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國潮1980》第605章 動遷
  第605章 動遷
  寧衛民辦事永遠都是理、利、情三者並舉。

  在如何解決工廠騰退房屋一事上,因為他既有法理和政策支持,又拿出了讓人心動的東西。

  和景山街道辦的魏主任算在大致方向上達成了共識。

  然而這還只是開始。

  接下來在商議該如何遷走普通居民的具體問題上,寧衛民也依然從這三方面出發,說得魏主任心服口服。

  所以如果總結一下的話,就是這些人最大的顧慮就是不信任感。

  如果段落錯誤請您稍後用主流瀏覽器訪問(Chrome,Safari,Edge...)

  國家政策也沒有規定寧衛民“必須”得這樣付出。

  不為別的,確實有人家裡真擠得跟電視劇《貧嘴張大民》裡演得似的。

  不用說啊,一石掀起千層浪啊。

  幾個老太太都是聽魏主任的話,誰知道寧衛民是什麽具體情況啊。

  有個姓李的,甚至倆閨女因為返城沒地方住,隨便找個人就嫁了。

  就說,“既然這樣,我也不難為您。乾脆,您帶我去一趟,我親自把具體情況跟大家正式說一下。或許我露面,可以化解大家的疑心。我也會帶房管所的人一起去,只希望您這邊搞得場面正式隆重一點,把居民組織得人頭全一點,最好還能幫忙找兩個民警維護下現場秩序……”

  什麽人能放出這樣的豪言壯語?不是誆騙咱們吧?

  唯獨不願意搬走的是那些對現有住房很滿意的主兒。

  萬一咱們搬了,他又做不到怎麽辦?
  為此,居民們沒少跟居委會打聽細情,這還真給居委會問著了。

  家裡人多房少的情況同樣不吃虧,弄不好能落個兩千多塊。

  這等於平白落個大彩電啊,一般人誰家買彩電不得靠全家一起努力,攢個兩三年的?

  “另外,有關安置房的分配目標,我傾向於讓居委會首先找居住面積最困難的人家談。因為有些人家實在太難了。有的是三代人,或是四五口人擠在一間小房裡,不到一兩平米的人均面積。這樣的人家肯定是最心甘情願,也最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條件的。”

  如果這些人先搬走了,那街道辦肯定少了不少工作壓力。

  “可同時我也認為,有人是能夠自己找著住處的,可能條件差一點,或是嫌麻煩,不那麽情願搬走而已。所以為了鼓勵他們遷走,我很願意提供相應的貨幣補貼。”

  想想吧,這樣的人家對於能搬到一個稍微寬綽的地方是多麽的向往?

  有人不知如何是好,惶惶然,茫然無措。

  這也就讓愈發篤定了寧衛民絕非普通人家的孩子,一定是出自名門,才會如此的大氣啊。

  有關動遷的矛盾和五花八門的新鮮事,網絡上自然全見識過了。

  “我是什麽意思呢?如果有人實在沒房可搬,無處可去的,那當然得為他們提供住房了。我也不可能為了把房要回來,就讓大家流離失所啊。”

  有人直接就黑了臉,閉口不語,擺出了不為所動、橫眉冷對的態度。

  沒的說,趕緊麻溜兒的給人家辦事吧。

  老少三代、大兒大女、兩對夫妻、翁媳、叔嫂同居一室的多著呢,這叫現實使然。

  他們只聽到這樣一個數字就忍不住的激動和渴望。

  正是懷揣著這樣的小心思,咱們的魏主任就跟吃了蜜蜂屎一樣的積極了起來。

  當初六幾年,還沒實行計劃生育的時候,他們家就已經很夠嗆了。

  然後向幾位主任大媽傳達精神,把做居民思想工作和統計住房面積困難戶的任務布置下去了。

  還得虧這孩子乖,沒哭,這們親事最終才成了。

  轉念一想,其實這樣也好,乾脆自己出面得了。

  這麽一來可就壞了,居民們的不信任感激增,原本轉好的苗頭又變得不利了。

  還有人說要寫信上告,要問問區裡,是不是要支持資本主義死灰複燃,讓勞動人民流離失所。

  而且讓他無可否認的是,寧衛民也絕對不是一個黃世仁那樣“惡心腸”的債主子。

  於是他越琢磨眼睛越亮,怎麽都覺著寧衛民的主意是太有利於他,太切合實際的好法子。

  他們覺得離單位近,孩子上幼兒園或者上學也方便。

  尤其對於三十年後政府已經總結得相當成熟的動遷補償方案,他也有一定程度了解。

  還有一戶姓肖的人家,更困難,生的孩子忒多了。

  一三.一一四.一四一.一二二

  這都成院兒裡的笑話了。

  真伺候好了這樣一位爺,弄不好自己的前程還遠大起來了呢。

  正所謂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嘛。

  哪兒能不渴望搬走呢?
  真有辦法找著地兒另住的主兒,當然也為了貨幣補償而心動。

  一改最初磨磨唧唧,愁眉苦臉態度,變得眉開眼笑,精力充沛起來。

  何況他有這超越了三十年時間的見識,曾經親眼見證過我國房地產熱潮無比繁榮興盛景象。

  剛一送走寧衛民,他很快就把馬家花園所在地——魏佳胡同居委會的骨乾們招來。

  怕女方家看見家裡還有這麽點兒的小孩兒,更不樂意了。

  可當大家再一聽到寧衛民開出來的條件,又都不一樣了。

  為這個事兒,魏主任隻得打電話跟寧衛民訴苦,說希望他在寬限幾日。

  每個人都能擁有五平米的空間啊。

  大家無論動心與否,私下合計的結果就是,總不相信天底下有這樣的好事。

  別看寧衛民沒乾過房地產,也沒乾過拆遷,可他了解人性啊。

  “魏主任,由於房管部門能給提供的安置房屋有限。對於現有佔據此處的六十幾戶住家,想要同時遷走。顯然不現實。我覺得原則上,其實咱們可以用分批動遷,給安置房和貨幣補償雙管齊下的辦法。”

  “如果有人覺得能夠自己找到住處,願意選擇相應的貨幣補償。那既可以按人頭算,也可以按房屋面積算。按人頭算是一個人三百元。按面積算是每平米一百元。這可以讓居民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大家覺得怎麽合適就怎麽來。”

  據他所知,可還沒人肯為了拿回自己的房屋,以個人的名義付出這樣的好處。

  一個閨女還嫁到了門頭溝,當了礦工的老婆。

  吃驚的是寧衛民的財大氣粗,佩服的是寧衛民的運籌帷幄。

  白落一筆錢誰不樂意啊?
  一間房就是再小也能有個十幾平米呢。

  就這一點而言,誰都得說寧衛民是誠心誠意,做到了仁至義盡了。

  “具體搬遷方式,咱們可以按人頭算,以戶籍人口而定,每口人給五平米。如果房源面積不足以補償戶口上的人口,住戶仍然願意搬走的。那麽相差的面積,每平米我補償住戶一百元。”

  因為這一手財大氣粗的辦法,大出所有人意料。

  因為搬過來二十多年的時間,人口繁衍的威力是很巨大的。

  魏主任一下就發現,自己覺得無比頭疼的事兒,好像按照寧衛民這辦法來,也就沒有那麽令人為難了。

  寧衛民也沒想到魏主任辦事能力這麽差,這點問題居然解決不了。

  不但讓所有人瞠目結舌,也確實有著驚人的效果。
    住戶們從一味抵觸,很快開始轉變、分化了。

  所以他這番話對於魏主任而言,簡直如醍醐灌頂的效果一樣,讓這位大主任聽了是既吃驚又佩服。

  不免對一旦錯失住樓房和拿現金的後果,患得患失起來。

  那就是一千多塊啊。

  就別說住上帶暖氣,能登高望遠的樓房誘惑了。

  但這些人也對寧衛民開出來的條件一樣眼熱。

  而且還得說,人多房少的住戶無疑是整個街道最具有安全隱患的家庭,也是最容易發生家庭矛盾糾紛的家庭。

  有針對性的學個一鱗半爪,拿到這兒來,就管用。

  為了怕女方介意,居然在女方母親來訪時,情急把這孩子藏在了炕上擱被臥的躺箱裡。

  原房主拿著房契來討要私房的消息,讓已經住了馬家花園將近二十年的的六十二戶居民集體震驚!
  大家最直接本能的反應就是慌神和抗拒。

  “這能行嗎?不會出什麽事兒吧……”魏主任不無擔心地問。

  “有民警在,還能出格兒嗎?您就放心吧,咱們一切以和諧為出發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