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國潮1980》第600章 自購自銷
  第600章 自購自銷
  其次,不妨再看看寧衛民一手搭建起來的壇宮飯莊。

  雖然寧衛民經營宮廷菜的目的相當庸俗。

  除了想要借兩家合作單位的勢力自保之外,他只是單純為了趁著日本經濟大好,圈一波兒日本人的錢。

  並不像皮爾-卡頓在京城創辦馬克西姆的目的那樣有情懷,為的是把法式格調和高端品味引入東方最古老的國度。

  不過,具體就京城這塊土地來說。

  由於寧衛民具有土生土長的文化優勢,那麽比起來自於異國他鄉的大師。

  毫無疑問,寧衛民更加懂得如何利用本地的有利資源。

  同樣的,從康術德處學會了“斷舍離”精髓的寧衛民,比起服裝業務和餐飲業務一把抓的宋華桂。

  顯然也更能夠專心致志,把精力放在飯莊的建設和經營上。

  所以還別看他花的錢不多,卻能夠以極低的成本,最小的代價,促成最理想的結果。

  在他的精心策劃和操作之下,“壇宮”與不但在經營方式和裝修特色上推陳出新。

  就連文化品味,格調內涵也並不低於來自法國的“馬克西姆”。

  甚至用極短的時間內,就在業績上逆襲了資格更老的同類飯莊。

  如果按春節前的業績算,壇宮顯然已經把頤和園的聽鸝館給比了下去。

  距離一直穩坐宮廷菜第一把交椅的北海仿膳,也僅僅是一步之遙了。

  尤其是他這個飯莊不同於經營狀況已經穩定另外兩家老店,發展潛力還很充足。

  要知道,寧衛民最初定位的客人主體——日本遊客,可遠遠沒得到有效的客源開發呢。

  而且今年“壇宮”二期——北神廚的開業,也將會補現在壇宮營業場所空間不足,無法承辦大型宴會的短板。

  那麽很顯然,這一年就是壇宮最關鍵的上升期。

  如果寧衛民能夠完成他計劃中的預定目標,不但飯莊的利潤還會大幅增長提高。

  甚至連飯莊的成色都會脫胎換骨,成為京城餐飲業公認的宮廷菜第一。

  到時候,其他的兩家宮廷菜哪怕資格再老,也很難有與壇宮比較的資格了。

  而這樣的一個飯莊,所帶給寧為民的好處,其實要遠比皮爾-卡頓公司的服裝主業還多呢。

  為什麽這麽說?

  就因為一點,誰讓壇宮飯莊,寧衛民才是說一不二、獨斷專行的一把手呢?
  還別看這飯莊的股份跟他一點關系沒有,從理論上說他只是個高級打工仔。

  不,甚至連工資,他都不多開一分錢。

  可別忘了,他有花錢的權力啊。

  整個飯莊經營大權完全在手,財務會計也是全聽他的。

  他都不用跟旁人商量,說要買什麽就買什麽,說多少錢就多少錢。

  這可就厲害了!

  要和這一條比起來。

  不論是想當初辦飯莊的時候,借著采買之便,寧衛民給自己低價囤來不少好東西。

  還是飯莊開業之後,寧衛民連同張士慧,他們倆沾飯莊的光兒,一人弄了輛汽車開。

  又或是這倆小子的吃喝拉撒全找壇宮報銷,其實都算不得什麽。

  因為千萬別忘了,天壇北路的二層樓加上北神廚,那可是五千多平米的營業面積啊。

  想想看,要把這麽大的空間填滿,需要多少的東西?

  日後細水長流的,每日又需要購買多少東西?
  說白了,寧衛民這小子如果吃回扣。

  幾年下來,輕輕松松就能吃成個百萬富翁,要多容易有多容易。

  可偏偏他還真不吃回扣,因為犯不上啊。

  尤其是對於食品、酒水、杯盤碗碟,這些日常消耗,價錢又明白的物資。

  他可不會傻乎乎的落人口實,給別人留下個小辮子讓人家抓。

  實際上,他只要從左手倒右手,把原本就掌握在自己手裡的那些料器、絹人、石雕,還有和張士慧煙酒店裡的煙酒,都賣給“壇宮”,就能光明正大的從中謀取暴利。

  誰讓這些東西別處都買不著呢?
  何況工美藝術品,原本就無固定價格一說。

  至於煙酒這東西,當下的官價更是一個世人皆知笑話。
    他賣給壇宮的煙酒都按市場價來,也沒人會說什麽。

  順便還能白用壇宮的地方,把這些東西作為周邊產品,展示、推銷給吃飯的顧客。

  誰能說這不是安安全全,一本萬利,躺著就能掙錢的好主意?

  他自己既是賣主,又是買主。

  就跟服裝業務一樣,這些東西的供、產、銷,也全捏在他一個人的手裡了。

  然而就這還不算完呢,壇宮的存在還解決了寧衛民收藏的保存的問題。

  他可是藏了上萬副的名家字畫啊,時間長了,如不弄出來晾晾,是要發霉、長蟲的。

  還有從京城木器廠買到手的紫檀、黃花梨的木器家具,不少都是超大件的。

  可他過去哪兒去找這麽大的地方安置啊?
  這不,壇宮的存在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包間裡所掛的名家字畫,還有家具、瓷器、擺件,有多一半都是寧衛民的東西。

  反倒真正屬於飯莊自家的並不多。

  今後北神廚一旦開張就更好了,寧衛民至少能弄過來上千幅的字畫。

  而且還不白拿過來,壇宮是要簽合同,按章程付給他租金的。

  錢數多少當然也是他定,想調整隨時的事兒,甚至壇宮的三方股東還都得為這件事感謝他。

  畢竟開辦飯莊的經費有限嘛,他們自己也沒地兒弄這些東西去啊?
  他肯把這些東西租借給飯莊,那是覺悟高,做貢獻呢。

  什麽叫本事?

  明明寧衛民自己佔盡了便宜,但他卻能讓別人以為他吃了大虧,這就叫本事。

  最絕的的是,這條供應鏈從上到下的每一個人都在接受他的剝削。

  可偏偏邪門的是,每一個跟著他乾人都拿到了遠比他們過去明顯要多的回報。

  甚至所有的股東也對投資回報相當的滿意,格外的驚喜。

  商業的本質在於合理的資源調配,恰到好處的人際關系。

  這就是寧衛民能左右逢源,處處得意的真正原因。

  說心裡話,這小子還真的挺可憐這個年頭純靠自己創業的人。

  這些人頂著個體戶的名頭,忍受別人的白眼和嫉妒,天天求爺爺告奶奶的做生意。

  見著穿官衣的連大聲說話都不敢,唯恐人家哪兒捏鼓你一把,卡你一家夥。

  罰你個底兒朝天,甚至因為政策的動蕩把你拘起來。

  好不容易掛靠個單位,日後還有替他人做嫁衣的隱患。

  就連街面上的青皮和痞子都不敢招惹,生怕人家找茬為難,毀了生計。

  這一說起來,個體戶的生活幾乎全是眼淚。

  反過來寧衛民這樣的人又有多麽合適呢。

  天天迎來送往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

  政府官員、國企領導,明星名流,誰見他都得笑呵呵的,這都是有用的人脈。

  錢賺的比那些外頭單乾還多,而且得來不費功夫啊。

  誰說這年頭自己創業的,都是有本事、有志氣的好漢啊?

  實話實說,即便勉強算是好漢,那也是被逼得走投無路,雪夜上梁山的好漢。

  但凡能有個好日子過,誰自己去找那罪受啊。

  而有點職務,辭了公職下海的人更是愚蠢。

  想過好日子,連現成的有利資源都不會利用?這樣的人在商海裡也早晚得淹死。

  真正的聰明人得像寧衛民這樣的,蟄伏時也能有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增強自己。

  待得政策放開,是要錢有錢,要人脈有人脈,辦事的經驗也都歷練出來了,早就成一頭養精蓄銳下山猛虎了。

  那才能一鳴驚人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