世的毒刺, 還能從地面攻擊飛機,便搖著頭說:“參謀長同志, 新式火箭彈的精準度本來就不高,打固定目標都會出現不小的偏差,若是用來打飛行器這樣移動的目標,那簡直是一種浪費。”

  索科夫的話說得很明白,用新式火箭彈打飛行器,那是不可能的。斯米爾諾夫嘿嘿地乾笑了兩聲後,及時地變換了話題。

  到傍晚時分,索科夫正在看各師的報告。剛看了一半,就聽到桌上的電話鈴聲響了起來。他抬手一看,電話機距離斯米爾諾夫比較近,便沒有伸手去那電話。

  斯米爾諾夫一把抓起話筒,貼在自己的耳邊說:“我是參謀長斯米爾諾夫,您是哪裡?”

  “您好,參謀長同志。”電話另外一頭的畢恭畢敬地說:“我這裡是機場,有一位來自莫斯科的上校,他說是司令員同志的熟人,有急事要見司令員同志。”

  “司令員同志,”斯米爾諾夫連忙用手捂住話筒,壓低嗓門對索科夫說:“機場來的電話,說有一名來自莫斯科的上校,說是你的老朋友,立即見到你。你見他嗎?”

  得知有一名來自莫斯科的上校,要見自己,索科夫不禁愣神,心想會是誰呢,居然敢在這種時候來見自己?他連忙衝著斯米爾諾夫問道:“參謀長,問問機場的同志,那位從莫斯科來的上校叫什麽名字?”

  “雅科夫,雅科夫上校!”機場的指揮員向斯米爾諾夫報告說:“他說他來自莫斯科的武器裝備部。”

  “司令員同志,”斯米爾諾夫聽到這裡,連話筒都來不及捂,就激動地說:“是雅科夫上校,他從莫斯科過來找你了。”

  得知雅科夫居然不聲不響地坐飛機來了,索科夫先是一愣,隨後心中一陣狂喜。他能猜到,雅科夫突然出現在這裡,肯定和自己手裡有V1導彈的照片有關。只要對方有求於自己,那麽請求他支援高射炮一事,應該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了。

  他慌忙對斯米爾諾夫說:“參謀長同志,讓機場派人把雅科夫上校送過去。記住,路上一定要確保他的安全。”

  斯米爾諾夫明知道從機場到司令部,不過五六分鍾的路程,而且整個區域都在第53集團軍的控制范圍,安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他還是挺直身體回答說:“是,司令員同志,我立即通知機場的同志,把雅科夫上校送過來。”

  “司令員同志,”在等待雅科夫到來的時候,斯米爾諾夫好奇地問:“你說說,雅科夫上校到我們這裡來做什麽?”

  “我想應該是和德軍的新式飛行器有關,畢竟我們手裡掌握著第一手資料。”索科夫此刻已經想清楚了雅科夫到來的真實原因,他對斯米爾諾夫說:“他們如果要開展對德軍飛行器的研究,就必須到我們這裡來了解情況。”

  波涅傑林的反應快,他從索科夫的話中聽出了一些弦外之音:“司令員同志,雅科夫上校想得到那些資料,就應該付出一些代價,比如說給我們解決一批部隊急需的高射炮。”

  “波涅傑林中校,你說得沒錯。”索科夫對波涅傑林的話表示了讚同:“本來幾個小時前,我給他打電話時,還在考慮如何說服他。但如今形勢卻變得對我們有利,沒等不用我開口,他就會主動提出交換條件。”

  當雅科夫走進司令部時,索科夫起身迎了上去,張開雙臂和對方來了一個熱情的擁抱,接著明知故問:“雅沙,你不在武器裝備部裡好好地待著,跑到前線來做什麽?”

  “米沙,你們拍攝的飛行器照片在哪裡?”雅科夫顧不得和索科夫寒暄,而是直奔主題:“快點拿給我看看。”

  “不要著急嘛,雅沙。”索科夫決定吊吊對方的胃口,這樣自己在接下來的談話中,才能掌握到主動:“現在是晚餐時間,你恐怕也餓了,不如吃完晚飯之後,我們再慢慢談。”
    “米沙,沒有看到照片之前,我哪裡吃得下東西。”雅科夫用懇求的語氣對索科夫說:“於公,我們是合作者,你給我們設計新武器,我們把製造出來的新武器交給你的部隊使用;於私,我們是親如兄弟的朋友,而且還是我的救命恩人……”

  看到雅科夫說得如此情真意切,索科夫也就不再兜圈子,讓波涅傑林拿來了照片,放在了雅科夫的面前:“這就是我們偵察兵拍攝的照片,你有什麽看不明白的,盡管問我。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

  雅科夫點點頭,接過照片仔細瀏覽起來。期間,他還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放大鏡,仔細地查看照片上的一些細微之處。

  他足足看了二十分鍾,才抬起頭問索科夫:“米沙,所有的照片都在這裡了嗎?”

  “是的,都在這裡了。”索科夫說完後,發現自己的意思表達不夠完整,連忙又不補充說:“最先洗出來的那套照片,我在向科涅夫元帥匯報工作時,已經交給了他。這是我後面命人重新衝洗出來的新照片,和上交的那套照片完全一樣。”

  “這飛行器看起來有點像飛機。”雅科夫的眼睛盯著其中一張照片說:“但和真正的飛機相比,沒有駕駛艙。”

  “我覺得這種飛行器,就是一種新型的無人駕駛飛機。”索科夫說道:“從發射架上起飛後,他們靠提前灌注的燃料進行飛行。”

  “米沙,”雅科夫翻看著手裡的照片,皺著眉頭問:“你知道這個飛行器的具體數據嗎?”

  索科夫聽雅科夫在問自己,心裡不禁開始默念V1導彈的數據:“導彈重2.2噸,長度為7.6米,彈徑0.82米,翼展達7.6米,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550千米,飛行高度為2000米,射程達370公裡,戰鬥部裝藥量700公斤。”

  別看他對導彈的參數了如指掌,不過他還是裝出一副一無所知的表情,搖著頭說:“雅沙,不瞞你說,我除了知道這種飛行器的長度為六到八米,飛行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五百公裡外,其它的內容就一無所知了。”

  “什麽,這種飛行器的飛行速度,居然達到了每小時五百公裡?”對索科夫的這種說法,雅科夫的心裡是非常懷疑的:“米沙,這個數據是誰告訴你的?”

  “還能是誰告訴我的,自然是我們自己算出來的。”說到這裡,索科夫的目光望著對面的斯米爾諾夫:“參謀長同志,我說得對吧?”

  “對對對,司令員同志,你說得完全正確。”斯米爾諾夫笑呵呵地對雅科夫說:“雅科夫上校,飛行速度是我算出來的。”

  雅科夫的目光轉移到了斯米爾諾夫的身上,饒有興趣地問:“斯米爾諾夫將軍,我想問問,德軍飛行器的速度,您是根據什麽計算出來的?”

  “很簡單啊。”斯米爾諾夫解釋說:“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德軍的發射陣地距離村莊有多遠;其次,我們知道飛行器起飛和落地的時間,從而得出了飛行速度的大致數據。”

  雅科夫聽後點點頭,把目光轉向了索科夫:“米沙,你打算如何對付德軍的這種飛行器?”

  這真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頭,索科夫正在考慮選擇什麽時候,向雅科夫提出高射炮的事情。但此刻既然他先問起,便趁機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我打算在防區內部署數量龐大的高射炮,等德軍的飛行器從我們的頭上飛過時,我們就可以用高射炮把它們打下來。”

  “完全有把握。”索科夫信心十足地說:“別看飛行器的飛行速度,快趕得上我們常見的飛機。但它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從發射開始,它就只能沿著固定的路線飛行。我們的高射炮兵只需要設置好提前量,並實施攔阻射擊,就能將其擊落。”

  “有道理有道理。”雅科夫作為曾經的炮兵,自然懂得設置提前量的道理,他附和了索科夫之後,繼續問道:“你們目前布置了多少防空陣地啊?”

  索科夫沒有回答對方的這個問題,而是向對面的斯米爾諾夫投去了一瞥。心領神會的斯米爾諾夫連忙說道:“上校同志,我們倒是想在防區內,多布置幾個高炮陣地。但是不行啊!”

  “為什麽不行?”

  “因為我們沒有足夠數量的高射炮啊。”斯米爾諾夫苦笑著說道:“幾個小時前,司令員給你打電話,就是想請你支援我們一批高射炮。”

  “米沙,這都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索科夫說得這裡,忽然想起自己曾提過自行高射炮的事情,便問雅科夫:“雅沙,我記得去年年初,就向你們提交了一份自行高炮的設計圖。怎麽樣,到目前為止,製造出成品了嗎?”

  “暫時沒有。”雅科夫苦笑著搖搖頭說:“目前武器裝備部針對這種裝備的討論,每天基本都在進行。”

  “雅沙,如果不涉及保密條約的話,能告訴我是怎麽回事嗎?”

  “一位工程師認為,我們在戰場上用25到37毫米口徑的高炮,擊落了入侵敵機的60%,因此打算研製37毫米雙聯高射炮。”

  “不行,千萬不能設計為37毫米高炮。”索科夫記得很清楚,蘇軍在45年時,以su—76M自行火炮車體為基礎,研製出了ZSU—37毫米自行火炮,但由於這種自行高炮,只是將37毫米高炮安裝在裝甲車上,到48年也僅僅裝備了75年,連忙大聲地阻止說:“你我都知道,小口徑的高炮對付螺旋槳飛機或許有效,但對付那種速度越來越快的噴氣式飛機,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考慮到索科夫曾經為武器裝備部設計過很多次武器,因此雅科夫選擇了相信對方說的話。停頓片刻後,他反問道:“米沙,那你說說,我們應該生產什麽樣的自行高炮?”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