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國潮1980》第496章 屠龍寶刀
  第496章 屠龍寶刀
  什麽叫好人中的好人?

  那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的人。

  什麽人才是真心想幫你的人?
  那就是主動扶你上馬,還要再送你一程的人。

  “張大杓”就是這樣的人,別看性情乖張,可那是對他看不上眼的人。

  真要對了脾氣,他答應的事兒,絕對給你能辦得滴水不漏。

  就這老爺子,不但給了寧衛民兩樣獨門的賺錢法寶,把什麽才是真正的宮廷菜給他全講明白了,獨具特色的宮廷菜單也給他鼓搗出來了。

  最後,甚至還不惜搭上自己的人情面子,把能做這些菜的人,會做這些菜的人給寧衛民找著了。

  老爺子介紹給寧衛民的廚師一共是三位。

  頭一位就是他在“北極熊”的同事,職工大食堂拿一級工資的正職炊事長,五十來歲的龐增泰龐師傅。

  別看這位龐師傅出身是“口子廚”,師承“欖杆市口子孟”。

  五七年公私合營後轉業的正式工作又是乾大食堂的,可他並非只會做應付紅白喜事的粗糙菜。

  就因為和“張大杓”有舊交,當初又是他引薦“張大杓”進的“北極熊”。

  這麽多年下來,他通過日常工作和討教,早已經從“張大杓”那兒學到了不少活兒。

  其中就有適合正式宴席的宮廷豬肉大菜。

  再加上他為大夥兒謀福利,近年來一直帶著手下眾多廚師在外接“跑大棚”的活兒掙外快。

  那麽無論從經驗上,還是人手調配上看,寧衛民找他相助都是再穩妥不過的了。

  說白了,龐師傅的人手充裕,掌握的業務很全面,全是立刻能提槍上馬打實戰的夥頭軍,絕對出不了簍子。

  而且有了他們的參與,還能非常有效的防止從仿膳和聽鸝館派來的那些廚師一門獨大。

  杜絕廚師架空寧衛民,不給他好好耍活的情況。

  尤其再考慮到日後北神廚修繕好之後,寧衛民打算按冷莊子的方式運營。

  他們之間也就有了更為長期的,廣泛合作空間。

  那麽對寧衛民而言,能有這位幫襯,還真是怎麽著都合適。

  反過來對於龐師傅來說也一樣的大好事。

  還別說寧衛民為了成全“張大杓”的面子,在錢上出手大方得很。

  主動提出每次八個人一天忙兩頓飯,能給他一百塊錢,遠比跑大棚實惠得多。

  就說真給的少點,甚至比跑大棚掙得還低一些,那他也樂意得很啊。

  因為替寧衛民耍活兒,那可是在室內廚房。

  環境好,家什齊,不用砌灶和提前準備,比臨時搭建的土灶大棚耍大杓,可省事舒服多了。

  而且最關鍵的就是不再只有周末才有外快掙了。

  幾乎天天都能有進帳,這就讓他手下的兄弟們雨露均沾,更多的人得著更多的實惠。

  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因為狼多肉少,他帶誰不帶誰的,惹得內部小矛盾不斷了。

  所以說,無論對寧衛民還是龐師傅來講,“張大杓”把他們拉合在一起,都是一件相得益彰的好事。

  這個中間人當的,絕對沒挑了。

  至於“張大杓”介紹給寧衛民的第二位,是在清真館子“又一順”上班,清真烤鴨創始人“鴨胡”胡寶珍唯一的親傳弟子艾師傅。

  說起這清真烤鴨和普通烤鴨的區別,其實還是挺大的。

  一,那就是清真烤鴨的鴨子大,滋味足。

  清真烤鴨選用的是標準的一百二十天出欄的“京城白鴨”。每隻鴨胚足足有三斤多。

  片出的肉得有三大盤,至少一斤半。

  肉是瘦點,沒那麽嫩,可有鴨味兒。

  二,清真烤法獨特的絕招,是鴨子講究先要去淋巴結(即肉棗)的。

  並且還得在鴨肚子裡封上特殊香料,如此烤出來的鴨子才能半點不腥。

  清真嘛,就得乾淨。

  三,清真烤鴨非常守傳統規矩。

  烤製是按傳統辦法在烤製前把鴨坯吹了氣,這為的是使脂肪泡沫化,讓皮肉分離。

  如此入爐烤十五分鍾左右,油就從毛眼往外冒,相當於自炸,這樣才能保證酥脆。

  另外吃的時候,也先把鴨脯上的皮片下來,給每位客人一片,嘗一下。

  因為它很酥脆,必須趁熱吃,否則涼了,油就出來了。

  而且“清真烤鴨”的荷葉餅也是現烙的,雖然不能透過它看報紙,可是綿軟。

  用這樣的餅卷,才能吃出烤鴨的脆勁兒來。

  總之,必不可少的工序環節,清真烤鴨絕對不湊合。
    甚至在用棗木燒烤的時候,唯恐香味不夠,還要扔進去飽滿的紅乾棗助燃。

  可以說在細節和口味上,清真烤鴨比起“便宜坊”和“聚德全”有著更為精致的追求。

  所以也只有這樣青出於藍的烤鴨技術,才配得上宮廷大菜應有的檔次和排場。

  否則,“張大杓”何苦專程推薦給寧衛民呢?
  那不如就讓他直接通過區裡請調“便宜坊”的烤鴨師傅省心。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位艾師傅也是衝著“張大杓”的人情面子,才會答應乾個半年,給寧衛民教出兩個烤鴨過關的人手的。

  要知道,這位艾師傅可是即將在八月份退休,已經接著了聯合國組織出具的出國邀請函了。

  如果願意,人家辦好退休手續,大可以直接出國去掙美金去。

  根本沒任何必要跟寧衛民打什麽連連。

  那不用說啊,就衝真格,寧衛民也不可能給少了啊。

  再怎麽樣,酬勞上也得表示出誠意來,於是開口就是每月五百塊。

  沒想到艾師傅脾氣和“張大杓”一樣,這老頭一樣認死理兒,不把錢當事兒。

  說什麽也不肯接受,還說拿這麽多,那就不是過人情了,而是變成金錢交易的雇請了。

  如果幫忙的性質變了,那他可就不去了。

  所以在“張大杓”的說合下,最終才商定了二百塊每月的價錢。

  不過因為年歲大了,艾師傅對休息的時間要求多一點。

  寧衛民對此很體諒,便答應周末之外,老師傅可乾一天休一天。

  如此,此事便徹底敲定,再無爭議。

  說到最後一位請來的廚師,比前兩位的來頭更大。

  因為那是京城餐飲屆赫赫有名的女大廚常靜。

  作為京城唯一榮獲了“全國十佳廚師”稱號的女大廚,這位今年已經年過六十的老太太,根本就是一個自強不息的傳奇。

  寧衛民只是粗略了解一下,就感到驚詫不已。

  十二歲的時候,常靜為生計進入勤行,根本就沒有正式拜師學藝的資格,隻被安排去做一些切菜、洗、刷之類的雜活。

  結果靠著廚房裡悄悄觀察各位大師傅們做菜的方法,下班以後再自己買些原料、調料,在家裡孜孜不倦地練習。

  漸漸地,居然靠這麽偷師,她已經能把菜做得不錯了。

  甚至還能加入自己的想法,換出些新花樣來。

  共和國建立後,常靜乾脆幾個沒有工作的婦女合夥開設了康樂餐館,主要由自己“掌杓”。當時,康樂餐館門面很小,只有三張桌子。

  可是憑著自己創製的“桃花泛”、“翡翠羹”等“八大名菜”,常靜硬是打出了名聲,讓康樂成為了京城聞名的“三桌飯店”。

  甚至還因為菜色的出色,被國內外多家著名媒體發表文章盛讚,而聞名海外。

  繼而做大做強,沒幾年就讓康樂擴大發展,成為京城知名的特色餐廳。

  從“偷師”的小雜工,到名聞遐邇的女名廚,這樣自尊、自強、自立的人生,本身就值得讓人尊敬。

  更別說這位老太太今年上半年剛剛赴日,捧回了烹飪大賽的金獎。

  說實話,能請到這樣的人物相助,寧衛民連想都不敢想。

  這可是真正走向國際的名廚啊。

  更何況人家在康樂餐廳都已經不掌杓了,早被返聘成了技術部經理,就負責專職培養廚師骨幹了。

  人家又憑什麽給他掌杓?他有何德何能啊?
  結果沒想到,又是“張大杓”的一句話,常靜大廚居然連推辭都沒有,就一口答應來。

  說等飯莊開業後,會替寧衛民撐起花果菜來,並且把桃花泛和翡翠羹相授。

  而且報酬上,同樣讓他虧心的很。

  因為盡管這位常靜大廚只能過來幫忙三個月,而且每天也只能幫忙操持一餐。

  可對比二百元一月的價錢,那可太劃算了。

  而這就是人家肯接受的限度。

  告訴他的還是如同艾師傅一樣的話,幫他不是為了掙錢。

  如果再往高了給,人家就不來了。

  沒轍,寧衛民不是傻蛋,他明白這一切實惠和好處都是“張大杓”帶給他的。

  所以歸根結底,他要想還人情,還是在“張大杓”的身上動腦筋才行。

  可問題是,這老爺子脾氣既撅,又看似什麽都不缺。他又該怎麽還呢?

  而且最蹊蹺的是,這老爺子以一個食堂炊事員的身份,為什麽在勤行裡能有這麽大的面子?
  這越發透著神秘感和不一般啦!

  就這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譜兒,比周星馳演得食神可牛多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老爺子每天手拿的不是菜刀,而是屠龍寶刀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