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國潮1980》第503章 錢不夠,工藝湊
  第503章 錢不夠,工藝湊

  上得樓來,宋華桂發現眼前的這十幾平米左右的空間,還只是樓梯、電梯與二樓銜接的公用部分。

  她立刻意識到,若真要進入餐廳,恐怕還得拐一個彎才行。

  大概率是要通過前庭那浮雕牆後面的部分。

  這是建築格局使然,稍有方向感的人,只要一看到前庭格局就可以聯想到這點。

  不過即使如此,宋華桂也得承認,二樓之上這只能算是通道性質空間部分,一樣別具匠心。

  因為除了“鴻運當頭”、“吉星高照”的兩處噱頭之外,這裡牆面和地面都不簡單。

  樓上電梯正對面的牆面與樓梯處的清代帝王畫像呼應,懸掛的是明代十六位皇帝的畫像。

  如果有心,甚至能夠察覺到。

  從最初踏上樓梯的光緒皇帝畫像開始,一直到樓梯口的順治皇帝畫像為中繼,然後再銜接到的二樓牆壁上懸掛的崇禎皇帝畫像。

  這樣的展示方式,竟然是在潛移默化地利用朝代帝號順序來作為對客人的引領。

  用一種不動聲色的心裡暗示,非常巧妙的讓餐廳的空間以及宮廷菜主題得到了有序又有效的延展。

  這就是中華文化的獨有特點,外國人喜歡張揚,國人專好含蓄。

  地面也是一樣,雖然只是灰蒙蒙的石材鋪就的。

  可宋華桂還是在地面上,看到了極為講究的傳統美術圖案。

  像樓梯口和電梯出口處,是“萬福流雲”。

  整個空間中心的位置還有“壽山福海”。

  這分明都是經人手工一點點鑿出來的。

  以宋華桂的美術修養,甚至能斷定乾這活兒的人絕不是普通的手藝人,只會是美院雕塑系的專業美術人才。

  因為無論這些圖案的層次感、豐富性,還是準確性與靈動性,都不是一般工匠所做的“行活”可比。

  不過,即便是發自內心由衷的欣賞,但這次宋華桂卻沒有再出言誇獎。

  哪怕她確實認為寧衛民在細節處理上,真的做得非常到位,遠超她的想象,她也要有所克制和保留。

  道理很簡單,如果走到一處就誇獎一處,好話說多了還值錢嗎?
  這樣不但有失矜持,反會過猶不及。

  她絕對肯定後面還有更精彩的東西,所以認為還是應該按老話說的那樣,得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把好話說在要緊之處。

  就這樣,默默的走向通向餐廳的轉折路口。

  宋華桂已經打定了主意,怎麽也要走進餐廳裡面,看到寧衛民真正布置下的“重頭戲”,才能予以表揚。

  但世上的事兒還就是這麽絕,許多時候不是人想明白了就能做到位的。

  才剛一轉過路口,驟然看到距離自己五米遠的餐廳入口,宋華桂就違反了剛做的決定,情不自禁的發出了大為驚歎的讚賞。

  “哎呀!真漂亮!太神奇了”

  這真的不能怪她,因為這是登峰造極傳統工藝,與巧妙的美學應用合並效果。別說是她了,恐怕換做任何一個人都免不了要失態。

  她看到的是一副什麽樣的情景啊?

  最直觀的就是紅牆碧瓦。

  這可不是什麽指代的引申意義,那真的是大紅色的宮牆,再加上青綠色的琉璃瓦。

  拐過這道彎,兩邊的牆壁全是猶如天壇公園裡的實景一樣。

  宮牆下還有漢白玉的圍欄,道路中間也按縱向鋪設了丹陛石。

  而餐廳入口大門則是近似於完全複製的一道宮廷風格的垂花門。

  毫無疑問,這是明清時代最典型的宮廷建築風格。

  但這還不是全部,如果只是單純的複製,來顯示宮廷氣派,那太死板了。

  生動的地方在於通向垂花門的左右兩端宮牆牆頭處。

  一在前,一在後,錯落著,各自伸出了一大片玉蘭花。

  而垂花門下左右兩邊,還分別立著兩個亭亭玉立的姑娘。

  玉蘭當然不是真的玉蘭。

  那是鑄銅的枝乾上鑲嵌了料器的花朵,光潤剔透,潔白無暇。

  兩個姑娘也並非人們慣常思維方式中,那種頭梳旗妝,一身豔服,腳踩花盆鞋的宮女形象。

  作為領位,她們形象更具現代感,頭髮只是盤了起來而已。

  身上的旗袍也比正常的旗袍尺寸要短,是僅僅及膝的裙裝。

  布料顏色並非大紅大紫,而是很素雅的孔雀藍底色,繡著白色的玉蘭花。
    人與景,景與人,就這樣對應生輝,情趣盎然。

  然而只有生動和情趣就夠了嗎?

  不,最後還要有端莊的儀式感,以及不失穩重的優雅感。

  要知道,通向餐廳入口的宮牆可不僅僅只是宮牆,在牆體上還開了綠色琉璃瓦做襯的花窗。

  每個開出來窗口都封著玻璃,窗口下方的銅牌上的信息顯示,這裡面封鎖展示的每一件器物都是真正的皇家古董——來自天壇園方的祭天禮器。

  然後最引人注目的視覺中心,莫過於穿過垂花門,那被溫黃色暖光打亮的內牆了。

  餐廳內部牆體上的金燦耀眼的畫面,居然是臨摹的清代畫家姚文瀚的《紫光閣賜宴圖》。

  就在這裡!通過美院國畫系師生的妙筆!

  神奇的複原了清乾隆二十五年春節期間乾隆皇帝大擺宴席場景!
  不用說,在這個年代,如此的室內造景太難得一見了。

  要按理說,國內的環境,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東西。

  連國家級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也沒有這麽生動的例子啊。

  所以也就無怪乎宋華桂的精神和視覺都受到莫大的衝擊了。

  “你這裡簡直就像是個宮廷文化博物館嘛,哪兒像是吃飯的地方啊?可真了不得!我覺得我那正在施工的馬克西姆餐廳,都要對你的設計甘拜下風了!你真是應該去學藝術專業!否則太可惜了!”

  宋華桂嘴裡誇著,站在餐廳門口根本就不往裡走了。

  她越看越是興致勃勃,看完了料器玉蘭花,又看漢白玉欄杆的雕工。

  然後再欣賞垂花門上的彩畫,與那飛頭、椽頭的“萬壽”圖案。

  最後眼神凝聚在門口兩個姑娘的衣服上,越發熱切起來。

  不為別的,她其實一直都有想把民族服裝時尚化,推向國際時尚舞台的打算。

  為此,已經構想了不少的設計稿了。

  萬萬沒想到,她自己還沒有勇氣把方案給別人看,寧衛民竟然就走在前頭了。

  居然把民族服飾改良得這麽好,而且都開始結合實際來使用了。

  這讓她心中的滋味怎能說的清楚,道得明白啊?

  如果可以,她真想看看寧衛民的心裡到底長了多少心竅。

  人人都說七巧玲瓏心,過去她認為就是個誇張的笑談。

  但自從認識寧衛民,她越來越相信這句話是具有一定真實可能性的。

  否則就沒法解釋寧衛民的這些層出不窮的奇思妙想和商業靈感。

  然而對於她的褒獎,寧衛民這次卻顯得比較淡定。

  這也不奇怪,因為自己的事兒他自己清楚。

  對他而言,這些東西三十年後可見怪不怪了,他不過照搬而已,可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麽超人一等的見識。

  相反的是,他餐廳裡頭的那些實打實擺著的東西,遠比外頭這些更讓他珍視。

  於是就沒怎麽當回事的謙虛了一把。

  “您可別開玩笑,我這點小聰明算什麽呀。哪兒能跟您那用日本人施工,全部采用進口材料,原封不動的把巴黎的馬克西姆餐廳複製出來的餐廳比呢!”

  “您那餐廳牆上的每一塊玻璃都是直接由法國飛過來的,玻璃上的油彩都是一筆一筆畫上去的,那才是真正的高檔。”

  “我這都是湊合事。資金不寬裕吧,又希望能像您那餐廳一樣,也來點藝術氣息,別那麽俗氣。純屬是沒辦法的辦法,錢不夠,工藝湊唄。看著挺像那麽回事,但說來就是討個巧,完全沾了咱們國內工藝美術價廉的光了。”

  “不瞞您說啊,美食須美器,美食須美景。把這兩件事兒忙和差不多了。我就已經連空調都沒錢買了,最後隻裝了吊扇……”

  宋華桂又不禁愕然。

  “啊?沒有空調啊?這麽熱的天兒,人要多了可怎麽好?這你怎麽能湊合呢?你呀,還是年輕,這種事兒,你應該打報告給我嘛……”

  可跟著她猛然又意識到,身上感受到涼爽,似乎與事實不符。

  “……不對吧?你這餐廳裡頭沒有空調嗎?我都感覺到裡面的絲絲涼意了。不可能隻憑吊扇,就能這麽涼快……”

  得,話既然都送到嘴邊上了,寧衛民也就順理成章,很輕松的裝了回“13”。

  “嗨,洋有洋辦法,土有土的招兒。大姐,空調我確實是沒有,那太貴了!可我能擺冰盆啊!”

  “您是有所不知。我這飯莊修的冷庫大極了!存上幾大塊‘北極熊’的人造冰,足夠我用兩三天的!”

  “要論性價比,人造冰可根據實際隨意添加,那耗費的成本可比用空調性價少多了!而且還有古風!這難道不好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