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國潮1980》第797章 一步走對
  第797章 一步走對

  1985年的元宵節才剛過,京城的商業零售格局就突如其來產生了巨變。

  因為京城市委和市政府向全市各級單位下發一個極為重要的通知。

  要求“全市的重要商業街道兩側的圍牆、空地和不對外開放的建築,都應充分利用來興辦第三產業。自己無力興辦的,應將房屋出租、交換、轉讓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去辦,或由所在地區政府征用後招標興建。”

  這等於是說,為促進市場繁榮,在外地人進京生存門檻逐步降低的同時,京城政府也進一步放開了對經營地點的管制。

  這無疑會導致京城的各種大小市場以噴湧的形式出現。

  於是自此,不但大柵欄、西單、銀街、王府井、鼓樓、琉璃廠這些老資格的商業區開始了整體性的擴張。

  動物園、紅橋、木樨園、雅寶路也開始了冠冕堂皇的工程改造,形成了新的商業區聚集地。

  僅西單一地,短短幾年內就由區政府出資改造,出現了百花市場、民族大世界、勸業場等多個專營服裝的個體市場。

  甚至京城的臨街民房,也急不可耐的,開始了民居向門臉兒房的轉變。

  在全城各個街道和居委會的支持下,出租臨街房用於商業經營不再屬於偷偷摸摸的事兒。

  而是逐漸成為了一件光明正大的生財之道。

  為此,張士慧在本月內就和張大杓補簽了一份正式的租房合同,並向政府繳了稅款。

  於此同時,全城范圍內,小商業點兒都像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拿煤市街來說,過去街面上也就是糧店、副食店、五金商店和雜貨商店而已。

  但在政府的促進下,很快,小飯館、小發廊、小診所、小服裝店,小煙酒店,都成了街上的點綴。

  哪怕扇兒胡同這樣小的地方,球子媽也打開了臨街的窗戶,開了個小賣部。

  從早上七點能一直開到晚上九點去。

  從此,扇兒胡同的居民們不但買煙買酒,買鹽買醋方便了許多。

  關鍵是公用電話也終於擺在了臨街的窗口,有急事打電話不用再進院兒去繞了。

  這對大家的生活來說,無疑屬於一種偉大的進步。

  不過說來說去,最大的受益者,恐怕最後還得數到寧衛民的頭上。

  因為和大多數人不一樣,寧衛民站得更高,就看得更遠。

  其實他並不在乎由此而產生的經營便利,那對他沒多大意義。

  但換個角度,這件事卻可以稱之為京城商業地產就此起步的標志性事件。

  意味著商業攤點和門臉房,伴隨著京城市場的進一步繁榮,即將迎來價值重塑。

  考慮到他自己已經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積累工作。

  這完全可以說,是政府替他量身定做送來的一份大禮啊。

  要知道,盡管像動物園、紅橋、鼓樓,這樣自發性形成的露天市場,他沒辦法再效仿秀水街之舉,通過提前埋伏來多佔多得。

  可西單的百花市場、勸業場和民族大世界,卻都屬於官方新開辟的市場。

  這些市場沒有長期在此的個體戶,市場改造完成後,政府就會以市場名義統一對外招租。

  那不用說,他自然可以通過資本上和人脈上的優勢拿到最大的好處。

  今後靠轉包攤點當二房東,這是多麽省心啊。

  只要想想,過不了幾年,自己就能過上躺著賺票子的日子了,寧衛民就美得冒泡兒。

  嘿嘿,說句不算犯狂的話。

  三十年後,京城電視台要再開什麽財富故事會的話,京城可數不上什麽四李了。

  只有一哥,就是他寧衛民!

  這叫什麽?
  這就叫一步走對,處處到位啊!
  不得不說,這世上的事兒有還就是這樣的。

  往往只要開了個好頭,先佔據了一定的優勢,後面就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

  有時候,帶頭做這件事的人即便不想幹了都不行,反倒是會被身後的同夥兒推著繼續奔前走。

  不為別的,就因為讓合作夥伴們看見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比什麽說服力都強。

  像寧衛民為“天壇公園”和“北極熊”撮合的雪糕項目就是這樣。

  第一批出產的兩萬隻“祈年殿雪糕”,原本是打算天壇遊園會一結束就收進壇宮的冷庫,然後慢慢賣到夏季去的。
    誰成想拿到遊園會來,才賣到初七,就告售罄。

  就連價錢調回到六毛錢,都沒擋住遊客們的熱情,實在太受歡迎了。

  結果這款雪糕不但讓天壇公園在遊客口中賺足了人氣,在報紙上賺足了名氣,也同時進帳好幾千塊的純利啊。

  於是天壇園方都沒來得及跟寧衛民打招呼,就主動聯絡了北極熊廠方,先追加了三萬隻雪糕的訂單。

  不用說,這對北極熊來說一樣是新鮮事。

  原本冬天雪糕車間是徹底停產的。

  這就是為什麽廠方,在十月之後,才能抽出人手為天壇研製雪糕的原因。

  結果他們也沒想到,就因為大人小孩都覺得這樣的雪糕新鮮有趣,這款製造成本高達兩毛二一隻的高價雪糕居然火了。

  而且還火成了這樣,幾乎成為天壇新春遊園會的標志性的食品,在遊園會上受歡迎的程度不亞於糖葫蘆。

  哪怕這年頭大多數人都得靠火爐子取暖,連暖氣都享受不到。

  都不怕凍出腸胃炎來,非要搶著買回去圖個新鮮。

  於是這下好了,負責生產這款雪糕的車間在淡季也有事兒幹了。

  廠方應要求緊急組織生產,讓工人連夜奮戰,生產祈年殿雪糕。

  工人們都沒想到大冬天的,居然也有獎金拿,所以絕對沒有抱怨的,只有歡喜。

  可即使如此,依然一到貨就沒,因為廠方模具有限,一天的產量就一千五百隻。

  臨時增製模具,是絕對不趕趟了。

  不過,更讓人出乎意料之外,這款雪糕受歡迎不是短期就失效。

  哪怕到了元宵節後,遊園會結束了,這款雪糕也照樣賣的不錯,仍然每天在園中能消耗掉五六百隻。

  而且別忘了,還有兩處壇宮飯莊的銷售系統來填補天壇公園銷量下滑部分呢。

  尤其是北神廚接的宴會,把雪糕攤入包席裡,一出就是上百隻。

  這麽看的話,顯然市場潛力還大著呢,如果要真到了夏季,簡直不可估量。

  天壇園方和北極熊都不傻,都有意擴大增產,簽署新的長期合作意向。

  兩個單位初步商定的結果是夏季前,北極熊再替天壇公園生產十萬隻雪糕。

  等到夏季六月到十月,每月北極熊應該為天壇園方供應不少於七萬隻雪糕。

  北極熊甚至還主動和天壇園方建議,讓這款雪糕增加口味變化,簡直和寧衛民想到一塊兒去了。

  這種情況下,不但寧衛民要求北極熊為自己研製“雙色雪糕”項目,得到了北極熊廠方的積極響應和配合。

  就是“雙色雪糕”的提案和在重文門飯店一層開設馬克西姆麵包房提案,在皮爾卡頓公司的例會上,也順利獲得了全票通過。

  敢情春節期間,各位高管們看了電視上播出的紀錄片,都去了遊園會。

  就沒有一個人,不被祈年殿雪糕給圈粉的。

  甚至好些高管都按照五毛一根的批發價,跟寧衛民私下訂貨呢。

  他們都覺得祈年殿雪糕比京城能買到的冰淇淋好吃。

  所以都願意買上幾十隻“祈年殿”,存在家裡的冰箱慢慢吃。

  而且這些高管們也都在天壇的北神廚看到了京城老百姓對於法棍兒麵包、法頌麵包和冷食自助餐的熱情。

  所以方案通過毫無阻礙。

  唯一的爭議其實隻糾結於公司訂製“雙色雪糕”之後,會采取的贈送方式上。

  有一些人還是有點小氣的,認為這玩意的成本偏高。

  因為注重品質會采取一定進口材料,至少會在一塊錢。

  自然不能像招待茶和咖啡一樣,逢顧客就送,而應該隻贈送給確定消費的顧客。

  合著宋華桂和寧衛民私下裡合計出來的擔心,壓根就是白費了,就沒有人會認為寧衛民這兩個主意不可行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