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國潮1980》第454章 外賓內賓
  第454章 外賓內賓
  沒錯,自打收留了孫五福,寧衛民的確有點一順百順的意思。

  他在齋宮新開的商店頗受外賓青睞,在周日舉辦的書市也同步繁榮起來。

  尤其是當《京城晚報》刊發了一篇有關書市的專訪之後。

  天壇齋宮書市的大名更是在四九城廣泛傳播。

  就連海澱那邊的大學生,也有人不怕路程遙遠,專門奔赴天壇公園來買書的。

  這樣一來,哪怕勞動節過後,書市也保持住了相當的人氣和溫度。

  差不多能把客流量維持在七八千人的水平。

  這就直接導致寧衛民的辦公室門庭如市,電話不斷。

  越來越多的出版社主動聯系他,希望能加入進來,借助書市解決他們各自庫存問題。

  完全可以說,才僅僅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寧衛民一手創辦的書市就順利打開局面,打響了名氣。

  已經步入一種良性循環的運營狀態之中了。

  在這個時代,這樣的速度,這樣的成績,無疑是一種讓人難以置信的商業奇跡。

  為此,不但寧衛民自己高興,他的另外兩個合作方大感滿意。

  甚至就連負責審批宮廷餐飲合作項目的區領導,也頗感驚喜。

  自然對他們三方的合作前景信心大增。

  於是完全如了寧衛民的意,領導就此大筆一揮。

  早在一個月前遞交上去,由三方共同出資,初步投資就高達五十萬元的宮廷餐飲項目也就獲得批準,終於正式立項了。

  這不能不說,是讓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倍感振奮,早就翹首以盼的一個好消息。

  不過常言道啊,人紅是非多,其實買賣紅了也一樣。

  攤子一旦鋪得太大了,就會有考慮不周的地方,難免出現紕漏。

  畢竟人無完人啊,即使寧衛民再有商業才乾,他也做不到算無遺漏。

  事實上,還恰恰就在他志得意滿,正要大乾快上,繼續在高檔餐飲領域建功立業的時候。

  現實卻突然閃了一下他的腰,差點就摔他一個大馬趴。

  正應了那句樂極生悲的老話了。

  到底怎麽回事呢?
  說起這事兒的起因,其實就出在了寧衛民對待外賓和內賓,兩種背道而馳的經營策略上了。

  殺富濟貧,說起來尿性。

  可外賓內賓,買一樣的東西,不一樣的價格,這就容易出毛病。

  認真說來,寧衛民倒也不是沒考慮過這點。

  為了不讓這兩種人摻和在一起交易,他采取的辦法是很乾脆的一分為二。

  在齋宮工藝品商店外面,他就讓人掛上了一個外匯交易的牌子,以求杜絕內賓光顧。

  而周日的書市呢,他嚴令孫五福和那些他招來的“舊貨販子”,隻準做自己同胞的生意。

  在他看來,像這樣井水不犯河水就是最好的辦法。

  也免得洋人佔著便宜,或是老百姓聽見高價炸毛,背後罵他黑心。

  但問題是,人不是死物件啊,哪兒由著他隨心所欲的擺弄啊?
  而且好些事,還就怕趕巧了。

  這不,5月16日,周六這天,齋宮工藝品商店裡就出事兒了。

  當時啊,是中午十二點半左右,正是人最少的時候。

  無論哪兒的人,到了飯點他都得吃飯,這點就連齋宮的工作人員也是一樣。

  工藝品商店因為營業面積有兩間屋,一個班就是兩個姑娘一起照管。

  本來這天啊,負責看店的倆姑娘小魏和小孟是打算一起去吃飯的。

  可她們怎麽也沒想到,偏偏就在正要關門走人的當口。

  居然來了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同胞,徑自進入店中,自顧自的看起了商品。

  這種巧法兒,可太讓人惡心了。

  只見這位破壞了她們打算的人,頭戴一頂黑色前進帽。

  身穿一件哢嘰布的人民裝,褲子是褐色的。

  腳下一雙白邊布鞋,身上還背著一個黑色人造革的皮包。

  怎麽看怎麽身上冒著帶煙兒的土氣,純粹是閑的才跑這兒來的。

  倆姑娘肯定就不高興了,可礙於寧衛民定下的服務要求,職業規范,也不好直接攆人。

  沒辦法,她們頂多了,也就只能一起用眼神瞄準這位。

  試圖用這種委婉的方式,逼迫這位自覺醒悟,趕緊離開。

  要說開業這麽多天,確實會有一些看不見外頭那“只收外匯”的牌子,誤闖入內人。

  而這招通常都會有用,大部分人都受不了這種盯賊的眼神。

  不過萬事無絕對啊,今兒還就這麽邪門,倆姑娘誰也沒想到,碰上個心理素質好,又不識趣的了。

  就這位根本就沒反應,他楞能趴在這櫃台上看看,又走到那邊貨價上瞅瞅。

  而且還極其認真,絕對不像一般人那樣匆匆瀏覽。

  真是一樣樣一件件的過目,嘴裡還默默念叨著什麽,就差數數了。

  衝這意思,要沒個把小時,那是肯定看不完的呀。

  終於,十分鍾後,小魏容忍不下去了。

  她就湊過去,很客氣的說,“同志,您是不是先去別地轉轉啊。我們這兒要關門了。”

  中年人愣了一下,“什麽意思啊?你是往外轟我?”

  小魏哪兒敢承認這個罪名啊。

  強做微笑擺手,“不是不是,這不是中午了嘛,您先去吃飯,過一個小時再來。”

  這位這才明白過來,沉默了一會兒,低頭出去了。

  小魏和小孟登時相視而笑。

  但讓她們沒想到的,是這位前腳剛拔腳出去了,沒兩秒鍾呢,就邁步重新進來了。

  “哎,你們外頭的牌子上沒寫營業時間有午休啊?幹嘛轟我?”

  得,人家合著是出去看營業時間了。

  小魏立刻被噎住了,跟卡根魚刺兒似的。
    但另外一個姑娘,小孟可有詞兒,她及不樂意的一句片兒湯話又跟著甩了出來。

  “是沒寫有午休時間,可您看見寫著‘隻限外匯交易’了吧?您有外匯券嗎?”

  “外匯券?我就看看還要外匯券嗎?”中年人明顯很膩味這樣的話。

  可倆姑娘還就揪住這條不松口了,異口同聲。

  “對不起,這是上級定的,沒有外匯券,那就請您到別處去吧。恕我們不能接待了。”

  中年人想了想,歎息一聲,終於無奈的退讓了一步。

  “好吧,我就先走,等你們一個小時,我再回來總可以了吧?”

  倆姑娘心裡都擁有了勝利的喜悅。

  但就為了這主兒這麽較真,仍未肯就此罷休,勢必得把落水狗打疼、趕走不可。

  “您呀,還是得拿外匯券來。”

  “對啊,您別讓我們為難啊,我們得遵守上級要求。否則扣獎金。”

  中年人被來小丫頭拿雞毛當令箭的手段擠兌得直咧嘴。

  可也再沒說什麽,低頭就走了。

  但這事兒,可絕不是到此就完了。

  因為小魏和小孟吃過了飯,一回來,就看見這位,竟然在店門口等著她們呢。

  而且手裡還真的拿著一張不知哪兒弄來的十元的外匯券,舉個她們看,表情嚴肅的問她們。

  “這是外匯券,沒錯吧?現在能讓我進去看了嗎?”

  這下倆姑娘當然就再沒有托辭阻攔了,也就隻好讓開店門,任由這主進店。

  要按說呢,至此為止,小魏和小孟和這位顧客,已經有點互相別著勁兒的意思了。

  可這種不愉快,大家還都藏在心裡。

  如果不再發生後面的是,這件事很大概率,也就這麽過去了。

  但問題還恰恰出在這主兒他還真找著看上眼的東西了。

  大概花了將近一個小時,這位慢悠悠的把能看的都看了一遍。

  其間還不乏把著一個貨架看個沒完,影響了不少外國顧客瀏覽。

  最終,他拿過來一個白瓷的酒杯,衝倆姑娘問起價來。

  “這東西多少錢啊?”

  那小魏和小孟心裡有氣兒,這還不借機會寒磣寒磣他啊?
  都想著,怎麽也不能報出一個讓他買得起的價格來。

  “十二。”

  “十八。”

  好,可沒想到兩人同時開口,卻一人一個價兒,還不統一。

  中年人皺眉了。

  “到底是十二還是十八?你們說的價格怎麽不一樣啊。”

  小魏登時啞然,倒是小孟機靈。

  她估量著中年人不懂匯率,索性開始胡謅了。

  “她說的是美金,我說的是外匯券。”

  中年人對此不置可否,又問。

  “那就算十八,能不能便宜點啊?”

  倆姑娘一起搖頭。

  “價格是上級定的”

  “對。我們沒權力更改。”

  中年人再次閉嘴了。

  可到這一步他也不放棄。

  他手拿那東西,沉吟了一會兒。

  除了把兜裡的十塊外匯券掏出來,而且又從兜裡翻出不少零散鈔票,湊出了十塊的人民幣,一起遞了過來。

  “這總可以了吧?這東西我要了。開票吧。”

  這下當然輪到倆姑娘傻眼了,反被將了一軍。

  說實話,她們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開出這樣的價格,中年人還會想買。

  這太反常了啊,國人哪兒有這麽大方?

  即使有,那也是寧經理那樣的人啊。

  怎麽也不可能是中年人這副打扮的。

  所以她們幾乎同時冒出了一個可怕的想法。

  哎呀,這中年人呀,憋壞呢吧?
  他是不是要為了今天的不愉快而打擊報復!
  對,要麽他自己是物價局的。

  要麽就是他認識物價局的人,想拿這東西去物價局告發。

  這哪兒行啊?
  於是倆姑娘還認死理了,都把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怎麽也不肯讓中年人把杯子拿走,就非說他外匯券不夠,不賣給他。

  然而更沒想到的,因為幾個起了爭執,還引得店裡其他顧客的關注。

  有個外國人就對中年人手拿的杯子感興趣了,出於好奇過來詢問價格。

  又是這個小孟,靈機一動,覺著這是個多好借口啊。

  這外國人要萬一看上了這瓷杯買走了,不就好了!

  告我們?也得手裡有證據啊你。

  她就讓中年人把東西放下給外國人看看,還說“既然您外匯券不夠,我們只有對不起了”。

  但她實在是萬萬不該這麽說的啊。

  因為這可是把中年人徹底惹火了。

  事情也因此幾乎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